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管理学概论复习考试大纲
1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管理学概论》复习考试大纲总要求1、能准确了解管理学思想发展史中的主要学派、重要人物及其主要思想。2、能比较准确地理解管理学中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影响因素。3、能准确掌握管理学中的基本理论,掌握管理的基本职能。4、能灵活掌握管理学中的主要理论及其在管理实际中的具体应用。5、能较为熟练地运用管理学中的各种分类方法和计划、决策、控制中的常用方法。内容第一部分管理的基本概念及主要思想一、管理、管理者和管理学(基本要求)准确理解管理的定义,掌握管理的特点和基本职能,了解管理者在组织中的主要职责和作用,了解管理学的特点。1、管理是依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综合运用人力资源和其他物质资源,以有效地实现目标的过程。2、管理的特点⑴管理是共同劳动的产物;⑵管理是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过程;⑶管理具有明确的目标;⑷管理的对象是组织中的人力和物力资源;3、管理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大基本职能。4、按管理者在组织中的地位,可以划分为: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高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人员,保证上级下达的各项计划和指令的完成。中层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贯彻高层管理者所制定的大政方针,并指挥基层管理者的活动。高层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对整个组织的管理负有全面责任,并侧重负责制订组织的大政方针,沟通组织与外界的交往联系等。5、管理者的具体职责⑴保证组织活动的顺利进行;⑵保证信息的集散和畅通;⑶改善组织状况,妥善解决问题,合理分配资源和安排时间,保证决策的及时性和正确性;6、管理学的特点是:应用性、综合性、科学性、艺术性二、西方管理思想的演变(基本要求)掌握西方管理思想发展过程中主要学派的观点、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贡献,了解各发展阶段管理思想的特点。1、传统管理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及贡献⑴“古典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其代表作——《国富论》,对以后的管理理论有重大的影响,主要观点:提出了“经济人”的假设;提出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强调劳动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力的重要性。⑵“人事管理之父”——罗伯特·欧文2⑶科学管理思想的先驱者——查尔斯·巴贝奇2、科学管理思想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及贡献⑴“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及主要观点: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主张一切问题实行科学化;提出管理职能和作业职能的分离。根据以上观点,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的四原则:一是对工人工作的每一个要素开发出科学方法,用以代替老的经验方法;二是科学地挑选工人,并对他们进行培训、教育和使之成长。而在过去,则是由工人自己挑选工作,并尽自己的可能进行自我培训;三是与工人们衷心地合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形成的科学原则去办;四是管理当局与工人在工作和职责的划分上几乎是相等的,管理当局把自己比工人更胜任的各种工作都承揽过来,而在过去,几乎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责任都推到了工人们头上。⑵“经营管理学之父”法约尔及观点法约尔提出了适用于一切组织的管理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有效管理的14条原则。⑶“古典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3、行为科学思想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及贡献⑴梅约及其人群关系理论通过霍桑实验,梅约得出了如下结论:行为和情绪是密切相关的;群体对个人的行为有巨大影响;群体工作标准规定了单个工人的产量;在决定产量方面,金钱因素比群体标准、群体情绪和安全感的作用要小。这些结论导致在组织如何发挥功能和获取目标方面对人的因素的新的重视,同时也导致家长式管理的增多。⑵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按其发生的顺序,分为5个层次: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个层次的需要是逐级上升的,只有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产生。