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情绪智力的定义P.Salovey(D.Mayer)提出的,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Salovey&Mayer,1990)。情绪状态的识别和理解,并利用这些信息来解决问题和调节行为的过程。这一过程可能与非情绪信息的加工过程有所不同。我们可以把情绪智力看成是一个与理解、控制和利用情绪的能力相关的概念体系。这一概念体系的建构表明,人们在有效地控制其情绪、情感生活的能力方面是有个别差异的。D.Goleman)在其著作《情绪智力》一书中明确提出:“真正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情商而非智商”(D.Goleman,1995)。到目前为止,人们对“情商”的提法存在着分歧和争议,情商能否同智商一样加以定量测定,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是,有关情感智力是决定人们成功的重要因素的思想正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成为人们的共识情绪智力首先表现为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识别、评价和表达。也就是对自己的情绪能及时地识别,知道自己情绪产生的原因,还能通过言语和非言语(如面部表情或手势)的手段将自己的情绪准确地表达出来。情绪上的自知之明是情绪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清楚、准确地了解自己的情绪,才能根据外部环境的要求,有效地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同时,对自己情绪的识别和评价对情绪和表达有重要影响,只有准确地、及时地识别和评价自己情绪的人,才能准确地、有效地对来自机体内部的情绪信息作出加工,更快地对其情绪作出反应,更好地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情绪,这些技能就是最基本的情绪智力。“情绪智力”由美国心理学家P·Salovey和J·Mayer在1990年提出之后,由于其在成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心理学家纷纷进行研究和宣传,一时间在社会上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激起许多争论。本文试图对“情绪智力”的范畴、研究方法、本土化等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一、情绪智力的范畴何为情绪智力?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SaloveyMayer还是Golman,Golman认为情绪智能应包括五个方面:1.自我觉察能力;2.情绪管理能力;3.自我激励能力;4.5.Salovey和Mayer把情绪智能看作是个体准确、有效地加工情绪信息的能力,它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1.情绪的知觉、鉴赏和表达的能力;2.情绪对思维的促进能力;3.对情绪理解、感悟的能力;4.对情绪成熟的调节,以促进心智发展的能力。这四方面能力在发展与成熟过程中有一定的次序先后和级别高低之分。Ⅰ级能力最基本和最先发展,Ⅳ级能力比较成熟而且要到后期才能发展[1]。些看法。目前要对情绪智力下一个比较完整的、各家都能认同的概念是不现实的,因为情绪智力的提出只有短短的十年左右的时间,还有许多前期的探讨和论证工作要做。从传统智力概念确定的艰难性可以断定情绪智力还要进行很长一段时间的争论。近百年来智力的概念一直困扰着心理学界和教育学界。1921年,美国《教育心理学杂志》公开号召解决这一难题,请17位知名心理学家专门讨论这一难题,1987年,美国《智力》杂志社又召集24位着名专家,对智力问题进行了第二次大讨论,仍未达成统一意见。目前不只是情绪智力的概念说法不一,其外延的界定也存在巨大的分歧。不是过于狭窄就是过于宽泛,有的仅限于为人处世、接人待物等人际关系方面的情绪内容,而有的又把所有的非智力因素都当作情绪智能来对待。有的为了通俗化,将其变成了“生活智力”,如Golman将情绪智力扩展为了解自我、管理自我、自我激励、识别他人情绪、处理人际关系等五个方面。此种情况与情绪智能的本质特征还没有定论有着密切的联系,有待于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作出进一步的理论概括。在情绪智力的概念尚未达成共识之际,有必要弄清楚情绪智力与传统智力(情绪智力提出之前的智力)之间的关系,现在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社会上普遍的看法是把情绪智力和传统智力看作是一种并列关系。从流行的个人成功的公式中就可以看出二者的关系,“成功的心理基础=智力(IQ)×情绪能力(EQ)×行为能力(BQ)”[2]。