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校本教研发言稿【篇一:校本教研个人发言材料】校本教研个人发言材料十八中附小刘晓姣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提高教师素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长期以来,我们坚持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并通过教学观摩、教学公开课等活动,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营造互助型乡镇和学习型校园。每位教师都积极地加入到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之中,以达到在知识上不老化,在教研上不落伍,在课改中不掉队,在质量上不滞后,做素质优良的教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的。(一)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强化校本管理。1、组织到位:分别成立以中心校校长和各小学校长为组长的两级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校长为�一责任人,以加强对校本教研及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规划指导。2、制度到位:学校制定各项教学常规制度、听课评课制度、师徒结对制度、青年教师业务素质评定制度、教师外出听课汇报制度等,从制度上保证并激励了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活动质量,营造学习氛围。3、时间到位:诚如魏书生所言,凡事说了算,定了干,不求轰轰烈烈,但求脚踏实地。我镇每月指定两个周六为全镇语文、数学校本教研活动日。各小学将周一下午定为业务学习时间,每周五下午定为教研活动时间。此项规定雷打不动,以一贯之,遇到特殊情况活动可以延期举行,但决不能让计划流于破产。两级教研组都建立了严格的考勤制度,活动均不准迟到、缺席,否则,除扣除学校及教师的量化考核分数之外,还要对其进行通报批评。如此以来,积极参加校本教研活动已成为我镇广大教师的习惯,自觉学习已成为教研活动顺利开展的动力。如在2008年2月29日和3月1日两天的录像教学观摩活动中,黄寨小学青年教师李海燕,孩子刚刚3、4个月,身体还有些不适,公公、爱人又都是教师要参与听课,他们就带着孩子,从20里外的家里准时赶到二中,把孩子托付给他人照管,照常参加活动,愣是没有向组织者请一节假。。4、经费到位:加大资金投入、提供物质保证。尽管学校办学条件有限,办学经费较为紧张,但学校仍拨出专项资金,为校本教研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撑,用于购书、购教学光盘、订阅报刊杂志,鼓励教师向“科研型、学者型”教师转变。对校本教研取得成绩的集体与个人给予奖励。仅2007年下半年,我镇用于教师外出学习的经费就达26000元之多。5、形式统一。各小学教研组活动基本做到了“五个一”:语文、数学教研组坚持每周活动一次,每次活动有一个主题(议题),一个主讲人,每位教师有一篇发言稿(一式两份),每次活动要有一个总结。活动材料要上报中心校,活动记录和原始档案要接受中心校的检查和评比。6、评比有据。根据参加中心教研组活动出勤情况、发言材料或活动感想报送数量、质量及到校检查校本教研开展情况等因素,综合评比出每学期校本教研开展质量等次和先进个人,《教育简报》上予以通报,教师节庆祝会上予以表彰。(二)丰富教研形式,让每一位教师都有发展。1、加强学习——促观念更新,素质提高。目前,我们主要通过6种途径促使教师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素质。(1)通过“读”来学习。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从2004年开始,我镇中心校提出了“让读书成为习惯”的口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读书工程的顺利实施:(一)要求校长做读书学习的楷模,每期都要写出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并在校长会上宣读、交流,中心学校进行量化评比;(二)寒暑假期,中心学校为教师发放一定数量的教育教学书籍,要求教师加强学习,写出读书心得,由各学校负责检查评比,择优上报;(三)5年来,由各学校补贴20元为全镇44位青年教师征订《小学青年教师》杂志,实行读、摘、写三结合的读书学习模式,要求青年教师边读边摘抄,边读边思考,每期读后都要写出一篇有份量的心得体会,一式3份,交中心学校一份,交学校一份,自存一份。每期表彰读书笔记优秀撰写教师和优秀读书标兵。。