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教材分析本节是学生正式学习物理知识的第一节。这一节不仅讲述了长度与时间的相关知识及测量方法,还让学生知道学习物理要做些什么。教材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后,通过安排学生人人动手的小实验,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奇妙、有趣的物理现象就在身边,让学生从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学会测量长度和时间的一些基本方法。其目的就是让学生知道学习物理就需要仔细观察、认真动手实验和进行测量。◆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2.知道测量有误差、减小误差的方法有哪些。【过程与方法目标】1.会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会进行特殊测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长度的单位、长度的测量。2.会正确使用手表或停表测量时间,8370【教学难点】测量长度单位概念的具体化和测量中的读数。◆课前准备第一课时一、问题导入:用眼观察甲、乙、丙三幅图,在图甲中帽檐直径AB、帽子高CD哪个较长?在图乙中上下两根线段一样长吗?在图丙中中心的两个圆面积一样大吗?回答:(1)目测的结果是怎样的?(2)用尺子量一量再比较,看看有何发现?二、知识讲解: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在日常生活中,还常用到其它的长度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m=103m;1dm=10-1m;1cm=10-2m;1mm=10-3m;1μm=10-6m;1nm=10-9m。例如:惠安至泉州的距离约30km(公里),初二年龄段的同学身高多数在1.5m—1.7m之间,手掌的宽度大概是1dm,手指的宽度大概是1cm。三、细心思考,动手实验:1.认识刻度尺请学生拿出自己的刻度尺,认一认:什么事分度值?什么是量程?零刻度线在哪里?并想一想,分度值、量程代表了什么?零刻度线有什么作用?2.长度的测量长度估测的结果精确度是不高的,当精确度要求高时,可以选择适宜的长度测量工具进测长度工具:刻度尺、皮卷尺、计时工具:石英钟、电子手表、◆教学过程三角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机械停表、电子停表等。行测量。展示:各种类型的长度测量工具[尺子、三角板、米尺、卷尺、游标卡尺(精度高)、螺旋测微器(精度高)等]。介绍: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学生看课本P12的“实验”)。活动1:(1人一组):用刻度尺测量物理书、作业本的长度和宽度(结果填入P12的表格中)。(选择两个较为典型的、有点问题的测量数据进行评价。)(1)会选:根据不同的测量对象,选择精度和量程都合适的测量工具。(2)会认:使用前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3)会放:①刻度尺要放正;②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③零刻度线或整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4)会看: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5)会记: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测量值=准确值(由分度值决定)+估读值(仅有一位)+单位活动2:(两人一组):测量乒乓球的直径。(教师巡视,并对同学进行指导。)介绍:国际乒联为了我们限制我们中国乒乓球选手,同时也有利于乒乓球活动在全世界更好地开展,把乒乓球的直径从原来的38mm提高到40mm(即所谓的小球改大球),把乒乓球比赛从原来的一局21分制改为现在的一局11分制。但在乒乓球规格修改的第一届奥运会——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上,中国选手表现依然锐不可挡,取得男双、女单、女双三块金牌。四、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长度的单位和换算,以及长度的测量方法。五、布置作业: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1、2小题。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复习长度的单位和换算;2.复习刻度尺量程和分度值的识别;3.复习刻度尺的使用方法。二、头脑风暴——特殊长度的测量:问题1.如何测量一个碗口的周长?思路:被测长度的特点:①曲线;②规则(圆)。测量方法:①直接用卷尺测量;②化曲为直:用细线绕硬币一周再拉直测量或将硬币在直线上转圈;③利用圆周公式C=2πr=πd:两块三角板一把尺子夹紧硬币即可量出直径或用纸将圆描下,再将纸上的圆对折即可测出直径或利用几何方法(有多种方法)找到直径来测量。问题2.漳泉肖铁路通过惠安的唯一一条铁路线,如何知道这条铁路的总长度呢?思路:被测长度的特点:距离太大,难以直接用刻度尺测量。测量方法:①上网查找(现场上网查找,搜索关键字:漳泉肖铁路全长<128km>);②借助福建省地图间接测量。问题3.如何测出一盘蚊香燃完所需的时间?思路:被测时间特点:时间太长。测量方法:①直接用手表测量(要有耐心,可边做事情);②利用比例测出一小段燃完所需时间即可。(现场实验,小段蚊香长度约为1.5cm,蚊香的燃烧速度约12cm/h)说明:上述三个问题先分析特点,方法让学生讨论后再一一评价。鼓励学生多找方法,并尽量找到简单实用的方法。三、知识讲解:1.时间的单位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经常进行长度的测量外,也经常需要对时间进行测量。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在日常生活中,还常用到其它的时间单位:年(y)、天(d)、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h=60min;1min=60s;1s=103ms;1ms=103μs。2.时间的估测活动3:(集体活动):估测1分钟的时间长度。(请三个同学上台面向黑板,其余同学当裁判,讲台桌上的大时钟面向“裁判”,教师喊计时开始,三名若认为1min时间到则举手,比比看谁对1min的时间估测更准一些。)四、动手实验,细心思考:1.时间的测量讲解:时间估测的结果精确度是不高的,当精确度要求高时,可以选择适宜的时间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活动4:(2人一组):停表的使用。(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对停表的使用方法进行简单讲解,然后教师喊口令,学生按停表计时,请同学相互帮助,共同搞清楚停表的使用方法。)活动5:(2人一组):跑圈测时。(请三位自认为速度较快的同学分别从教室前门绕到教室后门再回到前门跑一圈,各组同学分别测出每位同学所用的时间,然后请其中一组同学用他们的测量结果判断谁的速度更快。)2.测量误差介绍测量误差。说明测量误差只能减小,不能避免。五、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时间单位和时间的测量方法,并学习了测量误差是什么。同学们,你们都理解了吗?六、布置作业: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3、4小题。七、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一、长度的单位及测量1.长度的单位2.长度的估测3.长度的测量4.特殊长度的测量三、测量误差测量误差只能减少,不能避免。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二、时间的单位及测量1.时间的单位2.时间的估测3.时间的测量
本文标题: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711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