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课时分层作业8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1-课时分层作业(八)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建议用时:45分钟)[基础达标练]1.明代诗人钱宰的《拟古》一诗中云:“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白日没西山,晨光还奕奕。春花瘁复荣,秋草黄已碧。造化无停机,循环岂终极?”这首诗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世界是物质的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和变化之中C.世界上事物的运动都是循环往复的D.世界上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是无章可循的B[诗句以自然界永不停息地发展变化揭示了世界万物处在运动中这一哲理,B正确;A与题意无关;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不是无章可循的,更不是简单的循环往复,C、D错误。]2.2018年8月20日,某科技公司正式发布其新一代产品,新产品双系统、无限屏。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据统计,电子计算机芯片技术每18~24个月就更新一次。这一事实表明()A.物质是运动的载体B.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有条件的C.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D.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D[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电子计算机芯片技术每18~24个月就更新一次,这表明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故D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运动,没强调物质是运动的载体,也没体现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故A、C不符合题意;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故B错误。]3.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我国唐代的著名和尚慧能也有相同的观点。《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毕尔生和慧能的观点属于()A.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B.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C.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观点D.神创论观点A[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与运动关系的理解。毕尔生认为“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慧能和尚把“风吹幡动”归因于“心动”,二者都否认了运动的主体是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运动观。故选A。]-2-4.“五里滩头风欲平,张帆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却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这首《浣溪沙》是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唐、五代时期多首未署名的作品之一。诗中形象地说明了()A.运动和静止是相互联系的B.物质与意识分不开C.运动是有规律的D.现象与本质相统一A[这首诗体现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故选A。]5.2019年我国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C.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D.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D[稳中的“稳”体现相对静止,“求进”体现绝对运动,因此,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体现了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故D符合题意;A、B、C均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排除。]6.诗句“无风花犹落,无雨絮自飞”所包含的哲理,下列表述最确切的是()A.事物是可以孤立地存在的B.事物运动的规律是普遍的C.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D.事物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D[诗句“无风花犹落,无雨絮自飞”体现了事物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符合题意;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A错误;B、C不符合题意。]7.判断某种联系可否称为规律,关键看其是否是物质运动过程中________联系。()A.固有的、现象的、稳定的B.客观的、经常出现的C.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D.客观的、现象间的、必然的C[本题考查对规律含义的理解。规律就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而不是现象的、经常出现等联系,故只有C项正确。]8.“树上结西瓜”这原是讽刺一些人不懂农业生产而异想天开的笑话,如今却在河北省新乐市的邯邰镇变成了事实。当地瓜农开始试验搭架,使西瓜吊在空中,由于上下四面透气,-3-成熟期提前了5~8天,瓜形好,甜度也增加了不少。这表明()A.人们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B.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战胜自然规律的唯一因素C.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创造和改变规律D.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D[“树上结西瓜”表明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D符合题意。A中“无能为力”说法错误,排除。B中“唯一因素”说法错误,排除。C中“人们可以创造和改变规律”说法错误,排除。]9.《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启了新一轮改革大幕,应当把握好“变”与“不变”的关系。深化改革就是要啃硬骨头,这就需要“变”。“不变”就是坚守原则。正如党的十九大强调,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结合材料,运用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为什么应把握好“变”与“不变”的关系。[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然后以此为线索瞄准问题指向,分析说明即可。[答案]①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深化改革就是要啃硬骨头,这就需要“变”。②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这样才能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不变。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变”的是思路、风格、方法,“不变”的是原则。因此应当把握好“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能力提升练]10.古希腊有个叫欧布利德的人,有一次借了邻居的钱,一个月后,邻居要他还钱,他赖账说:“一切皆变,一切皆流,现在的我已经不是上个月向你借钱的我了。”邻居把他打了一顿,他要去告状打官司,邻居对他说:“你不是说一切皆变、一切皆流吗?现在的我已经不是刚才打你的我了。”欧布利德无话可说。故事中这个叫欧布利德的人()A.夸大了静止的相对性,否认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B.夸大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否认了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C.把运动看成是精神的运动,否认了物质是运动的主体D.承认了运动的绝对性,也承认了静止的相对性B[解答本题,应正确理解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承认运动的绝对性,静止的相对性。题中欧布利德为了赖账,借事物的运动、变化,否认了“我”的相对静止。故选B。]11.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4-灭。它包含的哲学道理是()①世界是物质的②物质是运动的③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④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A[材料中的观点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活火”,这就承认了世界是物质的以及物质是运动的,认为世界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和熄灭,是承认了运动是有规律的,①②③入选。材料中的观点并未体现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故排除④。]12.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出了一种新型三维透明成像技术,可以透过动物的皮肤甚至器官直接观察到细胞结构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该技术能让动物全身组织实现透明化,可在动物体内成像完整的神经系统或整个器官,有助于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大脑与躯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此为基础的数据库还有望大幅减少科研所需的实验动物的数量。这说明()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科学实验是认识的重要来源③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④规律具有客观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B[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出新型三维透明成像技术体现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该技术有助于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大脑与躯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说明规律具有客观性,①④说法符合题意。②说法不对,实践是认识的重要来源,科学实验是实践的基本形式之一。③说法不对,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解决该问题。]13.2018年4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既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坚持科学绿化、规划引领、因地制宜,走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发展之路。这是基于()①人们能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②发挥意识的能动性能够改变客观世界的客观规律③人的主观世界决定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④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A[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既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坚持科学绿化、规划引领、因地制宜,走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发展之路。这是基于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人们能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①④符合题意;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改造、改变、创造和消灭,②说法错误;客观世界决定了主观反映,③说法错误。]-5-14.城市是一个生命体。梁思成先生说过:“城市是一门科学,它像人体一样有经络、脉搏、肌理,如果你不科学地对待它,它会生病的。”如果说用钢筋水泥筑成的建筑是城市的肌体,那么,附着在建筑之上的历史记忆、民族情感与人文精神则是城市的精气神。肌体和精神交融汇合,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建筑。结合材料,运用规律客观性原理,谈谈你对“城市是一个生命体”的认识。[解析]一是注意知识范围,运用规律的知识分析问题;二是结合材料信息,从如何按规律办事的角度分析问题,如尊重规律、利用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等。[答案]①规律是客观的,这要求我们必须按城市建设的内在规律办事。②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和利用规律,要认真研究、科学对待城市发展规律,促进城市健康运行。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促进城市物质与精神的和谐发展。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课时分层作业8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490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