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新课标)2020版新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 专题五 切片比对法巧解综合选择题教学案
1专题五切片比对法巧解综合选择题第二部分实用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向定位]1.实用类文本考查,基于高考“三年稳定”的考查原则,2020年,新闻、报告仍会“盛装出镜”。2018年、2019年高考,选择了新闻,材料选用了三个非连续性的新闻报告,设3道题(2道选择题,1道主观题),12分,简答题的分值也由原来的4分变为6分。2.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考查难度都一般,属于基础保分题型,均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均需题文对照采用比对法解题。所以,二轮复习的主攻目标依然是追求解题的速度和准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两道选择题共6分,占其总分值的一半。解答这两道选择题,首先应透彻了解选项的命题特点,并掌握相应的快捷解题的方法。第一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间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间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的大方向。第二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间往往不一样。两题设误类型均为: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时态、无中生有、曲解文意、强加因果等。技法一文字材料题——切开比对法所谓“切开比对法”就是将选项切开分层,和对应句进行比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的答题步骤一般如下:2附: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常用命题的设“陷阱”方式类型释义以偏概全将个别说成全体,将局部说成整体,将特殊说成一般因果混乱强加因果关系或因果颠倒时序颠倒将“未然”说成“已然”,或将“已然”说成“未然”混淆是非将对的说成错的,将肯定说成否定,或反之夸大缩小叙述不客观,故意夸大或缩小,说法过重或过轻张冠李戴将此事说成他事,将此人说成他人无中生有选项内容原文没有或选项说法于选文中无根据【典例1】(2019·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材料一: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指运用各种方法延长可移动文化遗产寿命的专业性活动。保护技术推进的核心是找到与遗产变化状况相适应的保护方法,以便及时对藏品进行预警、干预,使藏品保持健康的状态。在此过程中,预防、治理、修复三个方面的技术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预防是所有的减缓文化遗产恶化和损毁的行为的总称,它涉及光照度、环境条件、安全、防火和突发事件的准备等方面。治理是通过外界的干预直接作用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为,是为了消除正在损毁遗产的外界因素,从而使遗产恢复到健康的状态。3根据可移动文化遗产遭受“病痛”情形的差异,治理技术可以分为杀虫、去酸、脱水和清洁等类型。修复是对已经发生变形或变性的遗产进行处理,使之恢复到原有的形态或性质。修复的内容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清除文物和标本上的一切附着物;二是修补文物和标本的残缺部分。(摘编自周耀林《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材料二:以温度25℃,相对湿度50%为标准寿命(设其指数为1.00),计算在温度15℃、35℃和湿度10%、30%、70%条件下,纸张的寿命和标准寿命的倍数关系,结果见下表:(摘编自李景仁等《图书档案保护技术手册》)材料三:毛里求斯是非洲一个岛国,位于赤道南部的西印度洋上,气候湿热多雨。毛里求斯拟修复的档案文件,形成于18世纪,文件纸张为破布浆机制纸,字迹材料为酸性烟黑墨水,双面手写。以手感鉴别,柔韧性极差,几乎一触即碎。通过测试数据可知,文件纸张严重酸化。应毛里求斯大使馆的要求和委托,国家图书馆图书保护组和图书修整组的技术人员,对部分档案文件进行了实验性去酸和修复。方案如下:(1)去酸方案酸是纸张纤维发生化学降解的催化剂,能加快纸张纤维的水解反应,使纸张脆化变黄、机械强度下降,直至脆裂粉碎,不能使用。