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人文及管理學報 第二期2005年11月 頁171~204宜蘭大學人文及管理學院171龐蘊居士之研究陳麗貞國立宜蘭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講師摘要中唐時期,由於安史之亂,以長安、洛陽為中心的貴族佛教法相宗及華嚴宗逐漸衰亡;替代成為中心的佛教,便是盛行於江西、湖南地方的南宗禪:「一花五葉」,名家輩出,影響力有日愈增高的趨勢。其中有一位不願剃度、在家修行的居士─龐蘊,終其一生都以白衣居士身分涉世,生活態度亦迥然有異常人。他不僅徹底擺脫封建官僚社會的瓜葛,也不認同僧界禪宗社會的生活,反而以自由人的形式,在「世人嫌龐老,龐老不嫌他」的表現中,將自我滿足的思想和行動表現在其禪詩中。本文擬從禪學流變、居士佛教的興起,探討中唐時期居士禪的興盛原因,及當時社會、禪師、文人們的互動情形,以說明龐蘊對當時普世社會的影響,遠比禪宗僧眾來得大,他可以說是使禪道中國化的第一位居士。關鍵詞:禪、龐蘊、禪詩、流變研究。172人文及管理學報 第二期TheStudyonYunnParng'sShann-PoemLee-ChenChenLecturer,CenterofGeneralEducation,NationalIlanUniversityAbstractShannthoughtshadgraduallybeendeclininginthemiddleperiodoftheTarngdynastytillYunnParng,whowasafreethinkerawayfromtemple.HewasthefirstmantorecommendandinterprettheChinese-Shann.Thispapertriestoexplorethecausestomakeyourselfathome-shannaswellastheirstakeholdersfromtheThought-Shann'stransition.ThepurposeofthispaperismainlytodecomposeYunnParng'sShann-Poemintothetangiblesense.KeyWords:Shann,YunnParng,Shann-poem,Transition173龐蘊居士之研究一、前 言中國的佛教史可以隋唐之世大別為二,隋唐以前,佛教自印度傳來時,可說是輸入佛教而已,其重點置放於對現實的否定;隋唐自宋,中國人將印度傳來的佛教改造成適合中國人的佛教,於是便產生了肯定現實的積極性,具有容納一切世界觀的佛教。如果以哲學性的佛教來說,便是華嚴哲學;如果以實踐性的佛教來說,便產生了禪。1中唐時期─即代宗廣德元年(西元763)到文宗太和九年(西元835),這七十二年間,以長安、洛陽為中心的貴族佛教法相宗及華嚴宗逐漸衰亡,由於安史之亂,佛教的本質也起了很大的變化,替代成為中心的佛教,便是江西、湖南地方的南宗禪,其影響力有日愈增高的趨勢。代表者就是被稱為江西馬祖的馬祖道一(西元709-788)2和石頭希遷(西元700-790)。3他們的門下有很多人才,其中有一位不願剃度、在家修行的居士─龐蘊,卻能悠遊於自由無礙的境地中,讓真正出家者都自嘆不如。本文擬從禪學的流變、居士佛教的興起,探討中唐時期居士禪興盛的原因,並試圖解析龐蘊禪詩所蘊含的禪宗思想、禪悟思維,及其和當時社會、禪師、文人們的互動所造成的影響。1當時的部分義學僧眾,於天台、華嚴的義理學解,在猶覺不能滿足求知意願的情況下,轉而追求大乘的實踐佛教,於是,禪宗的理趣,便從日常生活中反映出菩薩道的實踐義蘊。見:(日)阿部肇一著、關世謙譯,《中國禪宗史序》(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6),頁7。2道一俗姓馬,又被尊為馬祖,大曆年間移住洪州開元寺弘法,故後人又稱其學派曰洪州宗。其徒著名者有百丈懷海,其下又別分為溈山靈祐(溈仰宗)與黃檗希運(臨濟宗)。見:(宋)釋贊寧,《宋高僧傳》(台北:文津書局,1991),卷十〈道一傳〉,頁221-223。3同上註,卷九〈希遷傳〉,頁208-209。石頭俗姓陳,開元十六年,羅浮受具戒,是年歸就山。天寶初,始造衡山南寺。寺之東有石狀如臺,乃結庵其上,杼載絕岳,眾仰之,號曰石頭和尚焉。174人文及管理學報 第二期二、居士禪學的興盛(一)禪學的流變禪,梵名dhyana,音譯禪那,意譯定、靜慮、思惟修者:名別不同,略有七種。一名為禪、二名為定、三名為三昧、四名正受、五名三摩提、六名奢摩他、七名解脫,亦名背捨。