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 贺娟论五行与中国传统文化
论五行与中国传统文化贺娟(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中文摘要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内容,但关于五行的起源以及五行学说的本质,历代学者乃至当今学术界一直存在很大分歧。借助历代文献分析,本文提出以下观点:五行的概念与五行的生克观有不同的起源,“五行”的概念源自对构成世界的五种基本物质的概括,形成于夏商之际;而五行的相生相胜源自古人对中原地区五时气象特征的抽象,形成于春秋末期。最早记载完整的五行相生文献的是春秋后期由稷下学宫学者们整理成的《管子》,最早提出完整的五行相胜顺序的是春秋末期的《左传》,五材、五时观互相补充共同形成秦汉之后的五行学说。关键词:五行,五材,五行相生,五行相胜五行学说是我国传统哲学的重要内容,五行的概念形成于夏商之际,发展于春秋战国,影响持续至当今社会。五行及其思想广泛渗透到我国古代自然科学、社会文化、政治制度、语言文字等各个方面,在中国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五行学说更是构成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架构,是中医理论的精髓所在。但关于五行的起源以及五行学说的本质,历代学者乃至当今学术界一直存在很大分歧。对五行起源与内涵所指理解的不一,甚至影响及对五行说哲学性、科学性的认识与肯定,因此,厘定五行之起源,探悉五行之本质,对中医学乃至中国传统文化,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意义。1、关于五行起源与内涵的几种传统认识关于五行学说的产生,以及五行所代表的本质含义,历代学者一直仁智互见,认识不一。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种。1.1五行源自构成世界的五种基本材料这一观点是关于五行说最传统、最经典的解释,从最早记载五行的文献《尚书》,到现代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五行五材说在历史上一直占据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到了近代,由于西方文化的传入,唯物论意识的主流化,这种学说的影响愈加深入而广泛。目前中医高等院校的《中医基础理论》、《内经选读》等教材,几乎皆口径一直的采用这一观点解释五行的起源与内涵,如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在解释五行时言“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内经选读》则谓“五行原为自然界五种具体的物质材料,后演变为哲学概念”等等,均是从五材的角度解释五行。但由于从五材角度解释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时存在一定的牵强附会,这种观点目前在学术界受到一定的质疑:一则由于五行并非构成自然社会的五种必需物质,如金,属于可有可无之物;二则,以五种物质解释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亦存在一定的牵强之处,如木生火,需燃木或钻木后才能生火;金生水,解释为高温加热金属变为液态。这种需要外力的加入才存在的五行关系,不符合五行作为一种自然规律属于万物自然运转的基本属性,且此“金生之水”又非“水生木”之水,存在此“水”非彼“水”的问题(1),属于概念的偷换。从1923年5月,近代大学者梁启超在《东方杂志》发表文章“阴阳五行学说之来历”,视阴阳五行“为封建迷信的大本营”开始,对五行的批判甚至否定就未曾停息。因此,关于五行的起源与涵义,又有以下几种观点。1.2五行源自殷商时期的五方观念:“行”的甲骨文为“”,代表着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所以,有人认为,五行的原始涵义是指五方。时间和空间是人类领会世界、认识万物的基本形式,按东、南、西、北、中五方划分空间和方位的观念至少可以追溯到殷墟卜辞,如河南安阳挖掘的殷墟墓的平面图,以及上古明堂宗庙平面多半呈字形,这种字形的构造,建造起来不仅费力,而且费时、费料。因此,有人认为,我们聪明的祖先之所以取这一形状构成某些建筑,是有象征意义的,这种意义,应是早期对方位空间的膜拜,这种方位膜拜,反映了殷商的五方观念,它是五行学说的源头之一(2)。