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探
1汉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摘要:对当前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提出解决对策。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现状对策农业机械化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之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放农村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据统计,2010年底,陕西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48%?,我区达到37%?,进入了中级发展阶段,总体而言农机化发展水平还是偏低的。那么,发展滞缓、水平偏低的原因何在呢?存在着那些突出的问题呢?通过深入镇、村,采取自上而下、就地座谈等形式,同基层农机管理人员、农机服务组织带头人、农机手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对汉台区农机化发展现状有了初步了解,通过分析,找出了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1.农机化发展的现状及水平汉台区位于汉中盆地中部,属亚热带气候,境内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总面积538.6平方公里,农村人口28万人,耕地面积25万亩,年均种植粮油作物37万亩次。汉台区是陕西省最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之一,水稻和小麦是全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分别在16万亩和8万亩左右;油菜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10万亩左右。近几年来,汉台区农机工作坚持“立足大农业、发展大2农机、服务新农村”的战略思想,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的实施和国家对农机购置实行补贴政策为契机,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使我区农机保持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势头。据统计,截止2010年底,全区农机总动力10.2万千瓦,拥有拖拉机1605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840台,联合收割机58台,农用机电排灌机械2248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1117台;拖拉机配套农具1302套,机具配套比1︰0.81。全年机耕面积达22万亩,机收面积14万亩,利用机电灌溉的耕作土地万亩,机械植保面积15万亩。全区水稻综合机械化水平1.5%?,其中机耕水平60%,机收水平65%,机电灌溉水平80%。农机行业从业人员达1088人,维修网点79家。农机经营、作业服务总收入4335万元。2.汉台区农机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1存在的主要问题2.1.1我区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偏低。2010年全区农机化综合水平只有37%。水稻在育秧、插秧方面全部靠人力畜力,机械化插秧还在试验示范阶段,尚未形成一整套规范技术操作规程;油菜种植和收获方面均为人力操作;农产品的保鲜、储运、加工、包装等机械化发展水平较低;林业、畜牧、水产业的机械化水平更低。2.1.2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在汉台区农机服务体系中,有区级农机技术推广机构1个,镇级农机管理站15个,共16个。区农机中心是区3农业局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办公经费和人员工资都由区财政拨款供给。但是乡镇有部分早年聘用的农机专干,常年工作在生产一线,工资福利待遇没有得到根本性保障。另外,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农机大户的培育扶植力度不够大,没有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2.1.3农机队伍年龄老化,人员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汉台区农机中心现有职工17人,其中有10人年龄超过50岁,人员老化,急需补充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由于对农机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力度不够,农机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有相当部分农机人员特别是基层农机管理人员对农机新技术、新设备掌握不够,对农机法律法规未能吃透。农机技术储备不足,推广缺少经费,手段落后,难于引进、示范、消化、吸收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技术。2.1.4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目前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10.2万千瓦,拖拉机拥有量1605台,用于农田作业机具864台中,动力机械多,配套机械少,机具配套比仅为1︰0.81;耕作机械多,种植、植保、收获机械偏少;用于粮食作物机械多,用于经济作物机械偏少。2.2存在主要问题的原因。一是人们思想不够开放,对农机化发展的认识还有偏差,对农业实行土地集约化经营积极性不高,自给自足小生产观念还很强;二是政府有关部门4未有足够重视,对农机的投入和对农机服务组织的扶持力度不够;三是土地的分散经营和单户耕作模式,使农民在耕作土地时没有较大收益,影响了农民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四是农耕土地的集约化或土地的流转市场化运作方式还没有完全形成,旧的农业生产方式还难以改变,影响了农业机械的大量使用;五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不够完善。社会大生产形成之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必须要得到很好的解决,剩余劳动力必须要得到妥善的安置,城镇化进程必须加快,这样才能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3.我区农机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十二五”期间我国农机化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从机遇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机化发展,法律法规政策的不断完善,必将为农机化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国家财政支持能力增强,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机社会化服务市场日渐成熟,必将为农机化发展奠定扎实的经济基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青壮年务农劳力短缺矛盾日益突出,农民更加渴望尊严生活和体面劳动,必将为农机化发展带来旺盛而迫切的需求。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必将为农机化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主要农作物薄弱环节机械化技术瓶颈基本攻克,必将为农机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装备支撑。从挑战看,尽管我区农机化在“十一五”期间取得长足发展,但农机化发展与5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要求、新任务还不相适应,农机化的快速发展还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一是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农机农机化发展模式并未确立;二是农机化结构不尽合理,薄弱环节机械化发展的任务很重;三是农机农艺融合不够紧密,一些适用技术推广普及受到制约;四是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公共服务能力不强;五是农机化发展基础设施不配套,农机作业运用条件较差;六是农机作业服务的组织化程度有待提升,作业的质量效益还不够高;七是老旧农机更新报废速度慢,农机化节能减排和安全监理的任务艰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提出:“2009年要在上年较大幅度增加补贴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补贴资金。