4禪者是中國之言,此翻名為思惟修習,亦云功德叢林。⋯⋯禪定之心,正取所緣,名曰思惟,思心增進、說為修習、⋯⋯智慧神通,四無量等是其功德眾德積聚,說為叢林。5佛教的「禪」,種類很多,天台智顗大師就禪法修行,依其淺深次第,大別為二類:「禪有二種,一者世間禪,二者出世間禪。世間禪者謂根本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即是凡夫所行禪。出世間禪,復有二種,一、出世間禪;二、出世間上上禪。出世間禪者,謂六妙門、十六特勝、通明九想,八念十想、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練禪、十四變化願智頂禪、無淨三昧,三三昧師子奮迅超越三昧,乃至三明六通,如是等禪,皆是出世間禪,亦名二乘共禪。出世間上上禪者,謂自性等九種大禪,首楞嚴等百八三昧、諸佛不動等百二十三昧,皆出世間上上禪,亦名不共禪,不與凡夫二乘共也。若菩薩以質直清淨心修如是等禪,名之為禪。」6宗密則分類為:「謂帶異計欣上厭下而修者,是外道禪。正信因果亦以欣厭而修者,是凡夫禪。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禪。悟我法二空所顯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禪。若頓悟自心本來清淨,元無煩惱,無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畢竟無異,依此而修4慧遠,《大乘義章》(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卷十三,頁447。5同上註。6智顗,《法界次第初門》(台北: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1980),卷上。175龐蘊居士之研究者,是最上乘禪,亦名如來清淨禪。」7其中最主要的是小乘禪8和大乘禪9兩類。乘為運載義,喻佛法能運載眾生從迷的彼岸至悟的彼岸。大是大機,謂具有偉大智行的菩薩種性。小是小機,指智慧鈍劣,意志薄弱的二乘種性(聲聞、緣覺)。大乘是為大機眾生所說之法,小乘是為小機眾生所說之法。10佛教始終十分重視禪定的修習,小乘以「戒、定、慧」來概括全部佛法,大乘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來概括其修習的主要內容。11中國禪學,始自漢末安世高。漢晉之間,禪法流行。至南北朝時,北方禪學,蔚為大觀。派別眾多,禪師輩出。魏末至隋初,中國佛教的發展進入了模仿世俗封建宗法制度而確立傳法世系進行創宗的時期,以傳授「南天竺一乘宗」之禪相標榜的菩提達摩,便被後世禪宗尊為東土初祖。12禪宗,原是以師僧與受法弟子關係為重的,依其修行經驗上的覺知,直到開悟的方法,有以頓悟與思惟的教示(南宗),和逐漸啟發達到開悟(北宗)的兩種狀況。13由於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與士族制度的形成、儒家名教的衰落的歷史現象有關,安史之亂打擊了數百年之7宗密,《禪源諸銓集都序》(台北:佛光出版社,1996),大正頁48之399中。宗密本是豪家子弟,少年熟讀儒書,後以為儒家之學難以解決人生根本問題,便轉而求學佛道。其佛學是典型的以「華嚴禪」為核心,會通佛教內部禪、教兩門,而且展開佛教對儒、道的融合。8小乘禪的種類相當多,有四禪、四無量、四空定、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等其中又有世間禪和出世禪等不同的區分,概括言之,其最基本為四禪、八定、九次第定。見:洪修平,《中國禪學思想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頁5。9同上註。大乘禪是在小乘禪的基礎上發展起來,不過,大乘禪的範圍更擴大,不再拘泥於靜坐等某些固定的形式,而是依附於大乘佛教的理論,作為觀悟佛理的重要方法,與教理教義密不可分。10不過,大乘、小乘的名詞是後來的大乘學者所喜用的,小乘教學者則認為小乘一詞,涵有侮辱意義而棄置不用。本來佛法本身並無大小乘的差別,大小乘的一切經典,都是佛意的表現,價值平等,無分上下。見:林傳方,《佛學概論》(高雄:佛光出版社,1990),頁48-49。11同上註,頁8。12同上註,頁73。13楊曾文,《唐五代禪宗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頁318-319。