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模块化组织形成及运行机理研究
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模块化组织形成及运行机理研究姓名:徐宏玲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企业管理指导教师:罗珉20060401模块化组织形成及运行机理研究作者:徐宏玲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相似文献(4条)1.学位论文汪国旺模块化集群运行机制研究2008传统产业集群内部基于价值链的垂直分工难以适应定制化的柔性生产方式,使得产业集群这一经济发展典型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模块化是指复杂系统的模块分解和模块集中的方式。模块化基本原理是,各个模块保持相对独立,彼此利用自身的“隐藏信息”展开“背对背”竞争。同时,独立的功能模块依据设计规则有机组合,生产出适应多样化市场需求的最终产品,从而具备了生产柔性化的特征。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模块化的基本原理改造传统产业集群的运行机制,实现传统产业集群向模块化集群的升级。本文内容包括六部分。第一章,导论部分。本章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基本的研究思路等。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介绍国内外模块化理论、产业集群以及模块化集群等相关研究文献。第三章,模块化集群的内涵及特征。本章比较了模块化集群、传统产业集群以及模块化生产网络三者之间的特征异同,进一步概括了模块化集群的独特优势。第四章,模块化集群的运行的一般性分析。本章对模块化集群的一般运行过程做了静态分析,进而提出模块化集群持续有效运行所需的两个条件:实现模块化集群网络式价值创新及突破模块化的局限性。这为下一步的具体运行机制的分析和设计提供了导向,也提出了基本要求。第五章,模块化运行机制分析。本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分别阐述了模块化集群的模块分解整合机制、动力机制、治理机制和保障机制,重点分析了集群内部的协同竞争过程,并对模块化集群动态演进的路径做了描述。本章还结合前文的理论分析,对底特律汽车产业集群的模块化升级进行了实证考察。第六章,结论和展望。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一、模块化集群主要是指,大量模块供应商、模块集成商、系统设计师以及产业相关机构等模块化组织高度集中于特定区域,并在模块化设计规则的协调下彼此协同竞争,整体上呈现自组织特征的一种社会经济系统。二、从模块化集群一般运行过程来看,模块化集群内部各模块彼此通过产品设计规则、业务流程规范及标准等实现松散的耦合。随着各模块能力边界的扩张,集群内各模块将会融入集群外模块化生产网络。相比之下,传统产业集群内部的网络关系是以价值链为主轴,基于垂直分工的上下游关系主导着集群成员之间的联系。三、产品模块以及组织模块是模块化集群运行的基础。各个模块是在模块化分解机制下获得的,并通过整合机制实现整合。确定合适的模块数量是模块分解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从模块整合的本质来看,它实际上是一种价值整合。模块化集群内组织模块之间的立体网络联系决定了,其价值创新模式是一种网络式的价值创新,表现出显著的“新木桶”效应以及正反馈效应。因此,提升单个模块化组织的核心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价值创新的有效协同成为实现模块化集群网络式价值创新的必然要求。知识是模块化生产体系的主导要素和企业能力的本质。本文通过构建模块化集群内部知识协同模型,证明了集群内模块化分工是一种基于功能的知识分工,各模块化组织以各自的知识优势在集群知识共享网络运行中扮演着各自的角色。因此,各企业应更强调知识型组织形式,基于动态项目知识团队实现组织上协作。此外,合作创新文化的培养也对于集群的运行起到重要作用。除了协同,集群内部组织模块之间还存在着激烈的标准竞争以及“入围”竞争。协同与竞争的互动关系形成了有效的协同竞争,它是集群持续演进的根本动力,并使得集群整体表现出自组织的特征。在自组织动力、多样化需求的拉动力,技术变革的推动力以及市场竞争强度等催化力的共同作用下,模块化集群实现了由低级向高级的协同演进。此外,本文还通过治理机制针对模块化局限性所导致的设计规则僵化等运行风险提出了具体化解措施,在保障机制部分强调了信息网络平台以及中介服务体系对于模块化集群有效运行的重要作用。2.