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制造基础技术与关键部件”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5“制造基础技术与关键部件”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等规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制造基础技术与关键部件”重点专项。根据本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的部署,现发布2019年度项目指南。本重点专项总体目标是:以高速精密重载智能轴承、高端液压与密封件、高性能齿轮传动及系统、先进传感器、高端仪器仪表以及先进铸造、清洁热处理、表面工程、清洁切削等基础工艺为重点,着力开展基础前沿技术研究,突破一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提升基础保障能力。加强基础数据库、工业性验证平台、核心技术标准研究,为提升关键部件和基础工艺的技术水平奠定坚实基础。通过本专项的实施,进一步夯实制造技术基础,掌握关键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先进传感器和高端仪器仪表的核心技术,提高基础制造技术和关键部件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交通、航空航天、数控机床、大型工程机械、农业机械、重型矿山设备、新能源装备等重点领域和重大成套装备自主配套能力,—1—强有力地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本重点专项按照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的要求,从基础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应用示范三个层面,围绕关键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先进传感器、高端仪器仪表和基础技术保障五个方向部署实施。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2018—2022年)。2019年指南在五个方向,按照基础前沿技术类、共性关键技术类和应用示范类,拟启动不少于28个项目,安排国拨经费总概算约4.5亿元。为充分调动社会资源投入制造基础技术与关键部件的技术创新,在配套经费方面,共性关键技术类项目,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1:1;应用示范类项目,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2:1。项目申报统一按指南二级标题(如1.1)的研究方向申报。每个项目拟支持数为1~2项,实施周期不超过3年。申报项目的研究内容必须涵盖二级标题下指南所列的全部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基础前沿技术类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4个,项目参研单位不超过6个;共性关键技术类和应用示范类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5个,项目参研单位不超过10个。项目设1名项目负责人,项目中每个课题设1名课题负责人。指南中“每个项目拟支持数为1~2项”是指:在同一研究方向下,当出现申报项目评审结果前两位评价相近、技术路线明显不同的情况时,可同时支持这2个项目。2个项目将采取分两个阶段支持的方式。第一阶段完成后将对2个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评—2—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后续支持方式。1.基础前沿技术类1.1多维融合感知智能轴承基础原理与方法研究内容:研究智能轴承集成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智能轴承集成感知机制与多维数据融合算法;研究智能轴承宽频高效自供电/无线供电原理与设计方法;研究智能轴承信息的高效、低功耗、高可靠传输原理与处理技术;研制多维融合感知智能轴承样机,并在数控机床、风电、轨道交通等行业开展试验验证。