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1-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夏启以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①巩固部落联盟的需要②私有制发展的结果③阶级对立的产物④统一国家的需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B【解析】据题干“夏启以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标志着家天下的出现,没有巩固部落联盟,故①错误;随着生产力和私有制的发展,“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故②正确;私有制的发展,家天下的出现,阶级对立,导致“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故③正确;“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与统一国家无关,故④错误。故②③组合正确,故B项正确,ACD项都错误。故选B。2.《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这说明A.周朝政治文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B.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C.周朝政治文化的僵化D.周武王统治了八百年【答案】A【解析】【详解】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前者巩固了统治,传播了文化,后者有利于维护政治统-2-治秩序。故“八百载,最长久”指周朝政治文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故A符合题意;材料是从积极方面评论西周的政治制度的作用,而BC涉及的是消极方面的评价,故BC不符合题意;“八百载”是形容周代统治时间久远,而不是周武王统治了八百年,故D不符合题意。3.对西周宗法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分封制是宗法制度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B.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大的特点C.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制度D.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逆向思维选择题,是考查对宗法制的准确理解,回顾已学知识可知西周灭商以后为了确保分封制的秩序,实行了宗法制,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体现,A是符合史实的;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因此B的表述不合史实,符合题意;C、D是宗法制的实施与影响,均符合史实。故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4.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神化王权巩固统治C.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占卜是商王求神灵问吉凶的一种方式,所以答案选择B项。A项是无关项,C项是错误项,商周时期最高统治权尚未实现集中,D项也是错误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商代的统治5.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道:“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指的是A.分封制-3-B.宗法制C.君主专制制度D.中央集权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可知指西周时期实行的分封制,A符合题意;题干中的“封建制度”是指“封邦建国”,是周朝的地方管理制度。宗法制依靠父系血缘亲疏来维系等级制度、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不是地方制度,B不符合题意;君主专制制度产生于秦朝,不是周朝,C不符合题意;分封制度下,中央难以有效管理地方,故周朝没有形成中央集权制度,D不符合题意。6.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够成为大宗的是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长子、长孙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答案】D【解析】【详解】不论是周王的还是诸侯的,嫡长子、嫡长孙一定是大宗,正妻所生之子不一定是大宗,长子,长孙也不一定是大宗,D选项符合题意,ABC选项排除。7.《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A.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B.嫡长子拥有继承权-4-C.严格的等级关系D.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答案】C【解析】据材料“人有十等……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西周严格的社会等级秩序,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西周垄断神权强化王权,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的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的特点,故D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人有十等……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学生应该可以正确理解这反映了严格的社会等级秩序,同时注意与其它概念区别,如神权、嫡长子、血缘纽带,据此即可正确判断。8.西周时期出现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现象。这反映了A.长幼有序是宗法观念的核心B.血缘关系的亲疏是分封的依据C.授民授疆土是分封制的内容D.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答案】D【解析】“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体现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故D正确;“立子以贵不以长”不符合“长幼有序”,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权利继承问题而不是分封问题,排除B;C与材料无关,排除。9.《诗·小雅·北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左传·昭公七年》:“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这表明A.通过分封制,周天子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B.周天子是全国土地和人民的最高主宰,而诸侯国君在自己的封地内又拥有最高权力C.受封的诸侯国君和周天子是并列的政权D.周天子和诸侯国君共同率民众开垦荒地【答案】B-5-【解析】【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与分封制有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为秦始皇所开创,排除A。