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中国区域品牌集群效应探析之晋江篇
中国区域品牌集群效应探析之晋江篇作者:佚名文章来源:人民政协报点击数:213更新时间:2009-9-1■晋江品牌的神话和现实:晋江的一切竞争力源自品牌晋江的一切竞争力源自品牌,“做品牌”是这个地方企业独特的能力禀赋,而且它们已经建立起了难以逾越的竞争门槛。不过,品牌真的是晋江内贸企业获得市场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么?层出不穷的晋江品牌在未来是否还具有更广阔的生存和扩张空间?如果我们按照惯常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来对一个地区经济进行分析的思路来看待晋江,首先试图对晋江的历史追根溯源,晋江原来是大泉州的通称,它的名字源于泉州旁的一条江。古时的晋江涵盖了今天的泉州、石狮和晋江三地,而前两个地方都拥有比晋江更为悠长的文明和商业。每次提起晋江品牌时,人们都可以拉出一个长长的列表,但是这个列表却显得纷乱芜杂,既有位居国内一线的主流品牌,也有大量居于二三线的小品牌,甚至还有不少鱼目混珠的“山寨品牌”。[详细]■安踏特步鸿星尔克361劲霸七匹狼柒牌之后:谁是晋江品牌第108个?根据晋江政府官方的统计,晋江现在已经有107个知名品牌。安踏、三六一度、特步、劲霸、七匹狼、柒牌……晋江的名牌已经如此众多,根据晋江政府官方的统计,晋江现在已经有107个知名品牌。那么,还会有第108个吗,下一个晋江名牌的机会又在哪里?我们不妨对晋江品牌做一个简单的SWOT分析。晋江企业的定位大都是国内的大众市场,又具备一定品牌意识的人群。这个市场不但是中国消费者基数最大的市场,还避免了与国际成熟品牌的直接冲突。并且晋江品牌宣传简单直接,易于理解,贴近消费者。晋江企业大都没有自己独特的设计,品牌辨识度差,“大家都是看到谁家哪款单品卖得不错,就生产类似的”,这已成为大部分晋江企业心照不宣的共识。第108个晋江品牌的生存空间在哪里?它是会选择差异化的市场定位,还是细分出一个利基市场,以高质量或者超低价格作为卖点。[详细]■晋江品牌现象与晋江政府品牌觉悟·晋江品牌现象研究:一个非品牌企业的非典型路径即使晋江被称为“中国品牌之都”,即使“做品牌”似乎一下子就成了众多晋江企业共同的生存方式,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所有晋江企业的进化方向都指向品牌这同一个终点。实际上,晋江的经济结构中依然有60%的外贸型企业——它们或是直接为海外品牌代工,或是直接生产货品化的商品向国外销售。而在剩下40%的内贸企业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直接服务于产业链下游,比如生产辅料、配件的企业们。这些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它们不需要直接面对消费者,我们暂且将其归结成为“非品牌”类的企业。由于它们在产业链上所处的位置,这类企业向下游转嫁成本的能力更弱,对于现在外部世界需求紧缩和国内生产要素红利消失所带来的冲击,它们的感受更加刻骨。生存环境所发生的巨大改变,逼迫着这些企业做出改变来回应,而它们选择的路径则各有不同。那么,这一类企业的进化需要遵循何种逻辑?[详细]·一个服务型政府的发展溢价:晋江政府的品牌立企觉悟早在服务型政府的口号风靡之前,晋江市政府就在做着一个服务型政府的事。“晋江的所得税率与相隔一小时车程的厦门相比要高出8%,这对于一些利润率本身就不高的中小企业而言是一个很大的障碍,但是很多晋江企业还是留在了本地发展。不谦虚地说,晋江的政务环境和全国其它地区相比都是较优秀的。”晋江经济发展局副局长林永红的一番话让我们开始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企业心甘情愿地留在这座小城。除了产业环境上的优势,服务型政府带来的溢价是他们留下的原因之一。“政府为企业提供的服务,除了在日常事务上提供支持外,还要有前瞻性的引导。”在晋江市人才交流中心主任庄剑泓看来,自己的本职工作除了帮助企业解决当下面临的困难,比如高素质人才的匮乏、熟练工人供应不足等问题,更重要的还要为晋江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支持,比如开拓企业家视野,帮助他们分析外在的竞争环境。[详细]·晋江品牌进化论:晋江城市品牌升级与出晋江记虽然我们很难现在就对晋江的前景做出断言,但通过对晋江政府部门和各种类型企业的多次深入采访,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地方的企业和企业家们的确具有不少适合生存竞争的特征,他们都在压力之下选择了痛苦的进化,包括晋江这座城市本身。