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读《历史深处的忧虑》有感范文合集
读《历史深处的忧虑》有感范文合集读《历史深处的忧虑》有感范文合集读《历史深处的忧虑》有感范文合集不管美国政府能否砸碎《权利法案》的锁链,美国的建国者们永远无愧于伟大之名。这本书是和穆勒的《论自由》一道读的。我为穆勒对自由的重视而振奋,因此美国绵延两百多年的自由主义实验强烈地吸引了我。政府对个体权力之限度我们说明一些基本的事实。首先,安全与自由之间存在矛盾,而且任意一个走向极端都会导致另一个的完全丧失。其次,政府是个人自由的最大威胁。如果缺乏有力的约束和监督,个人与政府的对抗毫无胜算。事实上,就美国历史上的众多案件来看,即使法律已经如此严苛地限制了政府的权力,当勇士撕开黑幕的时候,等待他的大概率还是悲剧。纵观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正是一部自由渐渐向安全妥协的历史。这类妥协发生的主要契机是对国家安全的威胁,最典型的莫过于《氢弹秘密》案。通过搜集公开资料进而拼凑出一份氢弹制造指南并刊登在杂志上,我相信当时的美国人肯定会对这是否威胁到国家安全感到迟疑。这的确是一个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是潜在的威胁,另一方面是言论自由。经过种种曲折,美国人最终还是选择了自由。绝不能让国家安全成为政府向人民索取自由的令牌。一旦有此先例,总有一天所有人都将无法发出政府不允许的声音。美国对自由的尊重是全方位的,不仅限于言论自由,还包括宗教自由、思想自由、拥有武器的自由等等。林达的可贵之处在于:他的重点没有落在给美国唱赞歌上面,而是尽其所能说明了美国人为上述这些自由到底支付了及将要支付什么样的代价。我想,这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是极具思考价值的。如果说美国人就算付出再多也要保卫自己的基本自由,那么中国人则惯于牺牲自己的自由来换取安全。这是基本价值观差异导致的必然结果。中美堪称两种选择的极端,所以对比起来很有意思。但这两个国家显然都远没有达到安全与自由的平衡点,最优解仍然飘扬在遥远的梦想之中。如何审判嫌疑人?看到这个问题,你或许会简单地说:依法。但实际的过程远比这两个字要复杂,因为法律永远只是一个框架,它并不是万能的。一个尽可能公正的审判,需要的是对全过程的审慎设计。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人在评判他人时,很容易自动登上道德高地,却很难意识到两者的地位往往会在某些时候轻易逆转。“嫌疑人”,顾名思义,他已经被全社会所忌恨,将来不仅要面对公诉系统的持续攻击,还要为昂贵的法律服务支付费用。在未定罪之前,嫌疑人仍然是公民,而且是处于极端不利地位的公民,因此格外需要法律上的保护。基于此,美国人有了出发点:“宁可错放一千,也不要错杀一个。”反观中国,则可以改成:“宁可错杀一千,也不要放过一个。”善良而正义的人们不一定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反而更有可能在激情的裹挟下组成一个“无意识杀人团”,将每一个嫌疑人自动认定为罪犯,将每一次审判变成绞死讨厌鬼的狂欢。所以,我们需要一场从法律上保证的尽可能公平的比赛,由控辩双方参加,由法官裁判,由独立于案件的朴素道德审判——这就是我对美国的陪审团制度所描绘的理想的概括。注意:只是理想,而非实际效果。事实上,我认为陪审团制度还是太过理想化了,并不是每一个贫民窟少年都有机会遇到一个较真的陪审团成员的(参见电影《十二怒汉》)。结语在这样一个东西方互相抹黑的时代,冷静的思考显得格外珍贵。如果中国人和美国人尝试更认真地理解彼此,这个世界也许会更好。读《历史深处的忧虑》有感范文合集本书出版于1997年,该书的作者林达,是一对在1991年移居至美国的美籍华人的作家夫妇,常年来通过书信保持着与在祖国内的朋友的联系,在这样无数封信件中,传达的并不只是普通的问候,而是两个远居他乡的中国人眼中真实的美国,讲述着在这个自由国度的所见所闻。提到美国,人们自然会想到自由这两个字,在这个国度中你有大把的机会去实现自己各种各样的梦想,人人都在追逐自由,而在追求的过程中,有些人完成了美国梦,有的人却付出了代价。作者在书中结合了美国的各种法律法制,政治问题,和美国人的生活习性,以及各种的典型案例,来让远在大洋彼岸的读者们了解这些来自美国的思想观念。在那个网络并不发达的时代,人们难以了解的国外的情况,尤其是在结束了清政府统治不久,之前长期闭关锁国的状态下,人们更难以全面地了解国外,同时也缺乏这样的途径,这种情况下,该书的出现,让人们有方法能够了解到真实的美国,即使一本书很难概括一个国家,但至少能够打开国人一定的思想。在本书的序言部分就有这样一句话:“美国不是一个善于遮羞的国家,他投出一片阳光就落下一片阴影。”这里就十分讽刺了在这样一个自由的国度下所付出的代价。书中详细记载了一件当时轰动全美的案件,著名的棒球球星辛普森杀妻案,这个案件也充分表现了美国人的理念是追求了绝对的逻辑,而不是绝对的正义。案件大致是警方发现辛普森的前妻与一男子在家中被杀害,而一位警察在辛普森家中搜查发现了一双带血的手套,化验之后,这血迹也属于辛普森的前妻,但为何最后判决辛普森无罪呢?一是法官不决生死,决定罪犯生死的是陪审团,而组成这个团体的人则是普通的人民群众。二是搜查辛普森住宅的警官并没有取得搜查证就取回了证物,这样证物就失去了法律效益。三则是这名警官被曝出有严重的种族歧视,人们有权怀疑那双手套是警官有意栽赃给辛普森的。于是在这三点的集合下,最后陪审团判决辛普森无罪释放。这个在国人看上去并不公平的案件,在美国人眼中却毫无问题,人人都认为是辛普森所为,尽管可能真正的凶手并不是他,但证据不够确凿,导致无法定罪,只好释放。美国闻名于世的司法公正就体现在这里,法官无法做出最后的判决,由人民自己来决定,但大家不能都因为觉得他有罪而定罪,不然冤案可能频频而发,同时也需要掌握令人信服的证据,这样才对得起罪犯的人权。这样的公平,并不是说不错判好人,也完全不放过坏人,而是说能够在法庭上公正地对待所有人。如果说把这本书放在今天,它也是一本“不会过期”的美国社会体制入门书籍,历史会不停的发展演进,美国仍在发生各种各样令人觉得离谱的事件案例。通过这本书消除人们对美国文化的误解与偏见后,我们也要更全面的了解一个国度的历史上发生的案例对于展现这个国度本质的重要性,更多的去分析和了解那些本不被我们所了解的东西。
本文标题:读《历史深处的忧虑》有感范文合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219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