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中国跨国公司组织结构模式选择研究
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跨国公司组织结构模式选择研究姓名:郑连勇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世界经济指导教师:吴晓东20081201中国跨国公司组织结构模式选择研究作者:郑连勇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叶庆祥跨国公司本地嵌入过程机制研究2006跨国公司的本地嵌入问题一直是后进国家和地区十分关心的问题。它很大程度上成为后进国家和地区能否成功利用外资发展本地经济、落实追赶战略的关键。但与美好愿望相反的是,一些国家和地区经常出现外资的“松脚性”现象。所谓“松脚性”,描述的是跨国公司与当地联系少,易外移,溢出效应有限等问题。这自然引起各方的关注和忧虑。由此,我们不禁产生疑问: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跨国公司是否有可能真正嵌入本地,嵌入过程会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现实中,跨国公司本地嵌入行为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非自动性,即出于种种原因,并非每个跨国公司在所有情况下都会拉-5制。民人。自动选择本地嵌入。在此过程中跨国公司和地方发展往往会出现各种目标冲突问题,本地嵌入不可能是地方一厢情愿的事情。因此,无论是仅从地方角度,还是仅从跨国公司角度出发,都难以认识跨国公司本地嵌入的全貌。二是非自主性,即本地嵌入并非完全是跨国公司自主选择行为的结果,它会受到投资地各种社会制度文化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因此,仅仅从跨国公司单一主体角度来理解其本地嵌入行为是不够的,跨国公司的本地嵌入往往是多方主体(如跨国公司母公司、子公司、地方政府与地方企业)互动博弈的结果。非自动性和非自主性反映了本地嵌入问题自身的复杂性。要解开本地嵌入的目标冲突问题,寻求可能的解决办法,需要把本地嵌入置于多主体、多尺度和动态过程中去求解。在理论研究中,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理论视角对跨国公司本地嵌入问题展开了讨论,其中本地一全球视角、全球一本地视角和跨国公司理论最具有代表性。上述理论视角尽管各自给本地嵌入问题都提供了一定的解释力,但同时也存在不足的地方,三者之间存在沟通与整合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综合上述现实导向和理论导向的潜在需要,本文选择跨国公司本地嵌入过程作为中心研究问题,同时从跨国公司和地方双方角度着眼,将跨国公司本地嵌入视为多主体互动博弈的过程,并且基于理论整合视角和动态视角展开研究。围绕“跨国公司本地嵌入过程”这一中心问题,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四个问题:第一,过程研究属于动态性研究,那么如何从动态性角度来界定本地嵌入的概念内涵和内在路径?第二,本地嵌入过程受到哪些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如何在多方主体博弈下产生可能的有效“均衡解”?第三,什么情况下可能出现无效的“均衡解”呢?随着外在因素的变化,本地嵌入可能表现出怎样的“消退”行为?第四,上述关于本地嵌入的内在路径和影响因素的理论和假设如何通过实证统计检验?本研究利用问卷调查作为收集数据的主要手段,共向浙江杭州和广东东莞两地的外资企业发放了420份问卷,回收389份,其中有效问卷24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57.6%。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笔者借助SPSS13.0统计软件对模型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研究主要得到如下结论:(1)跨国公司本地嵌入的概念内涵表现为整体与内部组成两个层面。整体层面,体现为“企业-本地产业网络—地方”的三元概念框架。内部组成层面,本地嵌入包括实体要素与效应要素。其中,实体要素可以从地理嵌入、关系嵌入、结构嵌入和成员嵌入四个维度来衡量和分析,效应要素包括社会资本和网络权力两个核心要素。本地嵌入的内在动态路径表现为一个“主路径”和两个“分路径”。“主路径”指从实体要素到效应要素演进的“推一拉”模式。“分路径”,一个指实体要素的形成与发展,另一个指效应要素的形成与发展。(2)本地嵌入是多方主体互动博弈的结果。本地嵌入的动态过程综合表现为“四个博弈主体”(跨国公司母公司、子公司、本地企业和当地政府)在三方面情境因素(跨国公司内部因素、本地区位环境和全球价值链特征)下的互动作用,形成“四大演进动力”和“三大演进模式”。“四大演进动力”指跨国公司的整体战略部署,子公司的自主行为,地方政府的推动、本地企业成长。“三大演进模式”则指跨国公司与地方政府博弈下的本地嵌入演进模式、母子公司互动下的本地嵌入演进模式、全球价值链下的本地嵌入演进模式。