过去十几年间在晋江发生的一切接近于一个奇迹:一个偏居福建南隅、本地人口不足百万的县级小城为全世界提供了将近五分之一的运动鞋和八分之一的茄克衫,还有数不胜数的其他产品。不过这并不是我们如此关注晋江的原因,在中国这个海量产能的世界工厂里,类似于晋江这样的超级车间还不算是绝无仅有。只是随着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性需求缩减,原本的优势骤然成为负累,不少外向型经济比晋江更为发达的城市都一下子集体陷入了困境。[详细]■提前打造品牌让部分晋江鞋企平稳度过金融危机这两天,关于中国经济是否转暖的讨论大家非常关注,而海关总署刚刚也发布了几个重要的经济数据,3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20.9%,出口下降17.1%。但是,与2月份相比,3月份的外贸有了明显好转,同比跌幅大幅收窄,环比也大幅增长32.8%。在外贸数据触底反弹的背后,我国的外贸出口产业到底出现了怎样的变局?《经济半小时》对福建晋江、浙江水头、广东东莞三个出口重镇进行了调查。就在乔丹公司创立自己品牌的同时,安踏、特步、361度等一批企业也纷纷创立了自己的品牌,目前除了李宁以外,只有县级规模的晋江市几乎囊括了全国所有的运动品牌。而自主品牌的创立则使企业完全规避了外汇浮动所带来的市场风险。运用高科技的手段,根据市场的变化,对产品进行有个性的开法,这是自主品牌能够逆市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目前在晋江,像安踏、乔丹、361度等大型的自主品牌的企业都将企业的闯创新和品牌影响力紧紧的结合在了一起,以抵抗金融危机,提升产品的附加值。[详细]■中国鞋都福建晋江鞋业生存调查:品牌度过金融危机为什么说特步是中国运动品牌未来的希望呢?说话实话在目前这种技术环境下,中国的运动品牌在产品上与国际品牌差距已经很小,唯一的差距就是品牌的差距,这个差距是不能用短时间来完成的。更何况后来的这些晋江品牌们,如安踏、特步、金莱克、361°、CBA、鸿星尔克、贵人鸟等,错过了奥运的大好时机,中国的运动品牌已经很难走向出自己的品牌道路。从根本上来说,就运动而谈运动的方式,只会让我们沦为国际品牌下的二流品牌,让我们永远也无法超越国际品牌,引导运动的潮流塑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是什么因素让这样一个曾经的二线品牌,在日渐萧条的经济环境下“逆风飞扬”?是什么因素让安踏从晋江运动品牌群落中脱颖而出?而核心是,是什么因素成就了“安踏速度”?答案是:不拘于产品复制,而基于品牌宣传、渠道网络等高层面的模仿升级,以及依托技术投入实现在高速中转型的商业模式。[详细]■晋江的晋商们:晋江商业教父许连捷与晋江的宗族式商业模式敢想敢干、争强好胜的晋江人天生就喜欢自己做老板,尤其是在品牌文化兴起之后做自己的品牌。到现在为止,成立最早的晋江民营企业有的已经传到第三代了。第一代晋江企业家凭借艰苦奋斗的精神,几乎白手起家地完成了企业的原始积累;第二代企业家是品牌意识萌发的一代,敢于一掷千金地打造品牌,大多数晋江品牌也是在这一辈的手中创下的;而刚刚登场的第三代企业家则具有更广阔的全球视野和心态。在晋江,几乎每一个受访的当地企业家都会提起一个类似于商业偶像式的前辈,那就是恒安集团副主席兼执行总裁许连捷,尽管许连捷自己并不承认所谓的“晋江商业教父”名号。“晋江人好面子,不服输,别人能做好的我为什么做不好?所以晋江企业家都愿意自己做一个品牌,很少有人愿意放弃企业的控制权。”[详细]晋江的一切竞争力源自品牌,“做品牌”是这个地方企业独特的能力禀赋,而且它们已经建立起了难以逾越的竞争门槛。不过,品牌真的是晋江内贸企业获得市场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么?层出不穷的晋江品牌在未来是否还具有更广阔的生存和扩张空间?跟劲霸男装里的很多人一样,劲霸副总裁连进是个十足的“茄克迷”,即使是此次由次贷风暴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经过他的一番诠释,也跟茄克衫息息相关:“这次的经济危机说到底,就是穿茄克的打败了穿西装的”——在他的眼中,“穿茄克的”代表那些干实业的人,“穿西装的”则代表那些从事金融地产交易的人,这一次的经济危机,最终会让人们放弃凌空虚蹈的资本运作,重新回到胼手胝足的创业时代。尽管去年灾难性的股市表现延缓了它上市的步伐,但2008年劲霸的销售并没有太受到经济形势的负面影响,仍然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毕竟现在内贸企业比外向型企业的日子要好过很多,而且根据劲霸富于中国本土特色的市场定位,它的目标客户群是包括“领导干部、公务员和中小企业主”在内的本土“创富族群”,他们也是此次受经济危机影响最小的群体。