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管理心理学仿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勒温用数学中的“拓扑”和力学中的“矢向、强度”研究个人行为在群体中的变化,提出了()A.内在心理力场理论B.外在心理力场理论C.群体动力理论D.群体合力理论【答案】A【知识点】第1章2.爱德华.霍尔认为,人们在社会互动中,有四种不同的人际距离。其中0.55-1.25m属于()A.亲密距离B.私人距离C.社会距离D.公众距离【答案】A【知识点】第7章3.以埃尔顿.梅奥为代表的理论是()A.早期古典理论B.一般管理理论C.人际关系理论D.科学管理理论【答案】A【知识点】第2章4.韦伯认为理想组织机构模式是()A.心理模型B.任务模型C.官僚模型D.人际模型【答案】C【知识点】第2章5.表现为安静稳重、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注意力稳定难转移,善于忍耐,具有内倾性的气质类型是()A.多血质B.粘液质C.抑郁质D.胆汗质【答案】B【知识点】第3章6.通过对别人外部特征的知觉,进而取得对他们身份、地位的认识,这属于()A.人际知觉B.角色知觉C.对个人的知觉D.经验知觉【答案】A【知识点】第3章7.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对社会上某一类人的比较固定的看法,属于社会知觉效应中的()A.优先效应B.晕轮效应C.定型效应D.第一印象效应【答案】A【知识点】第3章8.把乌鸦的出现看成是不祥的征兆,把喜鹊的出现视为好兆头,这是()A.个人喜好的归因偏差B.涉及个人利益的归因偏差C.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因偏差D.对自然现象作拟人化归因的偏差【答案】D【知识点】第3章9.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或统计的需要,划分出来的群体称为()A.假设群体B.实际群体C.实属群体D.参照群体【答案】A【知识点】第7章10.“早熟”与“晚熟”是()A.能力的类型差异B.能力的水平差异C.能力发展的早晚差异D.能力的质的差异【答案】C【知识点】第4章11.“以他人为镜子促进自我知觉的形成”,是社会心理学家库利提出的()A.公平理论B.镜像自我C.期望理论D.强化理论【答案】B【知识点】第3章12.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认为,影响激励程度的因素主要是期望值和()A.需要B.动机C.人格D.效价【答案】D【知识点】第5章13.组织中的江西老乡经常聚会在一起的群体被称为()A.参照群体B.非正式群体C.假设群体D.实属群体【答案】B【知识点】第7章14.人们之间只进行与工作相关的信息沟通的是()A.正式沟通B.非正式沟通C.单向沟通D.双向沟通()【答案】A【知识点】第7章15.正式群体对于组织最主要的功能是()A.完成组织任务B.满足成员需求C.协调人群关系D.影响行为观念【答案】A【知识点】第7章16.小李原本不同意选张某为优秀员工,但是多数人同意,小李也举手同意了,这属于()A.常规行为B.正当行为C.情感行为D.从众行为【答案】D.【知识点】第7章17.合作性高,坚持性低的牺牲自己,满足对方的和解顺应策略,这种做法被称为()A.退避策略B.坚持策略C.克制策略D.妥协策略【答案】C【知识点】第7章18.团体行为实验中的一个实验结果:3人拉力是1人拉力的B.5倍。8人拉力不到1人拉力的4倍。原因:群体责任、利益扩散;认为别人不会尽全力。这就是团体行为理论的()A.团体中的服从现象B.团体中的压力现象C.团体中的社会惰化现象D.团体中的从众现象【答案】C【知识点】第7章19.下级将准备好的工作绩效报告提供给上级审阅的沟通方式属于()A.上行沟通B.下行沟通C.平行沟通D.工具式沟通【答案】A【知识点】第7章20.冲突的双方为了维持相互之间的关系,使两位始终的双方让步双方权益接受的策略。双方都放弃某些东西,而共同分享既得利益的做法更接近于()A.强制策略B.退避策略C.克制策略D.妥协策略【答案】D【知识点】第7章21.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李雷总结出八种人际关系行为模式,其中的观点认为,由管理、指挥、知道、劝告、教育等行为容易导致()A.敌对和反抗的反应B.信任和接受的反应C.尊敬和服从的反应D.