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优秀合作小组1.学生情况分析:2.开展优秀合作小组四部曲:1、科学组织是前提。①零差距分组。竞争是最好的激励措施,而竞争的前提是平等。分组时应该考虑各组之间各方面能力都相对均衡,如:学习基础的高低、发言的积极性、性格内向和外向、组织能力等,这样各组之间更具有竞争意义,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我的做法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把学生总体上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等级(注意保密),四人为一个学习小组,保证四人中甲、乙、丙、丁四个等级的学生各一名,争取小组间的零差距,做到每个小组的实力相当。而小组一旦确定就不轻易变更。换座位时也以小组为单位调动。②组长责任制。俗话说:“鸟无头不飞,兵无将不勇。”初中学生的自制力较差,贪玩好动,如果学习小组没有良好的管理,就会导致组织纪律散乱,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为了能有效地进行合作交流,我们采取组长责任制。每个合作小组内设小组长一名,负责组织组内成员的合作学习。选拔并培养小组长至关重要:对小组长人选的确定,既要考虑组内成员的意见,还要看个人能力。为使全体成员都能获得锻炼的机会,小组长亦可竞争上岗,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我还定期召开合作小组组长经验交流会,加强小组长的培训工作。2、自主活动是主要方式。①讨论交流在课堂。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目前被广泛的运用于中学各科课堂教学。在我们班,课堂上你常常会看到十四个合作小组在老师的指导和小组长的组织下积极开展讨论、交流等自主学习活动。这就扩大了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彻底改变了以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形成了生动、活泼、创造性学习的新局面。②知识落实在课下。课堂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课下的知识落实也不容忽视。许多初中生就是由于自觉性不强,知识没有落实造成成绩不理想的。在我们班,合作组长负责检查学习任务的落实,如课堂笔记的检查、试卷的订正、单词的听写、古文的背诵等。较好的弥补了有些学生自觉性不强这一缺陷。③专题探究在课外。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与各科学科课程领域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领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强调同学间的合作,我们班的这种合作小组制正好为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班的各合作小组,利用课外时间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题探究等综合实践活动。如“我做家乡小导游”、“药品安全知多少”、“探访家乡年俗”、“制作再生纸”、“酸雨的危害”、“一次性用品”等专题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增进了团队合作意识,在团队合作中获得了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创造性学习并初步获得了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培养了综合素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3、监督指导是成败的关键。合作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是不要教师指导,也不是说教师可以撒手不管,更不能认为教师可以推卸教育学生的责任。在我班的合作小组活动中,每个小组长配备了工作手册,要求组长及时记录合作小组的活动情况和活动效果。班长会随时关注各小组情况并及时上报班主任,学习委员每天抽查一个合作小组的工作手册,班主任每周批阅所有合作小组的工作手册。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对优秀做法提出表扬并在班内推广。有的小组还开展了“实话实说”、“好想好想敞开心扉”等活动,将对老师的意见和建议或自己内心的想法记在工作手册上。于是,合作小组工作手册同时也成了师生交流沟通的又一条好渠道。我班还以合作小组为单位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二人三足”比赛、母亲节“慈母颂”诗(歌)比赛、一分钟跳绳比赛等,在活动中,各小组成员精诚合作,增进了同学友谊和团队合作意识。4、合理评价是持续发展的保障。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能促使小组成员间的相互团结,使每个同学的能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我主要采取了三种评价方式:①评选学习优胜组。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也是成立合作小组的主要目的。所以,我们根据各合作小组的平均成绩和科任老师的评价进行评选,前三名获得“学习优胜组”的荣誉。给其他小组树立榜样。②评选学习进步组。虽然分组之初,各组的综合实力差异不大,但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各组的差异会增大。对于那些暂时落后的小组,我们鼓励他们加强合作,争取进步。对进步最大的前三名获得“学习进步组”的荣誉。如果达到了本组的最好成绩,可获得“超越自我组”的荣誉。形成相互赶超,在竞争中共同提高的良好局面。③争创特色合作小组。有的小组合作共处表现好,任务也完成得很好,但学习成绩暂时不理想。我并没有漠视他们的努力,也没有忽视他们的感受。所以,我们独辟蹊径的组织了“争创特色合作小组”活动。为班级管理建设提出了好建议的可以获得“金点子奖”;课堂回答问题积极的小组可以获得“能说会道奖”;小组活动有创意的小组可以获得“别出心裁奖”。