通过开展教师读书学习活动,我镇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学习观念得到加强,学习习惯正在形成,知识能力逐渐增长,为教育教学增添了无限活力。他们对照新课程标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教学实践,写出了许多篇有价值的文章,他们在读书中感悟,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使人们真切地看到读书活动给青年教师带来的深刻变化。(3)通过“听”来学习。中心校及各小学大力支持教师到外地听课学习,回学校后,一要写出听课汇报材料,向全体教师介绍先进教法;二是要为本学校教师或全镇教师上一节汇报课。(4)通过“练”来学习。我们把教师平时练习与学校检查结合起来,把基本功比赛与业绩考核结合起来,把教师训练成绩与学校工作量化评估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学校和教师对教学基本功训练的重视程度。我们要求每位教师每周上交2篇钢笔字、毛笔字、简笔画作业,每天更新1次粉笔字练习专板,领导随堂检查教师普通话事业情况,做到基本功练习经常化;学校对基本功训练作业每月检查评比1次,并把评比结果纳入教师工作量化之中;学校每学期组织1次教师基本功比赛,进行量化评比;中心校在学期教学工作检查中,把学校教师基本功训练情况及开展基本功比赛情况纳入量化考核之中。此外,中心校每学期组织一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其中2项比赛内容我们有创新:一是普通话比赛,我们已经连续3年聘请我县省级普通话测试员张寒、王瑞、白文莲担任评委,严格按照测试内容、程序、要求进行打分,并进行逐人简评指导,真实地检测出青年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找出了我镇教师在语音、口语表达、应试心理素质等各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二是结合我镇开展的师德教育、读书工程,要求教师以《从“教师八荣八耻”谈起》、《学习“十七大”精神的感想》等为题用钢笔现场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把基本功比赛与读书学习、师德建设结合起来,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5)通过“培”来学习。积极支持,大力创造条件,通过教师岗位培训和高学历进修来进行知识充电。(6)加强现代化教育技术培训。树立科学技术是�一生产力的意识,熟练掌握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服务。07年暑假,中心校敦促各小学举行了教师远程教育培训班;08年3月11日开始,中心校组织了计算机和远程教育设备使用技术考试:三个考核小组分别到各小学对每一位教师逐人进行上机操作测试,全镇167位小学教师都参与了考核。目前,中心校及各小学都配备了2台以上的电脑,并全部上网,为教师网上学习培训提供方便,开阔了教师视野和思路。2、集体备课——促教学反思积极进行备课改革,稳妥实施集体备课制度,按照“提前备课,集体面议,个人修改,注重反思,加强评价”20字总体思路,即教师提前备课,然后教研组组织学科教师集体评议,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自身教学实际进行个性化修改,课后撰写教学反思,反思要把课堂中的闪光点和失败处、学生的错例、二次教学建议等都记录下来。着重思六个方面:思成功之处,思失误之处,思机智之处,思学生的不同见解,思学生出现的问题,思今后的改革创新。这样既加强了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做到资源共享,同时又减轻了老师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备课实效。每学期,我们要组织同学科教师集体评议教案撰写质量,还通过教学工作大检查对各学校及各学科教师集体备课使用情况进行检查评比,表彰集体备课先进单位和个人,建立激励机制。目前,我镇1-5年级集体备课已进行了�二轮改进,09年开始,全年级�三轮集体备课将逐步推开。3、专业引领——促骨干成长(1)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灵活培训形式,每学期多批次、大范围的组织教师外出参观考察、听课,从先进或发达地区吸取教学智慧,获得灵感,从教育名家和优秀教师的课堂上吸取教学精华,解决我镇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研究会议、学习和培训,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水平。实施新课改5年来,我们先后选派168人次到北京、上海、郑州、信阳、南阳、许昌及本市各县区参观名校、聆听教育专家报告、参加全国语文年会或省市优质课大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博采众长,方可提高。