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某某纪检干部在全市纪检监察宣传业务培训上的交流发言浸润三有蕴含四情
某某纪检干部在全市纪检监察宣传业务培训上的交流发言:浸润“三有”,蕴含“四情”记得刚刚开始学习廉评写作时,我也有一些困惑。比如看到别人写的评论读起来很顺溜,觉得也不是特别难,但自己写起来老是卡壳。有时候,觉得有的话题值得议论一下,但是开了头,又好像没什么话说,往往半途而废。每每这时,我就想起一幅漫画:有个人扛起锄头挖井,但都挖不深,没出水。井挖了很多,但都是废井。于是我常以“挖井人”自嘲,因为挖井技术不够火候、锄头不够锋利,没找到疏通泉源的法子。只能多学学师傅,多磨磨“锄头”,多挖挖泉眼。一、有勤学多“师”的习惯从主流媒体学。文章合为时而著,写廉评要关注实时新闻热点及民众舆论。平常坚持关注主流媒体和纪检监察媒体,还可刷刷主流新闻媒体的抖音号、微博,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思考维度。有针对性地阅读相关时事新闻的评论员文章,学他们是如何找切入点,揣摩他们的写作手法、行文风格,并结合自身实际,有创造性地糅合到自己的写作之中。从身边学。见见不同的人,融合不同的视角,才能写出不同。记得有次单位开展调查走访活动,了解到在执法过程中,有位个体户硬是要塞几包“和气生财”的香烟给执法人员,被拒绝后,又把香烟丢在办公桌上转身就跑,追都追不上。于是执法人员只好把香烟上交党风廉政联络室,并退还给了个体户。当时,我写了篇稿子,但一直想不到好的标题。刚好和单位的余主任聊起这件事,他开玩笑说:“哈哈,看来是不要‘和气生财’,只要清廉执法呀。”他的一句话顿时激发了灵感。在他的指导下,我们定下了标题《拒“和气”要清廉》,稿件发表在红网。可见,写文章不能一味埋头苦干,要和身边的人多交流、多学习,才能集思广益,迸出不一样的火花。二、有舍得“磨锄头”的韧劲“写5页纸的报告,必须先看50页纸”。写廉评也是如此。首先是收集素材。找准新闻热点或社会现象,查阅相关的纪检业务知识、古今中外典型案例、事迹、具体数据等等。然后是消化吸收素材。素材的运用有三重境界:“用眼”,就是把收集的材料仔细阅读并理顺思路,确定文章的主旨;“用脑”,所有的素材都应围绕文章主旨而服务,与其无关的素材,无论有多好,都应该删去,因此,要根据自己的思路,将素材删繁就简,并按照相应的主次进行排列,使之更贴合主题;“用心”,就是带有真情实感,用自己的语言由衷的阐发开来。最后是打磨文章。写完稿子后,不要着急立刻发出去,先读一读,改一改,查一查,仔细琢磨一下。比如在写一篇关于把好选人用人审核关的文章时,我前后删改了几次。正准备定稿了,第二天清早醒来又觉得有可删减之处,于是把手机翻出来改了两段。通过反复琢磨,《选人用人切忌“蜻蜓点水”》被三湘风纪网采用。三、有热腾腾的烟火气息让笔端带着“烟火气息”,还需在文字表达上多多挖掘情感泉源,做到蕴含“四情”:要有常情。要贴近实际,活学活用,从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生活常识中获得养分。比如朱金良老师的《扁担中间硬扎,才不会打塌》,就是化用了桃江当地的一句谚语:“扁担没扎,两头打塌”。把“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广大基层干部的真抓实干”比作扁担的两头,把“市直部门单位中层管理干部的中坚作用”比作“扁担中间硬扎”,生动形象,恰到好处,使整篇评论立体充盈起来,读来印象深刻。要共情。写廉评时,廉政底线要坚持,道理要讲明白,但也要贴人心、暖人心,激发人心。比如袁静老师的《过节自觉守廉才有幸福团圆》,文章主题选得很巧妙。不仅讲明了道理,更是贴合过年期间的喜庆祥和气息,读者在情感上很乐于接受。后来,我在写市纪委全会专评时,也借鉴了袁老师的妙招。当时我准备从全会报告中挑选一句话作为切入点。最开始选的是“以铁的纪律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写了一半后记起袁老师的这篇文章,再三斟酌后,选了“在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上持续用力”这句话作为评论的主题,感觉更有一种激人奋进的力量。要有理情。纪检监察工作的特性,决定了我们在写廉评时,需要讲问题、讲法规、讲作风,有理有据,肩负起弘扬优良作风、传播社会正能量的使命。要有才情。激昂文字,文采飞扬。
本文标题:某某纪检干部在全市纪检监察宣传业务培训上的交流发言浸润三有蕴含四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721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