受封的诸侯国君与周天子并不是并列的政权,而是上下级的关系,排除C。周天子和诸侯国君共同率民众开垦荒地,很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D。按照分封制的内容,周天子是全国土地和人民的最高主宰,而诸侯国君在自己的封地内又拥有最高权力,故B正确10.一古代算数例题:“今有大夫、不更、馨裹、上造、公士凡五人。共猎得五鹿,欲以爵次分之,问各得几何?”书中记载正确的答案是:他们依次分别得到1又2/3、1又1/3、1、2/3、1/3只鹿。请问,这题算数题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哪项特色A.年龄在鹿肉分配上的重要性B.不同爵位者的分配权利差差异C.个人的地位由猎鹿活动决定D.古代中国人特殊的数学观念【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大夫、不更、簪袅、上造、公士”是不同的爵位,从材料这分配的原则可以看出不同爵位在分配猎物的权利方面存在差异,而分配的多寡是由爵位的高低决定的,故选B。题干没有涉及年龄这一问题,排除A;个人的地位不是在猎鹿活动中决定的,而是由个人的身份决定,排除C;D项明显不符合题意。11.在当今社会有这么一种现象:把男.女的结婚叫做男婚女嫁;家庭的孩子继承父亲的“姓氏”;把父亲的父母称为“家公”“家婆”,却把母亲的父母称呼为“外公”“外婆”。与这种现象相关的古代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礼乐制度C.郡县制D.宗法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实质体现了宗法制中“嫡长子继承制”“男尊女卑”等观念对现代社会的影-6-响,所以与这种现象相关的古代政治制度是宗法制。A是西周的地方制度,C是秦朝的地方制度,排除AC。B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名师点睛】宗法制思想观念对后世的影响:(1)使“忠”“孝”观念深入民心。(2)造就了重视家庭建设、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兄弟相亲、和睦相处等社会公德。(3)促使中华民族形成了“国”“家”不可分的意识,直接造就了一批忠孝之士。(4)宗法制的“道德专制”“男女不平等”“等级观念”等思想,直接导致了后世的男尊女卑、等级贵贱、任人唯亲等现象,成为扼杀人性、阻碍民族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因素。(5)宗法意识使“国人”形成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盲目排外心理。12.下图为闽南地区王氏宗祠“世飨堂”的两块牌匾。它们①体现聚族而居的宗法观念②具有激励族人的教化功能③强调尊宗敬祖的文化认同④反映重利轻义的价值取向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分析】试题分析:结合材料联系所学,可知,①体现聚族而居的宗法观念②具有激励族人的教化功能③强调尊宗敬祖的文化认同,都是正确的,都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中宗法制的作用和影响;④反映重利轻义的价值取向,说法错误,应是重义轻利;故此题应选A项考点:宗法制-7-点评:宗法制对后世(1)宗法制影响了后世人们对列祖列宗的崇敬,也影响了封建社会中的皇位继承的嫡长子制等原则的形成。(2)宗法思想仍对现代中国产生一定影响,例如祖宗祠堂、祖坟祭奠、家族礼仪,家庭中长子的地位和责任。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法定化等。(3)宗法制重视家族建设、提倡尊老爱幼等思想,有助于弘扬民族传统美德,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4)宗法制过分强调家族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使个人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弊端,如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观念,家长制、任人唯亲的作风等【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13.《礼记·昏义》中记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这是了解和研究古代婚礼的重要资料B.古代婚礼可能影响到两姓联姻的质量和稳定性C.古代婚礼涉及宗族是否昌盛D.先秦婚礼之制集中体现了法家思想【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抓住关键词“昏礼”“合二姓之好”“事宗庙”“继后世”等可推断出,材料描述的是古代婚礼对宗族制度的影响:密切两个家族的关系;传宗接代。所以君子把婚姻当作大事,体现了儒家礼治思想。故AB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干的要求。D说法错误,符合题干的要求。故答案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家礼治思想14.有学者认为,西周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由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它在本质上是以国家这种特定形态为单位,对以周王朝为代表的当时的中原文化的一次广泛的复制。该观点意在强调分封制A.维护了西周王朝的政治统治秩序B.有助于周文化在各地的传播-8-C.使地方丧失了政治文化的独立性D.不利于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注意关键信息“把周王朝自己及其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说明随着分封制的实施,有助于周文化在各地的传播,因此选B。A项与“周王朝自己及由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典章制度、意识形态等带到分封之地”不符;C项是对材料的曲解,受到周王朝中央典章制度影响并不意味着丧失地方的独立性;D项中“多远文化格局”材料中没有显示。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名师点睛】此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答材料解析型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第二,抓住关键词,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读懂材料是解答本题型的关键。15.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齐国的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渐控制国政,以致于自立为国君。并由周安王册命为齐候,姜齐遂变为田齐,史称“田氏代齐”。这种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A.郡县制的出现B.大一统局面的出现C.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D.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破坏【答案】D【解析】【详解】郡县制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郡县制的出现与“田氏代齐”没有必然关系,故排除A项;大一统局面出现于秦灭六国以后,故排除B项;中国进入春秋战国时期是
本文标题: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539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