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20春高中历史 单元综合检测(六) 北师大版必修2
-1-单元综合检测(六)(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垄断组织为了维持商品的垄断价格,把大批粮食、棉花、咖啡、水果倾倒在大海里,把成千上万头牲畜活埋掉,生产力遭到巨大的破坏。这段话描述的是()A.1825年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B.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C.1929年第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D.1973年战后第一次严重的经济“滞胀”危机解析:选C。1929年第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时期出现了材料中所述的现象,故选C。1825年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垄断组织尚未产生,A项错误;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尚未开始,垄断组织尚未产生,B项错误;1973年战后第一次严重的经济“滞胀”危机的具体表现是经济发展停滞和通货膨胀,不会出现材料中的现象,D项错误。2.以下是1933年主要国家的经济状况表,此表最能说明当时()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世界工业下降46.2%40.6%28.4%16.5%8.4%1/3外贸缩减70%69.1%50%60%50%2/3失业人数1700万600万近300万85万300万3000万A.德国遭到的破坏最严重B.世界各国经济普遍下降C.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D.经济危机破坏力巨大解析:选D。据材料六个主要国家在工业、外贸和失业人数方面的数据可知经济危机破坏力巨大,故选D。材料数据表明德国相对其他国家在工业、外贸和失业人数三个方面都不是最大的,由此不能说明德国遭到的破坏最严重,A项错误;材料仅呈现六个主要国家的经济状况,不能由此说明世界各国经济普遍下降,B项错误;材料仅涉及1933年的情况,不能说明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C项错误。3.据统计,在1913-1938年的25年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年增长率为0.7%。这表明()-2-A.经济危机并没对世界工业造成很大破坏B.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C.凯恩斯主义的盛行推动了世界工业的发展D.国际关系持续恶化影响了世界贸易发展解析:选B。在经济危机中,各国为渡过危机实行贸易保护政策(提高关税、货币贬值),阻碍世界贸易的发展,故选B。经济危机对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A项错误;凯恩斯主义盛行于经济危机(1929-1933年)后,材料中涉及时间是“1913-1938年”,且强调的是世界贸易量的增长缓慢,C项错误;国际关系持续恶化的表述是不准确的,一战结束后(1918-1929年),国际矛盾是缓和的,D项错误。4.1932年,美国财政部长梅隆说:“我不相信我们没有什么秘诀或灵符来补救我们今日所受的灾害。我不相信我们的制度基本上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可见,梅隆()A.反对自行调节B.主张干预经济C.抨击经济改革D.相信自由经济解析:选D。注意时间1932年,正是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时期,梅隆所说的“我不相信我们没有什么秘诀或灵符来补救我们今日所受的灾害。我不相信我们的制度基本上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体现了他仍相信自由经济,主张经济的自行调节,反对干预经济,材料没有涉及经济改革,选择D项符合题意。5.某学者认为,创新有三种类型:突破性创新,其特征是打破陈规,改变传统和大步跃进;渐进式创新,特征是采取下一逻辑步骤,让事物越来越美好;运用式创新,特征是采用横向思维,以全新的方式应用原有事物。下列属于运用式创新的有()A.铁犁牛耕的应用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C.“新经济”的出现D.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解析:选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是通过变革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属于运用式创新,故选B。铁犁牛耕的应用改变原来的耕作方式,属于突破性创新,A项错误;“新经济”的出现属于渐进式创新,它是建立在信息技术革命和制度创新基础上的经济持续增长,C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则属于突破性创新,D项错误。6.在研究罗斯福新政过程中有人提炼出“新政施力的三条主线”,其中“________”可填()[1]经济基础产业的重新组织和重新推进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恢复美国在世界市场有利地位的政策-3-如:放弃金本位,提高美国商品国际竞争力[3]寻求新的社会妥协,是新政精华所在如:颁布《公平劳动标准法》,改善劳资关系A.通过了专利法,确保发明人正当权利B.推行工业国有化,加大政府监管力度C.颁布《农业调整法》,稳定农产品价格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大企业发展解析:选C。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控市场,政府用行政手段调节农业生产,以稳定农产品价格,符合材料定义要求,故选C。7.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美国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对外贸易输出快速增长,基本呈现出顺差的态势,但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面对如下情况,美国政府的应对措施是()A.发起蓝鹰行动B.举办公共工程C.建立社会保障体系D.实行美元贬值解析:选D。题干反映了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下美国对外贸易顺差在下降,实行美元贬值主要是为了增强美国商品的竞争力,扩大贸易,故选D。发起蓝鹰行动主要是解决企业盲目竞争导致的生产过剩,与对外贸易的变化无关,A项错误;举办公共工程主要是解决就业问题,与题干无关,B项错误;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是缓和社会矛盾的举措,与对外贸易的变化无关,C项错误。8.罗斯福称《全国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重要、最具深远意义的立法”,如将此立法置于新政内容示意图中,准确无误的位置是()解析:选D。