在本地嵌入整个过程中,上述各种演进动力和演进模式,并非独立并行的;相反,在本地嵌入过程的不同阶段,四大演进动力各自的作用力是交替和变化的,三大演进模式也呈现出交替主导的组合关系。(3)本地嵌入失效可以理解为多方主体互动博弈的无效解。跨国公司本地嵌入失效呈现出过程阶段性特征,主要表现为本地不结网、网络封闭、网络学习效应差三种类型。在我国,跨国公司本地嵌入的失效原因通常主要表现为五种:第一,中介机构建设落后和社会关系非本地化的双重困境;第二,全球价值链的不平衡治理关系;第三,商业规范与惯例的差异;第四,制度厚实的缺失;第五,内外资企业隔离的制度障碍。(4)本地嵌入的“消退”表现为网络外移现象。与跨国公司本地嵌入演进机理相比,跨国公司网络外移表现出不同的决策机理。第一,决策思考基点的不同:从“长期合作”规划转变到“短期生存”考虑。第二,演进动力的变化:演进阶段,表现为母公司、子公司、地方政府与本地企业的交替组合与主导;而消退阶段,则主要表现为母公司与本地企业的互动博弈。第三,社会资本和网络权力的角色变化:在无外移压力情况下,社会资本起着先导性作用,网络权力起着强化性作用;在有外移压力情况下,网络权力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社会资本起着缓冲性作用。网络外移模式可以概括为六种:追逐网络、延伸网络、重建网络、垂直整合、在地升级和保持不变。社会资本与网络权力在不同的情境因素(一是新投资地产业环境,二是网络成员目标一致性)下,影响了跨国公司网络外移决策模式选择。不同的网络外移模式会对地方产业网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5)基于统计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杭州和东莞两地跨国公司本地嵌入的整体程度有限,尤其实体要素层面。无论是本地嵌入指标还是本地嵌入的影响因素指标,大部分杭州都显著高于东莞,投资杭州的跨国公司倾向于选择“重建网络”的模式。有关本地嵌入内在路径和外在影响因素的理论假设都基本得到显著性验证。内在路径假设的统计结果,表明了跨国公司本地嵌入行为的非自动性。从影响因素的统计结果来看,实体要素的影响因素中,主导的是跨国公司内部因素,本地区位因素次要,全球价值链因素没有影响;效应要素的影响因素中,本地区位因素主导,跨国公司内部因素次要,全球价值链因素没有影响。(6)上述理论和实证研究结论具有重要的实践上和理论上的意义和启示。不仅为相关利益主体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建议和决策依据,而且回应和推进了当前各种理论视角和观点。2.学位论文谢明中国跨国公司品牌国际化探析2004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纵深发展,跨国公司正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同时世界经济已经进入品牌时代,品牌运营是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新途径,品牌化成为跨国公司经营的核心,跨国公司正与其品牌(企业品牌和/或产品品牌)日益溶为一体。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多年中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从整个全球市场的角度看,却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中国跨国公司的国际化处于初级阶段,其崛起需要一批全球性品牌。品牌国际化成为中国跨国公司的必由之路。可喜的是中国已经有了海尔、TCL、格兰仕等跨国公司,开始展现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不过,中国跨国公司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借鉴世界巨型跨国公司创立名牌的经验,增强创立全球性品牌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树立向全球性品牌进军的勇气和信心,创立自己的全球性品牌。本文试图用逻辑演绎与历史归纳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中国跨国公司的品牌国际化问题。全文以跨国公司理论和品牌运营理论为基础,探索中国跨国公司品牌国际化的创立、发展的策略,探讨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难点及对策。本文内容包括五章,具体安排如下:第1章导论,阐述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及主要创新。第2章,对跨国公司及其理论进行综述、回顾与评价;阐述跨国公司品牌运营发展趋势;指出对中国跨国公司品牌国际化的指导和借鉴意义。第3章,首先,对品牌和品牌运营理论综述。包括品牌的内涵、特征、功能;品牌资产、品牌运营和品牌战略。本章对一些基本概念做了界定,这些概念包括品牌、名牌、商标、驰名商标,等等。其次,对品牌国际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从分析结果得出,在一般常态下,即政治和政府政策不变条件下,以及技术没有根本性的创新下,跨文化差异和消费者因素是中国跨国公司品牌国际化的主要因素。