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课程与教学论整理笔记.
课程与教学论第一讲绪言第一节课程与教学概论一、研究对象与任务研究课程与教学现象,探讨课程与教学问题,从而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研究对象:现象—划定研究的范围,问题—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技术(策略问题研究任务: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二、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相对独立、紧密联系。课程论:主要探讨教育内容问题,教学论:主要探讨教育形式问题。内容制约形式、形式影响内容第二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一、古代的课程与教学思想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启发教学,因材施教,举一反三,学思结合《学记》世界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教学相长、藏息相辅、预时孙摩、长善救失一年离经辨志、三年敬业乐群、五年乐学亲师,七年小成、九年大成。古希腊:雅典的文雅教育注重和谐发展斯巴达的军事教育注重思想统治和身体锻炼。二、教学论学科的形成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学论学科的诞生。1806年,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科学的教学论学科的形成。三、学科的分化与多样化(一各种教学论流派的兴起和论争。1、20世纪早期,“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之争传统教学论(赫尔巴特:教师中心、课本中心、课堂中心现代教学论(杜威: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2、20世纪30、40年代,前苏联凯洛夫建立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理论指导的教学论流派。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性结合,分科教学、班级教学3、20世纪50、60年代,教学论多元化发展的时代美国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美国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美国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美国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苏联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苏联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苏联阿莫纳夫维利的合作教育学,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各种流派可分为两大阵营:科学主义教学论和人本主义教学论科学主义教学论包含:程序教学理论、结构主义教学论、教学最优化理论。科学主义教学论:把教学主要理解为一个认知、理性和逻辑的过程,注意探寻教学的普遍规律和通用模式。在教学目的上,强调科学知识、技能和智慧的习得;在教学过程上,强调教学的精确性、控制性、计划性;在课程内容上,注意吸收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在教学手段上,重视新技术工具的使用。人本主义教学论包含: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合作教育学、发展性教学理论。人本主义教学论:把教学主要视为一种个性交往、情感交流、艺术创造的过程。在教学目的上,以价值实现、情感满足、艺术感受、心灵沟通等为教学的基本追求;在课程内容上,突出人文知识的重要性;在教学方法上推崇即兴发挥、灵感直觉和主观感悟。(二课程论的独立与发展1918年美国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标志着课程论学科的独立。1949年,美国教育家泰勒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成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开端。20世纪中叶以后,各种课程理论流派兴起。主要有三大流派:美国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课程理论;前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三形成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群四、我国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发展1、明末清初,引用德国赫尔巴特理论;2、“五四”以后,引用美国杜威理论;3、新中国成立后,引用苏联凯洛夫理论;4、改革开放以来,合理借鉴独立探索。第三节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和方法1.一、意义二、方法1、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2、联系实际,学思结合3、注意扩展学习。第二讲:课程的基本理论第一节课程及其类型一、课程的定义《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说:“课程及进程。广义指所在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指一门学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列出了九种不同的定义:(1在学校教育中,为使儿童和青年掌握一系列思维和行为方式,而将潜在的经验按一定的顺序组织起来,这种经验组成就叫做课程。(2学生在学校的指导下经验的全部历程。(3学校应为学生提供的一整套教学内容和实施计划。(4旨在探讨能够体现教师、学生、学科、环境影响学科内容的各种方式方法。(5是学校的生活和计划。是一项指导生活的计划;课程构成了人们及前人积极的活动趋势。(6课程是一种学习计划。(7课程是通过知识和经验的系统再现,有计划地说明人类的学习经验和预期的学习成果,使学生在学校的指导下,能够有意识地不断发展个人——社会能力。(8课程基本由5大方面的学科构成,即掌握母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外语。(9课程被认为是关于人类经验的可行的思维模式,以及在这些结论中那些所谓有根据的经过检验的真理课程就是教学的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二、相关的概念分析1、教学内容—课程的主要材料2、教学进程—课程的实施方案3、学科—与课程相互交叉4、科目—学科课程的分科名称5、知识—课程内容的主体6、经验—知识的初级形态7、活动—教学活动是课程的一种形式8、计划、方案—课程的表现方式三、课程的表现形式(一文本形式1、课程计划是关于学校课程的宏观规划。它规定学校(或专业课程的门类、各类课程的教学时数以及在各年级的学习顺序、教学时间的整体规划等。课程计划是学校教学的依据,是制定学科课程标准的依据,也是编撰教科书和其他教学材料的依据。中小学的课程计划一般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高等学校的专业课程计划由学校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制定。制定课程计划的基本原则:(1整体性(2基础性(3开放性2、课程标准:相当于教学大纲。它具体规定某门课程的性质与地位、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课程实施建议等。它是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检查教学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行课程评价的直接尺度。中小学课程标准的组成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术语解释3、教科书和其他教学材料:教科书是教师和学生用来教和学的主要材料。其他教学材料:教学参考书、练习册、多媒体学习材料、课外读物等。(二实践形式1、理想的课程专家2、正式的课程国家3、理解的课程教师4、运作的课程课堂5、经验的课程学生四、课程类型(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学科课程:按学科门类组织起来的课程体系。