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中医春夏秋冬四季养生之道
中医春夏秋冬四季养生之道春季的到来,正是万物复苏之时,春季养生也是四季养生之开始,所以春季体质的养生保健之道非常重要。中医认为,受四时之气影响,人体的气血阴阳会随之发生变化。春季阳气始生,气血渐趋于表,毛孔初开,血气稍减,所以有“困”的感觉。夏季阳气流溢,气血通达于表,毛孔开,汗大泄,所以常有“昏昏欲睡”的感觉。而秋季阳气始衰,阴气始生,气血渐趋于里,但充而不实,所以仍有“乏”的感觉。这就是“春困、秋乏、夏打盹”的原因。针对这种情况,中医制定了相应的养生方法,那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首先是精神养生。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要保持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恬静的好心态。春季是肝旺之时,因时养肝可避免暑期的阴虚。可有目的的根据医生的推荐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理气的草药和食品,草药如枸杞、郁金、丹参等,食品可选择辛温发散的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等灵活地进行配方选膳。但对于体质过敏,易患花粉过敏、荨麻疹、皮肤病者,应禁食如羊肉、蟹之类易过敏食品。再就是饮食养生。春属木,与肝相应,“养肝之体用酸,舒肝之气用辛”。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清淡可口(如黄豆芽、绿豆芽、柑橘、葱、蒜、香菜、蜂蜜之类),忌油腻、生冷、粘硬食物,以顺应春季阳气之升畅。还要多吃些新鲜蔬菜,如春笋、菠菜等,以补由于冬季新鲜蔬菜较少,摄入维生素不足的缺憾。二、夏季中医养生注意事项用热来除热才是比较好的养生方法。●热毛巾擦身夏天,人的脸面和躯干难免多汗,及时擦汗可促使皮肤透气,但必须用热毛巾,才能适应人体降温节律。●洗热水澡夏天洗冷水澡会使皮肤收缩,洗后反觉更热。而热水洗澡虽会多出汗,但能使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机体排热。夏天该出汗时出汗,这才是符合自然规律和人体节律的方式。●热水洗脚脚有第二心脏之称,人的脚上分布有全身的代表区和五脏六腑的反射点。热水洗脚,当时虽然感觉有点热,但事后反而会带来凉意和舒适。●喝热茶冷饮只能暂时解暑,不能持久解热、解渴,而喝热茶却可刺激毛细血管普遍舒张,体温反而明显降低,这是简便易行的降温良方。一般宜晚睡早起,并利用午休来弥补夜晚睡眠的不足。年老体弱者则应早睡早起,尽量保持每天有7小时的睡眠时间。夏至时节,大多数人会有全身困倦乏力以及头痛头晕的症状,严重者可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这一时节气温高,人体只能通过排汗来散热,使人体内的水分大量流失,此时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使人体血容量减少,大脑会因此而供血不足,进而造成头痛头晕。造成头痛头晕的另一种原因是,人体出汗时体表血管会扩张,更多的血液会流向体表,这种血液的再分配可使血压偏低的人血压更低,从而发生头痛头晕。夏至时节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夏季又是多汗的季节,出汗多,则盐分损失也多,若心肌缺盐,心脏搏动就会出现失常。中医认为此时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冷食不宜多吃,少则犹可,贪多定会寒伤脾胃,令人吐泻。西瓜、绿豆汤、乌梅小豆汤,虽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镇食之。运动调养也是养生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夏季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若运动过激,可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宜损阳气。在运动锻炼过程中,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引起寒湿痹证、黄汗等多种疾病。三、秋季中医养生注意事项进入立秋以后,天气由热逐渐转凉,人体的消耗也会逐渐减少,食欲也开始增加。因此,阐释时节正是人体最适宜进补的时间,人们可根据这一节气的特点进行科学有效地营养摄取及饮食调整,以补充夏季的消耗,并为越冬做好准备。