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浅谈中国农村小城镇建设
浅谈中国农村小城镇建设中国农村小城镇建设简介: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从《中共中央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首次提出小城镇发展问题以来,十五大、十六大和十七大各次全会均对加快小城镇的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2009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把推进城镇化建设作为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了浅谈中国农村小城镇建设本文内容: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从《中共中央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首次提出小城镇发展问题以来,十五大、十六大和十七大各次全会均对加快小城镇的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2009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把推进城镇化建设作为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了具体部署。积极有序地发展小城镇,是建设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现实需要,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战略举措,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有利于缓解大中城市人口膨胀带来的压力和一系列社会问题,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已成为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一)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国未来城市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可能的选择方案将是走总体城市化与农村城市化共同推进的道路,即在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有计划地推行农村城市化,重点建设好一批县城镇和中心镇,使其逐步具有城市功能,成为总体城市化的组成部分。显而易见,没有农村城市化,整体城市化将难以实现。因此,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既是整体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其重要推动力量。(二)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工业化的发展。乡镇企业尤其是乡镇工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乡镇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大部分分布在农村,不仅难以管理,而且无法实现相应的聚集效益。通过小城镇的发展,使目前分散的部分工业企业积聚到小城镇,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最佳配置,促进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加快发展步伐,走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道路。同时,农村企业转变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发展农村经济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发展小城镇可以加强对资源利用的规划管理,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规模经营,有利于转变乡镇企业尤其是乡镇工业的经济增长方式。(三)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可以有效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我国目前不仅有1亿多农业剩余劳动力等待转移,而且数量每年还在增加。理论研究及客观实践已经证明依靠大中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而乡镇企业由于正在发生增长方式的转变,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呈下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发展农村小城镇,可以促进乡镇企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转移剩余劳动力。农村小城镇通过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使土地相对集中,这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了前提条件。另外,农村非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可以为农业采用先进的、大型的农业机械设备提高机械化水平。同时,小城镇建设为农村职业教育、科技推广应用创造了条件。这将有利于农业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四)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能够促进农村小康的早日实现。小康社会是一个综合性概念。衡量小康社会的指标也是多方面的。应包括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社会分配结构、社会秩序等多方面的内容。小城镇建设可以集中相当多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信息和服务事业。这对于提高农村人口生活质量,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农村小城镇建设不仅可以通过促进工业化、商品化而为农村实现小康提供物质基础,而且也可以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从而推动农村小康的全面实现。???二、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的现状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尽管比世界发达国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成效也很显著,不仅在促进城市的工业化、现代化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而且在促进居民的文明建设、推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上也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缺乏可持续性发展规划、小城镇发展定位不准等问题。(一)农村小城镇建设缺乏宏观规划,盲目发展,资源浪费严重,发展可持续性不强。目前我国城市规划仍局限在**市,而农村小城镇的建设基本处于缺乏规划的无序状态,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布局零乱,工业、居住、文化教育、商业交错分布,没有明显的功能分区。城镇的水、电、煤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布局、施工不能有效的统一,存在重复布局、施工的现象,不仅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浪费,而且施工期间的灰尘、噪声等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和城镇景观。还有一些地方领导为突出政绩,对城镇发展缺乏全面科学的调查研究,一届班子一套政策,甚至一个领导一个令,使小城镇建设处于低效重复中,半截子工程众多。这不仅给城镇管理带来不便,还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增加了环境治理的难度。(二)农村小城镇建设的规模较小,城镇化水平不高。在我国,小城镇建设普遍存在建成区规模小、土地的要素容积率低、城镇公共基础设施的修建和服务业的供给不能形成规模效益的问题,造成小堀镇的发展腹地过小,对新农村建设的辐射带动效应不强,阻碍了农村城镇化进程。据“2008第四届世界城市论坛”相关资料,2007年底,我国设市城市有655个,建制镇20000个,城镇人口达到5.9亿,城镇化水平为44.9%,与1990年18.96%的水平相比,已经是一个很大的飞跃,但与已超过50%的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与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已达90%的水平相比,更是相差甚远。(三)农村小城镇发展缺乏科学定位。一些小城镇在发展与建设过程中,不考虑自身条件和周边环境,一味追逐国外城市、国内**市及一些条件很好的小城镇的发展与建设模式,盲目追求发展高技术、高投资的大项目,不愿发展那些适合农村小城镇自身发展与建设的中等技术项目,盲目提升城市的产业结构,不但没有建设和发展好小城镇,反而造成资源、财力、物力和人力的严重浪费。????三、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对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小缄镇作为城市与农村的重要结合点,直接体现着农村经济社会的总体水平,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节点。马克思指出:“现代化的历史就是乡村城市化的历史。”人口向城镇集中以及产业的非农业化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要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建设与发展好小城镇。(一)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城镇建设进程中的重要指导思想。城镇规划与布局的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决定着农村小城镇的发展方向和建设水平。政府决策时要对城镇进行全面、准确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对城镇的未来进行科学预测,站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认识和把握小城镇的规划与布局,协调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粗放经营、生态恶化、重复建设、行政壁垒、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矛盾等问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引导调控资源的合理利用。应把小城镇发展与建设的规划布局自觉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内,搞好规划,理清发展思路,坚持规划先行理念。(二)努力创造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市场和政策环境。我国城市规模小,城镇化水平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现行户籍制度使城乡居民自由迁移受到严格限制,就业制度的约束,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等。针对这些原因,应积极创造有利于农村城市化的政策环境:如取消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对农民变更身份的限制,取消不必要的行政命令对劳动力流动的人为干扰;创造条件使进城务工农民与城乡居民逐步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等。同时,还应建立有利于农村缄镇化的市场环境,加大对农民职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民的职业素质、转移就业能力和进堀适应能力,以满足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需要。而且应尽快建立和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就业。(三)对小城镇的发展要以工业化为主,适用性技术为主,吸收劳动力为主。提高一个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产业聚集效应和现代化功能的发挥。现阶段,工业化仍是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应把加速工业化作为推进城镇化建设与发展的着力点,大力发展工业,增强小缄镇经济实力,以工业化带动和促进城镇化。小城镇的工业发展由于受自身条件的约束,不能盲目追求那种规模大、投入多、技术高的大项目,而应结合自身经济、能源、交通、地理等环境来进行功能定位,走适合自身发展的工业化道路。沿海一些小堀镇和国外的发展实例也证明了并不是每一个地区都适合发展高新技术,即使对那些有条件引入一些高新技术项目的城市,也不能摒弃中等适用性技术,因为中等适用性技术有很多优点,如技术含量不是很高,有利于吸收失业劳动力,其产品市场广阔,且投入成本小,风险低,回报率高且快。(四)不宜盲目提升产业结构,而应调整产业结构。小城镇应大力发展新型交通运输、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社区服务等第三产业。尤其要大力发展餐饮业、旅游业、批发和零售业、咨询业、信息服务业、文化服务业、教育服务业及法律、会计等中介机构,为城乡居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从而使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推动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应站在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去规划和发展小城镇,努力创造加快城镇化水平的市场和政策环境,以工业化和调整产业结构作为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思路,努力解决我国小城镇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科学有效地建设与发展好我国的小城镇,进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浅谈中国农村小城镇建设本文关键词:浅谈,中国农村,小城镇建设
本文标题:浅谈中国农村小城镇建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569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