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山东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新版 - 副本
第一单元知礼守规第一课正衣冠重仪表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弄明白课文的意思。3使学生养成穿着得体、爱护衣物、取放物品有定处的好习惯。重点难点:使学生养成穿着得体、爱护衣物、取放物品有定处的好习惯。课前准备:在家练习穿校服,记录时间教学过程:一、导入:一个人的身份、气质、内在的素质可以从穿着中得以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对待自己的衣帽服饰,懂得爱护和珍惜,取放要有定处,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规律,这样会给自己带来不少的方便,减少许多麻烦。板书课题,齐读。二、借助拼音读课文。1、出示读典明理中诗句,自由读,指名读。指导理解。2、边读边想:对于学生来说,衣冠服饰在于什么?平时,应该怎么做?3、小组讨论,交流。4、全班交流,指导。(1)衣冠不在名贵华丽,而在于整齐和整洁。(2)平时,要爱护衣物,不要随便弄脏,破了要缝补。衣帽脱下后,要放在固定的地方。5、出示南开中学:容止格言三、读刘琎束带的故事。1、自由读。2、说说刘琎是怎么做的?你从中懂得了什么?3、你平时是怎么做的?今后怎么做?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四、拓展活动1、看图,说说谁做的对,为什么?2、自我评价。3、读背《弟子规》中的“置冠服,---------”。4、小组代表穿校服比赛五、小结仪容端正,要注意什么?第二课步从容立端正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弄明白课文的意思。3使学生养成走路稳重,身体端正的好习惯。重点难点:使学生养成走路稳重,身体端正的好习惯。课前准备:走路时需要注意什么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讲一个人的身份、气质、内在的素质可以从穿着中得以体现,其实也可以从他的走路姿势以及举止中体现。我们平时说话时要注意,尤其是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言行举止要礼貌。这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也是对别人的尊重。板书课题,齐读。二、借助拼音读课文。1、自由读,指名读。指导。2、边读边想:我们平时怎么走路的,如果不对应该怎么做?3、小组讨论,交流。4、全班交流,指导。(1)站如松,坐如钟。(2)平时,走路身体要端正,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三、读戴晞被免的故事。1、自由读。2、说说戴晞做的对吗?你从中懂得了什么?3、你平时是怎么做的?今后怎么做?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四、拓展活动1、看图,了解古代九种礼拜形式2、学习鞠躬礼(1)开火车读文,了解礼仪(2)学生演一演3、自我评价。4、读背《礼记.曲礼》中的“行不中道,立不中门”。五、小结行走礼仪,要注意什么?第三课容有度言有章教学目标:1使学生读典明理,了解课文内容。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弄明白课文的意思。3使学生养成仪容适度,说话条例的好习惯。重点难点:使学生养成仪容适度,说话条例的好习惯。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对待自己的仪容,有礼、有节、有度的言谈举止,既能体现自己的修养风度,也是对他人的尊重。板书课题,齐读。二、借助拼音读课文。1、自由读,指名读。指导。2、边读边想:对于学生来说,“容有度”在于什么?平时,应该怎么做?3、小组讨论,交流。4、全班交流,指导。(1)人的仪容举止固然要适宜合度,说话更要有条理、合文法。(2)平时,要进屋敲门,进办公室喊报告。三、读孔子求教的故事。1、自由读。2、说说孔子是怎么做的?你从中懂得了什么?3、你平时是怎么做的?今后怎么做?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四、拓展活动1、读文:进屋请敲门2、讨论:生活中,与别人交往,要注意哪些言谈举止?3、自我评价。4、演一演:文明就餐礼仪小结5、读背《小儿语》中的“沉静立身,---------”。五、小结文明的行为举止应注意什么?第四课不学礼无以立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弄明白课文的意思。3使学生养成尊重他人的好习惯。重点难点:使学生养成尊重他人的好习惯。课前准备:跟家长讨论如何做个文明有礼的孩子?教学过程:一、导入:从古至今,大到“治国、平天下”,小到“修身、齐家”,中国人的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礼仪。今天我们就一起走入“不学礼无以立”板书课题,齐读。二、借助拼音读课文。1、自由读,指名读。指导。