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微格教学与实践第十三章-说课技能
第十三章说课“说课”是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领导或教学研究人员,主要用口头语言和有关的辅助手段阐述某一学科课程或某一具体课题的教学设计(或教学得失),并与听者一起就课程目标的达成、教学流程的安排、重点难点的把握及教学效果与质量的评价等方面进行预测或反思,共同研讨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教学设计的教学研究过程。作为一种教学、教研改革的手段,说课是教师备课基础上的理性思考,它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教师个人同伴之间的语言表达能力,因而受到教师与教育研究者的广泛重视,登上了教育研究的大雅之堂。13.1说课的定义说课是在教师备课的基础上,授课教师对同行教师或教育行政领导,系统地谈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说课教师主要说明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做、为什么这样教、为什么这样做。它能集中而简明地反映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技能与教学风格;能较好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智慧,架通了备课、上课与评课之间的有机关系;使教师的教学实践能上升到一定的理性层面,解决教学与研究、实践与理论脱节的矛盾,是一项基于学校、面向教师、服务实践的教学活动。说课基本要素构成如下:(1)理念———以教学理论为指导,解读教学行为、表达教学行为的理论依据;(2)主体———教师(包括说者与听者);(3)客体———所教的课程与教材;(4)中介———以语言表达为主,配以文字、图像或实物演示;(5)形式———个体阐述,群体评析、研讨。说课形成的背景性要素:一是理论。科学的教育理论,即新课改理论以及学科课程标准。二是教案。从教案中的教什么、怎么教为基础,构思“为什么这样教、这样做”,指出理论依据。狭义的说课是指教师以口头表达的方式,将某节课的教学设计作理性化论述和实践过程的说明。广义的说课由教案、说稿、口头表达以及听者的评价等构成。从说课的时间段来看,说课还可以安排在讲课之后进行,这种说课能够把教师的课后反思、修正也纳入其中。从说课的环境看,广义的说课,也可集评中的说、说中的评、评中的研、研中的学于一体,形成新教改中集体大备课的一种重要形式。13.2说课的特点说课改变了教师个人写教案或集体备课议教案之后即进入课堂授课的传统模式。说课使教师的教学构思从隐性思维走向显性思维,从静态思维走向动态思维,从个体独立劳动走向群体合作劳动。13.2.1理论性与科学性教师在备课中,虽然对教材作了一些分析与处理,但这种分析和处理往往比较肤浅、感性。说课是在教师写教案的基础上再提高,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上审视教材,这就有可能发现备课中的疏漏与不足,进而修改授课方案。从这个意义上说,它能帮助教师更深入地解读教材、研究教材。另外,说课的准备过程也是优化教学设计的过程。说课的核心要点是“说出为什么这样教”,而不仅是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这样就迫使教师去学习教学理论,从而构思自己的教学设计,解析将要发生的教学过程。教师说课,必须先有教案,再从教案转换成说稿,最后在同伴中进行讲演,这又是提高教师写作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13.2.2交流性与示范性说课是教师与教师之间双向的备课交流活动,它符合现代教育所倡导的合作学习理念。无论是同行还是教研人员在评议说课中,都能通过切磋教艺、交流教学经验获益,尤其对说课的教师是最实在、最贴切的指导。说课是新颖的教研活动,能带给教师更多理性思考的各种说课活动都具有一定的示范性。青年教师的教学评优活动、名师的说课带教活动和教学专题研究中的说课活动,其示范与辐射性则更为明显。13.2.3简易性与操作性说课不受时间、空间与人数的限制,备课组内2~3人,用20~30分钟时间,便可以在教师办公室里完成。作为日常教研活动的说课,说课教师一般应在10~15分钟内完成,然后由同伴共同评析。可见说课具有较强的参与合作性,能很好地解决教学与教研、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矛盾。13.3说课的局限性上课之前,教师必须做好充分准备,通过头脑中的构思形成上课的书面计划,这就是教案。对教案作理性思考,说出理论依据、构思的缘由、讲清道理就是说课。无论是教案还是说课,都是课前预设、预想的。教案与说课都是提高课堂实际教学质量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可见,说课的局限性就表现在看不到教师临场发挥,看不到随堂的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看不到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实践效果这几个方面。