第4章,阐述了中国跨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对中国跨国公司品牌国际化进行了分析。从其发展的过程指出:由于中国跨国公司处于品牌国际化的初级阶段,其品牌价值与世界名牌的品牌价值相差很远,而且品牌竞争力很弱;“世界工厂”形象是中国跨国公司品牌国际化的整体障碍;研发水平偏低和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同时受到跨文化差异影响和国际化经营人才缺乏的制约。第5章,从跨国公司发展和品牌运营趋势的规律入手,结合中国跨国公司的特点,在借鉴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品牌国际化经验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中国跨国公司的品牌国际化策略。这些策略是:品牌国际化低成本策略,即利用中国的资源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采取低成本占领市场,并由中低档市场走向高端市场,以逐步改变品牌弱小的局面;品牌国际化形象策略,包括品牌国际化的定位,命名、设计和传播;品牌国际化资本运营策略,包括基于竞争优势的品牌并购和优势互补的品牌联盟;品牌国际化发展策略,指出单一品牌是中国跨国公司品牌国际化的最佳选择和发展方向;总结中国跨国公司品牌国际化相对成功的实践模式,包括创牌策略、贴牌策略、创牌+贴牌策略。这一部分是该文的主体内容,是前面理论的实际运用。3.期刊论文刘福满.LIUMan-fu跨国公司内部报告与企业经营管理-税务与经济2006,(5)在当今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条件下,跨国公司要成功地实现全球化的经营,获得国际市场有利的竞争地位,并最终获得发展壮大,需要许多内部和外部条件的配合.因此,对于跨国公司经营管理的研究只局限于经营战略、转移定价机制、知识管理等方面是不够的,还必须从企业内部财会方面入手进行相关研究和探讨.4.学位论文金娟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本土化战略2005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益深刻,直接表现在带动了全球对外经济贸易的快速增长,同时将其进入的东道国纳入了经济一体化体系当中,加强了各国的经济往来。世界各国在一个共同的体系中求发展,已是不可逆转的潮流。跨国公司进入中国20多年,形成了只有实行本土化战略才能在中国长远地发展下去的共识。对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本土化战略的研究,有助于我国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更好地规范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投资行为,同时对我国的跨国公司走出国门,到国外进行投资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跨国公司的本土化战略作为其全球战略的一部分,是跨国公司经济一体化战略的一种创新模式,是在充分肯定一体化战略的基础上进行的适应中国国情的调整,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实行跨国公司的全球一体化战略。本文通过分析国际上利用外部特性划分跨国公司的缺陷,引出了通过内在本质定义的跨国公司概念,并对跨国公司特征、形成和发展历程以及跨国公司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地分析。重点论述了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核心本土化战略,从生产、研究开发、人力资源、营销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本土化战略的制定及实施,并结合宝洁案例更形象、更具体地描述了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本土化战略。本文在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定量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本土化战略。本文创新之处在于将本土化战略具体到了跨国公司运营的具体环节,针对每个环节的具体特点,研究跨国公司的本土化战略,对进入中国谋求长远发展的跨国公司具有指导意义。5.学位论文王前锋关于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知识转移问题的研究2006随着20世纪90年代知识管理的兴起,知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选择战略联盟的方式来获取新知识并且整合已有知识,借此来培养和加强自己
本文标题:中国跨国公司组织结构模式选择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72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