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产业组织理论孙洛平著六脉工作室2005-9于康樂園产业组织理论Copyright@小怪1目录I.平均分析方法与边际分析方法31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32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53斯拉法的价格决定理论64决定分配的边际方法85总量生产函数分配理论11II.寡头市场中的战略与定价141经典寡头理论与一期模型142基本模型的扩展173多期模型中的寡头竞争18III.垄断201单一产品垄断202多产品垄断213利用垄断势力的定价234二部定价理论分析(附加内容)24IV.产品差异261产品差异的空间模型262LANCASTER分析框架303垄断竞争再阐述314产品的纵向差异(质量偏好)33V.企业理论341新古典企业理论342企业理论的结构363专用性投资和准租374不完全合同与企业理论38VI.论企业的分工性质421企业与分工关系的两种见解422纵向分工的优势和困难43产业组织理论Copyright@小怪23企业的纵向分工优势434企业产生的技术性条件445企业产生的交易费用条件456企业推进分工深化的机制46VII.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方法461新兴古典经济学简介462消费者—生产者的选择行为483分工状态之间的选择504需求和供给的超边际分析51VIII.纵向关系与产业集群的市场条件521市场中的纵向关系522传统产业集群形成的市场条件54IX.兼并与收购571横向兼并572互补产品的纵向兼并603混合兼并61X.市场结构与盈利能力621影响因素622集中度的量度623盈利能力量度634集中度与盈利的关系635其他因素64附录1:新经济地理学的产业集聚机制65附录2战略竞争与联盟71产业组织理论Copyright@小怪3I.平均分析方法与边际分析方法除了非均衡经济学外,经济学总是愿意探讨经济的均衡状态。关于达到经济均衡状态机制的看法,古典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有很大的不同。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平均力量是达到经济均衡的最重要力量;在新古典经济学家看来,边际力量是达到均衡的最重要力量。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这两种力量都同时存在。我们的难题是,没有一个分析体系能同时兼顾这两种“均衡”机制。1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李嘉图认为斯密的收入构成价格论仅仅是将劳动、资本和土地三者的收入简单地加在一起,它并不能确定劳动、资本和土地之间是如何分割总收入的。由于劳动、资本和土地各自的收入可以独立变化,因此,从理论的意义上说,收入构成价格论没有解决分配问题。为此,李嘉图提出了自己的价值和分配理论。李嘉图是第一个系统地利用高度简化的假设条件和演绎推理建立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人。因此,他的价值和分配理论的思想非常明确和简单。李嘉图关于收入分配的思想,可以由其成名之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之前写的《论谷物低价对资本利润的影响》(1815)一文中,并不那么清楚和明确提出的“谷物模型”来说明(“谷物模型”是由斯拉法根据李嘉图的思想整理而来):假设资本由一定数量的谷物构成,它用于维持劳动者的生存,直到下一个收获季节。又假设对谷物的需求与人口成比例,而人口又与劳动者数量成比例。假设生产物均为谷物,同时,每一单位土地的耕种要求投入同样多的劳动,也就是说,资本(谷物工资)、劳动和耕种的土地之间保持固定的投入比例关系。再假设土地之间的肥沃程度是有差别的,而且耕种由最肥沃的土地开始,依次到较贫脊的土地。由这些假设条件,便可以得到李嘉图关于收入分配的理论。参见图2·1所示的谷物模型。由谷物模型表明的李嘉图分配理论的逻辑是这样的:最后投入的土地是被耕种的最贫脊的土地,假设它没有地租。由劳动者的生存条件确定的谷物工资的总额。根据谷物模型假设,资本是以谷物工资的形式投入的,那么,资本总额就是谷物工资总额。至此,劳动、资本和土地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全部得以确定。由谷物模型还可以得到一些关于分配关系变化趋势的规律:其一,随着资本的积累和人口的增长,单位产量越来越低的贫脊土地投入使用,地租的份额不断增加。其二,地租被土地所有者拿走之后,劳动和资本之间的分配份额是反向变化的,即工资增加则利润减少,反之亦然。