2.3五行源自天之五星:在生活单纯、对自然界缺乏足够认识的早期,变幻而神秘的星空非常容易引发人们的关注,伴随着星象的变化,大地出现的季节、气候、农作物的生长,亦使人们对而对天象、星象产生膜拜心理,因此,“占星术”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占据着古代先民生活的重要位置。因而,近代学者顾颉刚认为,“五行”一词的最初含义是指五星的运行,行者,运行也,五行,就是五个行星的运动变化,是人们对天空中呈现的不断变化的五大行星的描述。“五星”即九大行星中肉眼可观测到的水、金、火、木、土五大行星。由于五大行星在天体中有规律的运行,所以古人又把五星称作五行。当时的劳动人民根据天象来定季节、律历,总结探讨四季时令气候变化的规律,为生活和生产实践服务,五行应为星历考定的产物。1.4五行源自手指的计数:郭沫若先生则认为,五行之“五”与人身的手足之数相同,因此,他提出五行源自古人对人体的观察。在他的《甲骨文字研究释五十》中指出:“数生于手,古文一二三四作、、、,此手指之象形也。手指何以横书?曰,请以手做数,于无心之间,必先出右掌,倒其拇指为一,次指为二,中指为三,无名指为四,一拳为五,六则伸其拇指,轮次至小指,即以一掌为十。”这个说法符合汉民族“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观物取象”认识把握客观世界的方法。1.5五行源自五时气候特点和生化特点的抽象从民国恽铁樵《群经见智录》明确提出这一观点,到当代学者高思华教授全面阐发这一思想,这一观点认为五行的产生源自古人对中原地带五时气候特点和生化特点的抽象,即认为古人是以木、火、土、金、水这五种概念来取象比类,以木的升发条达的特性来代言春天气候、物候特点;以火的炎热向上的特性来代言夏气的气候、物候特点;以土的孕育变化万物的特性来代言长夏的气候、物候特点;以金的沉降清肃的特性来代言秋气的气候、物候特点;以水流于何处必然会渗藏于地下的特性来代言冬气的气候、物候特点。这里的木、火、土、金、水并不是什么物质的名称,而只是春、夏、长夏、秋、冬的气候特点和生化特点的一个抽象用语(1)。按照这一观点,五行的相生,是四时五季正常气候的轮回递转,即由春温变生夏暑,夏暑变生长夏湿,长夏湿变生秋凉,秋凉变生冬寒,冬寒又变生春温。而五行的相克,则是异常气候的相互制约,水克火,是寒冷空气对炎热气候的制约;火克金,是暑热对凉燥气候的制约;金克木,是凉燥对春季温热气候的制约;木克土,是风对长夏暑湿的制约。由于气候制约的存在,自然万物才能维持一种自稳定机制而保证万物生化活动的正常进行。这就是《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说的“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以上几种观点,目前以五材五行说和五时五行说在学术界影响最大,流传最广。传统的观点多认可五材说,但目前学术界又倾向于否定五材五行说,而从五时的历法、气象、物象特征来解释五行的起源及内涵。这一观点认为,五行的内涵与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用五时的气象、物象特征均可以得到完美的解释。比如,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就是从五时的气象、生化特点来解释五行的含义以及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2、五行与五行生克说有不同的起源和内涵但本人认为,五行思想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最早先出现五行的概念,继而在出现五行生克关系说,五行与五行学说的起源是不同的。“五行”的概念形成于夏商之初,是对构成世界的五种基本物质的概括;发展至春秋战国,在以五行类比春、夏、长夏、秋、冬五时历法与气象特征的过程中,又形成了五行的相生相克的内容。五行说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木、火、土、金、水为核心的五大分类体系;二是五行的相生相克;三是五行以“土”为贵的思想。完整的五行思想,是五材、五时两种观点的融合,单用其中的任何一种观点,都无法对五行学说作出完美解释。2•1“五行”的概念源自对构成世界的五种基本物质的概括2•1•1关于五行的最早期文献记载对五行记载最早文献是春秋时期的《尚书•》,其上有两篇提到五行,一是《尚书•甘誓》,一是《尚书•洪范》。《尚书•甘誓》记载了夏王启讨伐诸侯有扈氏的缴文,言“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此文中的五行,虽然所指为五种德行,与后世所指五行的含义不同,但说明五行的概念在夏时就已经存在;另一处是《尚书•洪范》,是箕子对周武王的答问,其上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此为最早全面而详细记载五行内容的文字,根据这段文字,五行的概念最早是产生于周代,因为一般认为武王访箕子的时间是周初,这时,五行是指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五种自然物质,此时的五行尚未被抽提与高度概括为哲学范畴,同时,亦未出现五行学说相生相胜的思想。