增加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大规模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将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农机具纳入补贴目录,补贴范围覆盖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场),带动农机普及应用和农机工业发展。”可以看出,中央把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把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和地位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而且内容更加具体和细化,如“启动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重点加强示范基地、机耕道建设,提高农机推广服务和安全监理能力。普及主要粮油作物播种、收获等环节机械化,加快研发适合丘陵山区使6用的轻便农业机械和适合大面积作业的大型农业机械。支持农机工业技术改造,提高农机产品适用性和耐用性,切实加强售后服务。实行重点环节农机作业补贴试点。对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大中型农机具,给予信贷支持。完善农用燃油供应保障机制,建立高能耗农业机械更新报废经济补偿制度。”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宏观调控措施把对农业的投入放在重要位置。其中最主要一个的就是对农民购置农业机械实行补贴政策。从2006年起,我区获得省农业厅分配的中央财政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从65万元增加到今年的500万元,这大大调动了我区农民购置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提高了我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的收入,也为我区农业机械的持续发展提供内在动力。另外,《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这一新政的逐步实施给农业机械化带来最直接的变化,就是大量的土地连片作业、规模化经营,为现代化大型高效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创造适宜的作业环境。可以预见,未来十余年间,我国农业机械化将迎来一个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我县农业机械化也将进入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4.加快我区农机化发展的对策鉴于目前我区农机化发展的现状、水平和存在问题,我认为,我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策与方向,应该从以下几个7方面进行考虑:4.1转变观念,切实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在允许土地流转政策出台后,我区各地农村的土地将更加连片和集中,加上我区地势平坦,非常适宜且迫切需要发展大规模农业机械化。所以各级政府和区农机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国家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的政策契机,采取各种手段,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农民转变传统观念和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改变自给自足小农观念强、对农机化的优势认识不足等落后思想。4.2认真落实农机化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农机补贴力度。要充分抓住和利用中央和国家对农业、农机政策扶持的机遇,调整农机发展策略和方向,充实优势方面、加强薄弱环节,有计划、有选择地发展一些适合我区农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机具、机型,加大农机推广力度,使我县农机作业逐步发展到集机耕、栽植、排灌、植保、收获、烘干、运输、储藏和农产品深加工等一条龙方向转变。在实施好对农机补贴的同时,政府应对农机作业、农机创新示范、新技术推广、农机化示范区、规范化的农机合作组织、农村机耕道路、库房建设给予资金扶持或补贴。通过加大农机投入,确保农机总量稳步增长,发展水平和质量全面提高。4.3加大农机化结构调整力度,(一要制定目标规划。这是优化结构布局的基础性工作,关系到调控的针对性、有效性。要认真做好现有机具普查,立足农业主导产业发展需要和经济地理条件,并综合考虑自身及周边区域农机化基础和8发展环境,用发展的、开放的眼光科学制定装备需求规划和调控目标。要把各关键环节机械化研究透,主要作物要逐个研究薄弱环节,系统研究制约因素、解决办法、阶段性发展目标。下大力气研究好各类机具数量、亩均动力、单位油耗等指标体系。农机主管部门要规划提出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的年度目标和调控引导措施,努力实现大中小型机械、高中低档次机械、动力机械与配套农具、粮食作物机械与其他农产品机械合理配置。二要加强政策引导。充分考虑本区农机装备结构调整的需要,通过合理确定本区支持推广的农机产品目录、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及补贴比例和优先次序、建立完善农机报废更新制度、实施重点环节作业补贴等政策措施,优先保证关键和薄弱环节机械化发展的需要。要将调控的目标要求和农民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引导理性购置农机,做好加减法,用质量高的增量去优化保有量结构。)。(进入“十二五”,我区农机化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上,进入了中级阶段向基本实现机械化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加快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实现农机化科学发展,必须坚持六个“更加注重”。一要更加注重调整和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这是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下大力气系统研究本区主要作物、主要生产领域薄弱环节机械化制约因素、解决办法、阶段性发展目标。利用购机补贴等有效措施,优先保证关键、薄弱环节和主要生产领域机械化发展的需要,实现机械装备合理配置,协调发展。二要更加注重推动农机化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机手素质。这是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的重要支9撑。农机化科技进步的快慢和机手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农机化在现代农牧业中地位作用的发挥。三要更加注重提高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这是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通过农机专业合作方式,推动机械化规模作业,减少农业一次性生产的投入,促进农业内部分工分业,发展农村专业化种植、养殖、加工、服务产业,进行产业化经营,提高产出效益,实现农民体面劳动和有尊严生活。四要更加注重推广应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机化技术。这是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长期对策,促进农机产品和技术更新换代,不断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五要更加注重创新促进农机化发展的工作机制。这是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农机化各环节相互协作、加强沟通、创新机制、搞好统筹;主动争取相关部门支持配合,搞好与相关部门融通;积极争取社会资源参与农机化建设,壮大农机化发展。六要更加注重构建综合配套的农机化扶持政策体系。这是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的重要保障。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基础上,争取更多扶持农机化发展的政策,如农机具抵押贷款、财
本文标题: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923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