其三,由于工资水平由工人维持生存的费用确定,不能随意减少,因此,在资本积谷物地租利润工资由人口确定的土地使用量土地“边际”土地产量土地的平均产量产业组织理论Copyright@小怪4累引起地租份额增加的同时,利润份额会相应减少。由此可以得出,农业的利润率有长期下降的趋势,该趋势最终会遏制农业资本积累的进程。其四,由于资本可以在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之间自由流动,因此,农业的利润率决定其它行业的利润率,致使各行业的利润率都有长期下降的趋势。谷物模型的最大问题在于,实际生产中的投入与产出一般都不具有同质性。也就是说,不象谷物模型中那样,投入的是谷物,产出的也是谷物。这导致李嘉图去寻找量度异质物品数量的共同尺度,以使其谷物模型的结论具有普遍意义。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正是为此目的而提出的。李嘉图认为,那些只要通过人类的劳动就可以增加其数量的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在其生产过程中所必需的劳动量。这个劳动量不仅包括当期直接投入的劳动量,还包括以往各期投入的物化在劳动的器具、工具和工场建筑上的劳动量。商品之间的交换比例,就是由商品在生产中所耗费的当期和以往各期的全部劳动量的相对比较而定,即按商品的价值比例交换。李嘉图从价格现象中抽象出价值,使商品的价值与价格之间产生了量的隔离性。这种隔离性表现为,仅仅按照价值理论是难以确定市场价格波动所围绕的中心值的,即难以确定商品的交换价值应该是过少。我们来进一步考察商品的价值与价格在量上的隔离性给李嘉图的价值和分配理论带来的困难。假设商品的价格和工资率水平没有发生变化,同时,假定每个生产过程为一个单位时间。不考虑地租因素,生产一单位商品所必需的劳动量可以由下式表示:11122123()wLwlkwlwlkwlwlwl--------=+=++=+++L(1)式中,w为工资率;L为单位商品中所含的劳动量(以劳动时间计量);下标表示以往各期。由(1)可以得到,生产一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全部劳动量123Llll---=+++L(2)上式即为用劳动时间表示的商品的价值量。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还要考虑资本的收入所得因素。设利润率为r,商品的价格为:21112()(1)(1)(1)Pwlkrwlrwlr----=++=++++L(3)不难看出,当引入资本利润因素后,两种商品的价格比一般不等于两者的价值比,即对于商品A和商品B来说,Pa/Pb=La/Lb等式一般不成立。李嘉图意识到,以劳动量计量商品的价值只能近似地反映商品的交换比例。尤其是工资率和利润率都处于变化之中时,商品的价格比是无法利用劳动价值量之比来真正确定的。李嘉图终生都在寻找一个不受工资率和利润率变化影响的,量度商品价值量的不变价值尺度。不过,他没有成功。李嘉图认为,除了少数例外,以投入商品的劳动量决定它们相互交换的比例不是严格正确的,但作为衡量价值的尺度,却是他所听说过的理论中最接近真理的一种。李嘉图在其价值和分配理论中使用的方法及其主要特点可以归纳如下:其一,李嘉图将劳动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使用均量分析方法来决定工资水平,然而却对土地按优劣顺序排列,使用边际分析方法来决定地租水平。至于资本品,李嘉图认为,其交换价值是由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而不得不在其下生产的最不利条件所必需的劳动量决定的。正是基于这一点,马歇尔认为李嘉图是边际主义理论的一个先驱者。其二,凡是以一种投入的边际量来决定该投入整体量的收入水平,就不可能真正摆脱供求因素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例如,按照李嘉图的分配决定模式,如果有某种需求方面的变化使得对农产品的需求增加,那么,农产品的价格将上升,从而使较劣等的土地投入使用,导致工资率上升和利润率下降,以及所有商品的价值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市场供求因素对分产业组织理论Copyright@小怪5配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这一点为马克思所反对。其三,李嘉图的价值概念是为确定价格波动的中心,即商品的交换价值服务的。这一特点在李嘉图的地租理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按照李嘉图的理论,农产品的价值是由耕种的最劣等土地投入的劳动量决定的。