在此节气期间,气候干燥,根据中医“燥则润之”的养生原则,饮食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静心安神的食品为主,可多食一些芝麻、蜂蜜、百合、银耳、乳品之类的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作用的食物;患有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人,可以服食具有健脾补胃功效的莲子、山药、扁豆等;秋天肺气宜收不宜散,所以立秋期间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尽量少吃葱、姜、蒜等辛味之品。起居方面,立秋后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这是因为早卧可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防止收敛太过。立秋乃初秋之季,虽有凉风时至,但暑热未尽,因而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凉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立秋后清晨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此时气温不冷且不热,气候舒适,天高气爽,使人精神抖擞。找一个清静或江河湖畔,或林荫道中进行运动,对人的身心健康十分有益秋季天气十分干燥,中医称之为“秋燥”。肺与秋天在五行中同属于金,肺也喜润恶燥,所以秋季最重要的是要勤润肺。秋燥容易引起咳嗽,由于现在正处于季节交替时期,早晚天气较凉、中午热,一天之内温差较大,身体比较虚弱的人和免疫能力较差的人如果不注意保暖,就容易感冒、受凉,而且一旦感冒了就不容易痊愈,存在干咳的现象。秋燥也容易让小朋友患上“秋泻”,夏秋换季时节,天气时暖时热,腹泻的小朋友就会多起来,孩子腹泻的原因以感染最为常见。有些皮肤比较敏感的人,在这个季节里也不好受,秋燥容易让这些人感到皮肤瘙痒,甚至引发过敏。而对于有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人,在这个季节也要特别注意。有些上班族会感觉入秋以来,身体容易乏力,对于“夏困秋乏”这一说法,由于夏季人们消耗体内太多气,到了秋季,气还没有补过来,而且现在气候也凉爽,有些人的睡眠时间就会比较长。水能解“燥”,所以秋季最重要是补水,最佳饮料是淡茶水、白开水,也可喝些添加蜂蜜的水果汁和蔬菜汁。秋季上市的雪梨、鸭梨、葡萄、苹果含水量大,有生津滋阴的作用,宜多吃。萝卜有生津作用,当作水果生吃尤宜。也可以多做运动,比如跑步、游泳,多接触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四、冬季中医养生注意事项立冬后,就意味着今年的冬季正式来临。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来看,这确实是进补的好时节。因为进入冬季后,人体新陈代谢减慢,消耗相对减少。冬令进补能够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储存于体内,从而扶正固本,增强抵抗力。进补以食补为上。《内经》有“秋冬养阴”之说,而北方冬季气候干燥,常有大风天气,因此,滋益阴精是冬季养生的重要内容,最好能多吃白菜、银耳、木耳、枸杞、梨、猕猴桃等补益阴液的食物;辛辣厚味、烧烤油炸食物少吃为妙,平时还要注意多喝水,以免上火。饮食要以温热为主,如食用糯米、狗肉、羊肉、大枣、桂圆、芝麻、韭菜等,少吃冷饮、海鲜等寒性食物。可多吃些坚果类食物,如核桃仁、榛子、松子、栗子等。煮粥熬汤可以加一些沙参、黄芪、麦冬,但量不需要很多,因为毕竟是食补而非药补。菜品可首选羊肉炖萝卜。它对腰膝酸软、困倦乏力、肾虚阳痿、脾胃虚寒者更为适宜。其次是炒双菇(香菇和平菇),它能补益肠胃,化痰散寒,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高血脂患者更为适宜。冬季的风常为北风,其性寒。同时,“寒”也是冬季气候变化的最主要特点。中医认为,寒为六淫邪之一,故冬季应保暖避寒,老人尤其要暖好背。人起居宜早睡晚起,让睡眠的时间长一点,最好是等到太阳出来以后再起床活动,且不要做剧烈运动。卧室内要适当通风,并注意保持一定的湿度,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四季养生药膳1.什么是药膳药膳是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过烹饪加工制成的一种具有食疗作用的膳食。