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学习徐锋心得体会范文范例5篇
学习徐锋心得体会范文范例5篇2021年11月30日,在与病魔抗争了3年后,徐锋同志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他的一生是短暂的,但是他的精神是永远不会消逝的。在他8年的工作生涯里,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用自己的无私奉献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作为大学生村官,我们不仅要缅怀他,更要以他为榜样,学习他的高尚品质和先进事迹。下面是由网友整理上传的“学习徐锋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供您参考,欢迎阅览。学习徐锋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一】徐锋,一个平凡的名字,其感人至深的事迹传遍江淮大地,被誉为“最美大学生村官”、大山里走出来的“好儿子”,2021年11月当选“安徽好人”,2021年1月荣登“中国好人榜”。他于2009年被安徽省统一选聘为大学生村官,在歙县郑村镇潭渡村历任村主任助理、书记助理。2021年底被确诊为肝癌晚期,2021年1月进行肝移植手术,大病初愈就重返工作岗位。2021年11月30日清晨,徐锋因癌细胞转移扩散,心脏停止了跳动。徐锋在最基层最平凡的岗位上抒写了不平凡的青春,在短暂的生命历程中留下了永不褪色的风采。“死者长已矣,生者当勉励”。每当逐字研读他的事迹,钦佩,敬仰,更多的是内心的不断激励,鞭策,向他扎根基层的信念意识看齐,向他履职尽责的担当意识看齐,向他情系群众的奉献意识看齐,向他心怀感恩的本分意识看齐。扎根基层,定于信念徐锋凭着一股到基层干事创业的热情,到村任职后,每天穿梭于村中,找群众了解民情,同时,利用所学计算机专业优势,建起潭渡村村级网站,通过网站进行村务党务财务公开,开通“村民网上说事”渠道,更想方设法帮助当地农民“在网上卖粉丝”,一举破解了村民自制粉丝销售难的“瓶颈”......徐锋把自己与大地贴在一起,与群众打成一片,深深地扎根基层,在最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工作着,其根本在于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在于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身处基层的第一线,是党的政策直接执行者,是党的宗旨直接践行者,因此我们必须按照安徽省省委对大学生村官提出的“加强组织、服务农民、促进和谐、历炼人生”的“四句话”目标要求,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把自身价值实现与扎根基层相结合,把历练人生与干事创业相结合,时刻把群众需求作为动力、把群众满意作为追求、把群众富裕作为目标,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做群众最希望做的事,完成群众最迫切的愿望。履职尽责,敢于担当“为山者基于一篑之土,以成千丈之峭;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徐锋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工作起来,从来没有休息日的概念,对于村民的“使唤”,总能随叫随到,骑着电瓶车在村里来回奔波。尤其是第一次手术过后身体刚刚恢复,就返回了工作岗位。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要深入农户调研,摸清摸准摸实村情民意,积极出谋划策,努力为任职村发展贡献智慧,当好参谋助手,成为群众可以依赖的好帮手。农村工作繁多而琐碎,且直接关系着农民的切身利益,我们必须仔细,仔细,再仔细,认真做好每项工作。如新农合和养老保险筹资工作,必须认真核对缴费人员身份证号、姓名等信息,确保信息录入真实有效,严格实行收钱必开票,收钱必上缴。还要耐心听取群众所问,细心解答群众所问,力做群众的贴心人、知心人、放心人。情系群众,甘于奉献“俯首甘为孺子牛”。徐峰临危不惧,冲在水库抢险第一线,连续三天两晚没合眼。为帮助群众增收,他还发挥计算机专业特长,将村民自制粉丝精装后,利用网络远销上海、杭州等地。他主动与老人结对子,尽自己所能帮扶五保户、困难户,把他们的冷暖放在心上,真心热心诚心对待着他们。