为避免酸性对文献纸张的损害,人们研究了各种去除纸张酸性的方法。根据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损坏程度和特点,技术人员认为采用氢氧化钙溶液去酸法比较好,以氢氧化钙溶液去酸,可根据纸张酸化的程度调节去酸溶液的浓度和去酸时间,去酸彻底,可操作性强,在操作处理过程中也不会使文件出现新的损坏。(2)修复方案纸浆补书机与边缘、局部裱相结合的修复法。用纸浆补书机修补书页,既不遮挡字迹又能增强纸张强度。但纸浆补书机法也有其不足,如对书页的边缘残缺处和书口的断裂处补后的强度不够,主要原因是书口的断裂处及书页上的裂口缝隙过小,使得纸浆难以通过,边缘残缺处的纸浆与书页的连接方式属单侧直线连接,不够牢固。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纸浆补书4机与边缘、局部裱相结合显然是必要的。档案文件修复后,纸张的强度和柔韧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原来一触即碎的文件纸张,现在不但可以正常翻阅,甚至可以拿起抖动。对于文件修复前后的变化,毛里求斯大使馆人员表示惊讶,称之为“魔术般的变化”。(摘编自周崇润等《关于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去酸与修复》)[解题演示]1.下列不属于可移动文化遗产“修复”工作的一项是(3分)()[答案]A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答案]C5技法二图表材料题——3步比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判定非连续性文本中图表类阅读材料选择题的选项的正误。其解题的具体步骤为:第一步:读题,把握选项特点即弄清选项是陈述的图表材料的哪一点(陈述的对象)、做了怎样的分析或结论(陈述的信息)、陈述的方式方法等。第二步:读图,把握图表信息非连续性文本中的图示多是以分析数据为主的图表(柱状图、饼状图、曲线图、表格),读图时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图表来把握其中的信息。具体来说,柱状图要着重分析条柱的高低显示的数据比例,饼状图要着重分析各项目所占图形比例的大小,曲线图要注意分析曲线的发展趋势和曲线的交叉节点,表格要着重注意横向、竖向数据的差别。第三步:比对,判定选项正误将选项内容与图表相应内容进行比对,看选项的陈述对象和得出的结论是否与图表信息符合,由此确定正误。【典例2】(请判断下面选项的正误)(2018·全国卷ⅢT7-D)实体书店在经历了2010~2015年“增速下降—负增长—销售回暖”的过程之后,其市场码洋规模与年度增长率也将趋于平稳。[原文信息]材料二:图12010~2015年实体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及年度增长率比较6图22010~2015年网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比较(摘自杨伟《2015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发展》)[解题演示]第一步:读题,把握选项特点选项的焦点在实体书店“增速下降—负增长—销售回暖”之后,“市场码洋规模与年度增长率”趋于平缓。第二步:读图,把握图表信息材料二中两个图表均为柱状图,纵坐标均是以“亿元”为单位的具体数值,图1横坐标是2010~2015年实体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与年度增长率,图2横坐标是2010~2015年网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选项对应图表1。实体店的销售额为319、338、335、330、343、344,同比增长率为1.38、5.96、-0.89、-1.49、3.94、0.29。第三步:比对,判定选项正误仔细比对,有两处错误:“增速下降—负增长—销售回暖”的过程和“也将趋于平稳”的结论解读错误。(1)从图中可以看出增长率呈现“大幅增长(2010~2011)—负增长(2011~2013)—销售回暖(2013~2014)—增速下降(2014~2015)”的状况;(2)经过上面的过程后,也得不出“也将趋于平稳”的结论。故选项不正确。一、(2019·广东第二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材料一:港珠澳大桥拉近的并非只是港珠澳三地的距离,更关乎珠三角九市和港澳两地的互联,关乎国际级湾区的梦想。它所改善的绝不仅仅是交通,还将为缩小珠三角地区城市间的经济差距,以及粤港澳的经济差距,乃至于为三地的经济结构改善提供更多想象空间。除港澳之外,最大受益者当然是珠江西岸三市(珠海、中山和江门)。从数据上来说,珠海、中山、江门乃至于澳门的GDP规模都与东岸的深圳、香港,乃至于东莞相差一大截。