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其重点是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做到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1.帮助学生认识班级、学校、日常学习生活环境和基本规则;2.初步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重点是学习习惯的培养与训练;3.培养学生礼貌友好的交往品质,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感受友情;4.使学生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初步学会自我控制;5.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新集体和新的学习生活,树立纪律意识、时间意识和规则意识。1.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自我;2.初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树立自信,乐于学习;3.树立集体意识,善于与同学、老师交往,培养自主参与各种活动的能力,以及开朗、合群、自立的健康人格;4.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学会体验情绪并表达自己的情绪;5.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角色意识,培养学生对不同社会角色的适应;6.增强时间管理意识,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与兴趣、娱乐之间的矛盾。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和兴趣爱好,在各种活动中悦纳自己;2.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端正学习动机,调整学习心态,正确对待成绩,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3.开展初步的青春期教育,引导学生进行恰当的异性交往,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异性同伴关系,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4.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正确面对厌学等负面情绪,学会恰当地、正确地体验情绪和表达情绪;5.积极促进学生的亲社会行为,逐步认识自己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6.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初中阶段学习生活做好准备。1.帮助学生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认识青春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2.适应中学阶段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3.积极与老师及父母进行沟通,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4.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情绪体验与表达,并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有效管理,正确处理厌学心理,抑制冲动行为;5.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培养职业规划意识,树立早期职业发展目标;6.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着重培养应对失败和挫折的能力。1.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树立人生理想和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掌握学习策略,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积极应对考试压力,克服考试焦虑;3.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培养人际沟通能力,促进人际间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正确对待和异性同伴的交往,知道友谊和爱情的界限;4.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承受失败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5.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特长和社会需要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培养职业道德意识,进行升学就业的选择和准备,培养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以上这些xx年的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内容仅供参考
本文标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420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