176人文及管理學報 第二期久的士族門閥,造成了依附這一勢力的傳統佛教之衰退,與士族門閥關係較淺的新興佛教宗派則可隨機獲得發展。後因武宗會昌滅佛事件,北方佛教生存的空間日益狹窄;長江流域及嶺南的南方禪,則因遠離政治中心而沒有造成嚴重危害,反而抓住此一契機繁榮興盛。以南岳懷讓和青原行思為代表的兩家禪在江西、湖南傳授慧能頓悟宗旨,在他們身邊聚集了一批禪僧,而且吸引了許多失意的官僚士大夫。14中國土大夫的人生哲學分成兩個部分,就好像天平的兩端,時時在「入世與出世」、「進取與退隱」、「殺身成仁與保全天年」間搖擺。中唐王朝由盛轉衰時,士人們雖然紛紛選擇向釋道兩門靠攏,但仍然捺不住心頭燥亂的欲火,止不住向塵世攫取富貴和縱情享受的企盼:「汝等莫得樂住三界火宅,勿貪粗弊,色、聲、香、味、觸也。若貪著生愛,則為所燒。」15禪宗南宗的「頓悟」說正投合了士大夫們的心意。因南宗禪一方面雖要人們實行禁欲主義,如慧能所說「不生憎受,亦無取捨,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靜閒恬,虛融澹泊。」16另一方面南宗禪直指本心,認為「心地無非」、「心地無痴」、「心地無亂」便是戒定慧,外在行跡都是次要的。17只要頓悟本心,便可以「逢緣對境,見色聞聲,舉足下足,開眼合眼,悉得明宗,與道相應。」18因此,南宗禪受到了士大夫的一致推祟,四方學者雲集座下,上自君相王公,下至儒老百氏,皆慕心向道。在慧能及其弟子神會死後,從唐代中後到五代,南宗禪勢不可遏,迅速興盛起來。青原行思(?-740)一支經石頭希遷(700-790)等數傳,由洞山良价(807-869)開創了曹洞宗,由雲門文偃(?-949)開創14潘桂明,《中國居士佛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頁405。15鳩摩羅什譯,《法華經》(台北:華藏佛教視聽圖書館,1980),卷二〈譬喻品第三〉。16(唐)釋慧能,《壇經》(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17同上註,〈頓漸品第八〉。18《釋氏要覽》卷下引《大正藏》,五十三卷〈宗鏡錄〉,頁302。177龐蘊居士之研究了雲門宗,由清涼文益(885-958)開創了法眼宗。南岳懷讓(?-775)一支經過馬祖道一(709-788)、百丈懷海(720-814)等數傳,由溈山靈祐(771-853)開創了溈仰宗,由臨濟義玄(?-867)開創臨濟宗。這就是禪宗「五家」,菩提達摩當年所期望的「一花五葉」,19終於在唐五代「結果自然成」了。20(二)居士概念的內涵在印度佛教經典的記載中,可以看到居士與古印度四種姓制的聯繫:⋯⋯由此因緣,世間有婆羅門種。彼眾生中,習種種業,以自營生,因是故,世間有居士種。彼眾生中習諸技藝,以自生活,因是世間有首陀羅種。世間先有此釋種出已,然後有沙門種。剎利種中,有人自思惟,世間恩愛,污穢不淨,何足貪著也!於是舍家,剃除鬚髮,法服求道:我是沙門,我是沙門。婆羅門種、居士種、首陀羅種眾中,有人自思惟,世間恩愛,污穢不淨,何足貪著也!於是舍家,剃除鬚髮,法服求道:我是沙門,我是沙門。若剎利眾中,有身行不善,口行不善,意行不善,行不善已,身壞命終,一向受苦。或婆羅門、居士、首陀羅眾,身行不善,口行不善,意行不善,彼行不善已,身壞命終,一向受苦。剎利種身行善,口行善,意念善,身壞命終,一向受樂。婆羅門、居士、首陀羅,身行善,口行善,意等念善,身壞命終,一向受樂。2119對於達摩的「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也有人認為「一花」是指從迦葉傳承而來的禪法;「五葉」是指達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東土五祖。見:黃夏年主編,《禪宗三百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頁415。20葛兆光,《禪宗與中國文化》(台北:里仁書局,1987),頁32-34。21《長阿含經》(高雄:佛光出版社,1983),卷二十二。178人文及管理學報 第二期居士實際上是四種姓中的吠舍種姓,主要從事手工業和商業活動,他們中的一部分人隨
本文标题:人文及管理学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93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