学位论文曹虹剑网络经济时代模块化组织运行与治理机制研究2008在知识经济与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人类的经济活动跨越空问界限与文化障碍,在全球范围内呈现一种全方位联系和互动的趋势。各国企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全球化生产网络。模块化组织就是在上述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模块化组织是指在产品系统模块化分解的基础上,将中间产品环节分配于不同企业生产,然后再集成的整个过程所形成的企业间的网络组织。近年来,模块化生产和组织逐步成为管理学、经济学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取得了系列的研究成果。但在以往的文献中,很少系统讨论模块化组织的运行与治理机制。本文在回顾模块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新制度经济学、演化经济学与行为经济学,从模块化组织产生与演进着手,分析了模块化组织的信息结构及其特征,进而探讨了模块化组织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机制,最后对我国模块化组织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对中国制造业的优化升级提出了建议。作为全球生产网络中一种全新的生产组织方式,模块化组织出现有其深刻的原因。一方面,模块化产品能满足个性化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模块化组织能减少生产中的风险与不确定性,降低产品生产的复杂程度。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一些产业演变成了全球化的模块化生产网络。模块化组织具有不同于传统生产组织的信息特征与运行机制。信息包裹使模块化组织内产生异质性的创新活动,而且可以提高创新成功的概率。系统信息同化使创新活动由各个子模块自由发挥,不仅有多样的创新可供日后选择,而且不需事先集中便可自行演化。模块化组织分散决策的信息系统结构使分工深化,并带来报酬递增。模块化组织还有自组织的特征,而且互补性会带来协同效果。模块化组织的有效运行,需要构建一种有效的治理机制。本文从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个方面对模块化组织的治理机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讨。首先,从产权与契约安排的角度讨论模块化组织的内部治理。模块化组织是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以中间产品契约为主的柔性契约网络。模块化组织内的协调,是以系统规则制定者为主进行协调;组织内各个行为主体的地位是平等的,交易双方的资产专用性较低,交易频率比市场交易要高,但低于企业内的交易频率。模块化组织中的产权问题主要是合作剩余分配问题。模块化组织合作剩余分享的总原则是:个体所获得的合作剩余份额与个体对模块化组织合作剩余份额的影响程度呈正比。在模块化组织中,标准主要分为三种:具有私有品性质的标准,俱乐部物品性质的标准,以及公共产品性质的标准。而具有网络外部性的产品容易成为市场中事实上的标准,并使企业获取高额的利润。其次,从社会资本与非正式约束的角度讨论模块化组织的内部治理。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其一,模块化组织有效运行需要遵循互惠与公平原则。它表现为一方面是同等利益的交换,另一方面是同等损害的交换。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带有惩罚性质的强互惠对维持模块化组织的合作秩序非常重要。其二,信用机制能减少模块化组织因契约不完全带来的交易费用;同时,信用机制能扩大模块化组织合作的范围。其三,声誉近似于人力资本,一定的声誉资本拥有量可以为行为主体获取相应的回报。再次,从市场机制和政府管制方面探讨了模块化组织的外部治理问题。本文主要讨论了组织模块化条件下的垄断与竞争及其政府管制问题。其一,模块化组织的边界是模糊的,动态发展的。一些产业中存在模块化垄断结构,其有下面特征:一个最终产品实际上是由多个企业联合生产,模块化垄断结构往往是凭借新技术、新产品、生产要素的新组合而形成的。其二,在边际成本递减时,社会福利最大化可能要求企业不以MC=MR为原则定价。但企业难以以高于MC的定价永久性地垄断市场,因为创新的涌现会导致市场结构不断演化。其三,在组织模块化条件下的竞争和以往有所不同。一方面,竞争已经深入产品内部的每个生产环节。另一方面,竞争还可能来自同一企业内部。在组织模块化条件下,市场壁垒与资产专用性降低,所以可竞争性大大增强。基于以上对模块化组织治理的理论探讨,文章最后联系我国实际,讨论我国制造业的优化升级问题。