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35T 1879-2019 双斑东方鲀海水养殖技术规范
ICS65.150B51DB35福建省地方标准DB35/T1879—2019双斑东方鲀海水养殖技术规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maricultureoftwospotpuffer2019-12-19发布2020-03-19实施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5/T1879—2019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省鸿鲀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云霄县权平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漳浦县海上田园水产专业合作社、漳浦县佛昙镇河豚鱼协会、漳浦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方民杰、吴建绍、钟建兴、苏国强、李雷斌、刘波、温凭、戴添华、陈权平、戴伟鹏、戴云峰、许智海。DB35/T1879—20191双斑东方鲀海水养殖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双斑东方鲀[Takifugubimaculatus(Richardson,1845)]海水养殖的环境条件、养殖设施、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常见疾病防治、养殖水排放、收获与产品质量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省双斑东方鲀的海水池塘与网箱养殖。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含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NY5052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70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NY5073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NY5362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SC/T1077渔用配合饲料通用技术要求SC/T2013浮动式海水网箱养鱼技术规范SC/T9103海水养殖水排放要求DB35/T1709双斑东方鲀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规范DB35/T1835双斑东方鲀种质标准3环境条件3.1场地环境应符合NY5362的规定。3.2养殖用水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NY5052的规定。溶解氧≥5mg/L,pH为7.5~8.5,水温为18℃~30℃,盐度为5~32。4养殖设施4.1池塘单口池塘面积以0.4hm2~4.0hm2为宜,水深为1.0m~2.0m。池塘进排水方便,配备增氧设备。DB35/T1879—20192养殖池塘如有套养花蛤,应在花蛤埕地周围设置围网。4.2网箱按照SC/T2013的规定执行。网箱上方宜覆盖遮阳网。投喂浮性人工配合颗粒饲料时,网箱内应设置围料网。围料网面积占网箱面积的20%~30%为宜,网片高为1.0m~1.2m,其中入水部分为0.6m~0.8m,网目应小于颗粒饲料的粒径。5池塘养殖5.1养殖模式宜采用池塘混养,可混养其他鱼类、虾蟹类、贝类。5.2放养前的准备应对养殖池塘进行清池、整修、消毒。在清池、消毒时,药物使用应符合NY5071的规定。放养前3d~5d,池塘应肥水繁殖浮游生物,调节透明度在0.3m~0.5m。5.3苗种质量苗种种质应符合DB35/T1835的规定。苗种培育过程应符合DB35/T1709的规定。苗种大小规格整齐,健康活泼。5.4苗种放养5.4.1放养时间根据养殖模式、水温条件,合理安排苗种的放养时间。宜在3月至5月,放养一冬龄苗种;5月至6月,放养当年苗种;8月至9月,放养当年苗种或一冬龄苗种。5.4.2放养规格、密度根据池塘水深及换水条件、混养生物种类及数量,合理调整双斑东方鲀的放养规格、密度,其放养规格、密度见表1。表1双斑东方鲀池塘养殖放养规格、密度当年苗种一冬龄苗种放养时间规格/(g/尾)密度/(尾/hm2)放养时间规格/(g/尾)密度/(尾/hm2)5月至6月1~360000~1500003月至5月50~1001500~150008月至9月10~207500~450008月至9月100~1503000~120005.5日常管理5.5.1饲料投喂养殖双斑东方鲀的饲料种类为人工配合饲料,饲料应符合SC/T1077、NY5072的规定。DB35/T1879—20193饲料投喂量和投喂次数根据双斑东方鲀个体大小、养殖密度、水温、水质、天气等情况而定。