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7讲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考纲要求】1.《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诞生的背景、内容及影响。2.巴黎公社:巴黎公社建立的背景、措施、意义。3.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过程及意义。考点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基础落实】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条件(1)经济: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日益暴露。(2)阶级: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爆发,表明广大工人已经觉醒,但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3)思想: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4)个人:马克思和恩格斯一方面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另一方面批判地继承优秀的思想理论成果。2.标志——《共产党宣言》的问世(1)时间:1848年。(2)内容①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②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③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④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3)意义: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二巴黎公社1.背景(1)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2)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以武力解散国民自卫军。2.导火线:1871年3月18日凌晨,政府军企图夺取蒙马特尔等处的国民自卫军的大炮。3.过程(1)公社成立: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2)革命措施政权建设权力机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军事措施建立国民自卫军司法措施建立自己的司法机构2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社会经济工厂归属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工作时数实行八小时工作制4.失败原因(1)主观上: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更未能发动广大农民。(2)客观上:反动力量强大。5.意义(1)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2)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三俄国十月革命1.背景(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2)政治: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3)导火线:一战进一步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2.进程(1)二月革命①时间:1917年3月。②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③结果: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形成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并存局面。(2)“四月提纲”①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②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3)七月事件:1917年7月,临时政府血腥镇压工人和士兵的示威游行,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4)武装起义①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爆发。②攻占冬宫,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3.结果(1)颁布《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2)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4.意义(1)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2)沉重打击帝国主义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3)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3【考点深化】1.巴黎公社革命的偶然性和必然性(1)爆发的偶然性: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不是法国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普法战争失败后的法国巴黎,外有敌军侵略,内有临时政府投降卖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交织导致革命仓促爆发,具有非常大的偶然性,当时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社会条件并不具备。因而巴黎公社革命只不过是特殊条件下一个城市的起义。(2)失败的必然性:巴黎公社革命的偶然性决定了其失败的必然性。当时的法国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还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巴黎公社人民以革命的手段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因此,革命的失败是必然的。2.巴黎公社的性质(1)从产生来看:它是在巴黎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政府的基础上建立的。(2)从政权的领导人来看:他们是普选产生的工人阶级的代表。(3)从实行的措施来看:公社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做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触及资本主义私有制,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3.十月革命的“四个变化”和“四个特点”(1)四个变化: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期间俄国社会发生的变化。①政权: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兵苏维埃政府。②革命任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③革命策略:和平夺权→武装起义。④国家性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2)四个特点①指导思想: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学说。②革命道路: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③发展阶段: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是紧密相连的,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阶段。④斗争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典例剖析】典例1.(2019·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联考)下表是欧美18~19世纪大事年表(部分)。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和说明,最符合历史史实的是()时间重大历史事件1765年工业革命开始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4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1848年前后欧美工业革命基本完成1870年前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A.资本主义仍旧处于不断上升和发展的时期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不完全具备C.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运动D.社会主义运动有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答案】A【解析】材料体现了工业革命和无产阶级运动,结合所学,无产阶级运动都以失败告终,表明资本主义尚处于不断上升和发展的时期,故A项正确。[知识巧记]巴黎公社的3个关键点(1)两大措施:政权建设、社会经济。(2)两大经验:暴力斗争、打碎旧的国家机器。(3)两大教训:建立革命政党;建立工农联盟。典例2.马克思说:“人们对(巴黎)公社有多种多样的解释,多种多样的人把公社看成自己利益的代表者。”由此可知,巴黎公社()A.是完全的无产阶级专政B.建立了民主的联合阵线C.是工农阶级的联合政权D.政权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多种多样的人把公社看成自己利益的代表者”可知,巴黎公社建立的政权可以代表多个阶层,故D项正确。[知识拓展]巴黎公社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巴黎公社不是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也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革命,但在客观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且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典例3.(2019·天津和平区模拟)俄罗斯前总理普里马科夫认为,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他论述的是()A.社会主义已由理想变为现实B.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进步意义C.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进步性D.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具有必然性【答案】C【解析】题干中“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5和国’”,专制被共和国取代,这本身就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故C项正确。[重点提示]俄国十月革命从广义上分为二月革命和十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两个阶段。二月革命以推翻俄国沙皇专制为目标,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以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为目标,属于社会主义革命。【真题在线】1.(2019·江苏高考·18)马克思说:“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这表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A.新旧理论的杂糅相济B.在否定传统中预知未来C.在批判中继承和创新D.新旧世界的渐进式结合【答案】C【解析】“而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表明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继承和创新中诞生的,故C项正确;材料表明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继承和创新中诞生的,不是新旧理论的杂糅相济,故A项错误;马克思主义无法预知未来,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批判中进行创新,新旧世界的渐进式结合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2.(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3)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这一变化说明()A.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C.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正义者同盟的名称、口号(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都发生了更改,且名称、口号、目的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容,说明他们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故A正确。马克思主义诞生是在1848年,故B错。工人阶级开始兴起是在19世纪30年代,故C错。社会主要矛盾应该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故D错。3.(2018·天津高考·7)右图所示纲领性文献最早发表于1848年,文中提到,“在危机期间……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被毁灭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资产阶级用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危机呢?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对这一论断,认识正确6的是()A.它预见到了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B.经济危机只能通过消灭生产力来缓解C.当时欧洲资本主义文明已经发展过度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进步【答案】D【解析】马克思不是算命先生,题干提及的“在危机期间”是工业革命后发生的多次经济危机,如1825年席卷世界的第一次经济危机,故A项错误;题干中“资产阶级用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危机呢?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推知资产阶级的措施被迫且不妥,根除经济危机的关键是变革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故B项错误;《共产党宣言》发表时处于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故C项错误;题干中“在危机期间……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被毁灭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资产阶级用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危机呢?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可知《共产党宣言》分析经济危机的原因以及资产阶级的错误应对,表明资本主义已经阻碍着生产力发展,故D项正确。4.(2018·海南高考·20)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布尔什维克党最初主张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一切土地国有化,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又调整为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这一调整()A.促成了苏维埃的成立B.争取了农民对革命的支持C.推动了民主革命的深入D.瓦解了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答案】B【解析】俄国二月革命期间,起义群众建立的政权被称为“苏维埃”,而不是十月革命期间才建立,故A项错误;据材料“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通过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争取了农民对革命的支持,故B项正确;俄国十月革命属于社会主义革命,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C项错误;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与布尔什维克党争取农民阶级支持无关,故D项错误。75.(2017江苏17).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答案】C【解析】材料没有指出革命起义条件是否成熟,只是说明了要用,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政权,A项错误。从材料中看不出这一论断是布尔什维克的政治智慧的结晶,B项错误。《四月提纲》指出了俄国革命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七月纲领提出了要用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政权,C项正确。结合材料中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可知,和平夺权的方式是不可行的,D项错误。故选C。【针对训练】1.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认为:“讨论、
本文标题:2020年高考历史 艺体生文化课 第二单元 西方的政治文明 2.7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474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