我镇中心小学曾先后与汝师附小、驻市六小结成手拉手学校,双方互派教师听课、讲课、评课,把送教下乡与送课进城结合起来,把城乡两级教研与校本教研结合起来,城乡联谊,取长补短,大幅度提高了我镇教师的课堂授课水平。(2)以“三级”结对,全面推进青蓝工程与名师工程。立足于教师有层次地发展,我们提出“培养一定数量的各级名师与学科带头人”的教师发展理念,确立教师发展长远规划。因此,我们进一步加强教师成长目标管理,抓好“三级”拜师结对工作,即:新教师与骨干教师,骨干教师与校级学科带头人(名师),校级学科带头人与县市级学科带头人。“三级”结对体现“韭菜式”的层次发展,避免学校教师发展断层现象。目前,我镇已有付品秀、孙立锋等省级骨干教师4人,李新耀、路会勤等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对象2人,刘荷莲、李翠鸽、崔金星、田灵芝、祁俊锋、胡双成、陈永红等市级骨干教师9人。更有田铁华、陈玲、刘敏、赖燕、赖君茹、张真、宋翔、王丽、林小美、魏前勇、彭宏伟、黄丹、李素红、宋娜、赖会、田慧敏、刘亚南等一大批青年教师向市、县骨干教师、优质课教师冲刺。4、课堂展示——促个体提高我镇在时间和空间上保证日常教研活动正常开展,通过5种课堂展示活动,促进教师个体提高。(1)摸底课。5年来,我们多次到学校对对冯玲、李海燕、左丹、李妍、张真、王艳平、陈永红、李艳荣、王艳敏、石晓记等47名青年教师反复实行推门听课,并及时进行了座谈评课,指导青年教师迅速成长。(2)汇报课。对外出听课教师,如陈玲、张真、宋娜、田铁华、宋翔、崔金星、马留勤、刘敏、孙立锋等,回校后为学校教师上好一节汇报课,达到传递教学先进经验、展示个人学习效果、提供校本研究课题的多种效果。(3)开展优质课评选。各学校举行组级、校级优质课评选,广泛开展全员参与的听课、评课活动;中心校组织人员对各学校推荐上报的优质课教师进行分片集中验收,评委和听课教师共同评课,打分,评选出名副其实的镇级优质课教师。(4)组织公开课教学。镇中心教研组每期组织语文、数学、幼教等3个学科5-6位教师的公开课观摩教学和座谈评课活动。活动采用异地按教学进度讲授新课的方式进行,教师不提前接触学生,领导不提前反复试听,杜绝了“彩排课”、“作秀课”,使听课教师观赏到教师是如何在原生态课堂上进行教学的。观摩活动按照授课、听课——说课——评课——总结四个程序进行,集新课标学习、教法研讨、校本研究与一体,有力地推动了教研教改风气的形成,起到了良好的活动效果。(5)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大比武。对于参加市、县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大比武的教师,我们通过本校试听、异地授课等形式反复听、评,使其教案设计能力、课堂调控能力、处理课堂生成问题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5、课题研究——促教研成效在校本教研中,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让教师结合自身的特点和现有的水平选择不同的研究方式。①将课题实验与校本教研紧密结合,在课题研究的实用性、实效性方面下功夫,使教师在经验加反思中迅速成长。②将课题同课程改革紧密结合,注重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改革创新,探索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探索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使教师能运用评价标准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及时做出分析和反思,不断提高教学水平。③将课题同信息技术相结合,及时吸纳、传输课程改革和课题的信息与研究成果,引发对课题的争鸣与交流,使课题研究在交互式、对话式等互动培训方式中不断深化发展。6、主题论坛——促共同提高思想只有通过交流才为人知晓,通过碰撞才能够产生火花。为了更好地促进教研与科研的共同发展,中心校为每一位教师提供了思想交流的平台:由中心教研组组织“教学问题主题研讨会”。“论坛”上,我们不求观点完美,但求要有所思、所想,对共同关心的无论是科研还是教研的热点问题,都可以进行实时交流,随时点评,以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近5年来,我们组织了如下表少于35次的“教学问题主题研讨会”:(1)什么样的课算得上优质课;(2)“老带新”、“结对子”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3)如何在教学中发挥电化教学的辅助作用;(4)激
本文标题:校本教研发言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797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