不难看出,同样多的劳动在优等土地上创造的价值多于在劣等土地上创造的价值,即等量的劳动可以创造不等量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并不是劳动创造价值论,而是劳动交换价值论。2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2.1两大部类模型以马克思的两大部类生产模型为例,也可以理解为一个只有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种产品的简单经济。设部类Ⅰ生产生产资料Q1,部类Ⅱ生产消费资料Q2。为简单起见,假定资本的使用寿命恰好是一个生产周期。剩余价值率为100%,则生产的价值方程如下:1111222214000100010006000215007507503000CVMQCVMQ++=++=部类:部类:(4)式中:C为不变资本,V为可变资本,M为剩余价值。按照马克思的定义,由(4)式可以得到以下各式:产品总价值:12600030009000QQQ=+=价值单位剩余价值总量:1210007501750MMM=+=价值单位新增产品价值:1122100010007507503500VMVMVM+=+++=价值单位我们再来考察以价格形式描述的商品生产关系。设1价值单位生产资料的价格为P1,1价值单位消费资料的价格为P2。假定劳动所得全部用于消费,那么,劳动力的价格总额用工人消费的消费资料的价格总额来表示。两个部类的资本数量分别为4000P1+1000P2和1500P1+750P2。设剩余价值全部转化为利润,并在两个部类之间按相同的利润率r分割。我们可以得到以价格形式描述的生产方程:1211221(40001000)(1)60002(1500750)(1)3000PPrPPPrP++=++=部类:部类:(5)由上述方程可以解出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的价格之比,即P1/P2=1.129。不难看出,按照价值计量,1价值单位Q1与1价值单位Q2是等值的;而按照价格计量,1价值单位Q1与1价值单位Q2是不等值的。由此引发的价值与(生产)价格之间的转换关系问题,称之为转形问题。2.2转型问题所谓转形问题,是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商品的价值与(生产)价格之间的数量转换关系,它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其争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商品的价值与价格之间的转化,依赖于价值总量与价格总量之间数量恒等关系的设定。这种恒等关系的设定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形:其一,假定总产品的价格总额与总产品的价值总额相等,对应于马克思的商品价格围绕其价值波动的思想;其二,假定新增产品的价格总额与活劳动创造的价值总额相等,对应于马克思的劳动创造价值的思想;其三,假定利润总额与剩余价值总额相等,对应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在不同的资本之间分割不改变剩余价值总量的思想。我们对三种情形的价值和价格产业组织理论Copyright@小怪6关系分别进行比较。情形1:总产品的价格总额与总产品的价值总额相等。它要求12600030009000PP+=价值单位(6)由(5)和上式,可以得到:P1=1.040,P2=0.921,以及P1/P2=1.129情形2:当期新增产品价格总额与当期活劳动创造的价值总额相等。它要求125003000175017503500PPVM+=+=价值单位(7)利用(5)和上式,可以得到:P1=1.108,P2=0.982,以及P1/P2=1.129情形3:利润总额与剩余价值总额相等。它要求12500125017501750PPM+==价值单位(8)同样由(5)和上式,可以得到:12121.089,0.965,/1.129PPPP===由以上三种情形的比较可以看出,采用不同的价值总额与价格总额相等的换算关系,产品的绝对价格是各不相同的。显然,要在绝对价格的范畴内同时协调这三种思想,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无论采用什么样的价值与价格换算关系,都不改变商品的相对价格,即不同情形下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的价格之比P1/P2=1.129保持不变。3斯拉法的价格决定理论3.1斯拉法的价格决定理论概述斯拉法在1960年
本文标题:产业组织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84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