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我们的中华文化一、选择题1.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独特魅力。鲁迅先生曾说过汉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汉字之美在于”三美”的统一与和谐。由此可见,汉字()①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②是中华文化优越性的集中展示③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④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D文字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不是汉字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①不选;我们应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不应认为自身的文化具有优越性,优于其它民族文化,②不选;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③正确;汉字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D。【答案】:D2.拥有3000多年历史、作为中国最早成熟文字系统的甲骨文,已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评审,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的入选()①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②增进了各国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③证明汉字对传承中华文明的意义④对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具有积极作用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D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证明汉字对传承中华文明的意义,对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具有积极作用,①③④项符合题意;甲骨文的入选增进了各国对中华文化的了解而不是高度认同,②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答案】:D3.围棋发源于中华大地,已有几千年历史。围棋——纵横十九路,方寸之内是尖跳飞断,棋盘之外有文理哲思。它用最简单的黑白、横竖推演出最复杂的世间万物,沉淀了无数先人的智慧,蕴含着中华民族对智慧的追求。围棋文化()2①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②佐证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③显示出中华文化内涵丰富、风格独特④是中华儿女智慧与创造力的产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C由围棋文化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内涵可知,②③正确;围棋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一颗明珠,但不是里程碑,①夸大了围棋文化的作用;围棋文化是实践的产物,体现了中华儿女卓越的智慧与创造力,排除④。故选C项。【答案】:C4.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者”、”见字如面”,一个个有时代创意又有传统底蕴的电视综艺节目,触动了观众心中深藏的传统文化情结。关于”中国味儿”文化类节目的走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中华文化是国人的精神家园,文艺节目可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②文化的魅力来自于悠久的历史,越古老的文化就越有生命力③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人们会更关注精神的富足,这类节目的走红有其合理性④文化的影响力取决于大众媒体传播的广度和深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A②选项”越古老的文化就越有生命力”的表述错误。④选项”取决于”的表述错误。题目中,”中国味儿”文化类节目之所以能够走红,这是因为中华文化是国人的精神家园,文艺节目可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人们会更关注精神的富足,这类节目的走红有其合理性;故①③选项入选。选A。【答案】:A5.武侠文化是中华文化圈特有的一种文化,武侠文化可以寻根至春秋战国时期,历代文人墨客对武侠文化都有不少的着墨。如今,武侠文化借助现代传媒走向世界,受到许多国外友人的喜爱。这说明()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③中华文化异彩纷呈.色彩斑斓④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都是平等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解析】:A武侠文化是中华文化圈特有的一种文化,武侠文化可以寻根至春秋战国时期,历代文人墨客对武侠文化都有不少的着墨。这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①适合题意;武侠文化借助现代传媒走向世界,受到许多国外友人的喜爱。这说明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②适合题意;③④说法正确但不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答案】:A6.中国有八大方言区,各种方言之间差别极大,不同方言之间交流非常困难,而作为表意文字的汉字的存在,则是各方言区虽然语言不同,但可以通过汉字毫无障碍的进行交流。汉字的超方言性,使他成为中华文化的凝结剂和中华民族向心力的重要源泉。材料说明()①我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②汉字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③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④汉字是维系国家统一的文化基因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B汉字的超方言性,使他成为中华文化的凝结剂和中华民族向心力的重要源泉,体现了汉字是维系国家统一的文化基因,④项符合题意;同时也表明我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①项符合题意;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变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③项观点错误;题干没有体现汉字对人们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②项不合题意,答案选B。【答案】:B7.大型诗词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将古诗词和部分近代诗词配以现代流行音乐,带领观众在一众唱作歌手的演绎中领略诗词之美、发现传统文化深层价值。节目启用融媒体分享通道,邀请文化学者和音乐大师坐镇点评,让诗词中的美好情感和主流价值观在当下产生共鸣、再次流行。《经典咏流传》的走红,说明()①引入流行元素,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就能完美结合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基本文化需求③中华文化底蕴深厚,要善于挖掘和传播传统经典的文化价值④传统经典在创新中焕发新的生命力,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解析】:D中华文化底蕴深厚,经典传统文化浩如烟海,《经典咏流传》的成功启示我们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善于挖掘和传播传统经典的文化价值,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在创新中焕发新的生命力,③④两项符合题意;引入流行元素是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完美结合的必要条件之一,但不是只要引入了流行元素,就可以做到这一点,①项观点错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基本文化需求,需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②项观点错误。答案选D。【答案】:D8.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迅速走红。它通过讲述我国九大博物馆镇馆之宝的历史轶事和今生故事,让观众了解它们承载的古老文明和人文精神。