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关于2021双减政策后家长的做法及对幼小衔接影响
关于2021双减政策后家长的做法及对幼小衔接影响关于2021双减政策后家长的做法及对幼小衔接影响“双减”政策出台后家长们喜忧参半,既有缓解压力之感,又有莫名的不安。家长的担忧聚焦于几个问题:减少学科类校外培训,会不会造成阶层固化?市场需求仍在,会不会造成“私教”盛行?“双减”会不会造成孩子“放羊”?“双减”后,什么样的孩子会脱颖而出......想弄明白这些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分析“双减”政策的底层逻辑:针对学科教育,要把学科教育回归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减轻家庭负担。由此可见,“双减”政策将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回归各自的角色。“双减”政策出台前,家庭与学校出现同质化趋势。学校像考场,家里还是像考场。受市场宣传的影响,家长们大都别无选择又极其负责地将孩子送进培训班或在家给孩子布置额外作业。当校外辅导被政策性叫停,家长们失去了方向。停下来,分析一下政策,找到家长可以尝试的角度。家长要怎样把时间还给孩子呢?文件第二项第5条规定:“分类明确作业总量。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第1页共10页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第三项第9条规定:“保证课后服务时间。学校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有效实施各种课后育人活动,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引导学生自愿参加课后服务。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学校应提供延时托管服务;初中学校工作日晚上可开设自习班。学校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根据这两条可以推断:孩子的作业和在校完成作业的时间都会有所调整,那么回家后的自由时间肯定增多,取消校外培训会进一步增加空余时间。那么家长要怎么做,才把时间给孩子呢?一是密切家校联系。积极参加家长会、家长学校,主动与教师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和身心状况,制订有针对性的家校联动教育方案,构建和谐家校关系。二是更新育儿观念。了解孩子的身心成长规律,提升自身育人素质和能力,理性规划孩子未来发展方向,不盲目送孩子参加校外培训。三是融洽家庭氛围。细心关注孩子思想情绪变化,倾听孩子心声,做孩子的朋友,形成良好沟通互动模式,帮助孩子排忧解难。四是要指导学生合理用好在家时间。督促孩子按时就寝,确保充足睡眠。适度安排家务劳动,加强体育锻炼,开展亲子阅读等。加强孩子网络行为监管,及时发现、制止。五是不妨将重心转移到培养孩子习惯上来。习惯的养成不是一第2页共10页蹴而就的,是日积月累、水滴石穿,这个过程离不开外力的推动,经历从被动到主动、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阅读的习惯能有效促进思维的发展;运动的习惯能有效促进注意力和专注力的提高;劳动的习惯能帮助孩子确立正确价值观、责任感,提升独立能力;参与家庭生活的习惯有助于孩子公民意识的培养;兴趣爱好的习惯有助于塑造培养健全人格,全面发展,建立自信,积极健康。好习惯成就好未来,孩子就更容易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内驱力也会更足。哪些学习习惯很重要这里列表供大家参考没了校外辅导怎么办?文件第四项第14条规定:“规范培训服务行为。建立培训内容备案与监督制度,制定出台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材料管理办法。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类培训,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家长对这条规定会本能的出现紧张。没了辅导,考试怎么办?此时,家长不妨问自己三个问题:1.孩子通过校外辅导获得了稳定而持久的分数增长吗?2.分数的提高等同于学业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吗?3.孩子在接受辅导后,学习习惯和方法有积极、长效的变化吗?想清楚这三个问题,就可以客观地评估校外培训对自己孩子的价值。真正的教育,不在于校外培训机构,而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双结合。