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山西省运城市永济涑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1-山西省运城市永济涑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考试范围:1—3单元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1.下列治国主张中,体现了“民本”思想的有①“政在得民”②“民贵君轻”③“为政之要,惟在得人”④“以人为镜,可知得失”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答案】A【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民本”思想即“以民为本”,要求统治阶级要爱民重民、富民育民,实行仁政德治。而能体现这种思想只有①②。③“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是强调统治者重视人才,④“以人为镜,可知得失”是强调统治者重视纳谏。故A项正确。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2.“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而莫能行。”这体现了()A.荀子的“人定胜天”思想B.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C.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D.韩非子的严刑峻法思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2-的柔弱、坚强、柔、刚等均是相对而言的,均是蕴含着朴素辩证法思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辩证法思想而非“人定胜天”思想,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体现的是辩证法思想而非“兼爱、非攻”思想,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体现的是辩证法思想而非严刑峻法思想,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3.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答案】D【解析】注意题中的关键词及其理解,如“战国时期”、“注重实践”(因时而变)、“贵族的存在不合时宜”(法不阿贵)、“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重农抑商、文化高压),即可判断是指法家。4.儒家“尊王”、“忠君”及“三纲”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分权破坏天下安宁之血的教训。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B.孟子主张“民贵君轻”、“性本善”C.董仲舒倡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朱熹主张“格物致知”、“明道德”【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旨在加强思想控制,以利于中央集权。故选C。本题中AB两项内容与中央控制地方没有关系,D项是朱熹理学关于获取“理”的做法,与本题无关。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新儒学)【名师点睛】正确认识董仲舒新儒学的作用:(1)“大一统”主张有积极意义,反映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加强和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3-权,维护统一,对今天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有重要现实意义。(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有利于思想统一,维护中央集权,但限制其他学术流派发展的做法不可取,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从另一方面,对形成中华民族尊师重教、勤奋好学也有积极作用。(3)“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学说,属于唯心主义,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和防止暴政。(4)“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摒弃。“五常”推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的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信”是今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5.董仲舒新儒学认为“受命于君,天意之所予也”,但也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对其内涵理解最准确的是A.主张“君权神授”,迷信思想没有价值B.彻底和先秦儒学决裂,抛弃“为政以德”C.强化君主专制同时主张人君“行仁政顺天道”D.主张“顺应天命”,实行“无为而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和特点。“受命于君,天意之所予也”强调君权神授,“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体现了董仲舒以“天”制约天子,以使天子必须“行仁政”的思想。故选C。A项明显错误,董仲舒的思想是为了加强皇权作舆论准备的;B项错误,董仲舒的思想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与发展;D项是道家思想。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的儒学思想·董仲舒新儒学【名师点睛】董仲舒在汉代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为了适应大一统的需要,把儒家思想吸收了道家黄老学说、阴阳家思想、法家思想,发展成新儒学,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采纳,使儒学确立了思想领域里的统治地位。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新儒学的内容和影响等也需要掌握。6.程颐尝瞑目静坐,游、杨二生立侍不敢去,久之,程颐乃顾曰:日暮也,姑就舍。二人退,则门外雪深尺余矣。上述情境能够说明-4-①程门子弟对老师的尊敬②程氏修身养性的姿态③弟子求学的虔诚精神④认识“理”A.①②③B.①③C.①②③④D.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通过材料“程颐尝瞑目静坐,游、杨二生立侍不敢去”、“二人退,则门外雪深尺余矣”可以看出程颐弟子对老师的尊敬、程颐修身养性的姿态和弟子求学的虔诚;故①②③符合题意情景。材料中没有提及“理”故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选A,BCD组合错误。7.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个人修养,追求人格完善的美德传统在春秋战国时形成,汉代以后,尤其是历经宋明理学的发展,更进一步强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传统美德的是()A.“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C.朱熹在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忠、孝、廉、节”D.“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答案】D【解析】注意题干中的限制“注重个人修养,追求人格完善”。