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第3课 明治维新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1-第3课明治维新课程标准素养解读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从史料实证角度概述明治政府建立新体制的主要措施。从史料实证角度分析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从史料实证角度掌握明治政府倡导“文明开化”和建立新军队的措施。从历史解释角度探讨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一、废除旧体制——政治措施措施内容作用加强中央集权(1)取消幕府的封建领地,收回各藩领地和人民的统治权(2)1871年,政府宣布“废藩置县”,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直接进行管理(3)原各藩大名迁居东京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建立起来废除封建等级制度(1)确立皇族、华族、士族和平民等四种身份(2)宣布“四民平等”,废除武士特权(3)以公债补偿形式,收回华族和士族的俸禄和禄米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的社会体制开始建立[名师指津]“废藩置县”消灭了封建割据,形成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并在事实上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成为明治维新运动的一次深刻的革命性变革。二、发展新经济——经济措施1.币制改革:1871年,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的货币。2.土地改革(1)措施: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2)影响:土地所有者经营农业的积极性提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3.地税改革-2-(1)内容: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有人征收土地税,并以货币支付。(2)影响: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政策提供了保障。4.“殖产兴业”(1)措施①政府建立“样板”企业,以供私人企业效仿。②建设近代交通通信事业,为工业的发展奠定基础。③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大部分国营企业都被无偿或以优惠的价格转让给资本家。(2)影响:日本出现了兴办工业的热潮,建立了许多资本主义企业。[名师指津]明治维新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而关键又在于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当时经济落后、民智未开的日本,人们缺乏创办工业的勇气、信心、技术和资金,因此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植。“殖产兴业”政策的主要作用在于充分利用政府的力量发展经济,是日本明治维新的核心内容。三、倡导“文明开化”——文化措施1.含义:明治政府大力倡导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2.措施(1)派遣学生到欧美国家留学,翻译西方著作。(2)按照欧美国家的模式,进行教育改革,建立了近代教育体制。(3)1871年成立文部省,统一管理全国教育。(4)生活习俗方面,大力推进西化。[深度认知]“文明开化”对于吸收西洋文化、清除封建陋习、促进日本社会的近代化起了积极作用;但也产生了一些消极作用,出现了轻视日本传统文化、一味追求欧化的倾向。[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116“学思之窗”,思考:你对此有何评价?提示“和魂”指培养学生忠君爱国的思想;“洋才”是指要求学生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魂洋才”教育原则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各种人才;但是另一方面又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四、建立新军队——军事措施1.措施(1)1873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2)建立军工企业,仿制先进武器,改进军事装备。(3)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指挥人才。2.结果:建立起一支现代军队。3.特点-3-(1)日本军队称为“皇军”。(2)军人接受武士道教育,必须效忠天皇。(3)只向天皇负责,不受内阁干预。[深度认识]日本通过改革建立了一支现代化的军队,成为军事强国,但是它强调的忠君、尚武精神,使这支部队保留了浓厚的封建军国主义色彩,并逐渐成为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的核心力量。1.日本废藩置县,使封建割据问题被彻底解决,加强了中央集权。2.日本地税改革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3.倡导“文明开化”,传播了近代西方思想文化,使日本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史料一①1888—1894年日本工厂数量和蒸汽机数量变化示意图史料二日本最初的一批近代企业,②主要由国家经营。政府创办近代工业的重点始终放在军火工业方面……后来,政府开始把一大批官营工矿业转让给资本家。高利贷富商岩畸首先接受了原属土佐藩的轮船,创立了三菱公司。①该示意图表明明治维新后日本工业化进展迅速,初步实现工业化。②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和干预。(1)据史料一说明日本政府为实现工业化采取了哪些经济措施。提示改革币制;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地税改革;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2)根据史料二探究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显著特点。-4-提示国家创办示范工厂带动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政府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1)用政府力量大力推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如利用政府力量引进技术、设备,创办“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或利用政府力量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2)日本工业发展的重点是军事工业等重工业,这是由日本军国主义传统所致,并增强了日本对外扩张的力量。(3)由于日本政府的扶植,大资本家控制了日本大部分近代工业。(4)利用政府的力量,多以军事手段拓展海外市场。明治维新的主要特点史料一史料二(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德国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专家在日本人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三千人左右。然而意识形态方面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二十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②(他们)实际上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①表明日本明治维新改革涉及的领域广泛。②说明日本在思想文化领域固守自身传统,反对西化。-5-(1)史料一反映了19世纪后半期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从中你能获得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提示日本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培养建设资本主义的人才;政府投资兴办近代企业。