性及说服力还有可以商榷的地方。从中就可以看出,情绪智力与传统智力是并列的关系,具有同样的价值。最能获得成功的人,不是单纯的高智商的人,也不是仅仅情商高的人,而是两者之间取得相互平衡的人。过去很少注意到情绪智力的潜能和作用,我们习惯于把情绪看作理性的对立面,认为是非组织化的、杂乱无章的,具有潜在的破坏性,必须给予控制。情绪智力的提出对传统心理学研究中的“理性主义”偏见无疑起到了一种纠正作用。另一种观点是把情绪智力看作是对传统智力的发展,是对智力内涵的新补充,心理学界普遍认同这种观点。从字面上也容易理解,“情绪智力”本身就有“智力”二字。传统智力注重认知能力,智力测验偏重于测量知识,没有考虑到智力赖以形成和发展的背景,更没有考虑到它的社会内容,并没有真正体现人类智力的本质。情绪智力的提出拓展和延伸了智力的社会内涵,使智力的应用更具有现实性,对个人的成就更具有指导意义。此外,从其产生的理论渊源也可以说明情绪智力是对传统智力内涵的新建构。目前比较新的智力理论当属美国的加登纳(H·Gardner至少可分为七类: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空间认知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关系智力、自省智力。前三种是人们所熟悉的智力构成要素,是智力测验所测量的东西。实际上,戈尔曼(Golman)把加登纳(H·Gardner)的人际关系能力的内容转化成了情绪智力的核心。情绪智力同时也接受了斯腾伯格(R·J·Stermberg腾伯格提出的智力三元理论分别从主体生存的外部世界、主体对信息进行心理表征和操作的内部世界、连接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的经验世界去刻画和描述智力的特征。这就构成了三元理论的三个主要成分:情境亚理论、经验亚理论和成分亚理论,戈尔曼主要接受了斯腾伯格情境亚理论的思想。这种理论认为智力是一种对主体生存环境的适应、选择和改造行为,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对智力和行为内涵的理解不同,智力行为的测量必须带有更多的现实生活的特点。戈尔曼强调识别他人的情绪,调控、处理好人际关系,同样看到了社会文化对智力的制约作用。由此可见,把情绪智力从属于智力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了首先,情绪智力作为较新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从P·SaloveyJ·Mayer1990年最初提出这个概念,到现在也就十年时间。1995年丹尼尔·戈尔曼《情感智商》的出版。这样,东西方研究的起点就没有太大的差异,不需要总跟在别人的后面进行着引进和介绍工作,可以有更多的创新机会。其次,情绪智力在成功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也就是说这一主题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性,符合社会的需要。“象牙之塔”里面纯心理学研究是没有出路的,面向社会、参与生活,大力加强应用心理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心理学才有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情绪智力的研究从青少年心理素质的提高到人际关系的改善、从企业的人力管理到个体潜能的发挥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最后,情绪智力作为社会智力的延伸和拓展,其研究不可能离开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对于本土化研究的选择,杨国枢教授曾从整个心理科学的角度提出应优先选择以下四类研究:1.界定及代表某一主要心理学研究范畴的基本研究;2.成为某一主要心理学理论之基础的研究;3.具有显着实用价值的研究;4.其结果易受社会文化因素影响的研究。[7]3、4两个优选的条件。自我觉知、自我激励、移情、处理人际关系等都是情绪智力的主要内容,无论哪一部分,其特点、规律、原则都离不开具体的社会人际环境。比如,在中国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以及交往的过程中,人情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西方社会,人们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更多的是权衡交往中个人需要的满足和利益得失,遵循公平法则而表现出交换行为。而在中国人的社会,由于社会演变和发展的进程中经历了家族化过程,存在有普遍的泛家族主义的文化观念,因此,人们在进行交往建立关系的活动中则是遵循人情法则而表现出相应的互惠互利行为。[8]可以说,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本土化的研究是提高其理论层次的基础。