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某位全国人大代表说,在城镇化过程中对富有特色的古村落不能大拆大建,要延续特色、传承文化、留住乡韵。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A.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城镇化建设必须是渐进的过程B.联系具有客观性,城镇化切忌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C.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城镇化要坚持“扬弃”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城镇化要守住农民的家园解析:选C。“对富有特色的古村落不能大拆大建,要延续特色、传承文化、留住乡韵”,体现了辩证否定观,C符合题意。2.中国语言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下列说法中能体现辩证的否定的是()A.是就是,不是就不是B.百尺竿头,更进一步C.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D.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解析:选D。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D项体现了这一观点。A项体现了形而上学的否定观,B项体现了发展的观点,C项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均不符合题意。3.原创,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最强律动,也是一个民族形象的最集中呈现。原创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是浮萍,不是断线风筝。优秀的原创作品,恰恰是具有历史承继意识的脱胎换骨与凤凰涅槃。因此,实现原创需要()①反对一切权威,与旧知识彻底决裂②解放思想,认识、运用和创造规律③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④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敢于提出和解决新问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解析:选C。①违背了辩证否定观,②中的“创造规律”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排除;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4.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教育需要导师;但是在大数据背景下,学生可以自行上网查找所需学习的内容,网络却在“倒”师。这种从导师到“倒”师的变化,2要求我们()①勇于寻找新思路,适度否定现存一切事物②注重研究新情况,革新教育发展规律③与时俱进,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有机结合④敢于在实践中创新,实现教育的“自我”超越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D。在大数据背景下,学生可以自行上网查找所需学习的内容,网络却在“倒”师,说明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与时俱进,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有机结合,树立创新意识,注重研究新情况,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敢于在实践中创新,实现教育的“自我”超越,③④正确。①错误,辩证的否定不是否定现存一切事物;②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革新,只能被认识和利用。5.(2020·“超级全能生”浙江联考)党之所以能够永葆初心、勇担使命,靠的是一次次真刀真枪地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勇于自我革命的鲜明政治品格。这表明“自我革命”必须()①坚持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②坚持做到对既往否定和对现实肯定③坚持以批判和革命的精神看待世界④坚持解放思想,敢于突破成规陈说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B。根据题目的表述,党之所以能够永葆初心、勇担使命,靠的是勇于自我革命的鲜明政治品格。这表明“自我革命”必须坚持辩证否定观,坚持以批判和革命的精神看待世界,①③正确;对既往和现实都要既克服又保留,既肯定又否定,②错误;坚持解放思想,要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④错误。6.(2020·南昌摸底)中国研制的“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在月球背面的成功着陆,揭开了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这次任务的一大难点是探测器无法同地球直接通信,为此采取了中继星中继的方式,同时设计了延时数据注入和“全程自主故障诊断与重构”功能,通过各部分功能的优化组合,确保落月过程的万无一失。材料表明()①“自主故障诊断”系统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3②揭开了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③各部分功能的相加使整体等于各部分功能之和④创造性思维提出新思路新方案,推动了科技进步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①错误;在探索月球背面时,采用中继星中继的方式实现了地月通信,揭开了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这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同时也体现出创造性思维能够提出新思路、新方案,从而推动科技的进步,②④正确;整体功能不是各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③错误。7.(2020·长春质测)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学习掌握治国理政的科学思维方法,如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精准思维等,防止出现“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情况,以保证各项改革顺利推进。强化科学思维的哲学依据是()①思维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意识先进与否的根本尺度②科学思维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时代社会形态的面貌③科学思维能适应新时代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的需要④科学的思维方式有利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变革和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D。治国理政的科学思维属于意识范畴,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①将思维水平视为衡量现代社会意识先进与否的根本尺度,错误;物质决定意识,②认为科学思维决定社会形态的面貌,错误;科学思维能适应新时代,有利于各项改革顺利推进,③④正确。8.瑞典古生物学家雅尔维克认为,总鳍鱼类是四足动物的祖先。这个观点曾作为权威结论写进教科书。他的学生、中国科学家张弥曼(中国科学院院士)用化石连续磨片方法还原“杨氏鱼”(原始肉鳍鱼类)后发现:老师错了。张弥曼的较真推动了人类对生物进化史的认知。这给我们的启示是()①要有怀疑精神,在实践中不断推翻已有真理②不迷信权威,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③坚持辩证否定观,抛弃前人的经验4④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选D。材料反映了张弥曼院士不迷信老师,敢于打破权威,通过实践来检验与发展真理的事迹,这启示我们要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②④符合题意;真理不是被推翻,而是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①错误;对前人的经验,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抛弃,③不选。9.