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综合 >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四单元练习卷
五年级语文第一学期三、四单元练习卷班级姓名学号一、单项测试30%1、读拼音,写词语。8%ZāotachāngjuéáoyóuquánsuōJuànliànsuǒliànróuměichāngshèng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6%翻腾()吼()寒取暖()跳如雷奸()贪婪树影婆()()弓搭箭3、根据本单元的内容填空。16%①回顾历史,我们会想起那些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而献出宝贵生命的先烈们,本单元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有、。②课文《蛇与庄稼》告诉我们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本来是,所以我们必须不怕麻烦,它们,它们的规律,把事物看准,做事情做的更好。③年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举行典礼,毛主席亲自升起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30万人一齐,一齐,着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④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两篇神话故事,有出自的《天上偷来的火种》、有出自中国的神话故事。⑤如果你这次取得好成绩,千万不能骄傲,因为莎士比亚说过:“。”⑥远在他乡的游子,孤单寂寞,常会用诗句来表达自己思念家乡、亲人。请你写出这样的诗句、。二、阅读分析30%神奇的音乐岩在美国新泽西州,有一个神奇的地方,这里的任何一块石头都具有音乐的天赋。无论形态怎样,一旦受到敲击,它们就会以各自不同的声调回报:叮叮当当,婉转悦耳,好似美妙的乐章。更有趣的是,一块岩石被敲击几处,所发出的声调便会有各种变化,抑扬顿挫,一首简单的乐曲便在一块岩石上生成。于是,人们称这里为“音乐岩”。音乐岩约有数百平方米,这里不长任何植物,不见一丝绿色,有的只是这些大大小小看上去极为不同的岩石。有人试图带走小块岩石,好让亲朋好友们一睹为快,然而这些岩石一旦离开了“故乡”,任你如何敲击,就与一般岩石没有两样。人们惊叹之余,反被这些岩石的“故乡情怀”深深折服,有情有义者便专程送石返回故里。不少颇具修养的音乐家面队这些“天才”,惟恐其音乐被零敲碎打。于是组织起一支颇有些规模的“打击乐队”。从此,在小榔头的敲击下,《蓝色多瑙河》《圣母颂》等一首首世界名曲,就成了“音乐岩”这一神奇之地的保留节目。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神奇——折服——惊叹——2、读短文,回答问题。5+4+2%①“睹”的意思是,文中“一睹为快”的意思是。有人试图带走小块岩石,好让亲朋好友们一睹为快,原因是。请你再照样子写出几个一字开头的成语、②人们把美国新泽西州的一个地方称为“音乐岩”,是因为。说它神奇,又是因为。③文中一句“人们惊叹之余,反被这些岩石的‘故乡情怀’深深折服,有情有义者便专程送石返回故里。”这里的“故乡情怀”是指,大家被深深折服是因为用冰取火从前,有个探险队到达了南极洲。那正是南极洲的夏季。南极的夏天没有黑夜白昼之分,柔和的太阳一直徘徊在天空,把它那几乎感觉不到的温暖默默地赐给探险队员们。南极的天气变化无常,探险队员们顽强地抵抗着无情的大自然带来的寒冷和风暴,进行科学探测。当他们到达一个孤岛上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要动手生火做饭,打火器却找不到了。能找的地方都找了,也不见打火器的踪影。没有火,就不能工作;没有火,就不能生活;没有火,生命就受到威胁。大家一筹莫展,陷于绝望。“难道就真的束手无策,等待无情的死神到来?”一个年轻的队员,望着惨白无力的太阳和茫茫的冰原,久久地思索着。他取了一块冰,用小刀轻轻地刮,用温暖的双手不断摩挲,慢慢地,做成了一个光洁透明的半球形的“冰透镜”。他举着“冰透镜”,向着太阳,让太阳光穿过“冰透镜”,形成焦点,射在一团干燥蓬松的火绒上。一分钟,两分钟……火绒冒出一屡淡淡的青烟。又过了一会儿,火绒上出现了一个红点,接着便燃烧起来!这团红红的火,驱散了死的威胁,带来了生的欢乐;这团红红的火,恢复了探险队员们的正常生活。他们欢呼,跳跃,像在欢庆一个重大的节日。1、照样子,仿写句子。2%没有..火,就.不能工作;没有..火,就.不能生活;没有..火,生命就.受到威胁。2、读短文,回答下面的问题。(4+7)%①文章一开始写了南极洲的夏天是,而这对于探险队员来说。②“一筹莫展”在字典中的意思是,文中探险队员一筹莫展是因为在他们将近绝望的时候,一个年轻队员想到了一个办法是,具体做法是这里充分体现了探险队员。3、读了短文,联系实际说说你在生活中看到别人或自己在遇到哪个困难时,用什么好办法来解决它的?(字数60字左右)3%h三、作文40%提示:有一只没有教养的淘气狗,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空洞穴做自己的窝,偏偏发现自己和一只有教养的乖乖猫成了邻居。这一天,乖乖猫塞了一张请贴到邻居家,请淘气狗晚上六时去做客……要求:1、续写童话,题目自拟。2、发挥你的想象,续写发生在它们之间的一件事,主题要鲜明突出。
本文标题: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四单元练习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699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