考核指标:开发面向数控机床、风电和轨道交通等领域的智能轴承原理样机3类,其中至少1类具备自供电/无线供电功能;典型故障检测类型≥3类,识别率≥90%;温度范围-50℃~300℃,精度优于1%;振动范围±100g、±300g、±500g(各行业选1项),精度优于1%;载荷范围0~100kN、0~500kN、0~1000kN(各行业选1项),精度分别优于1%、2%、3%;申请发明专利≥3项。1.2高性能轴承动态和渐变可靠性设计理论研究内容:研究滚动轴承渐变劣化(如疲劳和磨损等)规律和内外部振动行为;研究渐变失效和振动效应交互影响机理,建立动态和渐变可靠性设计模型及相关理论;研究滚动轴承可靠性设计技术及试验测试装置,并开展相关试验。考核指标:开发滚动轴承可靠性设计方法1套;构建滚动轴承的故障模式、失效案例、可靠性设计的数据库,覆盖疲劳、磨—3—损、振动失效模式和可靠性设计数据10种以上;可靠性试验测试装置1套,完成3种典型产品的可靠性试验;申请发明专利≥3项。1.3液压元件及系统智能化基础技术研究内容:研究电液深度融合的智能液压元件及动力单元,探索液压元件内部流量、压力、温度和位移等信息的集成测量新技术;研究多液阻独立控制的离散型液压元件的强非线性控制与适应调节机制;研究液压元件及动力单元的服役性能与寿命预测、典型应用案例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考核指标:工业用有线或无线可编程电调制液压阀样机2种以上,具备介质的流量、压力、温度等测量功能,综合测量精度优于1%;液阻离散独立的智能液压阀控制器、液压阀样机及测量系统,系统控制精度优于3%;动力单元具有在线状态监测、故障诊断、服役性能与寿命预测等功能,故障诊断覆盖率不低于80%;申请发明专利≥3项。1.4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基础理论及其健康监测研究内容:研究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几何与运动误差回溯、振动噪声预估与主动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齿轮性能退化规律和典型损伤机理、监测信号解耦及故障诊断方法,建立多维监测参数特征与健康状态的映射关系;开发传动系统健康状态监测系统,并在风电等领域进行试验验证。考核指标:建立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优化方法,完成不少于—4—1种产品动力学优化;开发传动动力学仿真软件1套,仿真精度不低于85%;研制传动系统健康监测样机1套,故障监测准确度不低于90%;申请发明专利≥2项。1.5新型高性能精密齿轮传动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内容:研究零隙精密传动及大速比传动新原理与新构型;研究相应的数字化设计方法、啮合副复杂曲面制造关键技术;开展传动效率、承载能力、温升、寿命等试验,并在航空等领域进行试验验证。考核指标:开发新型精密齿轮传动装置不少于3种;新型传动装置的传动误差小于60角秒;在相同试验条件下,承载能力、寿命等较现有传动提高20%;申请发明专利≥3项。1.6高功率密度微纳振动能量收集器前沿技术研究内容:研究工业振动环境下,振动摩擦、振动压电、振动电磁的高效能量收集转换方法;研究微纳振动能量收集器的先进材料和高效能量收集结构设计技术;研究能量存储及低功耗调理电路设计与系统集成技术;研制高功率密度摩擦能量收集器、压电能量收集器、电磁能量收集器原型器件,并在工业现场无线传感网节点试验验证。考核指标:振动频率覆盖1Hz~500Hz,摩擦能量收集器峰值功率密度≥400μW/mm2,压电能量收集器归一化功率密度≥5μW/(mm3·g2),电磁能量收集器归一化功率密度≥0.5μW/(mm3·g2);申请发明专利≥3项。—5—1.7跨尺度微纳米三坐标测量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内容:研究三维纳米位移和定位的测量理论与技术;研制高分辨力三维组合纳米测头;研究微纳三坐标测量机量值溯源技术;研究典型微型零件三维准确测量方法及技术;研制微纳米三坐标测量机样机,在精密微型零件加工和微纳制造领域进行试验验证。考核指标:微纳米三坐标测量机量程X×Y×Z≥100mm×100mm×100mm;三维测量分辨力优于1nm;最大允许误差(E3)(250+4.5×10-6L)nm;实现宽度低至100μm的结构内尺寸及形状三维测量;申请发明专利≥2项。2.共性关键技术类2.1工业机器人减速器轴承关键技术及工业验证平台研究内容:研究工业机器人减速器轴承的高精度及长寿命设计方法;研究薄壁及柔性轴承套圈控形控性制造及精密加工工艺研究;研究工业机器人减速器轴承性能和寿命试验验证技术及装备;制定工业机器人减速器轴承试验技术规范;搭建工业机器人减速器轴承系列产品工业性验证平台,开展系列产品的寿命、摩擦力矩、振动、温升等试验,研究成果在工业机器人上实现应用。