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21学生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应急预案
2021学生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应急预案为贯彻落实上级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全面建立人群免疫屏障,有力阻断病毒传播,确保师生生命健康,区教育局将在XX区学校中组织开展12—17岁学生新冠病毒疫苗集中接种工作。具体要求通知如下:一、工作原则、目标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坚持知情、同意、自愿接种,做到应接尽接,为全区12—17岁学生提供免费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力争到2021年8月底完成95%以上的适龄学生疫苗接种工作。二、工作内容(1)疫苗接种对象各级各类学校12—17岁符合接种条件的在读学生。(2)不予接种学生认定不予接种学生原则上由医生现场认定。下列情况者一般不宜接种:①属于严重过敏体质,既往注射其他疫苗时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②新冠肺炎既往感染者或核酸、抗体检测阳性者;严重慢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药物不可控制的高血压者;患有惊厥、癫痫和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史者;患有血小板减少症者或者出血性疾病患者;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或者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均不适合接种本疫苗。(3)接种时间安排①2021年7月23日至7月30日,做好适龄学生接种的宣传发动工作,调查学生体质健康情况,组织家长填写知情同意书,全面梳理“应接尽接”对象,与卫健部门协调疫苗接种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②2021年8月1日至8月5日,组织第一批次符合接种条件的区内在XX适龄学生接种疫苗;③2021年8月10日和8月25日,分两次组织未能在第一批次接种的区内适龄学生接种疫苗。(4)接种地点安排XX中专、各高中和初中分别组织学生在校内接种。(5)接种登记和信息上报接种期间实行新冠疫苗接种情况日报告制度,由各校负责应种对象的信息统计及上报工作,统一汇总到XX区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小组。三、工作要求(一)落实主体责任。各校成立12—17岁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实施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加强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密切沟通,周密部署,组织实施好此次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工作。(二)做好宣传发动。加强学生及家长疫苗接种必要性的宣传力度,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实行“应接尽接”。建议采用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做好在校学生及家长的沟通告知、摸底统计、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在校学生接种率。做到工作有力,成果有效。(三)认真部署实施。各校要制定工作方案,排出时序进度,摸清12—17岁免费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人数,落实各项准备。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的规范要求,流程标准,合理安排接种时间和接种场地,防止人员过多、拥挤。接种完成后,做好接种相关信息的登记和报告。(四)加强医疗保障。由卫健部门派专业医护力量全程参与疫苗接种工作。各校结合实际,制定12—17岁学生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医疗救治保障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合理配置医疗救治力量。同时做好群体性心因性反应的防范和处理,积极采取正面疏导、稳定情绪等有效措施,确保疫苗接种工作顺利完成。新冠疫苗接种反应应急预案一、目的为更好的开展新冠肺炎疫苗预防接种工作,减少新冠肺炎疫苗预防接种反应和事故造成的影响,维护接种对象的合法权益,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二、定义新冠肺炎疫苗预防接种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体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面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新冠肺炎疫苗预防接种反应事故:指由于新冠肺炎疫苗质量不合格,或者由于在新冠肺炎疫苗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违反新冠肺炎疫苗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等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其发生的原因包括新冠肺炎疫苗质量不合格和预防接种实施差错2个方面,既可能直接造成受种者的健康损害,又可能增加发生新冠肺炎疫苗预防接种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的危险性。三、发生的原因1.疫苗自身因素(疫苗的毒株、疫苗的纯度与均匀度、疫苗的生产工艺、疫苗中的附加物、疫苗污染外源性因子、疫苗制造中的差错)2.疫苗使用方面的因素(接种对象不当、禁忌证掌握不严、接种部位、途径不正确、接种剂量和接种次数过多、误用与剂型不符的疫苗或稀释液、疫苗运输或储存不当,使用时未检查或使用中未摇匀、不安全注射)3.个体方面的因素(健康状况、过敏性体质、免疫功能不全、精神因素)4.其他因素(接种时间、药物影响、其他,如新冠肺炎疫苗预防接种后进行剧烈运动和重度体力劳动会加重反应等)四、处理1.局部化脓:分有菌性化脓感染与无菌性脓肿,前者在疫苗分装时胺致病菌污染,或因注射器、接种局部消毒不严所致,后者多因接种含有吸附剂疫苗,或注射部位选择不正确,注射过浅,剂量过大等。处理方法:早期均可用热敷,每日3~5次,每次20分钟。化脓性脓肿可用抗生素治疗。无菌性脓肿切忌切开排脓,可用注射器抽脓。2.晕厥(晕针):接种者由于精神过度紧张和恐惧心理而造成暂时性脑贫血,引起短时间失去知觉和行动能力的现象。