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中国共产党的党史(详细)
学习我党历届党代表大会的情况;重点掌握党的创立重大历史意义及历史经验的总结;加深对党的认识,提高为党工作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古人“以史鉴今”之说;江泽民同志也强调用党史“资政育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具有丰富内容的教科书。1921年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仅有50多名党员,但只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就建立了新中国,成为执政党。尔后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与改革的历程中,不断战胜和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党组织本身也发展为具有66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党史中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党的建设的经验、领导武装斗争的经验、执政的经验、搞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等等,以及经受挫折失败的教训,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要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对继承和发扬光荣革命传统、党的优良作风,对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和有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年10月~1976年10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6年10月~至今)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至今已走过90多年的历程。在这90多年中,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党史上被称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1919年9月~1923年5月)大革命时期(1923年6月~1927年7月)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8月~1937年7月)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1945年8月)全国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1949年10月)这五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和根据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曲折发展的道路。期间经历了从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的兴起、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两次大的历史性转变。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全国性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同照搬照抄别国经验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错误倾向进行了斗争,并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形成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取得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波澜壮阔的。这场伟大的革命,为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铺平了道路,奠定了基础。(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清朝由盛转衰:“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和珅贪腐案廓尔喀兴兵入藏两个不祥之兆:清政府下令大规模搜捕白莲教徒;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来华龚自珍:“日之将夕”“大乱”将起“衰世”“九洲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一、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背景其扩张动力首先来自工业革命船和炮在工业革命过程中得到不断的改进,加强了各项武器的杀伤力和破坏力。国外工业革命的发展:西方人的第二个扩张动力是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对于侵略国来说是一种侵略的力量,而对于被侵略国来说是一种反侵略的力量。西方人的第三个扩张动力来自传教事业各教派陆续派遣大批传教士来华,参加他们的军人、外交官所进行的侵略活动。西方国家中,葡萄牙是最早侵略中国的。1553葡萄牙人到达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并通过向明朝官员行贿的方式,获准在澳门半岛暂时居住,以后又逐渐扩大地盘,设立有关机构。1587年,西班牙人也计划进攻中国。此后,荷兰人向中国扩张,占领了中国宝岛台湾。是郑成功赶走了荷兰人,收了台湾。英国成为海上霸主,海外贸易最多,且工业发达。所以,鸦片战争由英国发起决非偶然的了。一方面是内部危机日益严重、正在走向衰落的清帝国;另一方面是已有三百年殖民地经验的西方国家,它们获得新的扩张动力,并对古老的中国虎视眈眈——中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1840-1919年: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之所以称之为旧民主主义革命,主要是由于它带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并由资产阶级领导。国外的入侵: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迫使战败的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鸦片贸易、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1842年8月29日,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第一,经济技术落后;第二,社会制度腐败。落后就要挨打,这是鸦片战争给我们留下的深刻教训。鸦片战争后,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步英国的后尘,先后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等,又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日益加深。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I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战后签订的《马关条约》标志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新的阶段。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次年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国内的起义: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拜上帝教”、《天朝田亩制度》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浓厚的迷信色彩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变法(“百日维新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辛亥革命: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宣告成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使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就此结束,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孙中山因领导这场革命而成为二十世纪初期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充分证明: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无论是农民阶级,或是资产阶级,都没有能力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代之而起的必然是新兴的阶级及其政党。