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们要时刻保持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心态、永葆“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把群众的冷暖时刻挂在心上,把群众的需求当成自己的需求,把群众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坚持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心怀感恩,忠于本分“借得大江千斛水,研为翰墨颂师恩”。徐锋在生死之际,做出“让肝”和“爱心接力”的善举,在弥留之际“写”下满怀深情的心声。我想他称得上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在组织悉心培养和教育中茁壮成长,更在一方群众支持下竿头直上,我们应当不忘组织和领导的教育培养关怀,不忘群众的信任支持,大干一番事业,造福一方百姓,报答一份恩情,真正做到心安基层、奉献才干、向上向善。“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大学生村官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唯有实干才能兴业,我们要牢固树立看齐意识,以扎根基层的信念意识、履职尽责的担当意识、情系群众的奉献意识和心怀感恩的本分意识贯穿始终,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扑下身子、甩开膀子”的干劲,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好本职工作,成为群众贴心的一名大学生村官。学习徐锋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二】徐锋走了————2021年11月30日,因为罹患肝癌,这位曾经“让肝救人”的优秀大学生村官生命定格在28岁。现在,关于他生前所有的记忆都成为了追思:村民再也看不到那个常常穿梭在田埂村头的削瘦小伙;同事再也见不到那个话不多办事却认真的小徐......“绝望之际,党和政府还有许多好心人为我捐款、给我鼓励,挽救我的生命。”临终前,徐锋写了一封绝笔信,信中满是感恩与不舍,“我再也没有机会报答与感恩,只能说一声‘谢谢’”!弥留之际,绝笔信满是感恩与不舍“我的一生只有二十八年,我再也没有机会为党和人民工作了,我再也没有机会报答好心人、感恩社会了,我只能说一声‘谢谢’!”今年11月28日上午,一则绝笔信在黄山网络上不胫而走,无数网友为之动容。写信的是大学生村官徐锋,他2009年在安徽歙县郑村镇潭渡村任大学生村官,是安徽省第二批大学生村官。2021年底,他被查出罹患肝癌。绝笔信字里行间充满着徐锋对爱心人士、当地政府的感恩和不舍,“绝望之际,大家没有放弃我,积极为我募捐筹款,使我有机会做了肝移植手术,挽救了我的生命,并安排我在郑村镇工作。”出院后,徐锋坚持回到工作岗位。然而在几个月后的复查中,病魔再次降临————癌细胞扩散到肝、肺、腿骨。信中徐锋不无绝望地说:“长期住院治疗,可惜回天无力,可以断定,我的生命已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我只能遗憾离去了。”父亲徐文高一直都在医院陪伴。他说,入院初期,徐锋意识尚清醒,向他提出写“绝笔信”的想法。徐文高迟疑了,作为父亲,他始终没有放弃最后一丝希望。最终徐锋说服了懂电脑的表哥,他口述,表哥记录。11月中旬,徐锋病情进一步恶化,没有办法说清楚话,只能断断续续口述,且逻辑混乱。11月28日,不忍离别的家人发现他意识已不清醒,整理文稿后决定对外发布。“他的信感人至深,表达了他对人生、对事业、对亲人的无限眷恋。”看到这封绝笔信,安徽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邓向阳立即作出批示。“你忍受痛苦,弥留之际还惦记着政府和工作,还惦记着帮助过你的人,你已经无愧了!”一位网友在网上留言道。“命”临危险,却选择“肝”让他人2021年年初,歙县宣传部副部长吴建平曾为徐锋拍摄一组图片,照片中徐锋在潭渡村帮农民销售粉丝,一头浓密的黑发,满脸淳朴的微笑,精气神十足。同年12月,吴建平赶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此时的徐锋头发掉光,躺在病榻上吃力地朝他打招呼,消瘦不堪。“肝癌晚期,肿瘤直径8公分,最好的办法是肝移植,手术费至少50万元。”吴建平将徐锋的遭遇告知歙县县委、县政府,并在当地网络论坛发起捐款。爱心汇聚而来,很快徐锋初期的手术费有了着落。好消息很快传来,2021年1月18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来了一个与徐锋相匹配的肝源,手术马上就能开始。