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三: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考试说明(1)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汉字的起源和演变书法中国画(2)文学成就: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3)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京剧的产生原始文字符号:新石器时代甲骨文:商: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一)、汉字的起源及演变过程1、文字起源:2、文字演变(1)脉络:甲骨文、大篆(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2)趋势:由繁到简,逐步规范化,稳定化字体创立或成熟时间特点⑴小篆创始于秦代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⑵隶书始于秦朝,流行于汉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3)草书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4)楷书形成于汉末字形方正,规矩严整(5)行书开始盛行于晋代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最活跃的字体书法字体3、中国古代汉字发展为书法艺术的原因(1)字型丰富、数量庞大的汉字(2)汉字形体具有先天的艺术性,(3)知识群体的形成,是书法艺术产生发展的动力。(4)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5)书法理论的日趋成熟,4、书法艺术的发展•(1)书法开始成为自觉的艺术:(魏晋南北朝)代表人物:王羲之•(2)书法艺术达到新的高峰:(唐朝)•表现:书法理论日趋成熟•代表人物:张旭、怀素;颜真卿、柳公权•(3)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有意无法”:(宋代)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4)追求个性化、平民化、世俗化:(明代)祝枝山、文徵明朝代艺术特色书法名家备注魏晋南北朝虚玄灵动书法开始成为自觉的艺术隋唐书法艺术的高峰宋代明代4、书法艺术的发展王羲之张旭、怀素狂放不羁颜真卿、柳公权注重规范法度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有意无法祝枝山、文徵明个性化平民化世俗化大篆小篆甲骨文隶书楷书观察图片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图片中的书法作品分别是什么字体?最具有审美价值?最具有实用价值?楷书隶书行书草书二、书法艺术魏晋以前自发阶段注重书法的实用功能,很少追求书法的审美功能魏晋时期自觉阶段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楷书魏晋--定鼎钟、王唐代--盛世欧、颜、柳草书东晋王、王唐朝张、怀行书笔画详备结构严整实用价值笔画简约线条流畅审美价值兼具晋王羲之、唐颜真卿、宋苏轼、元赵孟頫、明文征明王羲之楷书作品欧阳询楷书作品颜真卿楷书作品柳公权楷书作品王羲之草书作品张旭草书作品怀素草书作品王羲之行书作品《兰亭序》1.(07上海)结合下图信息,“文字图画”的准确含义是A.原始社会晚期,汉民族先民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的符号,渐渐演变成为汉字B.因为“书画同源”,故汉字可以用图画出来C.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D.象形字越来越符号化,逐渐脱离图画,形成汉字2.(09广东)下列“考”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献中的是ABCD2.在殷墟贵族墓葬中发现了许多随葬的贝壳,甲骨文中也有如图1所示的带“贝”的文字。这说明A、贝用于占卜B、贝用于祭祀C、贝是装饰品D、贝是货币图7为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局部)3、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些时代特点,如“宋人尚意”,即通过字体书写,表现自己追求的意境。就很能体现“尚意”的特征。这幅作品字体的特点是A、字形方整,笔画平直稳重B、字形扁方,笔画平稳舒展C、字形严谨。笔画密集繁复D、字形多变,笔画简约流畅4.从商朝甲骨文演变到现今使用的汉字经历了三千多年,下图所示说明了文字演变的主要规律是由繁到简、从难到易。决定其如此演变的因素有①古代帝王所创造②受书写工具影响③有利于交流传播④摒弃文化传统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5.关于书法艺术发展的两个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觉阶段②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发阶段③魏晋以前人们注重书法的实用功能,少有追求审美功能④魏晋以后书法兼备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书法美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6、右图是2008年奥运会场馆的部分标识,其构思取材于A.楷书B.草书C.小篆D.行书7.(08江苏)“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A、王羲之B、张旭C、颜真卿D、柳公权(二):中国画时代画种绘画风格时代特征代表人物及其特点新石器时代岩画战国、汉代帛画魏晋文人画社会危机、士人群体形成顾恺之唐代画种丰富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推动文化发展吴道子“吴带当风”宋、元文人山水画文人阶层壮大理学的兴起马远、夏圭“残山剩水”风俗画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文化普及张择端明、清文人画时代变化、社会动荡八大山人风格奇特民间绘画木刻版画、年画、壁画、布贴画、剪纸画自然、生动、质朴、粗犷,又不失浪漫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凸显个性“以形写神”创制法度,雍容华贵注重意境描绘市井生活不拘成法总结: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特点:1、写实与写意两大风格2、融诗书画印为一体3、不断继承与创新发展,塑造民族性格女史箴图步辇图清明上河图1.郑燮的《墨竹图》,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绘画特点符合A.原始岩画B.中国文人画C.汉代帛画D.民间绘画2、《清明上河图》A、是明朝张择端的代表作B、以表现社会风俗为主题C、反映了两宋时期宫廷画院的活跃D、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民间风情3、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是宋朝以后绘画艺术的突出特点,产生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A、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B、民间文化的发展。C、画家的性格。D、统治者的提倡(三):文学成就一、先秦时期:《诗经》和楚辞1、《诗经》(1)概况:A时间:B内容分为三部分:(2)特点:(3)地位:西周至春秋中期风、雅、颂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2、楚辞(骚体)--诗歌体裁(1)特点:(2)代表及作品采用楚国方言和民歌形式,句式灵活。屈原《离骚》(1)特点:辞藻华丽,讲究排比、散文韵文并(2)代表及作品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二、汉赋------汉代流行一种新的文学体裁三、唐诗—诗歌的黄金时期时期代表人物初唐盛唐中唐晚唐陈子昂王勃高适岑参孟浩然王维李白杜甫山水诗浪漫主义诗人(诗仙)现实主义诗人(诗圣)白居易杜牧李商隐(小李杜)边塞诗讽喻诗四、宋词(1)起源:诗的另一种形式,起源于唐代。