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句子解析专题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句子解析专题练习(含答案)1.《己亥杂诗》中表达诗人渴望人才的是“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2.“火箭的最大速度能达到4万千米每小时,是声速的30多倍。”这句话采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火箭的速度极快,给读者鲜明的印象。3.《落花生》这篇散文借物喻人,告诉我们要学习花生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全文的中心思想是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4.《鸟的天堂》一文描写了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经过的时间是傍晚,没有看到鸟,只看见了枝叶繁茂的榕树,展示它奇特美丽;第二次经过的时间是早晨,见到了众鸟纷飞的热闹情景。5.《四季之美》是按照季节顺序来描述景物的。春天最美的时间是黎明,最美的景物有鱼肚白的天空、彩云;夏天最美的时间是夜晚,最美的景物有明月、萤火虫,秋天最美的时间是黄昏,最美的景物有归鸦、大雁、风声、虫鸣。冬天最美的时间是早晨,最美的景物有雪、霜、火盆。6.《山居秋暝》中描写月亮的诗句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7.《月迹》一文分别写到了镜中月、院中月、怀中月、水中月、眼中月等不同的月亮。8.《忆读书》的作者是冰心,文中寄托了她对少年儿童的期望,即“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9.《渔歌子》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张志和。“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为我们描绘了一位雨天安闲钓鱼的老者形象。10.对于读书的方法,朱熹曾说:“读书有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11.《我的“长生果”》一文中,作者通过阅读积累,悟出了一些写作的道理: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但呕心沥血的创造才能真正打动人心。12.圆明园由圆明园、绘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圆明园既是园林艺术的瑰宝,也是建筑艺术的精华。13.《太阳》是一篇科普短文,文中采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太阳远、大、热的特点,而且和我们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14.“始知所向金龙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欧阳修这句诗道出了“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揭示了友谊的真谛。自由的可贵;15.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诗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暗示了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诗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表达了少女们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诗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道尽了持续学习的重要性。16.在我们读的诗中,有振兴国家的壮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有初秋雨后的山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有将士思乡的深情:“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有古人读书的体会:“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7.《爱的教育》一书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根据儿子的日记改编而来;鲁滨逊在荒岛上救了一个野人,取名为星期五。18.中国诗词的内涵极其丰富,诗中有景,“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诗中有情,“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诗中有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9.“那雪白的乳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值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这句话主要从外形和颜色两个方面突出了白鹭恰到好处的美。白鹭的特点可用一句古诗“淡妆浓抹总相宜”来形容。20.“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本句中作者采用奉献的人。21.“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国少年,与国无疆!”这句话翻译过来的意思是美丽啊,我的少年中国,将与天地共存不老!雄壮啊,我的中国少年,将与祖国万寿无疆!表达了作者热切盼望祖国强大、独立。22.“九州风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句中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毫无生气,“风雨”暗指社会变革。同时句中还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清末死气沉沉的社会风气的不满和痛恨。2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第一个“知”的意思是懂得,知道,借物喻人的手法,希望我们像花生那样做一个不求虚名,默默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做法,这句名言说的是学习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董其昌的名言,写一些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要理论结合实际,要学以致用。24.“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这是一个过渡句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体现了圆明园的两个特征:建筑宏伟和文物珍贵。25.《白鹭》一文的作者是郭沫若,作者通过描写白鹭的外形特征以及它的一系列活动画面;在清水田里的鱼,晴天的清晨站立于小树的绝顶,黄昏的空中的低飞等,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白鹭的美。26.“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这句话把书比作长生果。作者以诙谐的手法,生动而巧妙地表达了对书要有喜爱之情。27.《珍珠鸟》是咏物散文,作者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珍珠鸟由害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文中起到升华全文主题的句子: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境界。28.《桂花雨》一文表达了作者怀念故乡童年生活的感情。29.《猎人海力布》是一篇民间故事,主要写了海力布热心助人、救小白蛇(得宝石)和救乡亲们几件事,展现了他乐于助人、舍己救人的美好品质。30.《蝉》是一首咏物诗,其中的经典名句是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人托物言志,表达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31.《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写的,这首诗描写了我国传统节日中的七夕,表达了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美好愿望。32.《牛郎织女》是一篇民间故事,由著名作家叶圣陶整理而成,牛郎和织女过着男耕女织美满生活,其中的王母娘娘是封建大家长的化身。33.《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一首绝笔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两句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遗憾和强烈的爱国之情。34.《圆明园的毁灭》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耀眼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了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5.《题临安邸》一诗中,蕴含讽刺意味的诗句是“暖风熏得人憔悴,只把杭州作汴州。”
本文标题: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句子解析专题练习(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316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