协助和温和的反应【答案】C【知识点】第7章22.通过测量人们交往的频率、方向和层次等来反映人际关系状况的方法是()A.社会测量法B.行为测量法C.参照测量法D.动机测量法【答案】A【知识点】第7章23.决策完全由领导者作出,没有下属参与。属于目标导向理论中的()A.指令型领导B.支持型领导C.参与型领导D.成就型领导【答案】A【知识点】第10章24.赫塞和布兰查德把成熟度分成四个等级,其中的成熟下属特征是()A.(第一阶段)下属缺乏接受和承担任务的能力和愿望,他们既不能胜任又缺乏自信;B.(第二阶段)下属愿意承担任务但缺乏足够能力,他们有积极性但没有完成任务所需技能;C.(第三阶段)下属具有完成领导者所交给的任务的能力,但没有足够的动机。D.(第四阶段)下属能够而且愿意去做领导要他们做的事。【答案】D【知识点】第10章25.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之间是()A.反比关系B.正比关系C.部门关系D.平行关系【答案】A【知识点】第8章26.某公司分为亚洲部、欧洲部、美洲部和非洲部,属于下面哪种部门划分()A.过程型部门化B.职能型部门化C.地域型部门化D.产品型部门化【答案】C【知识点】第8章27.典型的组织文化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产品的外观和包装”属于下面哪一个层面的()A.物质文化B.制度文化C.精神文化D.习俗文化【答案】A【知识点】第9章28.美国IBM公司提出“IBM意味着最佳服务”更接近组织形象中的哪一个功能()A.辐射功能B.规范与导向功能C.凝聚与整合功能D.激励功能【答案】A【知识点】第1章29.人际关系的障碍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信息沟通不畅、行政程序不当等更接近于下面哪个方面()A.文化因素障碍B.社会因素障碍C.个体因素障碍D.团体与组织结构因素障碍【答案】D【知识点】第7章30.下面哪一个属于正式群体()A.经常一起登山的人B.学校里的同乡会C.车间的班组D.社会中“圈子”【答案】C【知识点】第7章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管理心理学主要研究()A.组织中的个体心理与行为B.团体心理与行为C.组织心理与行为D.领导心理与行为E.动物的心理与行为【答案】ABCD【知识点】第1章32.组织变革的内在动力主要有()A.企业战略B.组织设备C.组织成员特征D.理论联系实际E.组织成长【答案】ACE【知识点】第8章33.知觉的基本特性有()A.知觉的惰性B.知觉的选择性C.知觉的整体性D.知觉的理解性E.知觉的恒常性【答案】BCDE【知识点】第3章34.激励的原则主要有()A.把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结合起来B.因人而异的原则C.奖惩幅度大小适宜的原则D.奖励的导向性原则E.公平性与效益结合的原则【答案】ABCDE【知识点】第5章35.社会知觉的种类有()A.对他人的知觉B.自我知觉C.对物体的知觉D.人际知觉E.角色知觉【答案】ABDE【知识点】第1章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36.简述韦伯关于“官僚模式”的主要管理理念。【知识点】第1章【答案】①明确的职能分工;②明确的等级制度、职位阶层;③明确的法律与规章条例;④不讲人情,排除感情干挠;⑤组织职务按标准(专业训练与技术能力)选拔聘任;⑥规范书面文件,处理业务;⑦资源控制,提高效率。37.简述性格类型中的“场依存性与场独立型”行为特征。【知识点】第4章【答案】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巴人分为场依存性与场独立型。场独立型倾向于更多地利用内在参照(主体感觉)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能主动地读揣;环境,善于采用相当克制的方式表达冲动,有组织活动控制外来阻力的能力。特点是:心理分化(自我与环境的分离)水平较高,依据内在的标准处理问题,与人交往时不够细心,不能体察入微。场依存型倾向于以外在参照(可煮食物)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被动接受环境,缺乏自我领悟,自我控制力差,易产生自卑感与依赖行为。其特点是:对外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l,心理分化低,处理问题时往往依赖于“场”,与别人交往时能考虑到对方的感受。