(2)据史料二,归纳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学习西方的基本特点。提示有选择、有侧重地学习西方国家发展模式;涉及领域广泛;注重引进西方科技与人才;思想文化领域保持自身特点。明治维新的主要特点(1)从改革领域看,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和生活习俗等领域,较为全面。(2)从改革方式看,推行了全面西化的政策。(3)从西化的具体方式上看,不仅仅是简单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而且注重加以更新改造。(4)从措施的推进方式上看,充分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或强制推行,或示范引导。(5)从改革内容的特点来看,在大力推行西化的同时,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一、明治维新前后日本发生的重大变化维新前维新后政治(1)幕府统治下的封建国家(2)天皇没有实权(3)封建身份制度(1)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国家(2)废藩置县,中央集权加强(3)实现形式上的“四民平等”经济(1)工场手工业发展(2)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1)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实现工业化(2)土地私有,统一征收土地税军事武士是职业军人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文化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西方文化刚刚传入推行“文明开化”,发展近代教育对外西方列强入侵,沦为半殖民地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走上对外扩张道路二、日本发展工业的进程与英国工业革命的不同点1.原因(1)英国工业革命是本国生产力自然发展的结果。(2)日本发展工业是在外敌入侵状况下变革图强的结果。-6-2.时间:日本发展工业之际,英国等国已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了赶上发达国家,日本在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同时,吸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先进成果。3.内容(1)日本政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创办工厂,建设交通通信事业。(2)英国工业革命主要技术都是自己研发的。4.特点(1)日本政府对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大力扶植和保护,而英国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2)日本利用政府力量拓展海外市场,而英国主要利用殖民公司的力量开拓海外殖民地。(建议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1.明治政府改革前期除旧的措施主要包括()①废藩置县②殖产兴业③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④宣布“四民平等”,取消等级身份制和武士阶级特权⑤“求知识于世界”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解析:选A。结合改革的内容,注意“前期”的限定,可知①③④正确,②⑤属于后期的措施。2.1872年,明治政府向土地所有者发放了地契;1873年,颁布《地税改革条例》,规定:向土地所有者按地价3%的税率征收现款作为地税。其对当时日本社会发展的影响有()①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②地税征收现款,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发展③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④推动了民间企业的兴起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A。依据所学可知,通过地税改革,土地所有者获得更多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他们根据市场需要安排生产,农村的商品经济得到发展,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得到提高。分析备选小项,①②③符合题意,④材料不能体现,所以应选A。3.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7-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解析:选D。通过材料“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可知,为发展经济、摆脱弊端,明治政府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D符合题意。A、B、C与材料主旨不符。4.明治维新对私人企业的政策是()A.限制发展B.取消限制C.鼓励扶植D.给予特权解析:选C。结合所学殖产兴业的相关知识,可知C正确。5.基于“大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财产之多寡”的认识,明治政府开始()A.实行地税改革B.开化社会文明C.引进欧美科技D.鼓励工商贸易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措施的理解和阅读材料的能力。明治政府实行富民强国的主要措施就是鼓励发展工商业。6.1871年12月,日本派出了以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的大型使节团前往欧美12国进行了为期1年零10个月的考察。该考察团的最大收获是()A.加深了对西方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认识B.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C.找到了一条适合日本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D.认识到了建立近代化海军的重要性解析:选C。考察团广泛接触各国首脑、政府官员和各阶层人民,从各方面加深了对西方文明的认识,并结合本国情况,找出差距,将学习到的西方先进经验,根据日本的实际情况加以推行,找到了一条适合日本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8-7.被明治政府视为推动近代化关键所在的是()A.工业发展B.废除割据状态C.建立新军队D.教育解析:选D。教育改革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不断提供人才,人才的涌现推动了日本近代化的发展。8.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D.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解析:选D。在明治维新的过程中,日本政府大力倡导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让更多的日本人认识和了解西方文明。日本儿童所玩的游戏,反映出当时的日本生活已充满了新鲜气息,这是文明开化的重要反映。9.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D.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解析:选C。和服是日本的传统服饰,茶室是日本传统的休闲场所,能剧和歌舞伎属于日本四种古典戏剧形式之列。它们与西服、酒吧和西洋歌剧并存,体现了日本明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第3课 明治维新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672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