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和平村发展特色产业致力乡村振兴案例
和平村案例树三大品牌谋全面发展——和平村坚定品牌意识,一抓双促的美丽转身基本情况和平村发展特色产业致力乡村振兴叶集区平岗街道和平村是在2014年区划调整由原龙岗、秦冲、武昌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属于土地资源充沛、基础设施薄弱、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的纯农业村。全村总面积15平方公里,辖22个村民组,927户,人口3487人。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97户,666人,贫困人口发生率19.13%,被确定为贫困村。基础设施差,青壮年外出务工较多,农民收入主要农以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为主。村庄空心化,村集体经济薄弱,贫困发生率高等因素,面对当前脱贫攻坚的严峻形势,怎样实现户脱贫,村出列,壮大集体经济,农民增产增收,是村两委今后的重中之重的工作。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未来的和平村将抢抓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机遇,以江淮果岭建设为主抓手,大力“实施乡村环境大治理”、“服务能力大提升”两大工程,守住青山绿水,做强生态品牌,努力把和平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富裕文明、宜居宜游、特色鲜明的小康村。立足村情谋定品牌发展方向兴产业,树品牌,促脱贫攻坚一切从村情实际出发,从群众所需、所盼、所想出发,和平村岗区丘陵地貌,大部分土地不适合水稻种植,土地利用率,闲置率高,农民增收低。为此,村两委一班人多次召开党员、群众代表会议,认真学习中央对农村的各项惠农政策文件精神,认真领会农村、农业的发展方向,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产业发展上的成功经验,村里先后请国土部门、农委部门,大学教授及专业技术人士对我村土地、产业规划、土壤性质等进行指导。在充分征求广大党员、群众意见后两委干部认真谋划,以“村委会+农户+新型经营主体”为模式,调整当前农业产业现状,土地规模化流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思路。通过市场考察,从河南省漯河市引进“沙澧特”晚秋黄梨、金果、常春果等龙头产品予以栽培,通过在村委会对政策文件精神深刻把握,科学定位产业项目发展,服务意识进一步提升下,广泛动员党员、干部及能人大户流转,成立了我村首个种植专业合作社,叶集区华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村委会的指导下,合作社立足于地形、地貌,气候等特点流转土地1100亩,兑付土地租金42万元,投资1000余万元修建了集休闲、观光、采摘、餐饮、住宿、垂钓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实现了现代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目标,通过精心培育,荣获了“六安市龙头企业”、“六安市示范合作社”的荣誉称号。华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设立,积极带动本村群众学习果木栽培技术,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同时解决了大批本村剩余劳动力,实现群众家门口就业,群众荒山流转了,就业稳定了,群众尝到了甜头,体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在“村委会+农户+新型经营主体”为模式的指导下,进一步明晰村级的产业发展思路,解决农户土地不集中,土地流转及租金的问题;解决新型经营主体在实际经营过程中的土地流转承包问题;解决对新型经营主体的产业发展定位问题。坚持从实际出发,走差异化、特色化、产业化“一村一品”发展路子,大力发展集休闲、观光、体验为一体的特色经果种植业,既克服了过去生产容易销售难、增产容易增收难的弊端,又实现了“村级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有收入”的特色产业新格局。抓好党建为发展奠基提速抓党建,强班子,促乡村振兴。近年来,村党组织深刻认识到农村基层党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得到贯彻落实的领导核心,是团结带领群众建设美好生活的领导核心。村党组织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贯彻学习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认真开展党性教育,规范教育学习,认真开展“三会一课”,把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思想,作为锻炼提升两委干部的重要手段,进一步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在工作中村党组织规范村级各项制度,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用心解决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与水平。通过努力,投资90万元新建的党群服务大厅进一步提升了服务群众的承载能力。在工作中,培养出3名30周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充实到两委工作中,为基层党组织增添了活力。深化党建,充分发挥村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发挥村班子的群体力量,全村有70名党员结对120户贫困群众,开展党员联帮户、结对帮扶活动,积极体现了先锋模范作用。近三年在省委江淮杂志社城乡共建单位的帮扶下,给予人力、物力、财力、智力支持,积极帮助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帮助村级设立电商平台建设捐款捐物,合计达30余万元,并在2018年争取全省“皖美乡村”百村营销行动,利用媒体、网络开展了一系列多形式的宣传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村党组织始终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把村级组织建设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把基层党建工作融入脱贫攻坚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我们扶贫工作推进到哪里,党的组织就跟进到哪里。2016年平岗街道在华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了“和平村投资入股产业扶贫基地”,采用“政府金融扶贫项目(每户贫困户5万元政府贴息贷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培训、管理经验、营销模式)+贫困户(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的发展模式,通过带资入股的方式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实现稳定增收。目前基地已有11户贫困户参与创业,每户每年可分红4000元以上。为增强贫困户内生动力,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在产业扶贫基地华农专业种植合作社建立了非公党支部,强化了党组织对脱贫攻坚的组织领导。