春节刚过,跟往年一样,劲霸就在晋江镇上的厂门口前支起了一块招工的牌子,三三两两的工人时而走来询问,丝毫不见萧瑟气象。跟东莞等外向型经济集中地区的企业目前大批陷入减产、裁员的状况相反,今年的晋江企业跟往年一样,仍然在为劳动力的短缺而发愁。在一场招聘会上,晋江三大鞋材巨头之一、现在也开始自创品牌的国辉光针车工就要招800人,成型工400人;乔丹一口气也要招1000多人;为了招到合适的熟练工,特步等厂商甚至在晋江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帮助下,跑到了广东等地去招工。不过,这种风景这边独好的气象只是晋江的一半,另一半则也是环球同此凉热。从去年开始,曾经一度占据晋江经济总量60%以上的外向型经济部门,跟国内其他地区的外贸企业一样,也遭受到了全球市场需求急剧下滑的冲击,陷入了停工停产、资金链断裂等窘境,虽然具体的情况因行业、因企业、因产品而各不相同,但从总体上来说,晋江的外贸和内贸经济部门呈现出了冰火两重天的对比。这种鲜明的对比状况无疑将会让晋江的品牌神话更加深入人心,那就是晋江的一切竞争力源自品牌,“做品牌”是这个地方企业独特的能力禀赋,而且它们已经建立起了难以逾越的竞争门槛。不过,往往越是认为不言而喻的东西也就越值得一探究竟,品牌真的是晋江内贸企业获得市场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么?层出不穷的晋江品牌在未来是否还具有更广阔的生存和扩张空间?泉州、石狮以及晋江如果我们按照惯常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来对一个地区经济进行分析的思路来看待晋江,首先试图对晋江的历史追根溯源,对晋江的地理区位优势进行分析,那么我们恐怕会大失所望,这个地方的底子实在是太薄弱了。晋江原来是大泉州的通称,它的名字源于泉州旁的一条江。古时的晋江涵盖了今天的泉州、石狮和晋江三地,而前两个地方都拥有比晋江更为悠长的文明和商业史:泉州是马可.波罗口中的“世界之城”,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石狮在改革开放初期则是商品经济最早的热点地区之一,石狮的服装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吸引着全国的商人去进货。而现在,这两个城市的经济被晋江远远甩在了身后。我们现在所说的晋江市设立于1992年,当初是一个由泉州代管的县级市。它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东北临泉州湾,东接石狮市,东南濒临台湾海峡,与金门隔海相望。跟大部分闽南地区一样,晋江自古人多地少,土地盐碱化厉害,有效耕地的稀缺严重掣肘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为了生存,很多晋江人在“下南洋”的大潮中去菲律宾、新加坡等地谋生,菲律宾首富陈永载就是其中的代表。闽南人有着强烈的“根源”文化,新中国成立后,南洋华侨开始了大规模回流。在影响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四个最重要因素(人才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中,侨乡的回流直接带来了信息流和资金流。尽管当时归国侨胞带来的零碎信息与今天信息流的概念不可同日而语,带回的资金流也远不是海外侨胞衣锦还乡回报故里的大投资,很多仅仅是购买必要生产工具的初期投入,但这却成为拉开晋江与其他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起点。由于没有规模化生产的成本投入,也没有生产技术,此时大部分晋江企业做的事情就是对国外服装、玩具等技术要求不高的产品进行仿造,俗称“国产小洋货”。短缺经济造成的市场需求与供给形成巨大差距,这使得“国产小洋货”大受欢迎。高额的市场回报激发了当地农民多年来一直被压抑的经商积极性,而改革开放使得这种积极性合理释放。很快,晋江就形成了利用侨乡海外资金、技术,大办联户集资乡镇企业,开展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配套和补偿贸易的独特发展模式,
本文标题:中国区域品牌集群效应探析之晋江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906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