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TCIIA 002-2018 追溯通用技术要求
ICS35.240.01L70中国信息协会团体标准T/CIIA002—2018追溯通用技术要求Generaltechnologyrequirementsfortraceability2018-10-18发布2018-10-18实施中国信息协会发布CIIAT/CIIA002—2018目次前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缩略语............................................................................25追溯系统通用要求..................................................................35.1追溯系统结构要求..............................................................35.2追溯过程......................................................................36技术要求..........................................................................36.1编码结构......................................................................36.2编码媒体......................................................................56.3标识要求......................................................................56.4追溯数据采集..................................................................66.5追溯数据保存..................................................................66.6数据交换要求..................................................................66.7追溯系统安全要求..............................................................66.8追溯域名要求..................................................................7T/CIIA002—2018II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信息协会信用专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信息协会信用专业委员会、中国电子商会、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中关村工信二维码技术研究院、上海菱通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普罗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世顺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爱扽实业有限公司、青岛日日顺乐家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微尼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码博士防伪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极科极客科技有限公司、中码溯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斯兰、迟建平、贾昊楠、杜志辉、卢守兵、和丽辉、尹可挺、何鸿涛、曲立东、周志刚、齐云山、赵炜、王楚云、余代谊。T/CIIA002—20181追溯通用技术要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追溯系统平台建设的通用要求、技术要求和其他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建设、使用追溯系统平台(包括但不限于产品追溯公共服务平台、追溯云服务平台、第三方追溯平台、防伪追溯平台、质量追溯平台、溯源平台等)的单位或机构。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260-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659-2000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GB/T5271.1-2000信息技术词汇第1部分:基本术语GB/T18284-2000快速响应矩阵码GB/T21049-2007汉信码GB/T22239-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Z25008-2010饲料和食品链的可追溯性体系设计与实施指南GB/T27766-2011二维条码网格矩阵码GB/T28925-2012信息技术射频识别2.45GHz空中接口协议GB/T29768-2013信息技术射频识别800/900MHz空中接口协议GB/T33848.3-2017信息技术射频识别第3部分:13.56MHz的空中接口通信参数GB/T35290-2017射频识别(RFID)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GB/T36061-2018电子商务交易产品可追溯性通用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数据接口datainterface计算机软件系统之间传送数据、交换信息的方式,以电子文件的形式实现。[GB/T5271.1-2000,定义01.01.02][GB/T5271.1-2000,定义01.01.38]3.2外部追溯externaltraceabilityT/CIIA002-20182对追溯单元从一个组织转交到另一个组织时进行跟踪和(或)溯源的行为。外部追溯是供应链上组织之间的协作行为。注1:追踪是指从供应链的上游至下游,跟随追溯单元运行路径的能力。注2:溯源是指从供应链下游至上游识别追溯单元来源的能力。[GB/Z25008-2010,定义3.2]3.3内部追溯internaltraceability一个组织在自身业务操作范围内对追溯单元进行跟踪和(或)溯源的行为。内部追溯主要针对一个组织内部各环节间的联系。[GB/T36061-2018,定义3.4]3.4追溯traceability通过记录和标识,可追踪和溯源某个产品的来源、形成过程、使用和位置等信息的活动。3.5追溯码traceabilitycode按照统一编码规则生成,对产品可进行唯一标识,用于查询追溯信息、合成追溯链条的代码。3.6追溯服务traceabilityservice为满足客户需求所实施的一系列追溯活动过程及其产生的结果。3.7追溯系统traceabilitysystem基于追溯码、相关设备、计算机网络,实现追溯,并可获取产品追溯过程中相关数据的有机整体。3.8追溯单元traceableunit需要对其来源、用途和位置的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和追溯的单个产品或同一批次产品。注:追溯包括跟踪(tracking)和溯源(tracing)两个方面。[GB/Z25008-2010,定义3.1]3.9二维码对象标识two-dimensioncodeobjectidentifier用于对任何类型的对象(人、事、物)进行唯一的二维码标识,建立不同编码、不同码制之间映射T/CIIA002—20183互联机制,实现对各种不同对象标识统一管理的一种机制。4.缩略语FTP文件传输协议(FileTransferProtocol)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HTTPS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Secure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JMSJava消息服务(JavaMessageService)NFC近场通信(Nearfieldcommunication)RAS带状态位的防伪专用电子标签(RFIDforAnti-fakewithStatus)RFID射频识别技术(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SOAP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impleObjectAccessProtocol)XML可扩展置标语言(ExtensibleMarkupLanguage)5.追溯系统通用要求5.1追溯系统结构要求追溯系统结构搭建应遵循如下设计要求:a)追溯系统应至少包括追溯应用系统、追溯信息查询服务系统、追溯标识身份服务系统,分别进行追溯流程管理和追溯实施、追溯信息查询、追溯标识身份注册管理;b)企业可自建追溯应用系统、追溯信息查询服务系统,也可使用第三方提供的追溯应用系统、追溯信息查询服务系统;c)追溯应用系统、追溯信息查询服务系统均应与追溯标识身份服务系统对接,实现追溯标识统一注册解析、追溯应用管理与追溯标识身份分离。5.2追溯过程追溯过程一般分为生产、检验、赋码、包装、仓储、物流、销售、售后和查询等环节,每个环节都应形成追溯数据记录形成文件。6.技术要求6.1编码结构追溯编码应符合二维码对象标识对全球各种不同对象标识统一编码的机制,编码结构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用户根,由四个节点组成,第一个节点“MA”符合ISO/IEC15459-2-2015信息技术唯一标识符编码标准规范;第二个节点“156”符合GB/T2659-2000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标准规范;第三个节点“XXXXXX”符合GB/T2260-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标准规范。第二部分为标识对象类目,分为通用结构和用户自有结构两种情形,通用结构由三个节点组成(见图1),用户自有结构为一个节点(见图2)。第三部分为自定义,用户根据应用的需求自定义,节点个数自定义。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以“.”或“/”符号隔开,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之间以“.”或“/”符号T/CIIA002-20184隔开,每一部分的节点与节点之间同以“.”符号隔开。本数据结构编码支持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组合,数据结构示意图见图1、图2。用户根对象类目自定义MA.156.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自定义代码(节点个数自定义,每节点代码位数不定长)对象名称(代码位数不定长)对象细分类(代码位数不定长)对象大类目(2位代码)注册顺序号(最长5位代码,按申请先后顺序)行政区域(6位代码,采用行政区划编码)国家地区(3位代码,中国为156)根节点(代码,为字母MA或i)图1追溯编码数据结构示意图(通用结构)例如:MA.156.110101.8/20.36550104.01/20170630.0010其中,MA.156.110101.8表示用户根,20.36550104.01表示对象类目,20170630.0010表示用户自定义。T/CIIA002—20185用户根对象类目自定义MA.156.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自定义代码(节点个数自定义,每节点代码位数不定长)用户自有结构(代码位数不定长)注册顺序号(最长5位代码,按申请先后顺序)行政区域(6位代码,采用行政区划编码)国家地区(3位代码,中国为156(兼用两位代码86))根节点(代码,为字母MA或i)图2追溯编码数据结构示意图(用户自有结构)例如:MA.156.110101.8/203655010404/20170630.0010其中,MA.156.110101.8
本文标题:TCIIA 002-2018 追溯通用技术要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569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