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 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以创先争优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的理论和实践
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以创先争优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摘要:创先争优是高校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载体。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应该紧紧围绕提高办学质量这一中心,始终围绕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这一主线,牢牢把握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这一重点,构建以先进理念引领为主体、以科学举措和卓越能力建设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模式。关键词:创先争优党的建设高校党的十七大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1]。”创先争优赋予党的先进性建设以鲜明的时代特色,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一种新的实践形式,是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一、创先争优是新时期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正处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跨越的新阶段,对高校党组织和党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党的建设只有在创建先进党组织和争当优秀共产党员的实践中,积极搭建创先争优平台,着力营造创先争优氛围,以先进的理念谋划新蓝图、以科学的举措推动新发展,以卓越的能力实现新跨越,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整体水平,才能涌现出更多的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从而不断增强高校党的建设活力,永葆高校党的建设的先进性,形成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同时,以创先争优活动的丰富成果推动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以跨越发展的实际成效检验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为办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提高坚强的组织保证。习近平副主席在河北唐山调研时指出:“正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为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供了有力抓手和重要平台”。党的先进性建设不仅需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还要有强有力的实践载体支撑理论认识变为现实,并在创先争优的实践过程中接受检验,使其得到不断深化和发展。在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中,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结合起来,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坚持重在实践、贵在实践、成于实践的原则,把加快学校发展建设的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融入到创先争优活动中,在推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上中共同提高、整体推进,才能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科学发展优势,把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科学发展资源,把党的建设成果转化为科学发展成果。二、以创先争优推进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应坚持的原则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面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实现创建一流大学目标的根本政治保障,是摆在大学党组织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2]。应该坚持以下三个原则。1、坚持以提高办学质量为中心。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3]。”只有紧紧围绕和服务“提高质量”这个中心任务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来推动高校党的自身建设,才能更好地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为高校的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才能充分发挥和体现高校党的先进性。2、坚持以贯彻落实《条例》为主线。新修订的《条例》贯彻了中央对高校党的工作的新要求,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最新成果,是高校党的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规章。认真贯彻《条例》,对于进一步推进高校党的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具有重要意义。只有把《条例》的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贯穿于高校创先争优活动始终,切实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才能更好地坚持高等学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更好地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更好地提升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3、坚持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重点。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4]。只有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和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积极推动党员教育方法和模式的创新,努力拓宽党员结合本职岗位和日常工作创先争优的渠道,才能充分激发党员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动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师生、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党的先进性建设才能真正取得实效。三、建立以创先争优推进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科学模式坚持“一体两翼”,旨在以先进的理念引领为主体,以科学举措谋划和卓越的能力建设为两翼,努力形成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和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的双赢局面。1、以先进的理念为主体,引领“创先争优”和大学的跨越发展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先进办学理念的形成离不开先进理论的支撑,离不开对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的学习和运用。不断学习、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也是高等学校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高等学校要坚持把创先争优和学习型党组织创建紧密结合起来,在创先争优中比学习、比提高,在学习中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提升理念。要强化科学理论武装,坚持以校(院)两级中心组学习为牵引,进一步完善学习制度、创新学习方法、提升学习实效,组织党员干部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知识和党的历史、高等教育理论等方面的学习;注重培训提高,围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需要,深入研究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干部的素质能力要求和培训需求,多层次、多渠道、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进行履职所需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管理方法的培训,形成合乎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要求的先进工作理念;养成学习习惯,要将学习纳入考核评价体系,把学习绩效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硬性指标。