关于情绪智力的重要意义,我国古代思想家早就有论述,二千多年前老子就明确提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孔子还提出了知人的原则,如:“听其言,观其行”、“视其所从,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近年来,我国的心理学工作者对情绪智力的内涵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些见解。张瑞良认为:情绪智力是指人具有一种善于调适五觉感受、平衡六欲取值、控制七情抒发及保持八方和合的理智和能力。“调适五觉感受”是指调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感受,使其与外界的各种刺激相适应。“六欲”指人的食欲、性欲、知欲、名欲、利欲、权欲,必须对进取欲望的数量关系作出平衡,使其与外界可能提供的满足程度保持相对的平衡。泛指各种情感的“七情”在自控抒发时,既要考虑自己,又要考虑他人、考虑社会、考虑自然界。“保持八方和合”指抒发情感时保证与四面八方维持和谐、协调的良好关系,它是支配情绪智力的主导思想。[9]以上理论在内容的包容性方面尚待进一步完善,但他们在情绪智力的本土化研究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笔者认为今后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纵深的探讨。一个方面是解决情绪智力研究的取向问题,情绪智力的范围广泛而繁杂,如果研究者没有确定在哪一个层次上开展研究,其结果不是肤浅就是混乱。情绪智力可以从以下四个层次上进行:一是大脑生理结构层次,主要回答大脑的哪些部位与情绪智力有关。大脑机能定位说是否适用于情绪智力。二是大脑的生理功能层次,神经系统的哪些特征与情绪智力有关。三是个体的心理结构层次,情绪智力的心理结构由哪些组成,哪些心理因素影响情绪智力的提高和发展。四是社会文化层次,哪些社会因素与情绪智力的发展有关,怎样的社会关系才是情绪智力潜能最大发挥的理想环境。心理学家的研究重点应该是第三和第四个层次。目前的研究结论过于空洞、过于一般化,更没有从中国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点出发进行研究。另一方面是对情绪智力的应用性进行研究,就是如何提高一个人的情绪智力。这些研究完全可以与基础理论研究同时进行,不能等到理论研究比较完善了,才来解决其实际应用问题。其实,社会现实的需求及应用更能刺激相关理论的发展。关于情绪智力的提高,当前只是集中在宏观上的原则性指导,对于微观的可操作性的研究还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其现实意义才具有更强大的说服力。影响人际关系:人际关系良窳取决於一个人情绪表达是否恰当。倘若常在他人面前任由负面情绪决堤,丝毫不加控制,如乱发脾气;久而久之,别入会视我们为难以相处之人,甚至将我们列为拒绝往来户。反之,若常面带微笑、多赞美他人,以亲切态度与别人和谐相处,人际关系自然会逐渐改善,从此人生也变得较不寂寞、孤独,而且处处有人相伴共度人生岁月。著名心理学家桑戴克(E.L.Thorndike,其理论影响造成了IQ观念在20和30年代的深入普及),在《哈泼斯》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了情感智能的一个方面,即“社会智能”,一种理解他人并能“对人际关系作出明智反应”的能力,认为这本身就是人的智力的一个因素。另有一些愤世嫉俗的心理学家则干脆认为所谓社会技能,不过是操纵他人的伎俩——不顾他人意愿而利用他人以达到自己目的的手段。不过IQ理论并未接受社会智能的这些观点,直到1960年,论述智力的一本影响颇大的教科书还断然宣称社会智能的概念“毫无意义”。单就我们的直觉和常识而言,不可能不考虑人际关系智能。另一位耶鲁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伯格(RobertSternberg),曾要求人们描述“聪明人”,结果发现,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是其最主要的特征。大量系统的研究使斯滕伯格又回到了桑戴克的结论:社会技能截然有别于学术能力,但却可以决定个人现实生活的成败。这类操作性的技能在职业领域受到高度重视。比如,敏锐捕捉非言语信息的能力关系着管理的成效。近年来,得出类似结论的心理学家逐渐增多,他们同意加德纳的观点:旧的IQ概念仅仅只包括语言和数学技能,IQ测试的高分直接预示的只能是课堂的成绩或学术成功的可能性;当人生之路与学术领域分叉越来越远,这一预测的效能也越来越微弱。斯滕伯格、萨洛维及其同僚们,采用了更加宽泛的智能观念,力图按其对人生成功的功能,重新定义智能。如此一来,重
本文标题:情绪智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59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