考核指标:开发工业机器人减速器轴承设计方法1套;RV减速器轴承精度达到P4级、试验寿命≥7000小时,谐波减速器轴承精度达到P4级,试验寿命≥8000小时;平台具备80mm~260mm内径轴承的寿命、摩擦力矩、振动、温升等测试能力;在—6—5家以上企业应用,装机系列数≥6;申请发明专利≥3项,制定标准或规范≥2项。有关说明:由企业牵头申报。2.2大功率风电主轴及增速箱轴承关键技术及工业验证平台研究内容:研究大功率风电主轴及增速箱轴承的长寿命、可靠性设计分析技术;研究抗疲劳制造工艺等轴承控型控性技术;研究轴承性能和耐久性强化试验技术及装备;制定大功率风电主轴及增速箱轴承试验技术规范;建立大功率风电主轴及增速箱轴承系列产品工业性验证平台,开展寿命、振动、温升等性能试验,研究成果在大功率风电机组上实现应用。考核指标:开发风电主轴及增速箱轴承数字化设计软件≥1套;4MW以上风机主轴及增速箱轴承精度等级不低于P5,增速箱高速端轴承温度≤85℃,理论寿命、强化试验寿命≥20年;应用企业不少于2家,装机不少于10台套;平台具备200mm~1180mm内径轴承的寿命、振动、温升等性能测试能力;申请发明专利≥3项,制定标准或规范≥2项。有关说明:由企业牵头申报。2.3微小型液压元件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高功率密度电—机械转换器、低液动力阀口的设计和制造工艺;研究高功率密度液压泵旋转组件的设计和加工工艺;研究微小型液压阀和液压泵的性能测试方法;在航空航天、石油装备等领域进行试验验证。—7—考核指标:研制不少于4种规格的高压微小型液压泵和液压阀样机,泵排量≤5mL/r,阀流量≤5L/min,响应时间0.5ms~1.5ms;制定微小型液压阀和液压泵性能测试标准≥2项;开发微小型液压阀和液压泵性能测试装备1套;申请发明专利≥3项。有关说明:由企业牵头申报,鼓励用户单位牵头申报。2.4海工装备用长寿命耐腐蚀液压元件及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海洋环境下活塞杆耐腐蚀涂层技术与工艺;研究海洋环境下长寿命液压缸密封技术;研究液压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工况适应性等关键技术,在大型海上风机、海洋平台升降与波浪补偿装置等海工装备中验证。考核指标:缸径250mm~650mm,活塞杆涂层弯曲疲劳试验≥500次(无裂纹),中性盐雾实验时间≥5000小时;液压缸无泄漏运行时间不少于8000小时;研制2种以上典型海工装备用液压系统,压力28MPa~35MPa,运动速度0.5m/s~4m/s,定位精度1mm~5mm;申请发明专利≥3项。有关说明:由企业牵头申报,鼓励用户单位牵头申报。2.5高性能机械密封关键技术与工业试验平台研究内容:研究机械密封关键元件表面精密成形技术、先进监控与检测技术;研究高温高压多介质机械密封试验和综合性能评估技术;研究面向油、水和气介质的机械密封元件工业试验平台。考核指标:关键元件表面精密成形样机具备实时监控,在位检测功能,表面微槽深度误差不超过5%,曲面轮廓误差≤1μm,—8—表面粗糙度Ra≤0.1μm;平台可进行高温高压多介质试验,具备线速度250m/s、温度500℃、压力25MPa、转速50000r/min的产品试验能力;申请发明专利≥3项。有关说明:由企业牵头申报,鼓励用户单位牵头申报。2.6高速重载锥齿轮传动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高速重载弧齿锥齿轮传动的动态设计理论,系统动力学仿真与结构动力学优化;研究锥齿轮复杂齿面高效切齿和精密磨齿数字化仿真技术及软件;研究锥齿轮疲劳寿命加速试验技术;在航空传动领域开展应用验证。考核指标:开发不少于2种高速重载弧齿锥齿轮,至少一种弧齿锥齿轮功率密度≥120kW/kg,转速≥8000rpm;齿轮加工精度高于5级,传动效率≥96%,寿命提高20%;开发高速重载锥齿轮数字化制造软件1套,高速重载锥齿轮疲劳寿命试验装备1套;申请发明专利≥2项,制定技术标准或规范≥2项。有关说明:由企业牵头申报,鼓励用户单位牵头申报。2.7高长径比零件高效清洁热处理技术研究内容:研究高长径比零件热处理应力/变形演变规律、数值模拟与表面热处理强化机理及基础工艺,热处理表面强化层控制技术;研究高长径比零件高效感应热处理和真空热处理技术;开发高效清洁热处理装备,实现滚动部件等典型高长径比零件在微电子制造、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等领域的应用验证。考核指标:高长径比零件感应热处理装备1套,可处理零件—9—直径50mm~200mm、长度≥5m,处理后的零件淬硬层厚度4mm~12mm、硬度均
本文标题:“制造基础技术与关键部件”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421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