此外,预想的理性构思和具体的教学方案,还要靠科学有效的组织教学,才能使教与学达到和谐状态。其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确实存在说得好,但教得不好,或者教得好而说得不好的现象。这就需要在开展教学系列化的过程性研究中,不能简单和孤立地看待教师说课的好坏,要把说课评价与课堂教学评价结合起来。13.4说课的原则根据说课的宗旨和特点,尤其我们将说课纳入教学实践研究的系列活动之中所积累的经验,促使说课正日渐成为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课堂教学理论层次的一条简捷而有效的途径。说课自然要和其他教学研究活动一样,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指导。说课的“原则指导”,既包括“教学原则”,又包括“教案编写及其说明”所要遵循的原则。根据李秉德主编的《教学论》教学原则应包括如下九条:教学整体性原则、启发创造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有序性原则、师生协同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积累与熟练原则、反馈调节原则和教学最优化原则。参照教学原则,结合说课特点与属性,说课的原则可归纳为如下几方面。13.4.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若干基本教学原则的归纳,它应成为保证说课质量的前提和基础。说课活动要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其基本要求如下:(1)教材分析与处理正确、透彻说课中,教师要全面理解教材,不仅要从具体环节上弄清弄懂各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做到准确无误,更要在宏观上确定本节、本课教材在本学科、本年级的地位与作用,把握知识体系、教材编写思路及重点、难点。(2)学情分析客观、准确、符合实际说课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基础能力以及心理特点等几方面作出分析,并将其作为所采用的教学对策的依据。(3)教学目标符合新课标要求,经处理的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实际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三维目标,在各学科具体目标中均有更为贴切的表述。说课中,要将本学科的总目标,分解成本年级、本单元的教学分目标,并能说出目标分解与构成的依据。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程序设计、教学形式方法的设计以及教学手段的有效应用。教学设计要充分体现手段为目的服务,方法为内容服务,过程始终围绕目标的实现服务。此外,重点的强调与落实,难点的破解与解决也应有所交代。13.4.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说课是课前的构思和设想,是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一种活动。说课不但要说清其构想的理论与实际两方面的依据,还要将新课改理念、教育教学理论与具体的教学方法步骤联系起来,做到理论与实际的高度统一。(1)说课要有理论依据说课内容中的教材分析与教材处理,不能以教师个人经验为出发点,而要以本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程标准以及编写者的意图作为说教材的指导。对学情的分析主要以教育学、心理学为指导;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设计,应以教学论、教学过程论以及本学科的教学方法为指导,力求说得有理有据。(2)教学过程设计要有理论高度教学过程的程序与阶段,体现了学生认识过程与心理活动的变化,是师生的信息加工处理、情感交流与经验分享的过程。因此,说课中的教学过程设计不应该只是机械的“做什么”,“怎么做”的回答,而应上升到理性高度,使之系统化、规律化。(3)理论与实际要高度统一课堂教学是学科化的具体教学行为,每一项做法和手段均有相应的理性思考。说课时,只要说出直接理由与缘由就可;要避用空谈理论而脱离现实,更要避免为增加理论色彩而张冠李戴,从而导致理论与实际不一致、不吻合。说课重在说理,要做到理论依据可靠、可信,理论与实际结合有力,理论与实际运用创新。13.4.3实效性原则实效性是由说课的宗旨与目的决定的。任何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都有其鲜明的目的。在备课与上课之间增加一项“说课”活动,目的是提高教师教学行为的理论层次,加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并以此作为教师团队研修活动的重要形式。为了保证每次说课活动能收到好的效果,应做到如下几点。