这一经济圈又因为直线交通距离的大大缩短,进而可辐射更为落后的粤西地区,乃至云、贵、川三省份。在港珠澳大桥之后,还有在建的深中通道、虎门二桥,它们带给珠江东西岸的是互联互通,还有源源不断的商机。这些都是看得见的变化。还有看不见的变化。港珠澳大桥面对内地靠右行驶,港澳靠左行驶的差异,以立交桥的技术手段巧妙切换,解决了这一制度难题,这本身就是一种制度创新。鉴于港澳两地与内地7的制度差异,港珠澳大桥的通车也将为粤港澳三地未来更多的制度创新提供借鉴。(摘编自《港珠澳大桥开通,跨越“伶仃”向融合》,《新京报》2018年10月23日)材料二:港珠澳大桥投资组合方案(资料来源于《解析世界最大桥隧结合工程——港珠澳大桥》,中国公路网2014年6月24日)材料三:据拉美社10月23日报道,港珠澳大桥23日正式开通,创下最长跨海大桥的新世界纪录,它也是香港、珠海、澳门三地经济实现一体化的一座新的里程碑。这一计划的目标是建设可持续的开放式发展模式。港珠澳大桥是迄今为止中国政府最具雄心的项目之一,也是现代建筑工程史上的一大奇迹。港珠澳大桥对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中国希望通过这一计划,进一步向全世界敞开大门,密切与世界各大洲的交流往来。这项基础设施工程的主体工程全长约29.6千米,其中22.9千米为桥梁,另外还包括约6.7千米的水下隧道以及两座人工岛。该隧道位于水下46米,是世界上埋进海床最深的沉管隧道。港珠澳大桥始建于2009年,此项工程总共使用了约108万立方米的混凝土。在建设过程中运用的高新技术为大桥120年的设计使用寿命提供了有力保障。大桥可抗16级台风、8级地震及30万吨巨轮撞击。(摘编自《海外媒体评述:港珠澳大桥成中国“靓丽名片”》,《参考消息》2018年10月24日)材料四:外界特别关注港珠澳大桥,其实就是因为一个字:“难”。工程体量之巨大、建设条件之复杂,是以往世界同类工程所没有遇到的。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总工程师林鸣先生介绍道,港珠澳大桥有三个难点,其中一个难点便是这是一个外海沉管隧道。在港珠澳大桥之前,全中国的沉管隧道工程加起来不到4千米,而且,这是我国第一次在外海环境下建沉管隧道,可以说是从零开始,从零跨越。如果外海沉管有挑战,那么最终一节的接头合龙就是这个挑战最困难的部分,一百多年8来也没有找到特别好的方法,最后还是中国工程师经过4年的研究和攻关找到了办法。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是我国建设的第一座外海沉管隧道,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在建设过程中,林鸣和他的团队对沉管的设计、生产和安装技术进行了一系列创新,为世界海底隧道工程技术,提供了独特的样本和宝贵的经验。中国工程师也用这份优秀的作品向世人证明,我们能做到,很多事情我们可以做到!(摘编自赵嘉伟、常红《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总工程师:外媒眼中的“新七大奇迹”》,人民网国际频道2017年10月9日)1.[读文字材料]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港珠澳大桥是一座沟通的桥梁,拉近的并不只是港珠澳三地的距离,更会促进珠三角九市和港澳两地的互联,助力国际级湾区梦想的实现。B.珠海、中山、江门乃至于澳门的GDP规模都与东岸的深圳、香港,乃至于东莞相差一大截。大桥的建成,港、澳及珠江西岸三市都会受益。C.港珠澳大桥展现了中国政府的雄心,创下最长跨海大桥的新世界纪录,是现代建筑工程史上的奇迹,也是港珠澳三地经济实现一体化的里程碑。D.港珠澳大桥工程体量非常巨大,建设条件极其复杂,是以往世界同类工程所没有遇到的。只是因为这一个“难”字,所以才引来外界各方关注。[解析]根据材料四中“外界特别关注港珠澳大桥,其实就是因为一个字:‘难’”,外界各方关注港珠澳大桥的原因有很多,“难”只是其中引来“特别关注”的方面。D项绝对化。[答案]D2.[读图表材料]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港珠澳大桥带来的变化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显性的如改善交通,缩小经济差距;隐性的如解决了内地与港澳通行方向不一的制度难题,这本身就是一种制度创新。B.港珠澳大桥由港珠澳三方等额注资,这项基础设施工程的主体工程全长约29.6千米,其中22.9千米为桥梁,另外还包括约6.7千米的水下隧道以及两座人工岛。C.港珠澳大桥可抗16级台
本文标题:(新课标)2020版新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 专题五 切片比对法巧解综合选择题教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667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