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8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知识点(三十六)
五、淋病奈瑟氏球菌:G-细菌1.形状、染色:革兰染色呈阴性,球菌,咖啡豆状成双排列,无鞭毛,无芽胞,大多有菌毛和荚膜。2.导致的疾病为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3.致病物质:外膜蛋白、脂多糖、菌毛,和毒力相关。4.培养基:巧克力血琼脂平板。5.有IgA1蛋白酶:能破坏黏膜表面特异性SIgA1。6.人是淋病菌唯一宿主第十节肠道杆菌一、肠道杆菌共同特性1.形状、染色和抗原结构(1)G-菌,都不形成芽孢(2)多数有性菌毛和普通菌毛(又称CFA定居因子:黏附肠道黏膜)(3)和立克次体有交叉抗原的肠道杆菌是:变形杆菌某些菌株2.生化反应的特点——触阳氧阴,还原硝酸盐。乳糖发酵初鉴定,非致病肠菌来分解。1)触酶阳性,氧化反应阴性,可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2)初步鉴定肠道致病菌和非致病菌的常用实验:乳糖发酵实验3)肠道杆菌非致病菌(和少数致病菌)分解乳糖产酸产气抗原构造:有K,O,H,VI抗原,K,VI包膜抗原,H鞭毛抗原,O菌体抗原:肠道杆菌均含有菌体0抗原4)注意:无M抗原(链球菌才有),并非都是条件致病菌,有些是病原菌二、致病性大肠杆菌1.致病特点:内外毒素同时致病。2.致病机制: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导致腹泻3.类型共五种:PATHI;4.血清学特点:(1)EPEC肠致病性埃希氏菌:常见的血清型为O158,为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成人水样便;(2)EAEC肠聚集性埃希氏菌:婴幼儿腹泻,成人持续水便(3)ETEC肠产毒性埃希氏菌:常见血清型为O159,旅行者和婴幼儿腹泻(4)EHEC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常见血清型为O157,剧烈腹痛水样便,而后转为血便(5)日本产Vore毒素的大肠埃希菌血清型为:O157:H7型(6)EIEC肠侵袭型大肠埃希氏菌:水样便,发热5.卫生部规定的卫生标准:(1)每1ML饮用水/饮料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2)每100ml汽水果汁等饮料大肠杆菌群不得超过5个。(3)每1000ML饮用水大肠杆菌群不得超过3个三、痢疾杆菌的分群标准根据菌体抗原和分解甘露醇能力分四群:A群——志贺痢疾杆菌:有肝肾肠和神经毒性;无心肌毒性B群——福氏痢疾杆菌:容易转为慢性导致病程迁延C群——鲍氏痢疾杆菌,群——宋内氏痢疾杆菌;四、志贺痢疾杆菌1.病人微生物学检测:采用的是粪便分离培养;2.选择培养基培养:双糖铁培养基,可初步将志贺细菌从肠道菌中鉴定出来3.动力实验可区别沙志两菌:沙门氏细菌动力为阳性,志贺痢疾杆菌无动力五、痢疾杆菌致病物质包括菌毛和两种毒素,菌毛是重要致病因素。1.LT不耐热肠毒素:导致霍乱样腹泻且不耐热2.志贺样毒素又称STxC肠毒性外毒素:是导致溶血性尿毒综合症HUS几率增高的致病物质。和它相似的肠毒素:霍乱外毒素3.导致疾病:急性中毒型菌痢;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全身中毒症状六、沙门氏菌1.导致的疾病有五种:副伤食菌败(副伤寒、伤寒;食物中毒;菌血症;败血症)2.肥达反应有意义结果:阳性结果开始于病程的第2周,所以粪便培养致病菌的最佳时间为发病2~3周。2.通常抗体效价为:O凝集价≥1:80,H凝集价>=1:160,双次反应效价在4倍以上有意义。两者同高,患伤寒可能性大,两者同低,患伤寒可能性小。O高H低:伤寒早期或交叉反应。O低H高:预防接种或非特异性回忆反应。第十一节弧菌属弧菌属包括: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一、副溶血性弧菌1.副溶血弧菌属于嗜盐性细菌:主要在海水,海底沉积物,海产品中2.所致疾病(1)主要引起食物中毒,常因食用带菌的鱼、蟹等海产品所致。(2)临床上以急性起病、腹痛、呕吐、腹泻及水样便为主要症状。二、霍乱弧菌1.生物学性状:有肠内鞭菌毛,霍乱弧菌增菌液为碱性蛋白胨水2.致病物质(1)肠毒素(2)内毒素:G-菌(3)鞭毛:悬滴观察呈穿梭样运动(4)菌毛3.分型(1)根据菌体O抗原将其分为155个血清群,其中O1血清群包括了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El-Tor)生物型,两个生物型均可再分为三个血清型,即原型(稻叶型)。(2)埃尔托生物型又分为三个血清型:稻叶,小川,彦岛型。4.所致疾病:导致的霍乱为甲类烈性传染病。典型病人粪便呈呈米泔水样,致病机制为作用于CAMP酶,使CAMP浓度增高导致水样便第十二节厌氧性杆菌厌氧杆菌:包括有芽孢厌氧杆菌(破伤风芽孢梭菌;肉毒梭菌;产气荚膜梭状菌)和无芽孢厌氧杆菌;一、厌氧芽孢(胞)梭菌(一)破伤风梭菌生物学性状、致病物质、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1.生物学性质及防治原则:G+细菌,外毒素,芽孢抵抗力强,新生儿结扎脐带消毒不严导致脐带风,就是感染了破伤风梭菌。怀疑破伤风感染者注意伤口的清创扩创;破伤风特异性治疗可用破伤风抗毒素治疗。预防可用破伤风类毒素2.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两种神经毒素——破伤风毒素(破伤风痉挛毒素)和肉毒素(1)破伤风毒素1)需裂解轻链并和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2)主要侵犯脊髓前角运动细胞3)封闭抑制性神经纤维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4)导致肌肉强直收缩,苦笑面容,角弓反张。5)口服不会致病(2)肉毒毒素1)肉毒素:由肉毒网球拍芽孢梭状杆菌产生,是目前已知最剧毒毒素。2)感染途径:食物污染,肠道吸收3)作用机制:作用颅脑神经核,外周神经-肌肉接头处,阻碍乙酰胆碱Ach释放4)肉毒梭菌导致的主要症状为神经性肌肉迟缓性麻痹,非中毒(二)产气荚膜梭状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物质、所致疾病、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1.生物学性状(1)荚膜:荚膜是区分产气荚膜梭状菌和其他梭菌属的特点(其它梭菌属没有荚膜)(2)G+粗大杆菌,芽孢椭圆形,位于菌体次级端;2.微生物学检查(1)微生物早期诊断中直接涂片有很重要价值(2)牛奶培养基中培养会出现汹涌发酵现象3.致病物质、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产生多种外毒素,最重要的是α毒素;是引起气性坏疽的最主要的致病菌,气性坏疽治疗可用高压氧仓,严重需要截肢。此外,还能导致食物中毒来源:金樟教育集团医考事业部
本文标题:2018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知识点(三十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972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