在空腹、过度疲劳、接种场所空气污浊等情况下易发生,多数在接种时或接种后数分钟发生,轻者有心慌、恶心、手足发冷、发麻等,经短时间即可恢复正常。严重者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心跳缓慢、脉搏无力、血压下降伴失去知觉,数十秒至数分钟清醒。处理方法: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注意保暖,口服糖水,亦可针刺人中等穴位。如仍未见好转者应送急诊科抢救治疗。3.过敏性休克:在接种时或接种后数秒钟至数分钟内发生,也有少数延至30分钟或1~2小时发作。突然感到全身发痒、胸闷、气急、烦躁、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凉、血压下降、心律减慢、脉细或无。如不及时抢救,死亡常发生于抗原进入机体后15~20分钟。死亡原因多为窒息和末梢循环衰竭。处理方法:让病人平卧、头部放低,注意保暖,立即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0.5~1.0ml,同时肌肉内注射苯海拉明25~50mg.呼吸衰竭者可肌肉注射尼可刹米250mg,并吸入氧气。4.过敏性皮疹:各种疫苗接种后均可使一些过敏体质的人发生过敏性皮疹,常在接种后数小时或数天发生,多少不一,大小不等,色淡或深红,周围呈苍白色。处理方法:给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明,每次25~50mg,每日2~3次。5.急性精神反应:为精神或心理因素所致,轻少见,最常见表现为急性休克性反应和癔病性发作,这类病人最大特点是临床表现与主观症状和客观体征不符,而且意识不丧失。各种症状常在患者注意力转移或进入睡眠后明显减轻,预后一般良好。处理方法: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大多数用针灸、暗示疗法即可恢复,严重者可给些镇静剂。五、报告1.报告内容:姓名、性别、年龄、监护人姓名和住址、接种疫苗名称、剂次、接种时间、发生反应时间和人数、主要临床特征、初步诊断和诊断单位、报告人和报告时间等。2.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在新冠肺炎疫苗预防接种过程中,凡遇到与新冠疫苗新冠肺炎疫苗预防接种有关的病例,如认为可能是异常反应和事故,应进行登记,并向院感科报告,同时向惠州市疾控中心报告。3.报告时限:发现异常反应时,应在6小时内报告,如为严重事故,应在2小时内报告,与此同时,不得延误调查和抢救治疗。4.填写报告表格六、流程询问接种疫苗史和疾病史→有无禁忌症→如有暂缓接种或禁止接种→发生反应→分析反应类型→如为一般反应→给予对症治疗→一旦发生休克→立即平卧、汇报现场保障医生(同时汇报接种医院专家组成员)就地抢救→遵医嘱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吸氧→解除支气管痉挛→送入抢救室进一步抢救→报告接种医院负责人→报告惠州市疾控中心→填写报告表。县12—17岁在校学生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方案根据金华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部署,我县将启动12-17周岁在校学生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力争尽早建立人群免疫屏障,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现将接种方案公布如下:一、接种目标按照“属地管理、就近方便、知情同意、保障安全”的原则,因地制宜、分年龄段做好组织安排,确保疫苗接种安全、有序、科学、规范。二、接种对象12-17岁在校适龄无禁忌症人群。三、接种时间接种按年龄段分2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15-17岁人群接种,其中该年龄段在校学生原则上由学校统一安排,分批有序组织前往县卫健局指定的接种点完成接种工作。第一针剂集中接种时间为8月20日-25日,第二针剂集中接种时间为9月15日-20日(具体接种时间、地点由县教育局与县卫健局协商决定)。第二阶段:12-14岁人群接种,其中该年龄段在校学生原则上由学校统一安排,分批有序组织前往县卫健局指定的接种点完成接种工作。第一针剂集中接种为9月20日-25日,第二针剂集中接种时间为10月15日-20日(具体接种时间、地点由县教育局与县卫健局协商决定)。非在校学生由村(社区)做好摸底统计和动员工作,前往就近的接种点接种。无特殊原因的在校学生,应服从统一安排,不要擅自自行接种。四、接种安排1.设立接种点。县教育局与县卫健局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确定接种点,有序完成此项工作。2.接种动员。各校要认真做好宣传和发动工作,通过发放关于新冠疫苗接种致家长的一封信、线上家长会、微信工作群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监护人的沟通告知。3.接种组织。各相关学校要根据教育局统一部署,合理安排学校接种工作服务人员,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采取分批分时段接种的方式,确定好具体接种时间,防止人员扎堆集聚。引导受种者准备好《知情同意书》、学生本人身份证(或户口本)、《预防接种证》、《授权委托书》等有关材料。各接种点(医院)要强化风险预警,针对未成年人接种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和处置特点,增加处置力量,提高检测质量和管理水平。学校要在卫健局指导下制定疫苗接种应急预案;加强接种期间值班执勤、师生管理和服务,实施24小时健康观察,发现情况,立即报告,妥善处置。各相关学校要安排工作人员配合做好接种现场秩序维护及后勤保障服务工作,认真统计好学生疫苗接种情况,及时做好家校沟通。五、工作要求1.要建立疫苗接种工作体系。各相关学校要将疫苗接种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紧迫的政治任务来抓,要制定完善的疫苗接种工作方案和预案,明确工作职责和分工,全面构建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人员细致抓的工作格局。2.要确保监护人知情同意。各相关学校要通过宣传动员,确保有接种意向学生的监护人知情同意,在参加统一组织疫苗接种时,必须事先提供监护人签字按印的《知情同意书》和《授权委托书》。学校应妥善保管有关签字材料。3.要安全接种确保安全第一。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妥善做好学生疫苗接种工作。自行前往社区接种的,提醒监护人要注意交通安全。统一组织的接种,学校要事先做好交通安全预案。要精准排摸学生健康状况,确有禁忌症的可凭医院有关材料暂不参加疫苗接种。疫苗接种后,应在接种点留观30分钟。
本文标题:2021学生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应急预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353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