每日宜投喂1~2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3%。水温为12℃~18℃时,减少投喂量;水温低于12℃时,不投喂。5.5.2水质调控根据水色、水质、天气等情况,通过适量换水、投放水质改良剂、开启增氧机等方法保持良好水质。5.5.3观测与记录定期测定养殖水体的溶解氧、水温、盐度、pH、透明度等理化因子。定时巡查,观察养殖鱼的摄食、活动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生产记录。6网箱养殖6.1放养前的准备苗种放养之前,应检查网箱结构安全性及网衣完整性。6.2苗种质量苗种质量要求见5.3。6.3苗种放养6.3.1放养时间根据养殖海区水温、海流等条件,合理安排苗种的放养时间和规格。宜在3月至5月,放养一冬龄苗种;6月至7月,放养当年苗种。6.3.2放养规格、密度根据双斑东方鲀的生长情况,合理调整放养密度,其放养规格、密度见表2。表2双斑东方鲀网箱养殖放养规格、密度当年苗种一冬龄苗种放养时间规格/(g/尾)密度/(尾/m3)放养时间规格/(g/尾)密度/(尾/m3)6月至7月2~670~1003月至5月50~10030~406.4日常管理6.4.1饲料投喂饲料投喂要求见5.5.1。6.4.2分箱养殖根据双斑东方鲀的鱼体大小、密度等情况,及时分箱。DB35/T1879—201946.4.3网衣换洗根据双斑东方鲀的生长、网衣附着物及是否有破损等情况,及时更换、清洗网衣。养殖过程中应根据鱼体生长情况更换适宜网目的网衣。双斑东方鲀个体大小与对应的网衣网目规格的选择见表3。表3双斑东方鲀个体大小与网衣网目规格的选择体重/(g/尾)2~1010~8080~120>120网目/cm1.53.04.05.06.4.4观测与记录观测与记录要求见5.5.3。7常见疾病防治常见疾病防治参见附录A。药物使用和休药期按NY5070、NY5071中的规定执行。8养殖水排放应符合SC/T9103的规定。9收获与产品质量要求双斑东方鲀体质量达到250g/尾以上,根据市场需求安排收捕。收捕前1d~2d,应停止投喂。养殖双斑东方鲀产品质量应符合NY5070、NY5073的规定。DB35/T1879—20195AA附录A(资料性附录)双斑东方鲀常见疾病防治双斑东方鲀养殖常见疾病防治见表A.1。表A.1双斑东方鲀养殖常见疾病防治疾病症状病因防治方法皮肤溃烂症病鱼游动缓慢,体色苍白,停止摄食,口角和表皮溃烂、鳍条缺损溃烂,溃烂处周边皮肤发红,肾脏、脾脏充血严重。哈维氏弧菌感染①每立方水体使用50mL~80mL聚维酮碘(含量10%)浸浴15min~20min,连续2d~3d;②投喂抗生素药饵,如复方新诺明(水产用)1g/kg~3g/kg(饲料),每日1次,连用5d~7d。刺激隐核虫病病鱼体表、鳍条和鳃丝肉眼可观察到“小白点”,严重时病鱼体表形成一层白色混浊状黏膜,鱼体消瘦,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离群、游动迟緩,呼吸急促,偶尔在水里乱窜,无食欲。刺激隐核虫(海水小瓜虫)感染①流行期间,勤观察鱼体体表、鳍条,做到对刺激隐核虫早发现、早用药;②用1.0mg/L硫酸铜药浴,连续用药3d~5d。车轮虫病发病初期病鱼体色苍白,体表和鳃丝分泌黏液多;感染严重时,易造成感染部位机械性损伤,病鱼沿池塘、网箱边游动,时而在池壁、网衣摩擦体表,食欲不振、行动呆滞、离群独游,直至呼吸困难而死。车轮虫感染①淡水浸浴病鱼10min~30min;②池塘养殖用0.7mg/L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泼洒,连续用药2d~3d。淀粉卵涡鞭虫病发病初期病鱼摄食少,游动异常,体表、鳃丝、鳍条分布有小白点,严重时体表、鳍条或鳃丝像裹一层米粉,俗称“打粉病”;鱼体消瘦,摄食停止,体色淡,眼球凹陷,鳃盖不能闭合;镜检可见鳃丝附有大量不会运动的滋养体,黏液多。淀粉卵涡鞭虫感染①淡水浸浴病鱼10min~30min;②池塘养殖用0.7mg/L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泼洒,连续用药2d~3d。海盘虫病病鱼缓游于水面,消瘦,食欲减退或停止摄食;严重时,鳍条缺损严重,鳃部粘液多,鳃丝末稍发白、溃烂,呼吸困难。海盘虫感染①用淡水浸浴病鱼10min~30min;②池塘养殖用0.3mg/L~0.4mg/L晶体敌百虫(90%)全池泼洒,用药2d~3d。气泡病鱼体体表、鳍条有肉眼可见气泡,身体失去平衡,浮于水面打转。水体中溶解氧过饱和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消除水体中过饱和气体;②养殖池塘加注饱和度以下的新鲜海水。注意事项:①池塘混养花蛤等贝类时,慎用硫酸铜;②池塘混养虾、蟹等甲壳类时,慎用敌百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B35/T1879-2019福建省地方标准双斑东方鲀海水养殖技术规范DB35/T1879—2019*2019年12月第一版2019年12月第一次印刷
本文标题:DB35T 1879-2019 双斑东方鲀海水养殖技术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156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