38.简述员工心理契约的特性。【知识点】第6章【答案】①主观性—理解与解释都是主观的;②动态性---心理契约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③互惠性---心理契约是员工与组织之间相互责任和义务的承诺;④效能性---心理契约承诺与违背都会产生重要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39.简述情商的具体心理内容。【知识点】第6章【答案】①情绪的知觉、评价与表达能力;②思维过程中的情绪促进能力;③理解和分析情绪可获得情绪知识的能力;④对情绪进行成熟调节的能力。(每条再具体说明一下)40.简述团体行为规范的主要类型。【知识点】第7章【答案】①团体绩效规范;②团体形象规范;③社交约定规范;④资源分配规范。(每条再具体说明一下)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举例说明组织承诺及其对管理的重要启示作用。【知识点】第6章【答案】①能够促进管理者感情投入、关心与爱戴员工,有利于实现员工第一的人性化管理。②是管理者与员工都更加重视组织内部的职业生涯管理。重视对员工、管理者进行以价值观为基础的职业指导和发展培训,支持员工、管理者的自我发展、成长与自我实现。③充分信任员工、下属,确保组织的开放、民主与公平。④了解管理、员工对组织承诺的状况。⑤有利于营造组织成员(管理者与员工)和谐的归属感、团队感和社区感。⑥有利于提升组织和员工之间的组织承诺与忠诚管理的水平。42.联系实际分析管理方格理论(要求配以图示)。【知识点】第10章【答案】管理方格图是一张纵轴和横轴各9等分的方格图,纵轴表示企业领导者对人的关心程度(包含了员工对自尊的维护、基于信任而非基于服从来授予职责、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横轴表示企业领导者对业绩的关心程度(包括政策决议的质量、程序与过程、研究工作的创造性、职能人员的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和产量),其中,第1格表示关心程度最小,第9格表示关心程度最大。管理方格图中,1.1方格表示对人和工作都很少关心,这种领导必然失败。9.1方格表示重点放在工作上,而对人很少关心。领导人员的权力很大,指挥和控制下属的活动,而下属只能奉命行事,不能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1.9方格表示重点放在满足职工的需要上,而对指挥监督、规章制度却重视不够。5.5方格表示领导者对人的关心和对工作的关心保持中间状态,只求维持一般的工作效率与士气,不积极促使下属发扬创造革新的精神。只有9.9方格表示对人和工作都很关心,能使员工和生产两个方面最理想、最有效地结合起来。这种领导方式要求创造出这样一种管理状况:职工能了解组织的目标并关心其结果,从而自我控制,自我指挥,充分发挥生产积极性,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工作。除了那些基本的定向外,还可以找出一些组合。比如,5.1方格表示准生产中心型管理,比较关心生产,不大关心人;1.5方格表示准人中心型管理,比较关心人,不大关心生产;9.5方格表示以生产为中心的准理想型管理,重点抓生产,也比较关心人等。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5分)43.案例:某公司经理准备指导他的两个下属工作,其中一人甲,业务能力较强,但是工作态度不积极,缺少热情;另一个人乙,工作热情高,但是业务能力不足。问:(1)甲、乙各为哪种成熟度的下属?简述这两类下属的行为特征。(2)根据何塞和布兰查德的领导理论,经理该如何指导甲、乙两人更为适合?【知识点】第10章【答案】(1)甲为第三阶段成熟度的员工。这个员工业务能力较强,但是工作态度不积极,缺少热情。乙为第二阶段成熟度的员工。工作热情高,但是业务能力不足。(2)对甲的领导方式应当采取参与型;对乙的领导方式应当采取说服型。管理心理学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本文标题:管理心理学仿真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64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