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课程概述第一部分课程结构与内容第一编档案文献编纂的理论一、档案文献编纂和档案开发与利用的关系1.开发利用档案的重要途径——编纂公布2.档案词义溯源及其与历史研究的关系3.基本概念:档案文献与编纂、档案文献编纂与档案文献编纂学释义、科技档案编研4.档案文献编纂思想及其代表人物二、档案文献编纂的基本理论1.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档案两步整理论、信息共享论、法学基础2.工作性质:研究性、信息共享性、适时发布性3.基本原则: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合理加工的科学原则、高效优质原则、依法开发原则、批判与继承统一原则。三、档案文献编纂的基本功能。四、开发利用档案的途径与措施(档案文献编纂体例,即档案文献的体裁与凡例)。第一章档案编研的基本理论第二章档案文献编纂思想及其代表人物第三章档案编研工作的基本理论第四章档案编研工作的基本功能第五章档案编研成果的体裁第二编档案文献编纂程序和现代档案编研系统一、档案文献的编纂程序:选题、信息的搜集与筛选、编辑加工(转录、点校、标题与编排)、辅文的撰写。二、档案文献的出版(底稿审核、装帧设计、校样校对、宣传发行)三、档案文献编纂人员具备的素质第六章档案编研选题第七章档案信息的筛选第八章档案编研成果的加工第九章档案编研成果的审核与出版第二部分学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一、什么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二、谁来开发利用?三、谁是开发利用的主体?四、如何开发利用?五、开发利用的效果如何评价?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六、编纂与编研的异同?七、开发利用与编纂的关系如何?八、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第三部分学习目的一、掌握档案文献编纂的基本流程和方法。二、加深对档案信息开发利用重要性的认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拓宽、拓展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途径和手段。三、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创造性的见解。四、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对实践的认识,能够在未来的工作学习中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并不断提升、完善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第一章档案文献编纂的理论第一节档案与历史研究的关系一、档案编研理论的发展历史曹喜琛:《档案编研概论》,档案出版社1994年版;张君炎,武重年:《档案文献编研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孙诚,吉林大学出版社,《地域文化与档案编研论要》,2011年09月版;高永祥,《档案文献编研学概论》海洋出版社,1990年8月版。《科技档案编研》:主要完成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科技档案编研的原理与方法》主要完成:贺真、沈永年、宫晓东。简介:1993年3月正式出版的《科技档案编研的原理与方法》,为当时我国最早的系统研究科技档案编研工作的学术著作之一。总结了科技档案编研工作的实践经验,揭示了科技档案编研工作的规律,系统地阐述了一系列反映我国科技档案编研工作特点的理论与方法。为指导正在兴起的科技档案信息开发工作,丰富科技档案管理学理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提出了适合科技档案编研工作特点的理论,强化了科技档案编研工作的科学性;第二,积极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指导思想具有前瞻性;第三,概括出一套科技档案信息开发的基本方法;第四,拥有独特的内容知识结构;第五,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二、档案词义溯源(一)“档案”称谓的演变1.清以前:典、册、简牍、简策、书(图籍)、文书、公文、文卷、文案、案牍、文牍、薄书、文档、案卷等等。2.清开始:档子、档册、档案。档子:清陆陇其《三鱼堂日记》卷上:“又《陕西提督李思忠墓志铭》注云:本朝用薄版五六寸,作‘满’字其上,以代簿籍。每数片,輒用牛皮贯之,谓之档子。”《红楼梦》第十一回:“礼单都上了档子了。”陆陇其(1630年—1692年)清代理学家。原名龙其,因避讳改陇其,谱名世穮,字稼书,浙江平湖人,学者称当湖先生。康熙九年穮进士,历官江南嘉定、直隶灵寿知县、四川道监察御史等,时称循吏。家有“三余堂”,藏书500余种,间有旧本和抄本。编纂有《三鱼堂书目》,不分卷,有书目解题,语句简略,可资参考。主修《灵寿县志》,辑刊有《大学或问》,著有《四书大全》、《古义尚书考》、《战国策去毒》、《困勉续录》、《问学录》、《松阳讲义》、《读礼志疑》、《读朱随笔》、《读书志凝》、《三鱼堂文集》等。杨宾《柳边纪略》(1707):“边外文字,多书于木,往来传递者曰‘牌子’,以削木若牌故也;存贮年久者曰‘档案’,曰‘档子’,以积累多贯皮条挂壁若‘档’故也。然今文字书于纸者,亦呼为‘牌子’、‘档子’矣,犹之中土文字。”档册:《清会典事例·八旗都统·户口》:“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分析档册,其间人丁多寡不同。”档案:最初出现《清太宗文皇帝实录》:“坐此议,众人同谋盗金,故不计档案,俱应论死……赫世密系值日官,皆记档案,……阿尔拜系值月笔帖式,他物皆记档案。”康熙十九年(1680)《起居注册》:“马哈喇之父、叔阵没,皆系松山等处事,部中无档案,故控告部议不准。”档:本义指器物上用以分格或撑的横木条。《正字通》:“横木框档”。案:本义指木制的盛食物的矮脚托盘。《正字通》:“凡官府興(同兴)除成例及狱讼论定者皆曰案。又著书起义亦曰案。”(二)现代档案定义1.对其属概念的论断及其代表人物文件、文件材料:国外学者、20世纪80年代陈兆祦等;历史记录、原始记录:《档案法》;文献与历史文献:《档案工作基本术语》(1992年颁布版本);固化信息、信息资源:冯惠玲、张辑哲等。2.学术界比较公认原始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三)关系密切的概念1.档案与史料2.档案与文献3.档案与文物4.档案与口述(档案文献)二、档案与历史研究(一)档案是历史研究的主要依据和基础如,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汇编,中华书局出版的《清代中俄关系档案史料选编》,所辑资料均选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清军机处、内阁、内务府及外部等的档案文件。第一编1981年出版,从顺治十年(1653)至雍正十二年(1734)。记载了:17世纪中叶沙俄东侵和雅克萨战争;中俄边界谈判和尼布楚条约的缔结;沙俄对中国喀尔喀地区的蚕食和恰克图条约的缔结;两国边境案件的处理;清平定准噶尔叛乱时的中俄关系等。第三编1979年出版,记载了从咸丰元年(1851)至咸丰十一年期间: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的订立;格尔毕齐河及沿海地区设立界碑的问题;沙俄入侵中国黑龙江水域、侵占海口、签订瑷珲条约的经过;沙俄对中国乌苏里江和绥芬河地区的侵占;中俄勘分东界约记和中俄乌苏里江至海交界记文的签订;重新勘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的经过等珍贵历史内容。