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综合 > 语文:第四单元综合自测(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
第四单元综合自测一、语言积累和运用要学好语文首先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将使你终生受益。(一)1.先看看你是否养成认真工整书写的习惯,请把下面的词语抄写在田字格里。此题根据抄写文字和卷面书写水平综合评分。6分自主学习勤于思考主动实践大胆探究语文的功底来自积累。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确实如此。我们应该重视这一点。(二)考考你会背多少诗文。按课文填空:(选做其中6个空格即可。)6分2.老骥伏枥,,,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3.绿树村边合,。(孟浩然《过故人庄》)4.何当共剪西窗烛,。(李商隐《夜雨寄北》)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为政》)6.,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7.春天像,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朱自清《春》)8.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何其芳《秋天》)(三)语言的大厦是由词语砌成的,考考你的词汇是否丰富。9.根据拼音写出词语:4分(1)这似乎能办得到。我xiǎoxīnyìyì()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2)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liànɡ()。10.成语链接4分例:心口如一→一衣带水→水中捞月→月明星稀(如果你有困难,首尾不相连也可,只要做到前后两个成语有一个字相同即可,若和例句一样首尾相接加2分)→→→11.给下面画线词语换上一个同义词。4分①我很早就知道,许多敏感的人,即使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也会过分懊恼,因而我尽量克制自己的敏感。②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我可以使它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也可以任它荒废,庸碌一生。(四)读书不能光靠课内,课外也得努力。考考你在课内外阅读中积累了多少名言、格言、警句。请就以下两方面,分别写出一条名言、格言或警句。(每小题2分)4分12.理想:13.珍惜时间:14.考考你名著读过没有。请写出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中的任意一个人物和他的故事。2分例:《西游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___________________(五)学语文的目的在于运用,现在检查一下你的运用能力。15.下面每小题有两个错别字,请你圈出然后把正确的依次写在横线上。4分①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采。怨你珍重第一次。②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脑。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蜜蜜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16.请选择四人的说的话,并用简洁的语言说明这样选择的理由。6分从前有个村子里有四个能说会道的人。一个是厨师,一个是裁缝,一个是车把式,还有一个是船夫。谁家有什么事都请他们去帮忙。有一次,本村一户哥俩分家,请这四人去“说和”。这四个人先在厨师家碰头。厨师说:“”裁缝说:“”赶车的接过话茬:“”船夫最后说:“”A、咱们也不是没管过这号事,前有车后有辙,别太出格就行。B、我看咱们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啦碗啦分不清。C、咱们到那儿见风使舵,看情况办,实在不行,就来个顺水推舟。D、我们办事不能太偏了,要针过去,线也过得去才行。厨师裁缝车把式船夫理由:17.在下面空格处填上恰当的词语。4分①我们的家乡黄岩是著名的橘乡,黄岩蜜橘。②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为“神舟”五号发射成功而和。18.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的感悟,仿照下面加点的句子再写个句子。3分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19.口语交际。3分金娜匆匆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团扔在地上。同学张敏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的哩!”金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随即将纸团拾起来,扔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1)张敏的话言外之意是:(2)金娜该怎样说才得体:做到这里,你也许心理乐开了花,也许懊悔不已。高兴者切记千万不要骄傲;后悔者请别气馁,现在成败还是未知数,好戏还在后头。二、现代文阅读(一)从前有位年轻王子,因为父亲的钟爱与权力,什么欲望都可以得到满足,但他还是常常眉头紧锁,满脸不悦。有一天,一个大魔术家走进王宫,对国王说,他可以开一帖魔方使王子快乐。国王很高兴地回答说:“假使能办到这件事,你要求任何赏赐,我都可以答应。”魔术家将王子领入一间密室,用白色的东西,在一张纸上写了些什么,再把那张纸交给王子,嘱咐他进入一间暗房,然后燃起蜡烛,注视着纸上呈现什么,说完魔术家走了。这位年轻的王子遵命而行,在烛光的映照下,他看见那些白色的字迹化作美丽的绿色,而变成这样几个字:“每一天为人们做一件善事!”王子遵照魔术家的劝告去做,不久,他就成为他父亲的国土中最快乐的一个少年。29.年轻王子之所以“常常眉头紧锁,满脸不悦”的原因是:4分30、魔术家是个高明的医师,他给“患病”的年轻王子开的药方是“”4分31.用一句话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4分三、文言文15分32.(一)解释下面画线的词。