要通过在线答题和在线学习记录等形式强化日常学习督导,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学习的内在动力和外在驱动力,逐步形成自觉学习、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的良好习惯和“常学习、常提高、常创新”的良好局面。2、以科学的举措谋划为“一翼”,确保“创先争优”取得实效,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科学举措是建立在对科学规律的把握上,只有善于发现、认识、利用规律才能形成科学举措、提高发展成效、实现发展目标。要在“创先争优”中深入总结高校“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经验和规律,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办学规律、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律和高校党组织自身建设规律,学习、总结、融汇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在此基础上,立足国情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情况,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牢牢把握提升质量和改革创新两个重点,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重点,加快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育学术领军人才为重点,加快凝聚高水平师资队伍;打造国际高水平学科为重点,加快优化学科结构;以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为重点,加快提升科学研究创造力;以提高国际影响力为重点,坚持把国际化放到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谋划和推动;以提高学校软实力为重点,不断推进大学文化体系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以提高高校党的办学治校能力为重点,不断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3、以卓越的能力建设为“一翼”,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力争实施各项科学举措成功推动发展能力的高低不仅影响发展速度,而且会决定发展的质量。历史证明,只有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战斗力、凝聚力才能得到不断增强,党的办学治校能力才能得到全面提高。高校党组织要立足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瞄准大目标,找准切入点,把握着力点,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强调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学校工作,坚持和完善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党要管党原则和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贯彻落实《条例》,不断健全和完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发挥院(系)党委(总支)的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让每一个院(系)党委(总支)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有力基点;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创新党组织活动内容和形式,不断提高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让每一个党支部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坚强堡垒;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在优秀大学生和青年学术骨干中发展党员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拓宽党员结合本职岗位和日常工作创先争优的渠道,让每一名党员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先进分子和强大动力。四、哈尔滨工业大学以“四点切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践与成效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后续工作和工信部党建创优工程相结合,紧扣学校发展实际和远景目标,以“培育一流创新人才,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创先活动主题,以“四点切入”为主要途径推动创先争优活动走向深入,使创先争优活动成为党的先进性在哈工大的具体体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相继报道了我校以创先争优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有效做法。2010年11月,中组部对哈工大以典型引路推动创先争优常态化情况进行了调研,李源潮同志和李建华同志批示推荐哈工大经验。1、以精神引领为切入点,激发创先争优动力李长春同志在《母校九十华诞感怀》文章中写到:“在90年的办学历程中,母校培育了牢记使命、报效祖国的爱国精神,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海纳百川、包容开放的协作精神,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这些宝贵精神财富,是母校历经风雨、成长壮大的重要支撑,是母校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哈工大学子为祖国和人民的事业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学校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学习、弘扬哈工大精神融合起来,激励党组织党员不断创先进、争优秀,克服困难,再创佳绩。近年来,学校建设了博物馆、航天馆等教育场馆,编撰出版了《八百壮士系列丛书》、《精神的力量》等图书,激发党组织党员创先争优的积极性主动性。2、以典型引路为切入点,明确创先争优导向坚持把培育典型作为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系统总结了项目孵化、链式传递等一系列有效做法,加强“报、台、网”宣传,开展“十佳辅导员”、“十佳英才”和“我心目中的优秀教师”评选活动,举办“榜样的力量”先进事迹展和“青春的选择”先进事迹报告会,极大地激发了全校师生学习典型、赶超典型、争当典型的热情。在2010年的“七一”表彰中,学校重点突出创先争优主题,评选出了先进基层党组织“十佳”、优秀共产党员“十佳”等一批优秀集体和个人。在建党89周年之际,两位年逾80岁的离休老教授在党旗前庄严宣誓,圆了60多年的“入党梦”,成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鲜活教材。3、以立项牵引为切入点,搭建创先争优平台学校多部门分别开展课题立项工作,促使典型不断涌现。校团委启动了基层团组织工作立项,在全团掀起了追求卓越、打造精品的热潮,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学工系统启动了先进班集体创建立项工作,实施了564个项目,涌现出了一批特色鲜明、全面发展的先进班集体,0618102班积极创建研究型班级,全班全部读研深造,该班被评选为黑龙江省先进班集体。大学生科技创新立项吸引了511个学生团队的积极参与,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上,“智能羽毛球发球机”项目在“我最喜爱的10件作品”评选中力拔头筹,这是我校学生连续第3年入围该奖项。校工会评审支持了24个工作课题研究与实践立项,推动工会系统创先争优,学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学校还通过创新科研基金立项,鼓励教师立足科学研究创先争优,在去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中,学校共有314项资助成功获批,并产生了2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4、以承诺答辩为切入点,确保创先争优长效学校坚持以承诺答辩为切入点,做到党建工作常抓常新,形成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出台了《关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落实服务承诺制。学校坚持推行入党答辩、预备党员转正答
本文标题: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以创先争优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的理论和实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858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