(二)档案是历史研究的主要信息来源《关于江宁织造曹家档案史料》《天地会》《清代中俄关系档案史料选编》《太平诏书》《太平天国文书汇编》《吴煦档案选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海防档》《第二次鸦片战争》《戊戌变法档案史料》《东北义和团档案史料》《矿务档》《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文献丛编》《史料旬刊》《明清史料》《两汉诏令》《三朝北盟会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第二节概念释义与工作原理重要概念:档案信息资源档案文献档案文献信息编纂档案文献编纂档案开发利用档案文献编纂中的著作权科技档案编研中的著作权一、档案信息与档案文献信息(一)档案信息与档案信息资源1.资源的含义《辞海》:资财的来源,一般指天然的财源。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所谓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期、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马克思:劳动和土地,是财富两个原始的形成要素。恩格斯: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它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资源: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称,它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是一种自然存在物或能够给人类带来财富的财富。或者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种可以用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具有一定量的积累的客观存在形态,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石油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2.信息控制论和信息论的基本概念之一,指信息源发出的信号经信道传递到控制系统,并为控制系统所理解的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特殊方式,其本质属性是物质性。3.档案信息资源由社会上所有档案所蕴含的档案信息构成的一种信息资源。主要包括档案内容信息和档案载体信息。(二)文献与档案文献2.文献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即固化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现今通常理解为图书、期刊等各种出版物的总合。因此,古代对文献的解释一般包括两个含义:关于典章制度的文字资料和多闻熟悉掌故的人;专指有历史价值或参考的图书资料。首先使用文献一词:“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徴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徴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徴之矣。——《论语·八佾》东汉郑玄注:“献,犹贤也,我不以礼成之者,以此二国之君文章、贤才不足故也。”南宋朱熹《四书集注》:“杞,夏之后;宋,殷之后。徵,证也。文,典籍也;献,贤也。言二代之礼,我能言之,而二国不足取以为证,以其文献不足故也。文献若足,则我能取之,以证吾言矣。”郑玄(公元127-200年),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人,东汉末年经学家。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献,使经学进入“小统一时代”。曾入太学攻《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算术》,从张恭祖学《古文尚书》、《周礼》和《左传》等,从马融学古文经。最早以文献命名的文献:“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徴者从之,乖异传异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马端临(元)《文献通考》马端临:(1254年宋理宗宝佑二年—1323年元英宗至治三年),字贵舆,号竹洲。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宋元之际著名历史学家,以杜佑《通典》为蓝本,著《文献通考》,另《大学集注》、《多识录》。《文献通考》348卷,上起三代,下终南宋宁宗嘉定五年(1212)的典章制度。唐天宝以前史实,以杜佑《通典》为基础作拾遗补缺;天宝以后至宋嘉定五年,加以续修。分为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榷﹑市籴﹑土贡﹑国用﹑选举﹑学校﹑职官﹑郊社﹑宗庙﹑王礼﹑乐﹑兵﹑刑﹑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舆地﹑四裔二十四门﹐各门再分子目。制度史的体例更加细密完备,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五门为自创。所载宋制尤详,多为《宋史》各志所未备。近现代文献的含义发生了较大变化,偏重于文。图书馆学:文献是一切知识的载体。情报学:文献是知识的集合体,信息的主要来源。史学家:文献是古今一切社会史料的总和。国家标准将文献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现代文献概念的四个要素:知识和信息:内容;符号:如文字、图表、声音、图像;物质载体:如纸张、胶片、磁带、光盘等;记录手段:如铸刻、书写、印刷、复印、录音、录像等。2.档案文献刊载档案原文,或以揭示、报道、摘编以及综述等方式说明档案信息内容或特征的各种文献成果。1981年在我国开始出现。与档案在概念上既有联系又有质的区别。档案文献在信息上主要源于档案原件,力求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地反映原始档案信息。3.档案文献信息由编纂者所提供的、经过加工处理的、以档案文献为载体的有关档案文献成果的所有信息。比如编者、编纂时间、编纂的意义和目的、编纂的体例、编纂中出现的问题和未解决的问题等等。文献信息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文献所载的一切内容,即其内载信息。二是仍以文献形式反映的关于文献的信息,包括关于文献内容的信息和其载体的信息,也称表征文献属性信息。(三)编纂、编著、编辑、编研1.编纂编,古代穿连竹简的绳子,后指书的一部分或成书的过程。纂,古指五彩条带,含束帛为卷之意。两者合称指对知识信息从次序和内容上加以整理的过程,现多指按照一定的题目、体例和方法编辑档案文献的活动。白居易《河南元公墓志铭》:“观其述作编纂之旨,岂止於文章刀笔哉?”文莹《玉壶清话》卷五:“其枢密院
本文标题:科技档案编研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69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