2017年我村率先实施“党支部+基地+贫困户”的理念,成立六安市叶集区为民专业种植合作社联合社,流转土地103亩进行经果林种植,带动36户贫困户参与经营管理,实现稳定分红收益,巩固家庭经济收入。近年来,我们通过“一村一品”产业发展为目标,江淮果岭建设项目为契机,自觉运用“党建+”理念,采取“党支部+基地+贫困户”、“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党支部+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等模式,先后引进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股份有限公司24家,种植晚秋黄梨和春雪红桃等6100多亩,薄壳山核桃900亩,油茶600亩,规模养殖生猪23000头,华农、亿万牧业已经成为“市级龙头企业”。全村现有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家庭农场、合作社、合作社联合社等24家,目前,24家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土地9180亩,水面280亩,其中流转贫困户土地784亩,解决贫困户就业55户60人,44户贫困户通过投资入股参与经营管理。当前和平村晚秋黄梨、尧岭头冬桃成为享誉区内外的特色果品。2014年和平村被六安市人民政府文明委授予“市级生态文明村”,2016年被安徽省旅游局、省扶贫办确定为“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2017年获得全省“一村一品示范村”称号;2018年叶集区华农种植专业合作社获得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六安市叶集区春杰家庭农场获得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称号;大别岗庄园被安徽省农委授予“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以及“四星级”农家乐。过去的贫困村,如今绿树成荫、瓜果飘香、花开四季、游人如织。综合整治贫困乡村的大转型改乡风,惠民生,建美好乡村村两委在工作中,不断加强学习提升干部的能力,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以群众满意为基础,全面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我们坚持所有重大事项都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积极宣传引导群众,在基础设施建设中,饮水,改厕;在环境治理中,从我做起主动参与;在脱贫攻坚中,结对帮扶,提信心,强动力;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弃陋习、讲文明,倡导移风易俗,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当前我村群众自发组建两支快乐队开展脱贫攻坚及乡风文明等的宣传活动,充分体现共建造美好家园的期待。(一)基础设施得到完善。自2014年以来,建成50kw光伏电站2座,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40余公里,高标准农田治理4800亩,建设“八小水利工程”21座(条),实施了村内供电设施改造提升项目3个,新建改建小学2所,实施了通信和宽带入户工程以及旅游停车场、厕所、游客接待中心、标识标牌等建设。特别是农村道路建设,不仅实现了所有村民组通水泥路,而且集中居住8户以上的自然村庄也实现了通水泥路。(二)脱贫信心得到提升。得益于贫困群众在思想上、产业发展上,村级发展中的转变,看到村级公共事业的发展,村组全面贯通水泥路,户户接上自来水,兴修当家塘,特色产业的成效以及乡村旅游的兴起,人潮涌动,处处是景。由于脱贫路径清晰、产业发展快速、政策落实到位、联系帮扶紧密,2017年顺利实现村出列、户脱贫,剩余贫困群众8户,22人,贫困群众对如期脱贫信心倍增,由过去的“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等着给钱给物”转变为“主动寻找富路”。(三)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我们坚持一手抓脱贫拔穷根,一手抓治理优化环境,大力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先后投资40余万元实施村内道路绿化亮化工程近3公里;拆除破旧房屋38间近千平米,拆除旱厕、猪圈110余个;投资230万元铺设自来水管网22公里,800余户群众用上了自来水。投资36.4万元的乡村大舞台、文化长廊、健身广场投入使用,村标准化卫生室已投入使用;投资30余万元的就业扶贫驿站项目和村级电商平台项目已经启用;美丽乡村建设和中心村建设项目已经启动规划,农村改厕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四)集体经济得到发展。村集体拥有50kw光伏电站2座,每年为村级集体经济创收约10万元左右,村集体28亩鱼塘每年收益5000元,2017年,投资42万元新建扶贫卷皮车间一个,年租金7万元。目前村集体年实现收益12万元左右。下一步将继续引导全村群众,实施好农村土地改革的“三权分置”工作,保障群众的各项利益,让惠及群众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五)公共服务得到提高。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成了农家书屋建设整合,坚持每月放映一场电影,精心实施送戏下乡活动。群众文化活动多姿多彩,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在平岗街道组织的比赛中多次获奖。武昌小学、秦冲小学师资力量充实,校园环境优美,办学设施完备。村4名村医2处室(点)方便了群众就医,而且实现了小病小灾不出村。村级全面实施首问负责制,要求干部在解答处理群众社保、民政、民生工程及脱贫攻坚工作中全面落实到位。我村通过换届及时调整各项工作落实责任制,建立健全了调解机构,及时开展群众矛盾化解工作,把各项问题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无越级上访等事件发生,邀请平岗派出所定期到村开展打击违法犯罪等专项行动宣传,平岗司法所开展了法律援助工作宣传,定期开展了法律明白人培训,做到户户都有明白人,建立村两委干部微信普法,宣传了弘扬宪法精神等一系列活动,全面争创“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问题:1、当前我村在江淮果岭建设方面仍然是初级阶段,产业配套发展冷链、仓储、深加工等处于计划阶段。配套产业的缺失,对广大果岭经营者的市场风险较高。下一步购买以分选、清洗、包装为主的自动化生产线现代装备,加强以冷库、冷链运输为主的物流设施的建设。2、现阶段广大果岭经营者,以自产自销模式进行,果岭品牌价值没有很好体现,特别是品牌、商标、产地等意识不强。应严把江淮果岭的产品关,生产符合、体现江淮果岭特色的果品质量标准。如“果形、单果重、色泽”等,规格整齐一致,并与安全卫生、分级包装、运输标准相配套,推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要求进行标准化果品生产。3、果品生产加工、储藏销售等环节结合必须更加紧密,使龙头企业不断壮大,控制产品质量向产业下游渗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其他行业资本进入农业领域与乡村振兴专项资金相整合,发展现代果业。4、广大果岭经营者需要加强企业管理及农业技术培训,提升发展意识,拓展渠道,多种销售模式发展方向。2019年1月30日
本文标题:和平村发展特色产业致力乡村振兴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362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