(2)特点:句子长短不齐,更便于抒发感情(3)宋词派别及代表:婉约派:柳永(北)李清照(南)豪放派:苏轼(北)辛弃疾(南)五、元曲:(1)历程到元代,散曲的创作进入繁荣阶段,与元杂剧合称为元曲。(2)代表人物:关汉卿、马致远六、明清小说(1)小说的兴起与发展魏晋南北朝——(兴起)志怪小说——《搜神记》《世说新语》唐朝——传奇(短篇小说)——《柳毅传》《莺莺传》宋代——话本(新阶段、奠基)明清——小说(蓬勃发展、空前繁荣)以描写农民起义为题材,反映人民的反抗斗争:以讽刺的手法揭露科举制:以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和贵族家庭的盛衰,批判封建社会:以神话故事的形式反映人民的斗争精神: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借写妖魔鬼怪故事批判封建社会:下列是介绍明清小说的文字,请列举其作品:《水浒传》《儒林外史》《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聊斋志异》1、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原始傩仪---起源两宋南戏----发展元杂剧----成熟明朝—地方戏曲---昆曲流传甚广清朝—京剧---国粹(四)京剧的出现2、京剧的形成:a、乾隆末年b、道光年间3、京剧的发展:a、同治、光绪年间—b、民国以来:徽剧戏班进京演出“徽汉合流”—京剧成熟“同光十三绝”走向世界成就:(1)思想:(2)科技(3)诗歌:(4)小说:(5)书法:(6)绘画:问题:宋元文化有哪些杰出的成就?有何特点?特点:1.科技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大大推动了世界文明进程。2.文化全面繁荣,成就辉煌。3.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交融,共同推动文化繁荣。4.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对文学有很大影响。5.中外交流深入发展,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问题:宋元文化有哪些杰出的成就?有何特点?原因?试从政治、经济的角度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1)宋元商品经济发展,为文化繁荣奠定基础;(2)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期分裂局面,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统一,国家相对安定。(3)宋元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制度更趋完备(4)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5)继承和发展了隋唐的文化成果。总结:中国古代文化特色与社会存在的关系1.先秦:2.秦汉:3.隋唐:4.宋元:5.明清:中国古代文化特色与社会存在的关系1.先秦: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2.秦汉:国家统一,生产发展,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加强。文化由此得到迅速的发展,文学艺术各放异彩。3.隋唐:封建社会进入鼎盛时期: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民族融合、文化艺术全面繁荣,同时社会走向正轨,法度规范成为社会的需要。中唐以后,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政治黑暗,出现了大量表达人民痛苦、揭露统治阶级罪恶的作品。4.宋元:宋代重文轻武,商业繁荣,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两宋之际,天下分裂激发了诗人救亡图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元代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5.明清: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文化专制、八股取士,从而出现了揭露封建制度腐朽黑暗的小说和艺术作品。1.《诗经》保存了我国古代哪个时期的诗歌?A、商朝到春秋初期B、西周初到春秋中期C、西周初到春秋初期D、东周初期到春秋初期2.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A《老子》B甲骨卜辞C《楚辞》D《诗经》3.(2004上海)就论证端午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而言,下列哪方面的证据应当最具有说服力?A、古籍的记载B、屈原的作品C、政府的声明D、学者的解释4.(2006年上海)早在先秦时期,中国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已十分明显。就文学而论,北方注重说理,南方倾向抒情。比如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境界,给人强烈审美愉悦的诗人屈原就生活于A、中原B、齐鲁C、楚地D、巴蜀1、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句子有长有短,可以配曲歌唱。元曲主要是元杂剧,是一种在诗、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包括说唱、音乐、舞蹈和完整故事情节的歌剧艺术。推动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统治政策的调整B.中央集权强化C.城市经济的发展D.主流思想的演变2、“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是唐代一位著名诗人的诗句。这位诗人最有可能是A.陈子昂B.孟浩然C.杜甫D.杜牧3.下列诗歌反映了流落南方的士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的是A.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B.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C.京洛胡尘满人眼,不知能似浙江不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4.“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北宋词人柳永的词之所以在宋代能得到广泛的传播,主要是因为他的词A.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B.善于描绘雄浑壮观的景物,表达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C.蕴涵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D.反映市民的生活面貌,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5.一位中国古代农民穿著棉袄,吃着烤熟的甘薯,在露天剧场欣赏戏剧《窦娥冤》,这位农民生活的朝代最有可能是在A.北宋B.元朝C.唐朝D.明朝6.从宋代的瓦肆到元代的杂剧再到明清的小说,说明我国古代文学:A、反映了教育的普及B、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要求C、有利于白话文的推广D、在发展中,高雅文化消失7.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A.逐渐平民化B.逐渐贵族化C.逐渐神秘化D.逐渐宗教化8、(09浙江)明清时代.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形式的长篇和短篇白话小说蓬勃兴起和长足发展。这主要是因为A.白话文开始兴起B.文学素材日益丰富C.市民阶层逐渐壮大D.思想控制放松9、《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
本文标题: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857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