(1)明确目标每次说课都应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大体上,说课有着包括检查、研究、评价、示范等各种单项与多项要求。“检查式说课”应按照说课常规要求,在备课组或教研组内进行;“研究性说课”要以一个专题研究的主题作指导,并配以相应的专题评价项目;“评价式说课”主要用于教学评比、竞赛活动,要用有量化指标的评价表评分,以提高区分度;“示范性说课”要侧重对说课教师的特长和教学优势作出评价,以提高示范与辐射作用。(2)精心组织任何说课都不是个人行为,而是集体协作、互动交流的群体行为。大型的说课内容,要有一份实施方案,明确目的要求,拟定过程方法,制作评价量表以及组织相应的评价活动。班组内的说课活动,组织者要事先定出计划、布置任务、作出分工、安排日程和活动时间。各种说课活动都应留下相应的文本资料。(3)评说准确说课之后的评议分析是发挥说课功能与作用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评价者要围绕本次说课的目的要求,从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能力进行评析,尤其要突出重点,对倾向性、普遍性问题做深入评说。主持者还应该将已达成的共识和仍然存在的分歧予以归纳,以便在教学中贯彻执行或今后再做进一步研究。13.4.4创新性原则说课本身就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活动,是构思的显性化,课前理性思维的交流。说课人方面要充分发挥个人的特长与教学风格;评说者方面要善于发现说课人的创新之处,用自己成功的经验对说课人予以“支援”。说课借助同行、专家与评说众人共同研究的良好机会,扬己之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提高理性认识,提高教学设计能力。13.5说课内容在说课开始之前,应当先做自我介绍,再报出课题以及本课题是哪个年级使用的哪个版本的教材,在教材中哪章、哪节、哪课时。整个说课将分为如下几个部分。13.5.1说教材说教材,就是要全面正确地理解教材,达到两个目的:一是确定学习内容的范围与深度,明确“教什么”;二是提示学习内容中各项知识与技能的相互关系,为设计教学顺序定基础,知道“如何教”。(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在认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向听课的教师介绍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了哪部分知识基础上进行的,是前面所学哪些知识的延伸与应用,又是后面哪些知识的基础,它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处在什么地位。教材是课程的载体,能否准确而深刻地理解教材,高屋建瓴地驾驭教材,教师首先要弄清该教材编写的意图或知识结构体系。(2)提出本课题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介绍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阐述目标确定的依据,如课标要求、教育理论与教学经验中的依据等;二是要将目标细化,课时目标越具体、越有条理,说明备课越充分。要从认识、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次上分析教学目标,故教学目标要从思想目标、知识目标、能力(或技能)目标、个性发展目标等几方面加以说明。要集中说明的部分是:以教材内容为依据,以本学科课程总目标为指导,并结合学生实际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或任务。课时目标是本课时结束阶段要达到的具体化的教学标准。课时目标越明确、越具体,反映执教者认识越充分,教法设计安排越合理。从说课基本性质与特点上看,“说教材”中的“教学目标”的提出,应该遵循如下的思路进行:一要尽量以学科课程标准的总目标的设定为指导,结合本章节教学要求来说“教学目标”并指出它被如此确定的依据;二要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具体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切勿将本学科目标或本章的教学目标取代本节课的具体目标;三要用“学生学到什么、获得什么、悟出什么”的角度来表达,不能用“教师教什么、怎么教”来表达;四要有相应的量化指标,尤其在知识点的掌握上。总之,说课中的“教学目标”不是简单地将备课教案中的文字表达迁移过来,而应当对“目标”的确立与分解作必要的说明。(3)分析教材编写意图、结构特点以及重点、难点上海二期课改教材系列中有一本供教师使用的教学参考资料,资料中列出“基本理念”、“整体内容框架”等专题,阐述编者对本学科、
本文标题:微格教学与实践第十三章-说课技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458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