2、边读边想:我们平时有没有尊重他人,如果不对应该怎么做?3、小组讨论,交流。4、全班交流,指导。(1)互相谦让知礼仪。(2)热情鼓掌懂礼仪。(3)右行礼让守礼仪。(4)待人接物讲礼仪。三、读裴秀学礼的故事。1、自由读。2、说说裴秀做的对吗?你从中懂得了什么?3、你平时是怎么做的?今后怎么做?小组交流,指名汇报。4、了解外国礼仪:碰鼻礼四、拓展活动1、看图,说说如何做到知行合一?2、自我评价。3、读背《弟子规》中的“凡道字,重且舒……”。五、小结1、公共礼仪有哪些?2、读背:公共礼仪歌第二单元尊师敬长第五课长者问须辞让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弄明白课文的意思。3使学生养成尊重老者的好习惯。重点难点:使学生养成尊重长辈的好习惯。课前准备:预读曾子避席教学过程:一、导入:做子女的,如果仅是能养父母,却不尊敬他们,更不能和颜悦色地对待他们,这就不算真正的孝敬。板书课题,齐读。二、借助拼音读课文。1、自由读,指名读。指导。2、边读边想:我们平时有没有尊重长辈,如果不对应该怎么做?3、小组讨论,交流。4、全班交流,指导。(1)态度恭敬(2)音量适中(3)注视对方(4)认真倾听三、读曾子避席的故事。1、自由读。2、说说曾子做的对吗?你从中懂得了什么?3、你平时是怎么做的?今后怎么做?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四、拓展活动1、看图,说说谁做的对,为什么?2、自我评价。3、读背《弟子规》中的“路遇长,疾趋揖……”。五、小结第六课天地民孝尊长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弄明白课文的意思。3使学生尊敬老人是责任。重点难点:使学生尊敬老人是责任。课前准备:搜集尊老敬老小故事教学过程:一、导入:从古至今,尊老爱幼都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尊敬老人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天我们就一起走入“天地民孝尊长”板书课题,齐读。二、借助拼音读课文。1、自由读,指名读。指导。2、讲自己搜集到的尊老敬老小故事3、边读边想:我们平时有没有尊重老人,如果不对应该怎么做?4、小组讨论,交流。5、全班交流,指导。(1)早晚安挂嘴边。(2)请教时要谦虚。(3)见长辈用尊称。(4)勤做事多行孝。三、读信陵君敬老爱贤的故事。1、自由读。2、说说信陵君做的对吗?你从中懂得了什么?3、你平时是怎么做的?今后怎么做?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四、拓展活动1、看图,说说谁做的对,为什么?2、自我评价。3、读背《敬长歌》。五、小结第七课尊师长重学礼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弄明白课文的意思。3使学生明白尊师重教是我国优秀传统美德。重点难点:使学生明白尊师重教是我国优秀传统美德。课前准备:预读懂礼的子路的故事。教学过程:一)、导入:从古至今,尊师重教都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每一个人都要学会尊敬我们的老师,做一个尊敬师长、热爱学习的好学生。今天我们就一起走入“天地民孝尊长”板书课题,齐读。二)、借助拼音读课文。1、自由读,指名读。指导。2、边读边想:我们平时有没有尊敬老师,如果不对应该怎么做?3、小组讨论,交流。4、全班交流,指导。(1)尊师长,有礼貌。(2)敬师长,认真学。(3)信师长,常沟通。(4)亲师长,勤协助。三)、读懂礼的子路的故事。1、自由读。2、说说子路做的对吗?你从中懂得了什么?3、你平时是怎么做的?今后怎么做?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四)、拓展活动1、看图,说说谁做的对,为什么?2、自我评价。3、动动手,巧手表心意。第八课三人行有我师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弄明白课文的意思。3使学生明白向别人虚心请教的道理。重点难点:使学生明白向别人虚心请教的道理。课前准备:预读一字之师的故事。教学过程:一)、导入:生活中有许多像老师一样教会我们知识、经验和道理的人,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今天我们就一起走入“三人行有我师”板书课题,齐读。二)、借助拼音读课文。1、自由读,指名读。指导。2、边读边想:我们平时有没有谦虚好问,如果不对应该怎么做?3、小组讨论,交流。4、全班交流,指导。(1)老师教诲助成长。(2)同学相助解疑惑。(3)导游讲解增阅历。(4)空乘演示记安全。三)、读一字之师的故事。1、自由读。2、说说齐己和尚做的对吗?你从中懂得了什么?3、你平时是怎么做的?今后怎么做?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四)、拓展活动1、看图,说说谁做的对,为什么?2、我们来做小老师。3、读背“片言之赐,皆吾师也”。
本文标题:山东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新版 - 副本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81508 .html