A项强调个人的高尚品德。B项强调的是个人的人格尊严;C项强调个人的品德修养。故ABC三项排除。D项则是关于统治者的治国思想。故D项符合题意。点睛:此题属于否定选择题。要先判断选项是否属于个人美德方面即可得出答案。8.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从王阳明思想来看,人的心与万事万物之理,彼此是同一的。”以下言论中,最能支撑汤因比这一论断的是()A.“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5-B.“减得一分人欲,便得一分天理”C.“知而不行,只是未知”D.“千思万虑,只是要致良知”【答案】A【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王阳明心学理论,依据所学可知阳明心学是主观唯心主义,“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是心学的主张,故A项正确;B项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现,属于宋代理学的观点。C项的含义是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与材料内容无关。D项是无关项。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王阳明心学【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9.宋淳熙二年(1175年)六月,“鹅湖讲道,诚当今盛事。伯恭盖虑朱、陆议论犹有异同,欲会归于一,而定所适从。……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陆九渊集》卷三六《年谱》)所谓“教人”之法,也就是认识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鹅湖之会”争论的核心问题是A.客观唯心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决定性地位B.达到“理”的本源和实现的途径之争C.明清官方哲学的主导地位之争D.“格物致知”和“发明本心”的联系【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鹅湖之会”是南宋时期朱熹和陆九渊两派的一次学术讨论会。会议辩论的中心议题是“教人之法”。所谓“教人”之法,也就是认识论。在这个问题上,朱熹强调“格物致知”,认为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主张多读书,多观察事物,根据经验,加以分析、综合与归纳,然后得出结论。陆氏兄弟则从“心即理”出发,认为格物就是体认本心。主张“发明本心”,心明则万事万物的道理自然贯通,不必多读书,也不必忙于考察外界事物,去此心之蔽,就可以通晓事理,所以尊德性,养心神是最重要的,反对多做读书穷理之工夫,以-6-为读书不是成为至贤的必由之路。可见双方争论的核心问题是达到“理”的本源和实现的途径之争,因此选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程朱理学、陆王心学10.李贽在《史纲评要》中说:“(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橫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下列对此信息的解读,与李贽本意相符的是A.儒家思想并非万世不变之理B.统治者实施新政必须要坚决C.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D.专制集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答案】C【解析】“(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是在肯定李斯对于焚书的建议,“势必至此”、“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则是说焚书坑儒所导致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综上所述,李贽的观点是想强调焚书坑儒的主要目的是要做到思想的统一,而这是在战国兼并战争之后维护国家统一的必然选择,故选C。AB与题意不符;D与题干无关,故排除ABD。11.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下列组合正确的是()A.孔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王阳明——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C.程颐——心外无理,心外无物D.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是程颐,“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是王阳明,“天下为主,君为客”正是黄宗羲,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儒家思想组合-7-【名师点睛】这类试题往往以相关的知识作为干扰题肢,这类题目不难,不过考生如果记忆模糊就会失误,所以这就要求考生们在平常的复习中,一定要注意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把历史学“宽”,对重要的事实、重要的史实,一定要尽可能的弄懂来龙去脉,防止混淆不清而遗憾丢分。12.下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a处:“焚书坑儒”B.b处:“独尊儒术”C.c处:“三教合一”D.d处:“西学东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d处对应的是宋明时期,该时期的儒学又一次得到长足的发展,而“西学东渐”却是在明清时期的事情,ABC均是正确的描述,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历程【名师点睛】读图选择题也是材料型选择题的一种,此题型的特点是命题者结合一定的历史事实,给出相应的历史地图或者图片,要求考生在读懂地图、图片基础上,充分挖掘图片材料的有效信息,发现其背后的历史事实。做题时一定要紧扣“图”本身。13.马克思称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是“智慧”的化身。这主要是指他A.首先对客观世界进行哲学思考B.强调个人利益,创立诡辩学派C.把讨论的重点从自然转移到社会D.开始了对“人”本身的哲学认识【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教材相关知识,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意义上成为研究“人”的学问,D项正确;-8-客观世界并不是苏格拉底的研究对象,而是人和人类,A项排除;B项是智者学派;认识社会是智者学派,认识人是苏格拉底,C项排除。故D项正确。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著名您思想家•苏格拉底。14.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是因为A.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说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C.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创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文艺复兴发生的根本原因。AC项说法错误,新航路的开辟和宗教改革都是在16世纪,文艺复兴是在14世纪开始,因此不可能是文艺复兴的原因;D项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是在文艺复兴解放人们的思想基础上创立的。因此ACD三项均错。文艺复兴的根本
本文标题:山西省运城市永济涑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562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