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龙源期刊网一粒种子改变世界作者:马勇曹昌等来源:《视野》2008年第13期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在西方世界,袁隆平的杂交稻则被称为“东方魔稻”。因为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21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做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称之为“第二次绿色革命”。袁隆平亲眼目睹5个饿殍倒在了田里、路边、桥底下。饥饿给他带来了极大的触动,他从此更坚定了“喂养世界人民”的信念。为了追求心中的梦,他从重庆来到了偏僻的湘西雪峰山旁的安江农校任教,一教便是19个春秋。学生们都很尊敬他,视他为良师益友,他领着学生们像候鸟一样频繁迁徙,春长沙,秋南宁,冬海南,南北辗转,一年三地,不辞辛劳的奔波全都是为了给种子提供适当的环境。他们在南来北往的火车、轮船、飞机上浸种,甚至把珍贵的种子绑在腰上,利用体温催芽。终于,1973年,已逾不惑之年的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三系杂交水稻,逐步将我国水稻的产量从平均亩产300公斤左右先后提高到500公斤、700公斤、800公斤,中国十三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迎刃而解。中国农民有这样一首顺口溜: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农民亲切地称他为“米菩萨”。已逾古稀之年的袁隆平还有两个愿望,一个是到2010年,第三期超级稻要实现试验田亩产900公斤;一个是把杂交水稻推向全世界。2008年开春后种种关于“米荒”的“坏消息”从世界各地传来,令这位开朗的老人心情笼罩阴霾。世界粮食计划署最新信息显示,目前,世界饥饿人口已达7.77亿;世界大米贸易量不足3000万吨,小麦贸易量约为1亿吨,玉米贸易量约7000万吨,这些粮食只够5亿人口日常消费。如果中国和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发生饥荒,国际粮食市场将无法拯救。对于当前全球性的粮食短缺问题,袁隆平表示,能立竿见影解决缺粮问题的方法,就是推广杂交水稻。“从播种到收割,只要4个月的时间,就能立马看到效果。”袁隆平算了笔账:如果全球1.1亿公顷的水稻田,能有50%种上杂交水稻,保守估计,每公顷仅增产2吨粮食,那么全球每年将增产1.1亿吨粮食,按人均每年消耗300公斤粮食算,意味着可以多养活3.6亿人。
本文标题:一粒种子改变世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242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