首先,它是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提出的民族民主革命任务,必然会驱使千百万中华儿女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在此过程中,一些民族民主革命组织或改革团体就会产生出来。其次,它是辛亥革命之后、“一战”期间和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工人阶级成长壮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逐渐广泛传播的结果。(三)、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条件“一战”前,全国产业工人约120万。“一战”后,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发展到200万人。中国工人阶级有特殊的优点:其一,深受三重压迫;其二,分布特别集中;其三,与农民有天然联系。开展政治斗争:1915年上海工人反对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斗争;1916年天津工人反法国强占老西开的斗争。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初步开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1、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李大钊:1918年7月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11月,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成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2、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直接导火线:巴黎和会。和会在英,法、美、意的操纵下,把战败国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集会、游行示威,高呼“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要求惩办直接签订“二十一条”等卖国条约的曹汝霖、章宗样、陆宗舆等三个卖国贼。火烧曹汝霖住宅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到了上海,主力由学生变为工人,斗争形式由罢课变成“三罢”,运动范围由学生发展成为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群众性的爱国运动。6月18日罢免曹、章、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6月28日,中国代表终于没有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至此,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实现了。这是这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首次重大胜利。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李大钊、陈独秀,还有李达、毛泽东、周恩来等。它既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政治运动,又是一场彻底的反对封建文化的思想启蒙或思想解放运动。五四运动也孕育了伟大的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五四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精神,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二、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一)、共产主义小组的出现及其活动最早酝酿建党:李大钊和陈独秀。“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共产国际的帮助:维经斯基1920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成员有陈独秀、李汉俊、李达、陈望道等。同年秋到l921年上半年:李大钊、张国焘、刘仁静等在北京;毛泽东、何叔衡等在长沙;董必武、陈潭秋等在武汉;谭平山、陈公博等在广州;王尽美、邓恩铭等在济南:张申府、赵世炎等在法国;施存统、周佛海等在日本,也相继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第一、进一步扩大马克思主义宣传,并进行建党的具体讨论与准备。上海小组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如:⑴1920年9月,将《新青年》改为它的机关刊物,系统宣传马克思主义;⑵11月,创办《共产党》月刊,李达担任主编。它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第一个党刊。此外,1920年8—9月间,在法国勤工俭学的蔡和森和在国内的毛泽东以通信的方式对建党问题交换了意见。第二、在工人群众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推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⑴创办各种通俗性的工人刊物。上海有《劳动界》、北京有《劳动音》、广州有《劳动与妇女》等。⑵举办工人补习学校。北京小组在长辛店由邓中夏主持创办的劳动补习学校,上海小组在沪西由李启汉负责开办的工人补习学校。⑶建立工会组织。中国工人阶级的第一个工会组织,是1920年11月由上海小组帮助建立的机器工会。第三、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给党培养和输送干部。1920年8月,上海小组首先领导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俞秀松为书记。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机关旧址共产主义小组重大意义:第一、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及其和工人运动的结合。第二、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干部上、组织上的准备。有关“一大”的几个具体问题1、“一大”召开时间1921年7月23日“红色的起点”2、党的诞生纪念日的由来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提出7月1日为纪念日。1941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要求各抗日根据地在“七一”采取多种方式举行纪念活动。(二)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3、关于“一大”闭幕时间存在较大分歧,代表性观点有四种:⑴7月31日;⑵8月1日;⑶8月2日;⑷8月5日。有些教材只讲8月初。4、关于“一大”代表人数大体有三种观点:⑴“一人”代表有13人。包惠僧是正式代表;⑵参加会议13人,正式代表12人,包惠僧是出席者但不是代表;⑶正式代表15人,有两人中途退出。上海法国租界望志路106号,李书诚家嘉兴南湖游船陈独秀、李大钊是党的主要创始人。毛泽东也是创始人之一。⑴上海是中国工人最集中的城市。上海产业工人占全国的四分之一;⑵上海是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上海工人中最早自觉地登上政治舞台;⑶上海工人最早实现了和马克思主义的结合。1920年8月,成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⑷上海工人阶级成立了全国最早的工会组织。1920年11月,成立机器工会,为党的诞生奠定了牢固的基础。时间、地点:1921年7月23日一30日,党的“一大”在上海持续了8天。最后一次会议转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中心内容:讨论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问题。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第一、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第二、通过《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第三、选举中共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书记陈独秀、组织主任张国焘、宣传主任李达。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大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它的成
本文标题:中国共产党的党史(详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539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