“徐锋的情况,移植一定要快!”医生说,马上手术的话依然有很大希望。此时,医院来了一位比徐锋病情更严重的女患者。临近手术时,徐锋又做出了一个决定:将肝源先给更需要的人。“有人比我更急,更需要它,就先让他移植了,我还能再坚持些日子。”事后,徐锋说。半个月后,医院再次为徐锋找到匹配肝源,为徐锋完成了肝移植手术。去世前一天,他还惦记着工作徐锋和潭渡村的缘分始于6年前。2009年7月,徐锋从黄山学院计算机专业毕业,来到歙县郑村镇潭渡村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村里的乡亲说:“这个小伙儿话不多,但跟我们亲,是打心眼里爱着农村这块土地。”话不多的徐锋,给老百姓留下了深刻印象。郑村镇潭渡行政村黎明自然村盛产粉丝,他利用专业优势,建起村级网站,他给群众构想“在网上卖粉丝”的路子,破解了村民自制粉丝难销售的瓶颈。郑村镇老党员诸葛纪钗,因一场车祸导致瘫痪。老人至今还留着住院时徐锋给他的书报,话语里满是不舍:“他来看我,带来书报和米面。出院后我留他在家吃饭,这孩子非要给钱,说是规定。我不要,他就偷偷把钱塞碗底下。”郑村镇纪委书记朱俊敏回忆,2021年,成功接受肝移植手术后一个月,徐锋突然出现郑村镇政府门口。“他戴着口罩,光着脑袋,执意回来工作。”考虑再三,镇领导班子决定让徐锋担任农经员一职,私底下,他们和各行政村打好招呼:非工作时间不要给徐锋打电话,不要安排过重事务。“我们给他减负,他却给自己加压。”朱俊敏说,2021年5月,郑村镇开展扶贫调查,任务量大,时间紧,需要深入搜集2700位村民的信息,徐锋坚持参与这项工作,他说在潭渡村当了三年多的村官,村里的情况很熟悉,这项工作交给他再合适不过。11月29日,徐锋去世的前一天,他给同事胡晓霞打了电话:“这项工作我只能做到这里了,请你帮我做完。”听着话筒那头浑浊模糊的声音,胡晓霞满脸泪水:“那项工作是两年前我们一起做的,早已完成了。他病得意识模糊,还惦记着之前的工作。”他牵挂父母,希望与眷恋的土地相伴徐锋出生在歙县的`山区,从小家境拮据,父母千辛万苦将他培养成人,临终前,他最牵挂的,莫过于父母了。“他们一辈子没有穿过一件像样衣服,没有享过一天福,年过花甲,还外出打工维持生活,为我还读书时的贷款。”绝笔信中,徐锋为不能尽孝而深深自责:“我患病三年来,他们放弃了一切,日夜陪伴,整天以泪洗面,看到他们满头白发,我无比痛苦。我不能为他们尽孝了,只能希望他们早点忘了我,安度晚年。”郑村镇是徐锋一生唯一工作过的地方。“那里是我的第二个故乡,我十分留恋这片土地。”徐锋在信中说,他也没有机会为这片土地贡献力量了,只能带着这份遗憾离去。“我有一个愿望,在我死后,能埋在这块土地上,让我能看到郑村镇的发展。”前天上午,郑村镇迎来了久违的晴天,阳光洒满徐锋曾工作过的潭渡村。徐锋被安葬在村里的公墓,这次,他将和自己眷恋的土地永远相伴。学习徐锋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三】“我的一生只有28年,我再也没有机会报答好心人、感恩社会了,我只能说一声‘谢谢’!”日前,一则村官的绝笔信让无数网友为之动容。写信的是大学生村官徐锋,他2009年在安徽歙县郑村镇潭渡村任大学生村官,却在2021年底被查出罹患肝癌。肝癌晚期,肿瘤直径8厘米,最好的办法是肝移植,手术费至少50万元。歙县宣传部副部长吴建平将徐锋的遭遇告知歙县县委、县政府,并在当地网络论坛发起捐款。爱心汇聚而来,徐锋初期的手术费很快有了着落。2021年1月18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迎来一个与徐锋相匹配的肝源,手术马上就能开始。“徐锋的情况,移植一定要快!”医生反复强调。而就在此时,医院来了一位比徐锋病情更严重的患者。得知这一情况后,徐锋立刻决定把肝源先让给更需要的人。“有人比我更急,更需要它,就先让他移植了,我还能再坚持些日子。”歙县爱心人士到浙江看望徐锋时,他笑着说。欣慰的是,半个月后,医院终于又找到与徐锋相匹配的肝源,他的肝移植手术顺利完成。“是那么多好心人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只有用更大热情和努力做好工作,才能回报帮助我的人。”徐锋生前说。2021年,术后刚一个月的徐锋,出现在郑村镇政府门口。郑村镇纪委书记朱俊敏回忆:“他戴着口罩,光着脑袋,执意回来工作。”考虑再三,镇领导班子决定让徐锋担任农经员一职,并私下和各行政村打了招呼:非工作时间不给徐锋打电话,不安排过重事务。“我们给他减负,他却给自己加压。”朱俊敏说
本文标题:学习徐锋心得体会范文范例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049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