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约稿)当前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约稿)当前中小学校家委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中小学家长委员会是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支持和监督学校做好教育工作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学校联系家长的桥梁和纽带。家长委员会的成立完善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对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许多中小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但与“为家长代言,参与学校的管理、监督和评议”的功能定位却并不完全匹配。一、中小学校家委会普遍存在的问题1.思想认识存“差距”。目前,各中小学对家长委员会的重视不够,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不高。部分学校没有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概念,对家委会认识缺位,没把家长当成办学的主人,没有采取措施支持家长委员会工作,导致不能有效发挥作用。2.机构成立“不民主”。目前,家委会委员的选拔机制不健全。调查发现,家长委员会成员的选拔缺乏严格的标准和程序,部分学校家委会并非家长们民主选举产生,而是学校或班主任根据家长工作性质和担任的职务指定,谁的官大、谁能协调的社会资源多谁就加入家委会,没有经过选拔,代表性不强,工作随意性较大。3.功能定位有“偏差”。大多数家委会变成了学校扩展“资源”的工具,有的家委会成了学校越红线的挡箭牌,学校不能干的事让家委会来干。节假日补课、教辅资料征订让家委会牵头,一些老师为推脱责任甚至辩称是家长自愿交费。涉及学生安全的活动让家委会组织,以规避监管与责任。而家委会推进学校民主管理、维护受教育者权益的本质工作基本不干。二、对中小学校家委会工作的建议1.提高认识,强化领导。充分认识建立家长委员会的重要意义,把家长委员会作为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内容,作为发挥家长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积极作用的有效途径。要建立家委会法律法规,明确家委会成立的条件,权利和义务。要安排家委会办公场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家委会的管理和培训指导。要在全社会营造关注家长委员会的良好氛围,积极落实家委会的知情权、参与权、评议权和监督权,推进学校的民主决策和科学管理。2.严格程序,民主选举。改善家长委员会选举程序,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行民主选举。通过自愿与推选相结合的办法,选择工作能力强、热情高、责任感强、愿意为教育服务的家长组成家长委员会,让家长们实现“学校工作我支持,家委会工作我参与”的局面。3.强化职责,家校共育。明确职责,家长委员会不得违背教育方针政策,学校不得通过家长委员会进行乱收费、摊派、集资等违规活动。一要创新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形式,组织家长参与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社会实践活动和教育工作评价。二要创新参与学校管理和民主监督形式,列席校务会议,规范办学行为,监督学生课业负担。三要创新参与家长教育形式,家长委员会要积极配合学校开展“亲子共成长”工程,协助开好、上好家长课程。四要创新意见建议收集交流形式,通过微信、QQ群、召开会议、组织活动等方式,将学校的信息传达给家长,收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实现信息全面、及时、准确的沟通与反馈,家校共育,共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本文标题:(约稿)当前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505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