好的成绩,不是靠刷第3页共10页题刷出来的,教育肥沃的土壤,还包括家庭和睦、自我驱动等。再看文件第五项第18条“深化高中招生改革......坚持以学定考,进一步提升中考命题质量,防止偏题、怪题、超过课程标准的难题。逐步提高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这里有两个重要信息:命题趋势和招生指标分配。先看命题。防止偏题、怪题、超标题,那什么题最重要?当然是课堂上老师讲解的题。这就形成了一个系统:课堂--作业--考试--评价。再看招生。文件强调了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其本质是突出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均衡趋势。家长还应对户籍所在区域的公办学校有所关注和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师资情况、校园文化、课程建设、学生活动等一系列因素都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针对这一变化家长可以怎么办呢这里列表供家长参考此外,教育部积极推进课后服务工作,不断健全完善课后服务有关管理制度和保障机制,家长应予以积极配合。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可以有效解决家长接送难、孩子没地方去的问题;可以充分利用课后时间,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内容,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发展空间;还有助于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随着教育均衡化、区域化的发展,学校间也会各美其美,美美第4页共10页与共。我们常和家长强调:孩子的身上有家长的影子。家长改变,孩子改变。“双减”政策后,家长角色回归。做什么、怎么做等一系列问题,又何尝不是一次对家长的挑战呢?双减政策对幼小衔接影响随着教育双减政策的出台,幼小衔接也进入了大家的讨论。要不要幼小衔接?幼小衔接对孩子智力发展是促进的?还是伤害的?我们人的心理的发展,大脑的发育,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根据儿童心理学家的研究,幼小衔接,孩子处于前运算阶段,尚不具备运算能力。不符合这个阶段孩子大脑的发育特点。对孩子的智力发育来说,是一种伤害。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数十年对儿童的观察实验,将孩子的认知结构发展分4个阶段。0-2岁:感知运动阶段2-6/7岁:前运算阶段6/7-11/12岁:具体运算阶段11/12岁及以后:形式运算阶段幼小衔接应该是在5/6岁的时候,是属于前运算阶段。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孩子,其认知思维的特点主要有:1·这个阶段的孩子,不能理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会专注于事物的某一部分,而忽略其他部分。以偏概全。第5页共10页2·这个阶段的孩子,思维具有不可逆性的特点。你问她:3+4=?孩子拿着两只手,数完左手数右手。然后回答说:等于7你再问她:4+3=?她又拿着两只手,数完左手数右手再告诉你:等于7家长可能很着急,怎么这么笨呀,3+4跟4+3不是一样的吗?对呀,她就是不会。几乎每个孩子都不会呀。孩子的大脑就发展到这个阶段,她就是不会。我们不能以大人的要求来对待孩子。并且她必须依靠具体可见的物品来数,才能算出来。所以五岁的孩子,让她上幼小衔接,学习算术,对她大脑的发育可能是一种伤害。拔苗助长。这种幼小衔接,可能在小学一二年级,孩子的数学能显示出一点优势。但过了三年级以后,就没有优势。上初中后,可能学习起来会有点吃力。3·这个阶段的孩子,缺乏守恒概念。你把装在宽的杯子里的水,倒入细长的杯子里。孩子会认为水变多了。她没有办法认识到,一样的水,倒在不同的杯子里。另外,必须强调一下,这个阶段的孩子,她的创造性想象特别丰富。第6页共10页所以,如果把这个阶段,本该让孩子去玩,去游戏,去培养她的想象力的时间,却让孩子坐在教室里,掰着指头,做算数,肯定是得不偿失的。也违背了这个阶段孩子的思维特点。对智力的发展是一种抑制,而不是促进。希望家长不要焦虑。事实上小学1-3年级,最主要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保护好孩子的学习兴趣。考90分跟考100分没有多大差别。只要孩子跟得上就可以。双减政策对幼小衔接影响让孩子识字不难,就看家长怎么做~以下内容为阅读《好妈妈胜过过好老师》的思考:我们家的小朋友也要开始上小学了。小一群里的妈妈提到最多的就是:“你们开始学英语了吗?会认多少字了?”“我们家的会认很多字了,有在上幼小衔接班”“我们家的还不会呢,真是愁死人了”“要学的,一定要学,否则上学后会跟不上的。”