我国制造业参与全球模块化分工程度不断提高,但参与模块化分工企业的规模小,而且企业多处于模块化价值链的低端。要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需要充分利用模块化组织生产方式的优势,完善其治理机制。其一,完善模块化组织内部治理来使我国制造业优化升级。①明确和提升企业在模块化组织中的定位,有社会资本和网络优势的企业应该力争成为系统整合者;有技术优势的企业要定位于自己专业化的模块,力争成为标准制造者;②注重社会资本的培育,并利用柔性契约网络寻求合作的扩展。其二,通过完善模块化组织外部治理使我国制造业优化升级。①以效率标准来看待市场集中度与垄断问题。②用模块化的方法促进竞争,使产业组织或产品模块化,以减少潜在竞争者的进入壁垒与退出障碍;用模块化促进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的竞争。③重点扶持模块化价值链两端企业,提高高技术制造业投资额占整个制造业投资额的比重;加大创业风险投资发展;鼓励企业间专利联盟的发展。3.期刊论文余晓泓.YuXiaohong基于模块化理论的创意产业集群组织模式和创新研究-当代经济管理2010,32(8)运用复杂系统理论和模块理论,从过程、特征两个方面研究了创意产业集群模块化网络组织的生产运行模式,进而探究了创意产业集群模块化网络组织的创新机制,提出模块化组织网络是提高和增强创意产业集群创新效率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创意企业应充分利用全球模块化生产网络以最大化分享创新收益.4.学位论文秦政强FDI作用下的产业集群与网络治理模式——理论分析与基于中国现实的检验2006在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其内部网络的治理模式不断演进。产业集群是基于价值链的企业集合。从全球价值链角度研究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区域协作和全球产业分工的必然结果。在全球范围内考察产业集群的演变过程,需要考察产业集群嵌入的全球价值链的网络治理模式。中国FDI作用下的产业集群内部网络的主导治理形式正由强关系网络向模块化网络转变,而该产业集群所嵌入的全球价值链的网络治理模式也呈现模块化网络。模块化生产网络是重大的产业组织创新。产业结构的变化伴随着生产活动空间上的整合。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水平不断提高,支配型关系网络和独立型产业区在地理上和空间上都变得越来越孤立。模块化生产网络是一个相对开放的体系。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和知识的编码化程度不断提高,以及生产的国际化,以模块化网络为基础的产业集群能在更大规模的全球生产网络中扮演重要角色。经济行为是嵌入于社会结构之中的,核心的社会结构就是社会关系网络。产业集群所嵌入的社会关系网络对产业集群的网络治理模式的演变起着重大影响。本文以关系契约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以一个跨国公司为核心的强关系网络的模型,说明制度环境的变化对该关系网络契约结构的影响。在改革开放初期,跨国公司往往选择和网络成员建立表现为关系契约的紧密联系。而随着产业集群内社会资本的积累,合作秩序的扩张,跨国公司合作范围的扩展和信息技术的运用,强关系网络中的关系的强度就会弱化,跨国公司的合作范围就会超出原有的强关系网络,进而构建模块化网络。FDI集聚有两种方式:群体迁入型和嫁接型。东莞和苏州IT产业集群、东莞家具产业集群表现为外资企业群居链的复制;而嘉善家具产业集群则属于后者,表现为原有价值链的延长。群居链复制形成的产业集群位于全球价值链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在当地的根植性较低。目前东莞IT产业集群出现迁移的态势。而苏州IT产业集群则由于其雄厚的人力资本和优越的投资环境,向着价值链的高端转移。某些外资企业逐步实现高中层管理人员的本土化。本地企业也成长起来,加入到外资企业的协力网络中。因此苏州IT产业集群中的外企具有较高的根植性。IT产业集群所嵌入的全球价值链的网络治理结构为模块化网络。在全球价值链中,美国、台湾的品牌商和契约制造商控制了全球价值链的上游和下游环节。东莞IT集群内部网络治理模式为模块化网络。东莞IT集群所生产的产品主要为光盘机、主机板、桌上型电脑等产品。这些产品的附加值比较低,可模块化程度高,供应商与系统厂商之间的联系松散,供应商在网络治理结构
本文标题:模块化组织形成及运行机理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74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