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发言稿精选多篇
散文|扇子的故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嘉兴人夏天常用的几种扇子,在如今的市面上几乎是绝迹了。一种是用马粪纸吊扇。这种马粪纸吊扇,用材很简单。用几根细竹子或几块簿木板,做成一个田字架或一个横着的日字架,将两张做手工用的马粪纸,按架子大小包在竹子架或木板架上外面作为扇面,用两条细麻绳拴住扇面四个角,然后拉向扇面中间打个结,用于平衡扇面,至此,吊扇扇面已经完成。再将吊扇扇面一端悬挂在梁上,然后到缝纫店里讨一个比较大的木轱辘,用一根铁丝串在木轱辘的孔里,作为滑轮固定在梁上,再用一根麻绳连结平衡线串在线轱辘上,一把吊扇就成了。使用马粪纸吊扇时,需要有人一拉一放连结平衡线的麻绳,造成扇面象荡秋千一样上下摆动,引起空气对流产生风。摆动幅度越大风就越大。记得小时候去剃头,剃头店就常挂着这种自制的马粪纸吊扇,好象有店员专门是拉放这个吊扇的。手拉累了,就用脚拉,坐着、站着、躺着拉都行,自拉自扇也行。杂货店里也有。至于百货公司有没有,我已忘记了。当年,我哥在家里也做过一个,让我们兄弟轮流拉,效果很不错。另一种是普通老百姓经常用的,有的人叫它是蒲扇,有的人叫它是芭蕉扇,就是济公活佛手中、铁扇公主用的那种。蒲扇是一种叫蒲葵树或叫芭蕉树的嫩叶晒干、修剪而成。每当夏天来临之际,海宁几乎所有杂货店里都会出售蒲扇。蒲扇几分钱一把,由于价格便宜,大人们几乎是人手一扇。小孩是不会给他买的,一来是因为经济问题,二来小孩好象不怕热。小孩即使热得满头大汗,他也会跑到大人身边,让大人帮他扇一扇,然后再去玩。好象丰子恺先生画中就出现过类似画面。考究点的人家买回家后,会将蒲扇的四周缝上一圈布条,这样能让蒲扇四周的竹条不易脱离扇面,使蒲扇耐用一些。缝好后的蒲扇再用箱子压一压,使其外观更加平整好看。每当盛夏,年纪大的男人、女人出市、串门,喜欢将蒲扇插在后腰裤子里,以便随时取下来,用来遮阳,扇风,驱蚊拍蝇。白天吃饭,晚上纳凉,人们轻摇蒲扇,扯一些家长里短,伴随啪啪的扇子拍蚊声,形成一道温馨的、独特的平民生活风景。那时的蚊子好象比现在多得多,晚上睡觉前,大人小孩几乎都会在放下蚊帐时,撩开蚊帐用蒲扇使劲扇风,将帐子内的蚊子赶走,然后钻进帐子里边摇着蒲扇边睡觉。人睡着了,扇子几时掉在床上也不知道;有时,摇扇的人会被扇子掉落在床上的啪嗒声所惊醒,惊醒后便会拿起蒲扇再摇几下,再沉沉睡去。天凉后,好一点的蒲扇会被大人们压在箱子底下,以便来年夏天再用;破一点的,则成为生煤球炉或生煤饼炉加大火力之用。杂货店里卖的另外一种扇子,叫麦草扇。麦草扇是用大麦秆顶端一段编织而成。制作时,用两根细细的竹丝为骨架,将数条麦秆沿竹丝编成一条宽约1厘米左右、扁平的扇条,再将扇条缝成圆形扇面,扇面大小根据各自需要。再用一些画有花鸟鱼虫、寄托情思词组的圆形刺绣为扇心,并用透明纸包住刺绣与麦草扇面缝住。编织扇面时,如果再用几圈染成彩色的麦秆交叉编织,那整个扇面更是赏心悦目。扇面制成后,再用毛竹削成寸把宽、半尺长的竹片,再将竹片剖开一半,将竹片正面临扇心处截短,形成前短后长的竹片夹子夹在扇面缝上成为扇柄,精致一点的,再在扇柄上雕刻上一些字画,一把类似工艺品的麦草扇就做成了。麦草扇比较贵,买的人并不多。但在我的故乡诸暨市,麦草扇却是农村人使用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扇子。每当大麦收割之后,农家人几乎家家都做麦草扇,而且还会送给城里的亲朋好友。所以在诸暨市,人们纳凉用的扇子,几乎都是麦草扇,大人小孩也是将麦草扇插在后腰裤子上,需要时可随时随地使用。麦草扇而且是诸暨市农家姑娘的爱情信物,小伙子如果收到农家姑娘亲自做的一把精致的麦草扇,那你就是交桃花运了。据说这一习俗与西施送给范蠡一把麦草扇的典故有关。杂货店里卖的还有一种扇子,叫折纸团扇。折纸团扇深受当年的少男少女、特别是学生们的喜爱。这种扇子与传统的纸折扇不同,它不用竹子做骨架,完全是用一种用花花花绿绿的纸片折叠成扇面。而扇柄则是用两条有槽的铅皮、铝皮或硬塑料做成。扇柄与扇面粘贴相连,平时不用时,用扇柄上的环形扣扣住,扇面便藏匿于扇柄内,成一长方形小盒。使用时,则将扇柄的环形扣往上拉出,然后扇柄向两侧拉开360度至扇柄相碰,再用环形扣扣住扇柄,一把把扇面便成为一个个五彩缤纷的圆月亮,摇动起来象孔雀开屏,非常好看。聪明的孩子,也会自己去讨一些比较硬抢的画报纸或电影海报纸,按杂货店卖的折纸团扇,依样画葫芦做成,只不过扇柄只能用纸折成圆棒状,用牛皮筋控制扇柄,起到收放扇面的作用。杂货店里还出售一种扇子,叫羽毛扇,就是诸葛亮用的那种。羽毛扇价格更贵,几乎无人问津。在嘉兴,羽毛扇是给女人在夏天坐月子用的。扇子是用洁白的鹅毛做的。为了添喜气,有的也染成粉红和洁白相间。据说,这是老辈子传下来的,夏天坐月子的产妇只能使用羽毛扇纳凉。使用其他扇子纳凉,会影响产妇今后的身体健康。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各类电扇如雨后春笋般涌入寻常百姓家,空调也成了大多数人家的标配。上面提到的几种扇子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湮入历史的长河。对老物件的回忆,同龄人之间会产生共鸣、感慨,并相互补充;而对孩子和年轻人来说,有的半信半疑,有的以为是听大头天话但我觉得,今昔对比,能让自己、孩子和年轻人更加珍惜现在,知道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何乐不为?
本文标题: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发言稿精选多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293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