5分①昂()首观之,项()为之强②路转溪头忽见()③余()年幼,方()出神(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各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33.从选文中摘出两个成语。2分、34.把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5.读了上面文段,请你谈谈懂得了哪些学习方法或者哪些修身做人的道理?(至少说出两点)4分四、作文36.题目:的我要求:1.请把题目补充完整。例如:诚实的我,幸福的我,成长中的我,渴望理解的我……2.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记叙文。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班级,否则扣分。答案1.淀jīn绽qióng2.d。a励——厉(同“砺”,磨砺),消——销;b慢——曼(柔美),由——油;c错——措(处置),头——投,非——匪;d慢——漫(随便),炫——眩,意——诣(指学问等所达到的境界),如——茹(吃),心——辛。3.(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一点建议:一个小题,如果只出现个别错别字,建议该小题还是给一半分,不要全扣,否则会背与不会背就没有区别了。4.c。这是一道句式仿写题。句式仿写,仿什么?①仿句“式”。因“流动”和“燃烧”是动词,所以与之同位的空白处也应是动词。是动词的有两项(b、c),两项都能使仿写句式与例句相同。可是题干明确要求选“最恰当的一项”,这表明,句式仿写有时只仿句式还不够,还有更高的要求。②仿句“情”。流动的水是向前的,燃烧的火是向上的。无论是向前的还是向上的,它们的态度都是积极的。这就是作者赋予生命的意义!这样,生命之鹰该是“飞翔”的了,而不是“盘旋”。因为“盘旋”让人想到“犹豫”“徘徊”,想到“停滞不前”。而不失尊严的生命,应该是一往无前的!可见,句式仿写有时不仅要明仿(语言形式),还应暗仿(思想感情)。这即是,明仿句式暗仿情。5.c。走进大学,就等于走进了一片新的处女地,这片处女地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地去开垦,惟有这样,我们计划的那个秋天才能果实累累(短文中的“秋天”让人联想到“地”,继而联想到“开垦”);幻想不成,绚丽的未来也不可能现在就呈现在我们眼前。所以a、d错,正确选项在b、c中。那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什么?那就是一片真实的、需要我们去开垦的处女地;而现在,我们也还只是拿到或看到录取通知书,并非“已经”付诸行动(脚踏实地)。另“明天”与“秋天”的距离感也不对。所以b错,正确选项为c。6.葡萄核是种不出葡萄来的,小女孩早就听说过,但她还是想创造奇迹。这是一种创造精神。在父亲的保护下,奇迹终于出现了。相反,小男孩从此不再做“傻”事了,他那可贵的童真被父亲扼杀了。答案可拟为:所有关心我们成长的人(对象,1分),请保护我们的创造精神(正例,2分),不要扼杀了我们的童真(反例,2分)。每项内容,意到即可。7.早春。(1)看莺:①莺“争”占向阳的树晒太阳,说明天气还有点冷,这就是冬天刚过的早春。②因为它是说“几处”早莺争暖树。几处,说明出来晒太阳的莺还不多,大多数莺因为怕冷还睡在暖巢里没起来呢!(2)看作者:③从“谁家新燕”的“谁”字也能看出这是个早春。“谁家”好像是说,作者看到燕子在湖边啄泥的时候感到很惊讶:这是谁家的燕子啊,春天刚到怎么就来了?这是早春时节的惊喜。另外“谁”与“几处”相对,都有惊疑的意思在里面:“谁家”的?这个时候就有“几处”了呢!④“早莺”的“早”和“新燕”的“新”,写出了作者“你‘早’,‘新’的一年好”的喜悦心情。(3)看草:⑤从“浅草”的“浅”字也可看出这是早春。早春,草刚长出不多,所以看上去就浅。⑥从“才能”的“才”字也可看出。草还只是“刚刚”能遮住马蹄,马蹄矮得很,那草自然就“浅”了,是早春时节的草。(4)看花:⑦是“渐欲”,不是“已经”。“渐欲”是渐渐地想要怎么样,说明这花只是初开,还不是一片灿烂,只是渐渐地要迷你的眼;如果是“已经”,说明花早就开了,那这就不是早春,而是仲春或暮春了。(5)看水:⑧从“水面初平”的“初”字也能看出来。水涨起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冒号前的提示语为答题角度,学生没写的不扣分;8.19.20题同。)8.不好。(1)看季节时令:如果是野花,那不管是春天的什么时候,西湖边上都有;但“乱花”只有早春才有,因为“乱花”是春天初开的花,能体现出季节特征。(2)看人物心情:如果是野花,那也许是仲春,或暮春。如是仲春,因为春天已经来了一段时日,人们就不再像当初那样激动了;如是暮春,人们兴致消尽。所以,还是“乱花”好。(3)看诗歌节律:如果是“野花”,平仄也不对。从以上任一角度作答,均给满分。9.wēngnán10.逃跑因为11.(1)这怎么就不是福呢?(2)过了几个月,(他)那匹马(竟然)带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12.安知非福(焉知非福)焉知祸福13-16.能清楚地看到河中有“灰色树影”,证明这河没冻;非但没冻,还“冒着点热气”。与“千里冰封”的北中国相比,济南应当算是温暖的。而能看见红色的屋顶、黄色的草山,就证明这雪的确是小雪。与“万里雪飘”的北中国相比,济南也应当算是晴天。何况在这小雪过后的山上,又出现了微黄的斜阳。可见,这是一个“温”“晴”的冬天。而文章前面写的就是这个意思。这样,文段末句当然就可以看作是全文的总结语了。既然如此,为何还要把它放在写“水”的文段中呢?原来,文末句中的“这”,是直指“蓝水晶”的。只因蓝水晶里“包着”温晴冬天里的济南,所以作者这才说:“这就是冬天的济南。”如此,文末句也就只能紧贴在蓝水晶的文字之后了,而不能另起一行,自成一段。17.诧jiǒng18.(1)洗脚(2分)。(2)第一次为父亲洗脚(2分)。未写“第一次”的,不得分。写“两个儿子(想)为父亲洗脚”的也不得分,因为题干和原文都只说是“一件”事(主要事件)。19.(1)看父亲的那双脚:为父亲一生的操劳而心痛。写“为父亲的双脚粗糙、梭角分明、结了厚茧、裂开了口子,让人想像起那无尽的岁月而心酸”的,可给满分;漏写“无尽岁月”之意的,不得分。(2)看父亲的那个举动:为父亲对儿子给自己洗脚感到“害羞”而难过。儿子孝敬父亲,为父亲洗洗脚,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可父亲竟觉得不自在,这让做儿子的能不感到心酸?抓住原文“害羞”一词的给满分。(3)看自己的一贯行为:为自己从未关心过父亲而自责。写“为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看自己的父亲而心酸”或写“为自己竟是第一次给父亲洗脚而心酸”的,不得分。20.(1)父子俩的脚不同:孩子小时候的脚“白嫩
本文标题:语文:第四单元综合自测(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693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