《全国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重要、最具深远意义的立法”的信息说明是罗斯福新政中的立法措施,《全国工业复兴法》主要是缓解劳资关系,促进资本家和工人关系的和谐。9.1946年,美国颁布的《就业法案》写道:“国会特此宣告:联邦政府的持续的政策和责任,在于运用一切与其需要和职责相一致的手段……来促进最大量的就业、生产和购买力。”-4-这一法案()A.确认了政府有干预经济的职能B.表明政府干预经济开始得到法律认可C.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D.说明当时美国仍存在严重的失业问题解析:选A。这一法案的出台表明美国以立法的形式确认了政府有干预经济的职能,故选A。罗斯福新政时期已开始以法律保障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施行,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这一法案的影响,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美国失业问题严重,D项错误。10.1945年7月英国举行大选,被视为反法西斯战争英雄的在任首相丘吉尔及其所在的保守党惨败,工党获胜组阁,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A.反法西斯战争已经接近最后胜利B.工党提出了实行社会福利等改革纲领C.人们担心丘吉尔强烈反苏导致战争再起D.英国大国地位的衰落引起选民强烈不满解析:选B。本题考查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从题干中的时间看A项不正确(欧洲战场),B项中工党的纲领更能得到选民的支持,而且是工党获胜的内在原因,所以是正确的,C项不是主要原因,D项表达的局面保守党和工党同时面对,并不能成为选民支持工党的主要原因。11.马克思曾说过:“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为缓解这一现象采取的措施有()A.采取“混合经济”模式B.推动“新经济”的兴起C.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建立“福利国家”制度解析:选D。材料强调导致经济危机的原因是“群众的贫困和他们有限的消费”,因此要提高群众的收入和消费能力。建立“福利国家”制度,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客观上有利于提高民众消费能力,故选D。A、B、C三项与扩大民众消费能力无直接关系,均错误。12.有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90年代,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A.实行“自由放任”政策B.大力推行强权政治C.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5-解析:选C。本题的题眼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结合所学,A、B、D三项在时间上与题目都不符合,20世纪90年代,美国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本题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华盛顿(1933年)6月16日讯……史无前例地在和平时期对国家的经济生活采取控制做法的罗斯福总统今天开始将其从萧条中复兴的计划付诸实施。……在两个小时之内,他签署了国会的数个法案,使他获得了控制工业、协调铁路以及启动耗资33亿美元的市政工程计划的权力,随后即拉开了积极实施诸如此类重大措施的序幕。材料二华盛顿8月19日讯……当罗斯福总统上个星期四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将烟煤矿主召来并告诉他们要根据全国工业复兴总署规定的公平竞争规则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意时,他只不过是遭遇了近40年中所有总统都遭遇到的命运罢了……材料三再有时他(指总统)又像社会改革家,甚至像一个工运鼓动家,告诉煤商们,如果他们不将自己的企业打理得井然有序,那么,共产主义就会将一个“日益衰弱”的工业所剩下的一切都摧毁掉。——以上资料均引自《纽约时报100年》(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罗斯福为复兴美国经济在金融、农业和工人就业这三个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1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罗斯福在推行复兴计划中遇到的主要阻力来自什么人,从记者们的报道中可以看出其采取的强硬措施是什么?(6分)(3)根据材料三,判断“共产主义”指的是什么。该材料说明了什么?(6分)解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便可得出正确答案。(2)从材料二中就可得到正确答案。(3)要在读懂材料三的基础上再结合所学知识才能作答。答案(1)特点:国家干预经济。措施:金融,整顿银行业,恢复银行信用与金融秩序;农业,用行政手段让农民减耕减产,政府补贴,稳定农产品价格,减少过剩;工人就业,加强救济和举办公共工程。(2)阻力:企业主。措施:强迫烟煤等企业主接受《全国工业复兴法》,遵守公平竞争规则。(3)指的是人民革命(或工人运动)。说明:危机期间盲目竞争和劳资纠纷,可能会导致人民革命,摧毁资产阶级民主制度。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6-材料二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单位:英镑)月收入5080200儿童津贴13.013.013.0其他津贴50.130.10纳税0-7.9-43.8国民保险-4.5-7.2-18.0实际收入108.6108.0151.2——李培锋《英国诊治“福利病”》材料三(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及主要的社会福利措施。(10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根据材料二、三,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12分)(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西方国家社会福利政策的变迁对我国有何启示?(4分)解析(1)第一小问立足经济危机和失业回答;第二小问从救济和保障角度分析。(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表格收入、儿童津贴数据分析;第二小问从福利制度的消极影响回答。(3)根据西方国家的福利政策的变迁,我们可以得出启示,福利政策的制定应该根据国情而适时作出调整;应该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
本文标题:2020春高中历史 单元综合检测(六) 北师大版必修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482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