⑶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影响员工积极性的因素有两类:一是“保健因素”,主要包括金钱、地位、安全、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等,这类因素的满足只能安抚工人的情绪,对激励不大起作用。第二类是“激励因素”主要包括工作的成就感,事业上的发展等,这类因素的满足能直接提高劳动效率。⑷弗洛姆的期望理论⑸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⑹布莱克和莫顿的“管理方格图”4、现代管理思想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及贡献⑴西蒙的决策管理思想作为决策管理学派的创始人,西蒙认为,管理的实质是决策,组织是由作为决策者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组织的决策是组织成员及其群体参与的结果。其贡献主要体现在:①突出了决策在管理中的作用。②系统阐述决策原理。③强调决策者的作用。⑵卢桑斯的权变理论第二部分计划部分一、组织目标(基本要求)了解组织目标的含义,掌握组织目标的特点和作用,了解组织目标的制订过程,掌握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31、组织目标是指一个组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要实现的目的。它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出发点,也是考核管理效率和成果的标准。2、组织目标的特点——差异性、多元性、层次性、时间性。3、组织目标的作用⑴组织决策的依据的特点。⑵组织效率评价的依据。⑶组织稳定的依据。⑷组织考核的依据。4、组织目标制定的基本原则⑴以满足社会或市场需要为前提。⑵以提高组织的投入产出率为出发点。⑶所制定的目标值应是经过努力有可能实现的。⑷要考虑组织的社会责任。5、组织目标的确定大致可分为三步:内外环境条件分析、确定总体目标内容、目标的分解和协调。6、目标管理的提出者是德鲁克。其基本思想是强调以目标为中心的管理;强调以目标网络为基础的系统管理;强调以人为中心的主动式管理。7、目标管理的过程分为:目标的确定、目标的贯彻、目标的考核三个阶段。二、计划概论(基本要求)了解计划,掌握计划工作的作用,了解计划的基本类型以及制订计划的方法。1、计划工作是指对现在及过去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对未来发展进行评估,以确定使组织能达到其目标的行为方针的全过程,具体包括计划的制定、贯彻、修正和实现。2、计划工作的作用⑴计划工作在整个管理工作中处于纲领性的地位。⑵计划职能促使组织目标更快地实现。⑶妥善的计划可以使管理者对未来的机会或困难有足够的准备并适时提出管理的对策。⑷计划职能是完成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必要前提。3、计划过程是决策的组织落实过程。计划通过将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活动任务分解给组织的每个部门、环节和个人,从而不仅为这些部门、环节和个人在该时期的工作提供了具体的依据,而且为决策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组织保证。4、计划的类型⑴按时间分,可以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⑵按业务职能分,可以分为经营计划、人事计划、财务计划和新产品开发计划。5、现代计划方法:滚动计划法、甘特图、网络计划技术。三、决策(基本要求)准确理解科学决策的含义,熟练掌握决策的分类和常用的决策方法。1、决策是为实现某一目的而从若干个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决策是管理的核心。2、决策的分类第一是按决策的作用和重要程度分为:⑴战略决策: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实施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由组织中的决策者作出。⑵管理决策:为保证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而解决组织局部重要问题的决策,由组织中的高层管理者作出。4⑶业务决策:为解决日常工作和作业任务中的问题所作的决策,由基层管理者作出。第二是按决策的性质分为:⑴程序化决策;⑵非程序化决策。第三是按决策问题的条件划分:⑴确定型决策;⑵风险型决策;⑶不确定型决策。3、决策方法⑴风险型决策的决策方法:决策树技术。⑵不确定性决策的决策方法:极大极小损益值法(小中取大法)、极大极大损益值法(大中取大法)、极小极大后悔值法(大中取小法)。第三部分组织篇一、组织概论(基本要求)准确掌握组织的含义以及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掌握组织管理的内容和作用,了解组织理论。1、组织是一种由人们组成的、具有明确目的和系统性结构的实体。任何组织都具有以下三个特征:⑴每个组织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这个目的一般是以一个或一组目标来表示的;⑵每一个组织都是由人组成的;⑶每一个组织都发育出一种系统性的结构,用以规范和限制成员的行为。