这些聊天内容,总是能让人,产生一定的焦虑的。是的,我也会焦虑的。更何况,现在那么多的培训课程,真的让妈妈们不得不下手啊。大家的共同焦虑点就是:第7页共10页担心孩子一上小学,老师进度太快,孩子会跟不上,落后了,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就被大大打击了,对于以后的学习就更不用想好。书中的作者是不提倡上幼小衔接班的,也不提倡让孩子超前学。那么作者是怎么做的,可以让她的女儿在6岁,上小学前,认了很多字,并且上一年级就可以自主完成阅读呢?其实就是做了一件事:阅读+读书。阅读:就是大量的阅读书籍我深深地体会到,把学习生字融汇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基础上,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不仅孩子学起来轻松,大人实际上也轻松,事半功倍。一周岁前就开始阅读,一岁八个月开始自己读《丑小鸭》……慢慢的上学学后,就开始读短篇、长篇小说、名著等、对于阅读这件事,作者从来没有因为要学习,而制止女儿不许看课外书,而是以支持的态度。因为读的书多,理解力好,所以其他各门功课也都很优秀,学习上始终很轻松。她读完小学二年级,直接读小学四年级,仍然是班里成绩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她在班里岁数最小,但她做事的成熟度及认识问题的水平,却仿佛比实际年龄大几岁。读书:就是指一字一字的指读小时候读绘本,一个字,一个字指着读,大了,依然是以读的方式。孩子会自己读了,不认识的,直接问爸爸妈妈,读了错别字的,也不笑话她,就让她自己来。大第8页共10页量的阅读,读课外书,读她喜欢读的书。作者提到,我们通常会把书里的书面语转化为口语化,通俗的语言,想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其实这是不正确的,我们应该按着书里的内容读。完全按书上文字,一字字给她读。“大灰狼悠闲地散步”和“大灰狼慢慢地走路”,在刚学说话的孩子听来,并不觉得哪个更难理解。我们最初灌输给他什么,他就接受了什么。有的家长给孩子讲故事时,怕孩子听不懂,把书面语转化成通俗的口语,这其实没必要。正如一个从小讲汉语的人面对英语时会为难,而一个从小听英语的孩子却从不觉得听英语是件困难的事一样。所以千万不要担心,孩子天性中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给他“读”或给他“讲”,对他来说同样有吸引力。就这样,我一直以“读”的方式给圆圆讲故事,并注意声情并茂。随着她慢慢长大,我发现以“读”代“讲”丝毫不影响她的理解,还丰富了她的语言词汇。她在说话间总是能找到恰当的词语来表达,很少有小孩子那种想要表达却不知如何说,或者词不达意的困难。在这个过程中,她开始认识一些字了,这使我确信了“读书”的好处。于是又进一步,从由我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改成由她指着我来读。她指到哪,我读到哪。逐渐地,圆圆理解了文字的作用,把故事与文字联系到了一起。文字在她的眼里一点也不空洞枯燥,文字是有内容的,文字就是故事,是有趣而生动的。第9页共10页同时,当我们带她到公共场所时,总是不失时机地指给她一些文字看,比如在火车站我给她读“禁止吸烟”,告诉她这里人很多,空气不好,这个牌子告诉大家不要在这里吸烟;逛动物园时一起读指示路牌,然后我们就找到了想要看的动物;进了百货商场,先一起看购物导示牌,顺利地直奔我们要去的楼层。从这一篇章中,我看到阅读对于孩子来说,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目前各个学科来看,大量的阅读除了可以增加孩子的知识而之外,对于孩子的理解能力,思维逻辑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我们的学科学习都离不开这些能力。后面作者还会再提到,阅读对于孩子的作文能力有多重要。这个阅读可不仅仅只是读那些所谓的作文选集哦~#从容不迫#陪娃成长内容为我阅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读书笔记记录并思考,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学习所有的教育理念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孩子取其精华,保持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第10页共10页
本文标题:关于2021双减政策后家长的做法及对幼小衔接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309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