其理由如下:一是其水、火、木、金、土的排序,既非五行的相生,又非五行的相克,完全是一种随意的陈列,说明五行的相生相胜理论尚未产生。而五行内部系统在功能上的生克关系,是作为哲学范畴的五行的重要标识;二是虽然其中涉及到五行的不同性能、功用的描述,而这些描述完全是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的基本属性,如“水曰润下”,濡润、渗藏是水的基本特性;“火曰炎上”,向上燃烧是火的基本特征;“木曰曲直”,树木类植物的生长所经历的过程就是从土壤中弯曲的幼芽到长出后伸直的过程;“金曰从革”,金属类可以制作刀具等用来宰杀动物、剥动物的皮革;“土爰稼穑”,即土地可以用于农作物的播种和收割等等。三、以五行所归类的五味,亦是基于酸、苦、甘、辛、咸与五种物质关联性的描述,“润下曰咸”即水为咸味,因咸味的主要代表盐是从海水中来;“炎上作苦”即火为苦味,经过火烧焦的食物都变成苦味;“曲直作酸”即木为酸味,中原地带树木上所结果实基本上都是酸的;“从革作辛”即金为辛味,刀具等刑具伤及人体产生的疼痛与食用辛辣产生的感觉是类似的;“稼穑曰甘”即土为甘,生长于土地中的农作物所收割的五谷杂粮与瓜果类,都是甘味等。因此,虽然《尚书•洪范》所记载的五行概念有体、有用,即有形质有功能,并且已经呈现出以五行归类其它相关事物的趋势,如对五味划分等,但对其功能的描述、以及最早期的分类体系的应用,但均未脱离五材的原始含义,说明五行概念起源于五材。作为记载五行概念最早也最完整的文献,《尚书•洪范》所表述的五行的基本含义是无法忽视的。同时,在与《尚书》时代相近的其它文献上,有关五行的记载也多是指五材,如稍后的《国语•鲁语》载“地之五行,所以生殖”,《左传•襄公27年》载“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左传•昭公25年》载“生其六气,用其五行”,《国语•郑语》“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尚书正义》“言五者,各有材干也”等等。故汉代孔安国的《尚书大传》也将五行解释为:“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这些文献所表述的五行内容皆表明,五行本指自然社会中五种常见的物质材料,这些物质材料,均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是我国古代先民衣、食、住、行的基本来源和构成。2•2•2五行重“土”的思想源自五材五行观五行学说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重视“土”,这一思想,无论是在五行概念形成的早期,还是在其后五行学说的发展以及向其它文化领域渗透的过程中均有清晰的呈现。如春秋时期的《国语·郑语》所言“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即将“土”置于最重要的位置。而在其后战国时期的哲学著作《管子·四时》中则有:“中央曰土,土德实辅四时入出,……春赢育,夏养长,秋聚收,冬闭藏。”认为四时生化之气生、长、收、藏皆为“土”气助益的结果,为五行重土的思想体现。到西汉时期,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五行对》则明言:“土者火之子也,五行莫贵于土。……土者五行最贵者也,其义不可以加矣”。即在五行作为分类体系规范自然界及人类社会的所有事物之后,这一思想有最深入、广泛的影响,如方位中重视“中央”之位,这甚至导致了“中国”称谓的出现(2),色彩中以黄为贵,牲畜以牛为贵(3),而在《黄帝内经》中,重视中土的思想则演变为五脏之中以脾胃为人身之本等。其原因则是由于中国是农耕国家,土地孕育生命、长养万物,是中国人安身立命之本。这里的“土”,显然是物质的概念,是用五时的时令、气象、气化特性难以解释的。如果单纯强调五时五行说,而否定五材五行说,五行学说的这一思想内涵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会使五行学说再次陷入无法自圆其说的境地。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本文标题:贺娟论五行与中国传统文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942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