2、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因事设职与因人设职相结合的原则、权责对等的原则、命令统一的原则。3、组织管理的内容:组织设计、组织协调、组织变革。4、组织管理的作用⑴组织管理是管理人员执行计划的手段;⑵组织是生产的第四大要素;⑶组织管理对于提高组织活动绩效起着重大的作用。5、组织理论⑴传统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有法约尔、泰罗、韦伯。其主要思想是强调以工作需要为中心,以努力完成工作任务为惟一目标,主要依靠权力来维系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理论限制了个人发展,压抑了人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⑵行为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有梅约、麦格雷戈。其主要思想是强调人际关系和信息沟通,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组织理论。这一理论过分强调人的因素,而忽视了专业化、分工、统一指挥和规章制度的作用,工作效率的提高受到一定的限制。⑶现代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巴纳德、西蒙。其主要思想是认为组织是开放的理性模式,强调组织的社会性,认为不能单纯用利润指标来衡量组织经营的好坏,必须考虑满足人的需求。二、组织结构(基本要求)了解组织内部的基本结构,理解部门化的含义和意义,能区分各种部门化的类型;能掌握和运用管理幅度的各种因素;了解各种组织结构形式的优缺点。1、所谓组织结构描述的是组织的框架体系。指构成组织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也就是组织各部门及各层次之间所建立的一种人与事、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它是人们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2、组织结构的形式: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直线制也叫单线制,是一种最简单的组织结构形式,适用于小型企业组织或现场作业管理。职能制可以解决主管责任人对专业指挥的困难,有利于职能部门进行专业的管理;但是,职能制会导致下属受多头领导,使指挥不能纵深发展。5直线—职能制可以避免单纯直线制和职能制的缺点,其组织结构是目前采用最广的组织形式。事业部制采取“集中决策,分散经营”的形式,有利于培养综合型的领导人才,但是容易造成机构重叠,增加管理费用。矩阵制是指为完成某一特别任务,由有关职能部门派人参加,参加项目的有关人员,要受纵横两方面的领导。任务完成之后,成员就回到原单位再去执行别的任务。3、部门化是将整个管理系统分解并再分解成若干个相互依存的基本管理单位,它是在管理劳动横向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的。分工的标准不同,所形成的管理部门以及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不同。组织设计中经常运用的部门划分的标准是:职能、产品以及地区。4、部门化的重要性⑴有利于通过规定各部门的工作内容和上下级关系来明确责任和权力。⑵有利于整个组织内部的沟通交流和控制。⑶有利于对不同的工作部门规定不同的政策,以便其成员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主动而灵活地进行工作。5、部门化的类型:⑴人数部门化;⑵职能部门化;⑶产品部门化;⑶顾客部门化;⑸市场部门化;⑹地区部门化;⑺工艺过程部门化。6、管理跨度也称为管理幅度,是指组织中每个层次所管理的人数多少。管理跨度与组织层次成反比关系,管理跨度越大,组织层次越少。三、组织关系(基本要求)了解权力的含义;掌握权力的类型、授权的益处及基本原则;了解集权与分权的相对性以及影响集权与分权的主要因素。1、权力是指为了达到组织目标而拥有的开展活动或指挥他人行动的权利。2、权力的类型:在一个组织中有二种不同性质的权力:直线权力和参谋权力。两者的关系是“参谋建议,直线命令”。3、授权的益处⑴可使高层管理人员从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专心处理重大问题;⑵可提高下属的工作情绪,增强其责任心,并增进效率;⑶可增大下属的才干,有利于管理人员的培养;⑷可充分发挥下属的专长,以弥补授权者自身才能的不足。4、授权的基本原则⑴明确授权的目的;⑵职、权、责、利相当;⑶保持命令的统一性;⑷正确选择受权者;⑸加强监督控制;5、集权是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高层次的一定程度的集中,而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低管理层次的程度上的分散。6、影响集权与分权的主要因素⑴组织的规模;⑵职责或决策的重要性;⑶组织文化;⑷下级管理人员的素质;⑸控制技术的发展程度;⑹环境的影响;6第四部分领导篇一、激励理论(基本要求)了解需要、动机、行为和激励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了解动机的特点和功能
本文标题: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管理学概论复习考试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10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