央视推出的此类节目()①印证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展示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③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④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A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迅速走红。它通过讲述我国九大博物馆镇馆之宝的历史轶事和今生故事,让观众了解它们承载的古老文明和人文精神。央视推出的此类节目印证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展示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①②适合题意;③④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答案】:A9.锦绣江苏人文荟萃,中原、江淮、金陵、吴文化碰撞融合,衍生出灿若繁星的地方特色文化。这说明()A.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C.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D.中华文化求同存异,渐趋融合【解析】:D题目反映的是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征,不同区域的文化既相互区别,又渐趋融合,应选D。【答案】:D10.近两年,不少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综艺节目大放异彩:《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5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等,因为贴近观众而有着极高的市场关注度。这些节目的热播()①有利于更好地满足观众的精神需要②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历史见证③能增强观众对中华文明的守护意识④使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B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综艺节目能增强观众对中华文明的守护意识,因为贴近观众,有利于更好地满足观众的精神需要,应选B;②、④项表述错误,不选。【答案】:B11.近年来,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了数百项内涵丰富的文化活动:富有中国特色的舞狮表演、川剧变脸让白俄罗斯民众接触到了中国民俗文化;《诗经》吟唱和汉唐乐舞表演将中国风吹至柬埔寨,傣、景颇、彝、佤、藏、阿昌等少数民族音乐跃动塞尔维亚,这体现了中华文化。()①具有其他民族文化无可比拟的优越性。②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③借鉴吸收国外一切有益成果。④博大精深,具有独特标识和魅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C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体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应选C;①、③项表述错误,不选。【答案】:C12.中国传统美学认为美有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徐悲鸿用”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这副对联作了精妙的概括。每句以三个具体形象,分别象征两种截然不同状貌的美.前者是”气概”,后者是”神韵”;前者是动态的刚性美,后者是静态的柔性美,把中国人的审美意境表达得十分传神。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①中国传统文化能够鲜活地表达中国人的审美②文化的价值就在于深切体验不同的审美意境③文化因自然因素的不同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6④不同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解析】:A徐悲鸿的对联把中国人的审美意境表达得十分传神,①符合题意;对联中”冀北”与”江南”表明了③。②缩小了文化的价值,④表述错误,不选。【答案】:A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于2017年7月正式实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史记·三皇本纪》记载:”神农氏以赭鞭(一种红色的竹根)鞭(此意为采掘)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在其后漫长的理论与实践中,中医药逐步融汇道、气、阴阳、五行等中国哲学思想,有效地与人的生命、健康、疾病防治规律相结合,形成了系统整体的医学知识体系。民国以来,随着西洋医学的源源输入,自清代形成的中西医汇通思潮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今,我国中医药发展面临的困境,主要源于消费者对中医药的不信任感。大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缺乏甚至断层,直接导致中医药文化理念在民众中的陌生感;再加上西医西药文化近百年的营销传播,中医药的市场地位不断下滑。用中医药这把钥匙打开中华文明宝库,必须坚持中医药理论自信、实践自信与学术自信,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发展。(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我国中医药文化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2)结合材料,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角度,说明应如何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发展。(3)某市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请就该活动拟定两条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文字在20字以内。【解析】:本题以我国中医药的发展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中华文化的特征、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等知识点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1)回答本题,考生可从我国中医药文化始于神农氏,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中医药文化内容丰富,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中医药文化融汇各种哲学思想,还与西医药结合,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医药形成了系统整体的医学知识体系,体现了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等方面进行说明。(2)如何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发展,结合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知识,考生可从我们要加大对我国中医药文化的发掘和弘扬,主动担当发展中医药文化的历史责任;我们要推进7公众增强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增强对中医药文化的信任感;我们要充分肯定中医药文化的价值,实现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增强文化自信等角度进行说明。(3)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考生可从推广中医养生、弘扬中医药文化等角度拟定宣传标语。【答案】:(1)①我国中医药文化始于神农氏,说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②中医药文化融汇道、气、阴阳、五行等中国哲学思想,说明中医药文化内容丰富,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③中医药文化不仅融汇各种哲学思想,还与西医药结合,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④中医药与人的生命、健康、疾病防治规律相结合,形成了系统整体的医学知识体系,体现了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2)①加大对我国中医药文化的发掘和弘扬,主动担当发展中医药文化的历史责任。②推进公众增强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深刻认识中医药文化的地位作用,增强对中医药
本文标题: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三单元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501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