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21届中考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复习重点题
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重点题(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2)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区别于其他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如何营造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环境?(1)各级政府应创造条件,建立和改善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并对中小学生开放;(2)营业性歌舞厅、酒吧、网吧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3)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4)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5)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和荣誉权,对有特殊天赋或者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应当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3、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1)家庭方面:缺乏家庭保护,家教不严,家庭教育方式单一、粗暴,家庭生活不和睦,受家庭成员不良行为的影响等。(2)学校方面:只重视知识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方法单一。(3)社会方面:缺乏社会保护,社会环境复杂,存在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4)个人方面:无知、盲目模仿、从众心理、报复心理以及寻求刺激、逞强好胜心理等;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自我约束能力差,容易受不良诱惑的影响;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4、不良行为到违法犯罪行为的演变给我们什么启示?(1)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开始是沾染了坏思想、坏习气;有了不良行为不加以改正,任其发展,便会去做一些违法的事;③若再不回头,就会越走越远,直至滑向犯罪的泥潭。(2)青少年要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自觉抵制不良诱惑,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5、违法行为、一般违法、犯罪的区别?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1行为。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法行为分为一般违法和犯罪。两者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触犯的法律不同,处罚的方法也不同。一般违法对社会危害较小,触犯的是刑法以外的其他法律法规,要承担民事责任或接受行政处罚;而犯罪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应受刑罚处罚。6、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2)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3)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如劳动和受教育。7、如何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1)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能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2)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己履行法定义务。8、公民应该怎样行使权利?(1)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范围和界限,不能滥用权利。(2)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3)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9、如何自觉履行义务?(1)法律鼓励的积极去做;(2)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3)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10、宪法的地位及其原因?(1)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2)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4)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5)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1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1)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2)从效力上看,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3)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12、如何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尊严?(1)学习宪法;(2)认同宪法;(3)践行宪法;(4)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13、依法治国的含义、核心、领导者、主体、本质、根本目的及总目标是什么?(1)含义: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2)核心:依宪治国。(3)领导者:中国共产党。(4)主体: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5)本质:崇尚宪法和法律的权威。(6)根本目的: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7)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4、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新方针及各自的地位?(1)科学立法——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2)严格执法——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3)公正司法——依法治国的根本保障;(4)全民守法——依法治国的基础。15、依法治国的意义?(为什么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之一。(3)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4)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等。16、如何竞争与合作?(1)增强竞争意识,积极参与竞争。遵守道德和法律准则,向竞争对手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2)提高合作意识,在合作过程中要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充分发展各自的能力,遵守规则,相互信任,主动承担责任。(3)竞争与合作是相2互依存的,我们要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17、对责任的理解?(1)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2)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3)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18、基本国情及其表现?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是: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表现为:①现阶段,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②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还不高;③受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体制还不够健全。19、主要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0、“三个老总”?(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五位一体;(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1、改革开放的意义?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实现了三个“伟大飞跃”: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22、中国的腾飞(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证明了什么道理?三个“充分证明”:证明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你、理论、制度、文化是完全正确的,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是完全正确的。证明中国的发展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成功经验、展现了光明前景,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大力量,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23、我国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1)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4)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了中国力量。24、如何建设美丽中国?(多角度:国家、社会、企业、个人)(1)国家: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走低碳发展之路,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建设“两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2)社会:向公众宣传生态保护的意义;在全社会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倡导人们坚持绿色消费,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3)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道德素质;树立诚信意识,依法生产和经营。(4)个人: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向人们大力宣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知识;坚决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从自身做起,如节约用水用电、垃圾分类、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积极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哪些?(1)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2)政治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3)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3(4)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6、科技创新的意义?(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2)现代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3)科技创新能力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4)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27、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多角度:国家、社会、企业、个人)28、中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我们应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各方面,转化为我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具体做法是:(1)树立崇高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艰苦奋斗,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4)热心公益,关爱弱势群体,自觉同不文明行为作斗争。(5)积极参与民主法治建设,积极行使建议、监督权,自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作为学生来说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8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关键是要落实到日常学习生活中:(1)爱国——就是要把伟大的爱国精神落实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发奋读书、勤奋工作上;落实到热爱我们的家乡,热爱我们的父母亲人、老师、同学上;落实到热爱我们的学校,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上。(2)敬业——就是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勤奋读书,学有所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3)诚信——就是要诚实做人,踏实做事。(4)友善——就是要尊敬师长,听从教育,服从管理,团结同学,助人为乐。29、如何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1)立足于国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3)文化创新的一个基本点就是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能使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又能体现时代性,使中华文化在不断创新中发扬光大。30、我国的资源环境现状与危机?(1)现状: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使得我国环境问题严重,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浪费污染都很严重。(2)危机: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1、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出路: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32、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有什么意义?(1)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节能意识,缓解资源、环境压力;(2)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33、国家加强民族团结、援助民族地区发展的意义?(1)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2)有利于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3)有利于提高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水平。34、如何促进民族地区实现共同繁荣?(1)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继续加大对民族地区人力、物力的支持;(2)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35、中学生如何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1)树立维护民族团结意识;4(2
本文标题:2021届中考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复习重点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351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