活动课程: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在活动中获得经验的课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目的种族的间接经验个体的直接经验编排学科知识逻辑系统有教育意义的活动的系统性教学方式教师主导学生自主课程评价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二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综合课程:将相关的几门学科的内容整合为一门学科课程。分科课程:按学科门类分别编排的课程。(三核心课程与边缘课程(四显形课程与隐性课程(五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第二节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一、政治因素—1、决定课程的目标确定2、影响课程的内容选择3、制约课程的编制过程二、经济因素—1、劳动力素质标准对课程的要求2、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对课程的要求3、市场经济观念对课程的要求三、文化因素四、科技变革五、学生发展第三节课程的组织、实施与评价一、课程内容的选择1、注重基础性2、贴近社会生活3、尊重社会经验4、强化价值观和道德教育二、课程内容的组织1、正确取向2、垂直组织与水平组织(兼顾3、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统一4、直线式与螺旋式(结合三、课程实施1、忠实实施2、适当实施3、勉强实施4、创造实施四、课程评价第三讲:课程的变革及发展第一节课程的历史发展一、世界上最早的“课程”课程的内容----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经验课程的形式----自发的、随意的二、学校课程的诞生我国古代—课程内容:“成均之学”—音乐教,“虞庠之学”—孝悌教育课程组织:“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目。十年,出就外傅……十有三年,学乐、诵诗、学射御。二十而冠,始学礼。”西方古代—课程内容:军事体育—斯巴达教育,文化知识—雅典教育课程组织:文法学校、音乐学校、体操学校、国家体育馆三、古代学校的课程我国古代学校的课程: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西方古代学校的课程: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四、现代课程的形成:从文艺复兴时期到17—18世纪。我国从1912开始全面实施现代课程现代课程的特征—内容上,自然科学进入课程体系;编排上,纵向连贯,横向协调;性质上,民主化、民族化、科学化;实施上,形式多样、活动丰富。五、现代课程的发展18世纪开始,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论争;19世纪中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全面发展教育课程表;20世纪20、30年代,儿童中心课程;20世纪50年代,世界范围的课程改革,改革的重点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内容。第二节世界课程改革发展趋势一、课程政策的变革趋势1、大多数国家的课程政策都强调社会协调、经济振兴和个人发展方面的目标;2、课程开发既确保核心内容的学习,又为选修学科提供机会;3、确认了整体主义的课程取向,强调心智、情感、心理和精神向度的平衡;4、课程政策由中央集权转向地方分权。二、课程结构的发展趋势1、课程结构从内容本位转向内容本位与能力本位的多样化结合,以保证学生有效地获得知识、技能和能力。2、调整课程结构,吸纳新出现的学科领域。3、中小学各门学科的连贯性增强。三、课程实施的发展趋势1、课程实施的忠实性被适应性和创造性所超越。2、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3、教材开发多样化,多种媒体的作用更明显。4、课程要求的弹性增大。四、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1、目标取向的评价正在被过程取向的评价所超越。2、注重对课程体系本身的评价。3、对学生的发展评价是课程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三节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我国于1999年制定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开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一、主要成绩:在课程行政管理体制上开始打破“集权制”,力求“集权制”与“分权制”的优势结合。在课程目标、内容、组织、结构等方面大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二、主要特点:1、在课程设计上,提升了的理念水平和理论品位;2、在课程政策上,实现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整合;3、在课程内容上,实行了学科知识与个人知识的内在整合;4、在课程结构上,注重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合理搭配,推进课程综合化;5、在课程实施上,提倡超越忠实实施,走向适应取向合创新取向;6、在课程评价上,要求超越目标取向评价,走向过程取向和主体取向的评价。三、主要内容:1、在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上,强调大众教育;2、在课程设置上,更强调人的发展;3、在课程目标上,更强调培养学生对他人和事物的情感、态度、价值观4、在课程编制上,更强调以社会实际为依据;5、在知识内容上,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整合性和学科之间的联系;6、在教学过程中,更强调学生的自主性。第四讲:教学的基本理论第一节教学及其本质一、教学的定义1、关于教学的不同观点:2、通用定义: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形成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3、基本要点:①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结合或统一。即教与学是同一活动的两个方面,不可或缺;②教学是教师教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③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活动;④教学是教育的基本形式。4、概念区分:①教学与教育教育包含教学②教学与智育二者相互交叉③教学与上课教学包含上课二、教学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一基本要素:构成学校教学活动最基本的要素是教师、学生、教材。此外,影响教学活动的因素还有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组织等因素。1、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施教主体①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对教材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加工、开发与重构。②教师要将自己重构的教材内容通过一定的渠道,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达出来。③教师要对课堂教学进行组织、调控和管理,以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运行。④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提高能力、陶冶性情,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2、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学习发展主体:教学的目标指向学生的发展变化,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学习,也不能代替学生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教师的工作应该为学生的学习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确立学生在学习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即对学生有一
本文标题:课程与教学论整理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747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