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 第13章科技进步与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13章科技进步与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制度设计第一节可持续发展问题概述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由来1、侧重自然方面:生态学家提出持续性,即“生态持续性”(ecoldgicalsustainability)。1991年11月,国际生态学联合会(INTECOL)和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IUBS)联合举行了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专题研讨会上定义为:“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其含义为可持续发展是不超越环境,系统更新能力的发展。2、侧重于社会方面:1991年,由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N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共同发表《保护地球一一可持续生存战略》(CaringfortheEarth:AStrategyforSustainableLiving),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之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并提出了人类可持续生存的九条基本原则。3、侧重于经济方面的定义。可持续发展爱德华-B·巴比尔(EdivardB.Barbier)在其著作《经济、自然资源:不足和发展》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皮尔斯(D-Pearce)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今天的使用不应减少未来的实际收入”,“当发展能够保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时,也不会使后代的福利减少”。4、侧重于科技方面:斯帕思(JammGustareSpath)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一一尽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密封式',工艺方法一一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5、综合性定义: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总之,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二、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1、来自自然资源的压力2、来自人口增长的压力3、来自环境问题的压力三、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1、主要内容:1)生态可持续发展: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在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环境,包括控制环境污染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2)经济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以体现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它不仅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3)社会可持续发展:以改善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应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们享有平等、自由、教育等各项权利的社会环境。2、基本原则1)公平性原则:一是指代际公平性,二是指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三是指人与自然,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公平性。2)可持续原则:是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产率的能力。3)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原则,则是共同的,需要全球共同联合行动。4)和谐性原则: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5)理性需求原则:立足于人的需求而发展人,强调人的需求而不是市场商品,是要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6)发展性原则:持续发展本身隐含着不断地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阶段性过程。第二节可持续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1、改变世界资源配置格局:2、引起国际贸易内容的变化:3、使国际分工得到科学划分:4、加速全球产业结构调整:5、对国际资本流动产生影响:6、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7、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第三节科技进步在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1、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生产力=科学技术进步×(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科学技术具有乘数效应,科学技术进步越快,其乘数值也越大。2、科技进步对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起支撑作用科技创新催生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产业科技进步趋势带动传统产业融合趋势当前科技进步的核心—信息技术带动世界经济蓬勃发展科技进步决定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进程第四节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设计1、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制度设计概况:P352-353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等内容的协调发展构成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体系;管理、法制、科技、教育等方面的能力建设就构成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支撑体系。能力建设1、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系:提高决策与管理能力,建立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组织结构,形成综合决策与协调管理的机制。2、可持续发展的法制体系:可持续发展战略具体化、法制化,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使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得到控制,保障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3、可持续发展的科技系统:科学技术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基础,可以有效地为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提供依据与手段,扩大自然资源的可供给范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提供保护生态环境和控制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4、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精神的教育事业,使人们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知识,和具备可持续发展的道德水平。5、可持续发展的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行动,必须依靠社会公众和社会团体最大限度的认同、支持和参与可持续发展在中国——成就1、经济发展方面。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2、社会发展方面。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遏制,科技教育事业取得积极进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消除贫困、防灾减灾、医疗卫生、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3、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面。国家用于生态建设、环境治理的投入明显增加,能源消费结构逐步优化,重点江河水域的水污染综合治理得到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有所突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通过开展退耕还林、还湖、还草工作,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取得成效。4、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方面。各地区、各部门已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了各级各类规划和计划之中,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有了明显提高,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并正在得到不断完善和落实。可持续发展在中国——问题1、突出矛盾:经济快速增长与资源大量消耗、生态破坏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人口众多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一些现行政策和法规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等。2、亟待解决的问题:人口综合素质不高,人口老龄化加快,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城乡就业压力大,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不完善,能源结构中清洁能源比重仍然很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国民经济信息化程度依然很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浪费现象突出,环境污染仍较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立法与实施还存在不足思考题
本文标题:第13章科技进步与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867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