我国高铁装备行业唯一女总工程师梁建英主持研制的CRH380A,创造了时速486.1公里的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她带领一支上千人的研发团队,成功研制了从“和谐号”到“复兴号”,从运营时速200公里到350公里不同速度等级的高速动车组。将中国高铁打造成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她说:“巨人的肩膀不好站,必须让自己成为巨人!”在这里,“让自己成为巨人”就是说()①要在继承基础上提高创新能力②要善于学习前人的成功经验③要通过辩证否定实现质的飞跃④要摆脱一切既有理论的束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B。①符合题意,“巨人的肩膀不好站,必须让自己成为巨人”强调的是要在继承基础上提高创新能力。②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让自己成为巨人”,不是强调学习前人的成功经验。③符合题意,对于前人的经验,要辩证否定,要树立创新意识。④表述错误,对于既有理论要辩证分析和对待。10.(2020·黄冈质检)沙漠化并非不能遏制,荒漠化并非不能治理。在库布齐治沙40多年的历程中,治沙人创新了一系列技术,极大提高了治沙效率和效果。他们在生态治理的同时,多方协同参与,逐步形成了生态修复、生态牧业、生态健康、生态旅游、生态光伏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生态富民产业体系。执着坚守、不懈治理,在实践中探索出的可持续发展的“库布齐模式”,是我国生态建设的宝贵财富,亦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绿色名片。库布齐治沙的成功得益于()①治沙人的决心、执着坚守和不懈治理是库布齐治沙成功的决定因素②立足实践,大胆创新,敢于突破不切实际的成规陈说5③把握了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④既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又积极发挥意识的促进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C。治沙人发挥创造力,结合实践,创新了一系列技术,极大提高了治沙效率和效果,打破了“沙漠化不能遏制,荒漠化不能治理”之说,并在多方协同参与下,形成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生态富民产业体系,把握了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②③符合题意;治沙人的决心,是治沙成功的重要因素,但不能成为决定因素,①不选;库布齐治沙的成功在于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发挥正确意识对改造世界的积极促进作用,④错误。11.(2020·天一大联考)科技水平影响民族兴衰,创新能力关乎国家命运!“嫦娥四号”、“北斗三号”、载人航天、大飞机、中微子振荡等重大创新成果举世瞩目;高铁网络、移动支付、数字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人工智能等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战略高技术领域持续取得重大突破。可见,创新()A.使得人类思维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B.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源泉和动力C.更新生产工具,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D.促进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解析:选C。由题意可知,科技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C正确;A材料没有体现;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B不选;D与题意不符。12.(2020·皖南八校摸底)“互联网+”时代,一些中华老字号品牌“不服老”,在坚守自己传统价值的同时,通过“触网”提高服务响应速度和质量,优化消费体验,俘获了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材料蕴含的哲理是()①创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④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动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B。“互联网+”的出现让中华老字号品牌焕发新的活力,说明创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①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生产关系,也就没有体现创新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6②不选;中华老字号品牌借助“互联网+”,在坚守自己传统价值的同时,提高服务响应速度和质量,优化消费体验,俘获了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这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③符合题意;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④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13.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过去劳动力成本低是最大优势,引进技术和管理就能迅速变成生产力,现在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也就是说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科学技术创新带来的效益来实现集约增长方式,用技术变革提高生产要素的产出率。结合材料,运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知识,说明适应经济新常态为什么要让创新驱动成为发展的新引擎。(26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社会作用。首先审设问,明确知识范围是“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知识”,题型是原因类,设问指向“为什么要让创新驱动成为发展的新引擎”;其次联系教材知识,不难想到创新的理论依据是辩证否定、革命批判精神、创新的意义;最后把知识和材料结合起来回答即可。答案:(1)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过去经济发展的驱动要素对经济的驱动作用已经减弱,我们要采用新的驱动要素才能适应经济新常态,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8分)(2)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注重研究新情况,寻找新思路,解决新问题。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特点要求我们要运用创新驱动。(9分)(3)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技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劳动者素质,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9分)14.“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成舞剧,不生硬、不尴尬的太少了,《醒·狮》做到了雅俗共赏,做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情怀完美结合。”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国际舞蹈季于2019年6月25日启幕,承载着粤港澳大湾区同根同源历史底蕴的舞剧《醒·狮》作为开场舞蹈再次赢得了观众的认可。《醒·狮》是我国第一部以国家级“非遗”项目广东醒狮为主题的大型民族舞剧,2018年公演以来,好评如潮的《醒·狮》已成为新时代传承岭南文化、连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新名片。随着《醒·狮》公演场次和观众好评的叠加,传统非遗项目醒狮也再次焕发新的生机。“醒狮文化生生不息,醒狮气脉代代传承。我们一
本文标题:(选考)2021版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生活与哲学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4 第十课 创新意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586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