它是中国传统的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既具有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因此,药膳既不同于一般的中药方剂,又有别于普通的饮食,是一种兼有药物功效和食品美味的特殊膳食。它可以使食用者得到美食享受,又在享受中,使其身体得到滋补,疾病得到治疗。因而,中国传统药膳的制作和应用,不但是一门科学,更可以说是一门艺术。2.分类(—)按治疗作用(1)保健强身类。保健强身药膳,主要是供无病但体质偏弱的人员食用。这类药膳有:人参汤圆,十全大补汤、健脾抄手、豆蔻馒头、茯苓包子等,具有保健强身、增强体质之功效。(2)治疗疾病类。治疗疾病的药膳,主要是针对各种病人的情况,利用药膳的特点进行治疗,尤对慢性病患者最为适宜,一般人对这类病患者通称“药罐罐”,长期服药打针疗效不佳,苦衷难言。如果常年食用药脯则效果明显,可克服“苦”“疼”之苦。这类药膳,经过炮制烹调,成为美味佳肴,不仅可以充饥,同时可以治病。如糖尿病、冠心病、神经衰弱,高血压、水肿、各种结石病、痢疾、妇科病、慢性支气管炎等,都可食用药膳治疗。这类药膳,按其功效义分:①解表药膳,是用辛散一类药物和食物组成的药膳。具有发汗、解肌透邪等作用;使病邪外而解除表证。如药膳五神汤、姜糖饮等。②泻下药膳。适用于热结便秘、宿食停积、水饮留聚以及淤血等里症。如蜂蜜香油汤。③清热药膳。是用寒凉药物与食物组成的药膳,是治疗热性病症的药膳,如银花露、七鲜汤等。④祛寒药膳,是用辛温或辛热一类药物和食物组成的药膳。具有振奋阳气、温散寒邪的功能。如附子羊肉汤、当归羊肉汤。⑤祛湿药膳。是用燥湿化浊、清热利湿、温阳化水的药物和食物饥成的药膳。如豆蔻馒头、茯苓包子、苡仁肘子、雪花鸡汤、蛇酒等。⑥消导化积药膳。消导化积药膳是用消导散结、驱虫等药物和食物组成的药膳。如山楂肉干、果仁排骨等。⑦补益药膳。是用滋补强壮药物和食物组成的药膳。如田—匕蒸鸡、十全大补汤、归芪蒸鸡等。⑧理气药膳。是理气机,调整气分病变的药物和食物组成的药膳。如陈皮鸡、丁香鸡等;⑨理血药膳。是理血分疾病的药物和食物组成的药膳。如田七蒸鸡、当归全鸡等。⑩祛痰止咳药膳。是用除痰涎,减轻或止咳的药物和食物组成的药膳:如贝母雪梨、银耳羹、萝葡心肺汤等。⑩祛风药膳。具有祛风的药物和食物组成的药膳。如菊花肉片、九月鸡片、天麻鱼头等。⑩安神药膳。具有养心安神镇静的药物和食物组成的药膳,如人参菠饺、琼浆玉液等。(3)抗老益寿类。抗老益寿类药膳,主要是对年老体弱人员食用的药膳。由于老年人气血虚衰,需要药膳滋补。中西医结合研究认为,五脏虚损,特别是肾气虚.免疫功能降低,是导致衰老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情况,使川补五脏扶肾气提高免疫功能的药膳,便可达到抗衰老延年益寿的目的:常用的抗老益寿药膳有归芪鸡汤、茯苓包子、软炸山药兔、枸杞酒、妙香舌片、玉竹心子、首乌肝片、杞元酒、附子羊肉汤、双鞭壮阳汤、鹿肾长龟汤等:当然衰老与疾病有关,衰老引起疾病,疾病加速衰老,因此前述保健药膳和预防病药膳有抗衰老延年益寿的作用(二)按制作方法分类关于药膳的制作方法主要有炖、焖、煨、蒸、煮、熬、炒、卤、烧、煮粥等10余种类型:(1)炖:是将药物与食物同时下锅置于武火±:烧沸去浮沫,再置于文火上烧至酥烂之烹制方法:如雪花鸡汤、十全大补汤。(2)焖:是将药物和食物用油炒制成半成品后,再加入姜、葱、花椒、盐调味品和少量汤汁,盖紧锅盖,用文火焖熟的烹制方法,如杏仁黄焖鸡:(3)煨:是用文火或余热的柴草灰埋进需要煨制的药膳菜肴。如子午乌鱼、杜仲腰子等。(4)蒸:是用水蒸气加热烹制药膳菜肴的方法。其法有五,一是粉蒸,二是包蒸,二是封蒸,四是扣蒸,五是清蒸。①粉蒸:食物拌好调料后,再用包米粉上笼蒸;如粉蒸丁香牛肉。②包蒸:药食拌好调料后,用菜叶或叶包牢上笼蒸制的方法,如荷叶凤脯。③封蒸:药食拌好调料后,装在容器中用湿棉纸封闭,上笼蒸的方法:如虫草鸭子:④扣蒸:把药食整齐不乱的排放在合适的特制容器内,上笼蒸制的方法,如天麻鱼头。⑤清蒸:是把药食放在盒或碗、盆中,加入调料和少许白汤上笼蒸的方法。如归芪鸡?(5)煮:煮的方法是将原材料放在多量的汤汁或清水中,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烧熟的方法。如药膳的石斛花生。(6)熬:是将药食经初加工之后,倒入锅中,加入水和调料,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烧至汁稠味浓烂的方法。药膳如银
本文标题:中医春夏秋冬四季养生之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221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