各小组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主动申请,如有的小组申请“体育最佳奖”,经全班同学考核通过就可以获得这一荣誉。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它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从而迸发出火花,创造性地决问题,而且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也体会到集体的力量,从而培养合作的意识,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对他们将来参与竞争和培养团队精神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正是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我们班的合作小组以学习为主线,融学习、生活、文体活动为一体,展开全方位的合作和竞争,在竞争形式下促进共同进步,取得了良好的班级管理效果和班级文化氛围。优秀合作小组1、优秀合作小组的好处:学生是有差异的,一个好的教学模式必定会最大限度的让各种差异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让学生在“小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产生渴求与同伴协作探究新知的心理欲望,培养学生的合作情感,又提高了学生之间合作探究的能力。2、教师作用的发挥小小组合作探究是这一学习方式的关键。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始终是作为一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巧妙穿插、点拨或者对学生表现的认同、赞赏,都会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整个课堂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状态中,这种平等有助于创造力探索的发挥,能够发现结论。3、小小组作用的利用在小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是一个集体,成员之间团结协作,共同钻研。经过长期的合作学习之后,使之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学习小组,我是小组中的一员,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小小组合作过程中,更加让学生有了这种合作意识,让每一位学生亲身感受到这一小环境,从而在小小组中更好地发挥自己地潜能。4、小组成员的责任与分工。让小小组内每一位成员明确自己的任务是必须的。首先,在小小组中,组长起到了带头、表率的作用。没有这个小小组长的组织和指挥,小小组只是徒有虚名。在合作初期,学生并不知道怎么做,这就要求小组地组长分配要适当,把任务分给小小组的组长,由他再进行合理分配,组织并管理好自己的小小组中的3人;另一方面,在讨论交流过程中,3人讨论出成果由小小组长回报给小组长,小组长汇总后展示自己的成果,这样学习效果会更佳;再一个方面,在小小组中组长基本上是处于中上游学生,智力水平良好,表现欲望强烈,能积极地组织合作交流,使自己的组员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在过去大组合作中,6-8人一组,组长任务重,不好操作,批阅时间长,有时不能及时完成,课堂效率低。有了小小组长的帮助,课堂秩序井然有序,课堂效率明显提高。选出的小小组长,在学习中使他们总结、归纳学习方法、解题方法,一方面对知识的巩固更上一层楼,另一方面培养了他们的组织、安排、协调能力,也促使教学中合作交流地有效进行。其次,在小小组中其他成员的任务是什么,怎样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小小组中,有3个学生,组长是1号,2号是一个中上游的学生,3号则是一个学困生。在处理题目时就有可选性了,层次更清楚了。难度大一点的题目就交给2号学生处理,简单点的就由3号学生处理,同一道题,在一个小组内2-3人板书,然后互相交流,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在交流中,2号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3号认真听提出问题,使小组合作达到良好的效果。小小组中的合作交流共同探究使学生互相配合、共同操作、共享成功,互相激励、互相促进,从而拓展思维,提高自己的能力。给予小小组成员不同的评价是这一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尤其在学生练习中,教师要随时参照教学目标根据反馈信息对学生掌握新知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努力使学生从教师的评价中找到自信,从而向新的目标奋进。5、优秀合作小组学习的检测方法:①课堂观察;②对学生行为采取小组集体评价的方法;③对学习水平检测采用试卷测验法;④采用问卷、跟踪记录调查法。三、开展小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策略1.创设合作学习需要的情境,适当安排小组合作学习。2.倡导呼告式的合作学习形式,提高合作的有效性。3.推行学习任务承包,落实学习责任制。四、“小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的最终目标形成较为规范、高效并被领导、广大老师们普遍认可的课堂教学模式小小组合作学习还有必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并辅之以问卷调查,个案分析等方法帮助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从而掌握学生真实的发展变化规律。总之,小小组合作学习要使得课堂呈现出一道:“每个学生在同一时间内,既是学生,也是先生,一人教两人,两人教一人”的人人自主互动的亮丽风景线.
本文标题:优秀合作小组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106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